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王雅莉
摘? 要:逆向物流作為綠色低碳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系的完善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首先對逆向物流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提煉出逆向物流的概念與驅動因素,其次基于不同類型產品的特點分別探究回收模式,總結不同類型產品回收模式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回收模式決策及實施建議,即基于循環經濟理念,快遞包裝物適合自營回收模式;考慮到專業化處理及分散風險的需要,醫療廢棄物更適合基于網絡信息平臺的第三方回收模式;對于具有二重性的廢舊電子產品而言,適合基于生產者延伸責任制度的線上回收渠道加第三方企業回收的混合模式。在供應鏈視角下不斷優化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進而降低供應鏈整體運營成本與環境破壞風險,最終實現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產品類型;循環經濟;第三方物流
中圖分類號:F713.2?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5.019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een low-carbon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reverse logistics system will bring huge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first sorts out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reverse logistics, extracts the concept and driving factors of reverse logistics, then explores the recovery mod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ducts, summari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recovery mode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covery mode decision-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suggestions, that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express packaging is suitable for the self operated recovery mode; considering the need of specialized treatment and risk dispersion, medical wast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third-party recycling mode based o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the dualistic waste electronic products, it is suitable for the mixed mode of online recycling channels based on the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ird-party enterprise recycl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the reverse logistics recovery mode is constantly optimized, so as to reduce the overall operation cost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risk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Key words: reverse logistics; recycling mode; product type; circular economy; third party logistics
0? 引? 言
2021年10月國務院發布《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指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進而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引領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 083.0億件,同比增長29.9%。公開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快遞業每年消耗的紙類廢棄物超過900萬噸、塑料廢棄物約180萬噸。基于此,以減輕環境資源負擔及提高資源利用率為目標的逆向物流成為研究熱點,但現有文獻主要是針對某一類產品的回收模式進行開展,很少有文獻對不同類型產品的逆向物流進行全面綜述和評價。本文基于循環經濟理念,梳理當前不同類型產品回收模式特點,更新傳統的回收方式,以期為優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構建新媒體時代下新型回收模式貢獻力量。
1? 逆向物流的內涵
1.1? 逆向物流概念
自1992年Stock在報告中率先提出逆向物流概念,逆向物流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國內學者提出逆向物流至少以經濟、環境和社會目標中的兩方面為導向,通過對產品回收、再制造、再循環等手段,使相關信息和材料從終端沿著供應鏈下游返回供應鏈上游的過程[1-4]。美國物流管理委員強調逆向物流是對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及信息,從消費地到起始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動而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的過程。
雖然各國學者對逆向物流概念表述不同,但就其本質認識主要包括:(1)與正向物流相反方向的流動;(2)以獲得廢舊物品利用價值為目的;(3)逆向物流在環境保護、提高資源利用率及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逆向物流是指基于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及供應鏈協調等層面,以重新獲得產品價值為目的,將廢舊產品和相關信息沿供應鏈終端流向供應鏈初始端的過程。
1.2? 與逆向物流相關的其他概念
2019年最新頒布的國家物流標準術語中將逆向物流分為兩類,一個是失去原有價值商品的廢棄物流,另一個是不合格物品的回收物流。除廢棄物流與回收物流外,逆向物流相關文獻中還出現了如表1所示與逆向物流相關的其他概念。
研究表明,資源節約型物流、綠色物流及循環物流的目的都是保護環境和實現物流資源的充分利用,與綠色物流以減少環境污染為首要目標不同循環物流側重點在其經濟效益。循環物流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兩個方面,重點在于產品循環過程中的利用。廢棄物物流主要是從環境的角度出發,不管物品本身的大小,將其回收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損害。退貨物流的概念與回收物流的概念相似,都是將商品從下游退回給上游的供應商,但也有一定的區別,退貨物流主要是指商品不符合訂單要求而不一定是商品存在質量等問題,但它們三者都屬于逆向物流的范疇。基于研究關注的角度不同,本文發現其主要聚焦兩個方面:循環物流、綠色物流以及廢棄物物流更加關注是否在再次利用過程中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回收物流、退貨物流以及循環物流則更加注重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再循環過程。
2? 逆向物流的驅動因素
通過梳理相關文獻,本文提煉出逆向物流驅動因素主要包括:經濟效益、政府立法、生態效益。
2.1? 經濟社會效益
Bao-Bao H U探究發現廢棄物品回收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時,也帶來了顯著的經濟利益[8]。逆向物流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服務價值和競爭力及提高環境業績[9]、塑造企業形象[10]三方面。公開數據表明,2018年我國城市2.79億噸生活垃圾清理量中價值9 000多億元的廢舊品具有再利用價值。
2.2? 政府立法
劉莉和薛凡利用醫藥逆向物流影響因子差異化分析,證明政府完善資源再利用等環保法規是提高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積極性的重要因素[11]。借鑒其他國家經驗,高晗和賀權提出通過法律政策約束企業經營行為是解決廢舊電子產品污染問題的重要措施[12]。當前,我國制定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一系列法規。
2.3? 生態效益
綠色發展是當今時代的發展特征,循環經濟下環境保護所帶來的生態收益已經成為企業新的競爭優勢。Sobotka A與Czaja J認為環境保護的要求和經濟因素的重要性一樣,對于逆向物流相關研究的進行具有關鍵影響[13]。研究表明,廢舊電腦相關材料中的700多種化學物質,超過50%會傷害人的身體。
回顧逆向物流相關研究,發現產品回收方式、回收渠道構建及逆向供應鏈內協調等方面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合適的回收渠道構建主要有以下優勢:從消費者角度來說,消費與環保需求得到滿足,同時間接提高了消費者對企業的忠誠度[14];從企業角度來說,根據回收物品的特點設計回收方式,有助于降低企業的逆向回收成本;從環境角度來說,及時有效的回收廢舊物品可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更加嚴重的污染,符合綠色低碳發展要求[15]。故本文著重研究不同行業產品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選擇,分析其特點與不足,提出相關建議。
3? 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決策研究
3.1? 回收模式內涵
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魏潔和李軍將其定義為回收的廢舊物品從消費點(終端)流向起始點所經過的路線、途徑或流轉通道的選擇[16]。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思維,趙新楠利用大數據及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出把信息化系統和資源整合成整體的“互聯網+回收”模式[17]。
本文認為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主要基于環境保護和資源有效利用理念,涉及核心處理主體企業以及回收流通路線的構建與選擇,包括對廢舊產品、包裝材料和相關信息等的回收和檢測、分類、再制造及報廢處理等活動。
3.2? 快遞包裝物的回收模式決策
2021年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表明,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76 401.12萬件,同比增長48.25%,但快遞包裝回收率還不足20%。廢舊快遞包裝高增長量和低回收率給生態環境、資源帶來了巨大壓力,因此,構建完善的快遞回收體系是解決資源與環境痛點、難點的重要途徑。
快遞包裝回收研究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在傳統快遞包裝物回收模式的基礎上,結合時代背景創新包裝物回收模式。劉國秋等把循環共生理念嵌入到傳統的包裝物回收模式中,形成了包裝物生產商、包裝物使用商、行業統一回收和第三方負責回收四種回收模式[18]。樂雄平從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形象考慮,創新性地提出“電商企業自營回收”模式[19]。姚雨清等結合大數據的時代背景,提出聯合地方其他企業建立統一的回收系統,實現回收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利用物聯網實施實時監控管理[20]。另一類是根據其他行業及國家的快遞回收建議,對我國現有包裝物回收模式進行優化。何海龍和李明琨分析比較發現德國通過頒布回收法規來約束企業行為,而日本政府則采用現金制度激勵民眾參與回收,提出我國政府也應當嚴格制定快遞包裝的法律法規及回收補貼機制來激發消費者和企業的積極性[21]。胡鑫發現政府的獎懲力度對快遞包裝的回收率有著顯著影響,隨著政府獎懲力度的增加,企業更傾向于自主回收包裝模式,這種方式對于企業來說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22]。
基于包裝物可二次使用的特殊性考慮,快遞包裝物適合以垃圾回收站為主導的電商企業自營回收物流模式。盡管該模式前期資金投入較大,但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快速發展,其后期收益一定高于成本。同時企業通過對回收信息和產品流通情況進行全程控制,避免產品回收的不確定性,進而降低企業回收風險與成本。本文在傳統無政府引導自營回收模式中加入政府激勵與約束,形成產品銷售回收全過程相互監督、相互促進的快遞包裝回收模式。快遞包裝自營回收模式如圖2所示。
3.3? 醫療廢棄物的回收模式決策
新冠疫情以來,基于經濟和環境效益角度高效處理醫療廢棄物、提高醫藥安全成為學者們的研究重點。但我國醫藥行業的逆向物流研究還不太成熟,基本還處于探索階段。
石麗紅研究發現目前我國醫藥回收主要有賣給回收商販、隨意丟棄、混入生活垃圾、直接焚燒填埋及政府制定企業集中回收處理五種回收途徑[23]。劉淑琴和于天一對比國內外藥品回收模式,發現國內藥品回收存在相關法規空白、回收范圍狹窄、回收主體不明確以及回收渠道不完善等問題[24]。同時,消費者對醫療廢棄物危害性認識不足、政府監管不到位也是醫藥回收模式發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在回收處理模式的構建中,肖增敏對比兩種醫藥回收常見模式,發現自營模式易于控制協調,更加適合資金雄厚、物流體系完善的企業;而第三方回收物流因其企業資金投入較少、成本較低,更加適合實力一般的企業[25]。張亞軒等采取博弈法分析得出以政府為主導的、第三方參與監管是過期藥品最優模式[26-27]。門麗雙根據發起者不同分為三種:終端消費者醫藥的回收處理、企業由于質量等原因主動撤回已售出的藥品以及國家強制停售的藥品,提出以第三方公司為核心進行資源的整合,并從線上平臺、線下渠道、回收方式創新、生態設計四個方面對傳統醫療回收模式進行優化[28]。多數醫藥回收模式以定性研究為主,缺乏結合具體案例的實證研究,且我國醫藥回收行業起步較晚,許多回收模式研究都是參照其他產品的回收模式,沒有基于醫藥行業的特性進行模式構建。
結合國外經驗,本文認為以第三方專業醫療回收企業為中心的回收模式更加符合當前中國的基本國情,許多小規模醫藥企業無法滿足其他模式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需求,而第三方醫藥廢棄物回收企業通過更加專業的技術可以分散醫藥產品回收風險、高效處理廢棄物。如圖3所示,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藥品平臺信息系統,使得藥品在整個流通過程中的信息透明化,并且可以實時監控流向。在藥店零售商和消費者家庭都設立醫藥回收站點,由第三方處理中心根據信息平臺的數據每月定時上門收取廢棄物。當然在第三方回收過程中,政府必須加以監督管理,保證回收程序符合標準。
3.4? 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決策模式
中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的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廢棄大國,公布了《中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21》。2021年我國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量約8 700萬臺,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可回收鐵84萬噸、銅2.2萬噸、鋁1.7萬噸、塑料49.1萬噸。基于環境污染及回收價值考慮,規范處理回收廢舊電子產品具有顯著的經濟、環境效益。
電子產品發展早期,由于消費者擁有數量較少,回收方式以小商販走街串巷的回收為主。2011年,夏秀琴和王道平基于我國廢舊手機回收技術發展落后的基本國情,認為聯合回收模式更符合我國消費者的傳統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并在聯合回收的基礎上進行有償回收的模式會更加有效[29]。但聯合回收模式的運營過于分散,不利于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且同第三方回收模式相比存在回收處理科學性、專業性不足的缺陷。因此,基于O2O方式以手機制造商為回收主體、多方參與的新型手機回收模式被提出,仿真實驗證實這種回收模式增加了廢舊手機回收的便捷性和回收率[30]。2018年倪明等學者創新地提出了SDN(涵蓋傳統各個模式功能)回收模式即通過第三方網絡平臺,將逆向物流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連接起來,綜合利用各個模式的優勢,規避其缺點,合理充分的利用資源[31]。SDN回收模式理論并沒有得到實證,且構建生廠商、聯合及第三方回收模式于一體的回收模式,規模較大、實操困難,故此類回收模式在中國并沒有得到普及。
在政府政策、資金支持下,采取第三方企業回收模式,更加適合具有二重性特征的廢舊電子產品。如圖4所示,本文考慮構建基于EPR制度(生產者延伸責任制)的第三方回收混合模式:明確廢舊電子產品整個流通過程中的主體責任;利用互聯網技術,線上建立廢舊手機管理信息系統,解決傳統第三方回收模式中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實時監控商品在正逆向物流中的流通,縮短不必要環節。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生產商,在明確其責任的同時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政策補貼支持;對于第三方企業,進行廢舊物品回收時加強政府監管。
4? 不同類型產品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實施建議
產品回收模式優化是企業實現逆向物流運營成本最優、效率最高的重要手段。通過上述分析,本文發現現有研究還存在脫離大數據背景、回收主體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4.1? 基于供應鏈回收模式優化
基于綠色供應鏈視角完善逆向物流體系:一是結合供應鏈“橫向一體化”管理思想,加強鏈上所有節點企業間的協調運行、資源共享與風險共擔,供應鏈協同發展是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的有效方式。二是通過供應鏈整體的信息化建設,促進上下游企業間信息溝通,降低逆向物流主體間信息不對稱、信息泄露等風險。
4.2? 包裝物自營回收模式優化
自營回收模式中還需要注意幾點:一是在包裝生廠商要注意符合包裝物的標準,快遞包裝原材料也可以實現綠色化,采用可降解的環保材料,從源頭上減少包裝物的浪費和不充分利用;二是在包裝物自營回收模式構建中,必須注重政府政策的制定,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有一定法律政策支持,包裝物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均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3? 醫療廢棄物回收模式加大政府監管力度
醫療廢棄物的第三方回收模式優化應結合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首先是第三方回收存在無法準確鑒別醫療包裝、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因此在收集過程中政府必須要加以檢測和監管,平臺登記醫療產品時應當盡量完整包括藥品的數據,降低企業回收處理不當的風險;此外,政府在資金、技術、數據、法律等方面需要對相關企業提供支持,完善廢棄物的處理系統;針對消費者醫藥廢棄物回收意識淡薄現狀,政府需要加大對醫藥廢棄物回收的宣傳,在藥品登記系統設立信用評價,對亂丟藥品的消費者進行信用扣減,以此增強消費者醫藥廢棄物的回收意識。
5? 總? 結
本文在簡要概括逆向物流概念和驅動因素的基礎上,總結各產品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特點,并針對不同產品適合的回收模式作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進一步發展的相關建議。但隨著逆向物流綠色回收渠道的建立,這種新型供應鏈管理帶來的如鏈上節點企業間責任分配、利益協調等問題也亟待解決,筆者將在本文研究的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曾佑新,李強. 基于物聯網的電子廢棄物逆向物流系統優化[J]. 生態經濟,2015,31(3):112-117.
[2] 徐丙臣. 基于循環經濟的逆向物流發展戰略[J]. 中國流通經濟,2009,23(4):20-22.
[3] 甘俊偉,羅利,寇然. 可持續逆向物流網絡設計研究進展及趨勢[J]. 控制與決策,2020,35(11):2561-2577.
[4] 范志強,趙英姿. 包裝物逆向物流研究綜述[J]. 物流科技,2020,43(11):60-63.
[5] 張明麗,王宇飛,趙維凱,等. 綠色物流研究綜述[J]. 中國標準化,2021(11):84-89.
[6] 朱煜,汝宜紅,鄭凱. 循環物流系統的概念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29-32.
[7] 許禮剛. 稀土產業實施逆向物流的驅動因素、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對策[J].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6,37(4):37-41.
[8]? BAO-BAO H U, SHI Y.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in internet of things environment[Z]. 2011.
[9] 馬春光. 逆向物流的經濟價值及管理策略研究[J].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132-135.
[10] 李婧,魏娜. 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逆向物流模式設計研究[J]. 現代商業,2014(21):20-21.
[11] 劉莉,薛凡. 湖南省制藥企業逆向物流影響因素分析[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0(1):32-38.
[12] 高晗,賀權. 淺析“互聯網+”背景下電子產品逆向物流的法律適用[J]. 中國新通信,2020,22(20):235-236.
[13]? SOBOTKA A, CZAIA J.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stimulating and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in construction[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5,122:11-18.
[14] 李小娟. 基于循環經濟的農產品逆向物流研究[J]. 山西農業科學,2013,41(4):387-389,400.
[15] 彭巖,趙源,鄭春東. 企業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比較研究[J]. 價值工程,2012,31(7):12-14.
[16] 魏潔,李軍. EPR下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選擇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2005(6):18-22.
[17] 趙新楠. “互聯網+回收”模式的構建基礎分析[J].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38(2):40-46,50.
[18] 劉國秋,黃小勇,賈揚蕾. 循環共生經濟下包裝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J]. 企業經濟,2014(4):23-27.
[19] 樂雄平. 電商企業包裝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6(14):73-74.
[20] 姚雨清,曹度,王栩燁,等. 基于信息共享與價值共創的快遞包裝回收模式探究[J]. 中國市場,2021(10):163-164.
[21] 何海龍,李明琨. 有限管制下快遞包裝逆向物流三方博弈行為分析[J]. 工業工程與管理,2021,26(1):157-164.
[22] 胡鑫. 政府規制下快遞包裝回收策略[J]. 物流技術,2021,40(3):91-96.
[23] 石麗紅. 城市醫療廢棄物回收處理模式及其網絡研究[D]. 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1.
[24] 劉淑琴,于天一. 中外藥品回收模式對比[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31(2):99-101.
[25] 肖增敏. 醫藥逆向物流管理模式分析[J]. 井岡山醫專學報,2006(1):44-46.
[26] 張亞軒. 基于逆向物流視角的過期藥品回收演化博弈分析[J]. 中國集體經濟,2015(27):62-63.
[27]? HE ZG, LI Q, FANG J. The solu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logistics problems in the collection of medical waste in China[M].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
[28] 門麗雙,張倩,王立新. 我國醫藥逆向物流運營模式創新及流程優化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2020(36):107-108.
[29] 夏秀芹,王道平. 我國手機回收逆向物流模式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4):39-44.
[30] 杜志平,王曉強. 基于O2O的手機逆向供應鏈回收模式研究[J]. 物流技術,2015,34(12):198-201.
[31] 倪明,錢思源,楊善林. 廢舊手機回收模式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4):105-112.
收稿日期:2022-09-26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21MS07022);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計劃項目(NJYT22035)
作者簡介:張建軍(1982—),男,山西懷仁人,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物流服務供應鏈;王雅莉(1996—),女,江蘇淮安人,內蒙古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應鏈。
引文格式:張建軍,王雅莉. 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決策研究——基于文獻綜述的視角[J]. 物流科技,2023,46(1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