劉莉
語音和語義密不可分,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其社會交際功能。英語的語音包括重音、語調、節奏、停領、連讀、爆破、同化等。說話者通過語音的變化表達意義觀點。反映其態度、意圖、情感等。義務教育階段語音教學旨在學習一定的音標知識和語音知識,獲得初步的語音意識,從而發展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但目前初中英語語音教學中,由于受教材篇幅和課時所限,語音教學的內容和訓練時間較少,學生獲取語音知識也就相對不足,技能訓練不夠,因而無法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語言能力7~9年級/三級學段目標要求:能識別不同語調與節奏等語音特征所表達的意義;能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能圍繞相關主題,運用所學語言,與他人進行日常交流,語音、語調、用詞基本正確,表達比較連貫。可見,新課標高度重視語音教學。在此,筆者就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的語音教學作了一定實踐研究。
一、把握新課標語音教學內容要求
如果學生想要提升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就需要夯實語音知識。對此,教師需遵循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教學大綱,逐步開展語音教學,促使學生從淺到深地掌握語音拼讀規則和發音規律,從而純正且正確地讀出單詞發音,為后續英語學習做好鋪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列出7~9年級/三級應學習的內容和要求: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和在語境中的表意功能;辨識口語表達中的意群,并在口頭交流中按照意群表達;根據重音、意群、語調與節奏等語音方面的變化,感知和理解說話人表達的意義、意圖和態度;借助重音、意群、語調、節奏等方面的變化,表達不同的意義、意圖和態度;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查詞典時,運用音標知識學習單詞的發音。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英語語音教學要把握新課標語音教學內容要求,從而提高初中英語的語音教學質量。
二、重視音標和單詞拼讀規則
學生剛升入初中時英語水平層次不齊,有必要把字母、音標、和音素重新學習。我們可以采用字母、音標、音素三位一體的語音教學方法,首先要進行分布教學,在48個音標中,有20個元音和28個輔音,可以結合字母讀音來學習單個的音素,然后學習字母組合中的發音。其次要做好示范,通過手勢、口形,結合發音器官圖講解,做好發音示范,讓學生模仿。例如在教濁輔音時,可以讓學生一起拍桌子示意要震動聲帶發出聲音來,而發清輔音時,做輕輕開窗的動作,示意只發出氣流的聲音,并不震動聲帶,這樣更形象生動,便于學生分辨發音特點。再次,要及時總結規律,進行鞏固復習。通過學習了元音,就可以讓學生總結五個元音字母在開音節和閉音節中的發音規律,舉出更多的例子讓學生辨讀。對一些易混淆音放在一起對比發音練習:it/eat、fat/fate、set/sat、this/that…還可以以繞口令、兒歌、諺語等為載體訓練學習的正確發音。總之,在進行新內容教學時要不斷的進行鞏固重復練習,方法可以多樣化,從而進一步達到鞏固所學的音標知識,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拼讀單詞,而不是一味的依賴老師,被動的模仿。
三、語音教學方法多元化
在語音教學中,需要進行很多的操練,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對英語學習產生焦慮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語音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既提高學生發音的準確性,又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1)歸納---演繹。將符合同一讀音規則的詞匯歸類來進行教學。歸類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這些單詞的讀音,歸納之后再用演繹法操練。例如:為了讓學生體會字母“a”在一些常見單詞中的發音,先讓學生舉例:cake,table,plane等。然后,讓學生多讀這些單詞,要求學生認真練習發音,漸漸地學生就能體會出它的發音了。(2)對比啟發。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盡力啟發學生去找出英語中音與音、字母與字母、單詞與單詞以及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聯系,然后加強練習,加深理解,鞏固記憶。找出容易混淆的內容,結合讀、練分清異同,通過各種練習,如比賽、分組、對練等進行強化記憶。例如:關于字母“i”的讀音規則,分組讓學生去體會,一組是pig,big,fish,his,swim,milk,chicken等;一組是:rice,nice,like,white,kite,bike等。(3)語音游戲。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和所教授的內容,設法編排、設計一些游戲活動來進行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語音練習。我認為在初一年級階段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聽力反應是相當重要的。在教學中可經常設計一些聽辨音游戲:一類是書面練習,如Listenandcircle,Listenandtick,Listenandmatch,Listenandnumber;一類是“聽音舉卡片”、“聽音指單詞”、“聽音擺卡片”等等。教學中,盡量設計游戲,讓學生高興地練習,并要求學生成為一個“三者合一”之人,即做一個有心的聆聽者、用心的模仿者和大膽的實踐者。
四、注重語音知識的應用
初中英語教師在理解了語音的形與音,掌握了語音的發音規律后,可以在多樣化的教學環節中加強學生對語音知識的運用。主動為學生創設語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領悟語音,并學會合理運用語音,實現由知覺到模仿,再深化到運用,達到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培養學生語言素養的目標。(1)搭建語用平臺,在聽、說、讀、寫等各種英語教學活動中融入語音知識。例如,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可運用語音知識嘗試自主學習新單詞,在課中嘗試運用語音讀出新詞,課后積極參與語音有關的聽說作業。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感知和模仿語音機會,必然會強化學生語音解碼能力,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語言素養。(2)創設語音應用語境,強化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例如,學生學習monkey、tiger、cow、horse、pig、sheep、goat、chicken、fish等常見動物英語詞匯以及掌握元音、輔音等發音規則后,教師可為學生設置參觀動物園場景,即運用PPT為學生呈現動物園場景圖片,通過合作,讓學生在聽錄音后跟讀,一名學生發相關元音,另一名學生猜測相應的動物名,以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應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標準及要求針對現階段語音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最大程度上提高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有效性,在語音教學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們綜合英語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