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霞
摘 要:幼兒活動是幼兒掌握各類科學知識、提高自我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采用活動的形式,讓幼兒掌握基礎知識,并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幼兒開展手工項目后,一旦教師的參與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將會使幼兒積極性減弱,甚至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所以,在對幼兒實施指導中,教師應該注重指導方法,防止幼兒產生抵觸情緒。基于此,本文就學前教育中手工項目教學策略的開展加以研究,以供有關工作者借鑒。
關鍵詞:幼兒;手工活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2-0061-03
以目前對幼兒的教學形勢而言,為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關鍵還是在于進行手工方面的教育指導。不過就目前的教學方式而言,教育過程中仍然有很多困難出現。針對此,本文從一些角度加以闡述與解釋,期望可以給現階段的手工課程當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帶來一點技術方面的幫助。
1.幼兒教育手工活動實施的要求
手工活動作為幼兒教育的主要構成項目,活動設計要求教師在生活中找到能夠使用的材料和教學材料,促使幼兒在動手創作的過程中,觀察力、邏輯思維都能受到了良好訓練,獨立完成動手制作。手工項目的實施一方面要指導幼兒創作新作品,另一方面要指導幼兒從制作中感受和體驗人生,制作完手工作品后,體會帶來快樂、成功,進而調動幼兒的創造熱情和活動意識。在手工項目設計階段,幼兒必須自己制作,又須動手探索操作的過程與方式,這一階段能使幼兒的邏輯思維、智力發展、動手技能等方面獲得提高。在設計手工項目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手工的內容,認真貫徹“寓教于樂”的思想,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引導幼兒積極投入手工游戲中。因為幼兒的行為能力有差別,所以一些較為復雜、煩瑣的手工動作會對部分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根據這一要求教師進行演示,讓幼兒注意看到教師的做法,從觀察中培養自己的創作力和想象力。同時教師要在幼兒生活中給予必要的支持,督促幼兒完成手工創作。在動手項目發展階段,幼兒需要接觸到許多設備,如相框卡紙、剪切機、水彩筆等,在創作活動中,把內心的思想在手工創作中表達,此時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養。
2.幼兒教學中手工活動教學的作用分析
(1)有助于培養幼兒思維能力
幼兒早期進行動手教學有著很大的價值,其一,可以訓練幼兒思維能力,由于該教學經常要經過幼兒的動手操作,可以培養他們知識應用技能,而且在操作活動中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對能力的培養也有著很大的作用。幼兒的年齡都比較小,對抽象性的手工基礎知識點還未能很好地理解,往往需要經過教師演示操作的手工操作方式學習,在此基礎上通過模仿動手,可以做到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獲得很大的提高,從而不但可以訓練其思維能力,還可以對今后手工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帶來幫助。
(2)有助于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給幼兒進行動手教學還可以訓練其動手能力,目前,新課改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程中除要做好理論課程的教學以外,更要強化對幼兒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而手工項目課程本身是一種訓練動手技能的基礎項目,所以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親身示范操作誘導幼兒仔細地觀察,然后再引導幼兒仿照自己的操作方法,創作出自己的動手作品,這樣就可以訓練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對今后手工操作能力的培養帶來助力。
3.幼兒教育中手工活動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及注意事項
(1)更新教學理念,實施開放式教學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改變。以往教師在傳統的教學手工課程上總是占據領導的地位,幼兒只是被動地學習,順應著教師的課堂思路與教育過程,幼兒與教師之間沒有良性的思想交流,不利于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也使教師組織與傳統課程的教育目的產生了差異。由于以往教學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并不注重平時的動手教育,這也是制約幼兒教育開展的主要原因,同時,部分教師對手工互動教學的優劣了解還不夠,這也難以促進幼兒手工教育的快速開展。因此教師只有改變教育觀念,進行更加開放式的教育,加大幼兒手工互動的占比,并梳理相關的概念與實際教育中的關系,明白動手實踐教學在實際教育中是非常關鍵的,才能高效落實教育工作。教師必須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要重視幼兒的思想成長,重視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并逐步提高幼兒的實際活動操作能力,同時必須改變教育觀念,拓寬教育視野,在課堂上添加有趣的內容,培養幼兒的潛在力量,幫助他們發現手工學習的價值和意義,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進使幼兒自主參與到實際的教學中。
比如,微課已經在當下的教學領域中收獲了教師和家長的肯定,教師若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實施教學,可以在網絡平臺上上傳關于手工活動的講解視頻,不僅幼兒在課外自由學習;還可在手工活動中添加一些有趣的游戲,幫助幼兒在欣賞圖片的同時解答設計的難題,或者在故事的結尾設計一些小的動手項目,為幼兒安排一項動手作業,或者根據童話故事做成與動物有關的卡片,又或者設計與水果有關的情境,以游戲的方法通過微課的方式進行教育,幫助幼兒獨立認知,激活他們自己的創造力,在動手學習中體驗知識學習的趣味性。
(2)制定完整的教學目標,實施體驗性教學
教師在組織手工活動前一定要制定清晰的教學目標,只有基于目標設計了完整的教學計劃,幫助幼兒清楚把握了不同的教學重點,幼兒才能了解不同手工活動的技巧和蘊含的規律。對此,教師需要編寫全面的教學計劃,并在動手項目中根據教學計劃進行,提升整體動手項目的質量,達到預期設定的課程目的。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編寫完整的課程目標必須使幼兒了解手工課程的要點,如此才能調動幼兒參加動手項目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動手項目中也可以增加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幼兒發現感興趣的東西,也會調動自身的參與自主性。課堂開展的動手項目也具有相當的開放性,教師要指導幼兒通過自身的生活實踐掌握動手項目的具體內容,如通過不同的圖形、色彩來表示不同的事物,結合活動的主題,以此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而讓幼兒在完成教師給安排的教學任務后,感受手工活動的魅力。
比如,開展“我最喜歡的東西”這個課題活動,教師就可以提出明確的教育任務,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真實體驗,通過黏土完成繪畫創作。不過首先需要教師向幼兒介紹黏土的性質,讓幼兒了解它是當下動手項目的主體素材。幼兒熟悉以后,可以自己加入內容,這時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如何通過黏土捏出結合造型,也可以引導幼兒用各種色彩的黏土捏其他的動物或者卡通造型。還可以向幼兒詢問“在生活中見過什么有趣的事物嗎?”之后可以讓幼兒自己調動想象力。這種實踐的方式可以培養幼兒對動手項目投入的主動性,調動其參與的積極性。
(3)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幼兒創新意識
部分教師在傳統手工活動中一般都會要求幼兒遵循教學流程開始教學活動,這樣傳統的手工活動方式難以鍛煉幼兒的創新能力,還不利于發展幼兒的身心。現在很多幼兒園和教師其實都能意識到傳統手工活動的不足,也開始在現代化教育中融入新穎的教學方式,要求幼兒教師深入探索啟發式教育。而教師是幼兒啟發教育的引領者,并不能主導幼兒的手工,實現幼兒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完成知識的講解,而是要注意引導幼兒提高學習與技巧,因此教師在組織的手工教學活動中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啟發幼兒對手工的思考,引導幼兒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促進其健康成長。教師還能夠將活動的傳統項目與傳統節日結合在一起,利用傳統節日環境激發幼兒的創意,培養幼兒的活動操作能力,培養創造思想,豐富幼兒對傳統節日的理解。
(4)尊重幼兒,科學實施手工活動
手工活動是幼兒教學中需要實踐動手操作的活動項目,手工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而且手工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的活動,教師組織手工教學中,要考慮因材施教的問題,根據幼兒的興趣與身體特點安排動手課程,明確動作的先后順序,減少重復的動作步驟,以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并確保他們能夠投入其中,鍛煉動手技能,進而使動手項目的重要意義展現,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在剪窗花的動手課程教學中,就必須先了解幼兒的興趣和具體的動手操作能力,讓他們以一組動作為單元,確定不同的動手目標。有的小組要求收集窗花的形狀材料,有的小組要求準備剪窗花的顏色材料,有的小組要求收集貼窗花的背景材料。由于為幼兒分配了不同的工作組,使每個幼兒在工作組中都可以尋找合適自己的崗位,這可以充分發揮幼兒在工作組中的功能,滿足教師對其的教學需求。在活動進行之前,教師必須向幼兒傳授剪窗花的方法,給其進行示范如何正確剪紙,促使幼兒掌握方法,然后進行剪紙的手工活動,如此可以確保不同的班級都能完成規定的工作,在學習中互幫互助的要求。教師要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組合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點,這樣的手工教學活動才有助于培養幼兒積極參與的意識和能力,且由于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勞動,這樣幼兒可以突出自己活動的意義,又可以及時完成教師規定的動手作業,進而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調動其學習的動力。
(5)手工活動教學應注重層次感
所有幼兒教育組織和教師在實施幼兒課程計劃中,均必須把幼兒的狀況放在首位,手工游戲教育也要遵循幼兒心理發展規律。此時期幼兒在手工活動課上,主要是幼兒進行手工操作,幼兒無論大腦思維或是動手技巧都處于發展階段,作為教師應根據不同階次化引導,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手工示范”,并逐漸提高演示難度。必要時也應依據情況調動幼兒自主創造意識,以便充分發揮動手項目的積極作用。以手工項目的"制作鋼琴"為例,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實體鋼琴畫面,使幼兒對鋼琴有基本了解,然后通過介紹鋼琴用具,指導幼兒了解鋼琴按鈕、支架及其相應構造。之后,教師可以利用紙板折疊、水筆彩繪的方法,手工制造鋼琴音樂游戲,最后在教師幫助下,協助幼兒完成鋼琴歌曲游戲。此課程由淺入深,從易至難,是幼兒手工操作技巧與大腦思維都有所提高的訓練。
(6)手工輔助資源的利用與開發
前文中所說,靈活使用工具的方式可以培養幼兒創造意識。作為教師應按照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和本培訓的具體內容,編寫相關手工項目課程,增加課堂興趣,同時要充分參考其他培訓的動手項目實踐,搜尋網絡相關教育資源,對動手項目課程加以策劃與編纂,增強手工項目的實效性。要注意,關鍵在于引發幼兒好奇心,讓他們真正投入動手的學習中。比如,教師可以設置“幼兒班手工商店”情景,開課之前教師可給幼兒在家里提供廢舊布、紙箱、瓶子等相關資源,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動手制作,最后在仿真場景中完成售賣及成果交換,真正調動幼兒參加動手項目的積極性。
(7)手工活動與故事情景相結合
幼兒的興趣比較旺盛,教師可以發揮幼兒這一優勢。采用手工游戲和故事情境相結合形式,引導幼兒開展動手制作。通過講故事和動手操作結合的方法,激發和提高幼兒興趣,從而引領他們成為故事的一員。比如,當教師在講解深海中的一只小魚的歷險時,就可一邊講解一邊用紙折出一只小魚,借助兒童語言與相關的肢體活動把幼兒引入故事情節中。隨著情節的發展不斷深入,發現海洋中有水草、珊瑚還有各種海洋動物,此時教師可以指點并帶領幼兒掌握折紙技術和認識相關海洋動物,幼兒共同配合教師完成故事內容。通過故事情境的發展與手工活動的有效融合,既讓幼兒感受到了故事趣味性,又可以提高其動手創作水平,同時大大推動了幼兒想象能力的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幼兒手工教學仍面臨著不少困難,所以教師要創造故事教學情境并積極發掘幼兒資源,既要以幼兒為中心并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傳授,也要重視對幼兒獨立認知意識的培養,唯有如此才可以訓練幼兒邏輯思維、動手技能和創新意識,為幼兒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根基,并且達到優良的手工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豆利. 淺談泥工活動在幼兒園中的實施[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32).
[2]顧金運.幼兒教育中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研究[J].文理導航,2022(07).
[3]任鳳麗. 淺談幼兒園美工區材料投放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 文淵(小學版),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