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穎
【摘要】當前,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國有資產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出現資金虧空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事業單位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將開展系統的思考和探究,針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制約因素,提出具體對策,希望能夠為推動國有資產管理的改善提供參考。
【關鍵詞】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管理 現狀 對策
事業單位在運行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國有資產的管理,這也是我國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國家對下級事業單位劃撥的錢財、為事業單位建設所提供的物資設備、事業單位依法運用國有資產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等。其形式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以及對外投資等。面對如此巨大的國有資產數量,事業單位應認清這一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科學地分析國有資產管理現狀,進而在科學統籌和有效管理的基礎上制定國有資產管理策略,做好事業單位的資產調控和整合,提高國有資產的掌控水平和綜合利用率。
(一)缺乏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較為繁雜,而當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夠重視,領導對國有資產的作用和價值認識不足,同時也缺乏創新意識,仍采用傳統的管理理念,導致資產管理方式不合理,存在漏洞。首先,資產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不合理。在進行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的過程中問題較多,如沒有對資產進行均衡地分配,導致各部門、各等級的資源配置不平等,待遇不平等;對資產進行分配時較為盲目,未考慮到資金的預算情況,也未考慮到本單位實際的資產使用情況,導致單位資金的虧空。其次,資產的利用率低。一些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上仍存在“重錢、輕管理”的思想,只注重收入,沒有對國有資產進行合理利用,造成了資產浪費。
(二)對管理職責未明確規劃,喪失管理工作的科學統一性
事業單位擁有大量的國有資產資源,因此必須進行有效規劃,除了要遵循資產管理和預算相結合的原則,還應當規范整體管理流程,確認管理人員的業務范疇和實施技巧,這就要求財政部門與其他部門的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密切配合,完成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而當前事業單位由于各部門的管理職責不同步,導致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數據共享和事務性溝通,缺乏工作的計劃性和一致性。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資產購置審批程序滯后現象,有時購置完資產后,資產管理部門再進行審批,使資產管理部門形同虛設;有的事業單位雖然按照制度進行資產審批,但是由于沒有完備的審批標準,使得購置標準意見的簽署失去意義;有的單位在進行購置、報損、報廢以及出售財產等活動時,習慣性地與財政部門進行口頭上的告知,沒有紙質的留底文件,在進行資產清算時,無法提供準確的資產量的信息,為資產的預算造成嚴重的阻礙;另一方面,事業單位內部的預算、控辦、集中核算中心、采購辦未形成對國有資產的系統性管理。
(三)管理方式缺乏科學性
當前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具體的管理方式還不夠完善,進而導致管理效果缺乏科學性和流程性。首先,缺少健全的管理體系和實施流程,不能有效指導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和職責。當前,國有資產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導致有些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或者財政管理人員鉆法律的空子,打擦邊球,做出違法亂紀的行為。很多事業單位缺乏專業的管理部門,國有資產不能得到有效管理,資產的數據和信息缺乏真實性。此外,有些事業單位的運行管理中,缺乏資產購置預算制度以及相應的審批需求,導致單位購置資產時沒有嚴格按照文件執行,導致無法對本單位的實際資產數量進行計算;資產審批也沒有嚴格的審批制度,沒有對每一筆資產的流出情況進行記錄和由相關人員進行審批;更重要的是,事業單位沒有進行產權的管理,未對每年度的資產流入和流出情況進行匯總上報。
(四)信息化建設不足
隨著整體國有資產管理內容的增加,就會出現大量管理數據,給管理造成一定困難。當前財政部門與其他相關部門沒有建立數據庫系統,使資產的購置或者流出記錄不能被立即錄入系統備案,給后期財政部門進行資產的預算帶來巨大的工作量,處理起來比較繁瑣,既耗費了人力和時間,又會導致數據的丟失,降低了國有資產的管理效率。有的地區建立了資產管理系統,但是沒有充分利用該系統,只是在年初和年末對該地區事業單位的資產信息進行收集、上報給上級。另一方面,事業單位對人員缺乏系統化的管理。事業單位的內設機構沒有與預算、采購辦、集中核算中心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導致機構之間缺乏信息溝通,同時也缺乏工作人員的網格化管理,不能將國有資產的保管和養護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員上,可能出現國有資產丟失或者損壞找不到責任人的情況,監管落實不到位。
(一)強化對國有資產管理的認識
事業單位要提升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首先要科學地評價國有資產的特殊性和實際需求,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歸屬國家,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應當對其進行嚴格管理。其次,管理人員要將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在進行資產分配時,應當保證每個部門、每個等級均衡分配,避免出現不平等問題,激化內部矛盾。對資產進行分配時,要充分考慮本單位的資產實際情況,做好資產預算。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資產的管理工作,詳細記錄資產的購置、報損、報廢等情況,明確崗位職責,將資產的流入和流出記錄備案,以便隨時了解資產所有情況。如有人事變動,一定要做好國有資產的管理交接,摒棄“重錢輕管理”的觀念。只有重視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將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才能使國有資產發揮最大作用,促進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
(二)強化管理職責的高度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