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劉寧 丁浩
【摘要】5G時代推動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當今時代網絡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新技術的出現為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運用和實踐提供了契機。信息技術是現代化科技不斷發展下的必然產物,在其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帶來了最直接的變化。本文針對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運用與實踐進行了研究,分別從主要技術手段、特點、意義以及應用路徑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解析。
【關鍵詞】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廣播電視工程技術;運用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2.017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媒體社交網絡平臺逐漸興起,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網絡技術的發展依托計算機技術,在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還包括了二維碼技術等,網絡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將其應用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為促進信息資源的傳播和共享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了節目的錄制效率。
1. 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工程中主要技術手段
1.1 廣播電視工程SDH技術
SDH技術是當前廣播電視工程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技術手段,該項技術覆蓋范圍廣。在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可以有效提高廣播電視信息的傳輸效率。該技術手段依托衛星以及光纖等設備,將數據信息及時接入到微軟系統中,可以有效減少數據中轉頻率。SDH技術的使用,可以實現幀結構集中統一調整,有利于進一步擴大資源信息傳輸的空間容量,其中字節間插穩定性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實現對廣播電視工程的分解和使用。在現階段該技術手段應用水平基本成熟,發揮網絡技術的優勢可以令SDH技術擺脫原有的數字傳輸限制,網絡技術的進步使監測能力和處理能力大幅度提升,為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活力。
1.2 廣播電視工程抗干擾技術
抗干擾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應用也相對常見,與傳統技術相比,抗干擾技術有助于合理地對潛在風險進行識別和規避,進一步提高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同時也確保了數據運輸的安全性,為廣播電視的正常播出提供了保障。在網絡時代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工程播出的穩定性和提高廣播電視播出的質量,應進一步推動抗干擾技術的發展,加強其與廣播工程技術的融合,使其達到動態調整信號的傳輸頻率。電場耦合對網絡信號會產生干擾,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構建可靠的屏蔽系統,以便于發揮電場屏蔽的優勢。借助互聯網技術加強監測與監管,以便于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
2. 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在網絡技術應用下的特點
2.1 自主性
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具有自主性,在信息化時代發展初期背景下,廣播電視工程雖然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由于技術發展的限制,觀眾只能在固定的時間收看特定的節目,自主選擇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隨著網絡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融合程度的逐漸加深,觀眾使用廣播電視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當前時代,廣播電視連接的手段主要有電視網絡盒子、電腦或者是移動智能終端等設備。觀眾可以通過衛星信號,隨時選擇自己喜歡的節目。通過該項程序,觀眾不僅可以使用預約手段,還可隨時對收看的節目進行暫停,這種控制手段符合市場中人們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多樣化需求。
2.2 高效性
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廣播電視工程突破了傳統手段的限制,在以往的廣播電視工程發展過程中,節目鏡頭拍攝和廣播電視節目轉碼等一系列流程運行系統較為復雜,幕后的工作人員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做好后期剪輯和數據處理,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營成本,而且還需要雇傭大量的工作人員,增加了廣播電視工程的運營壓力。而信息技術的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實效性。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廣播電視工程技術通過不斷創新改進,優化了系統的內部運行流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化手段的應用,使廣播節目編輯與轉碼工作量減少,提高了廣播電視工程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
3. 信息化時代廣播電視工程技術在網絡技術應用下的意義
3.1 提升廣播電視節目播出自動化水平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網絡技術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能夠有效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自動化水平。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在當前時代下已經融入到各行各業中,自動化技術和自動化設備應運而生。在網絡技術不斷推動下,廣播電視節目不僅優化了其運營流程,播放流程,而且減少了各類資源以及人力的成本。相關部門擁有更多的累計資金去提高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水平,推動廣播電視工程進一步發展。
如今自動化技術與自動化設備與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觀眾可以隨時借助動態技術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和順序進行調整,自動化檢測設備對廣播電視工程系統的檢測能夠及時發現系統運行中的異常,并且工作人員通過自動化檢測設備能夠及時解決異常。廣播電視系統在運行中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影響,使用自動檢測設備能夠合理規避外部環境的干擾,保證廣播電視工程運行流暢,保證電視節目正常播出,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平臺的工作效率能夠提升,與此同時,廣播電視節目的產出效率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
3.2 支持節目現場編輯和遠程播出
傳統的廣播電視運行系統不夠穩定,電視節目產出效率低,嚴重地影響了觀眾的觀感。隨著廣播電視工程技術與網絡技術融合程度的持續加深,工作人員可通過預先編制程序,從網絡上下載各種關鍵材料信息,保證節目播出的質量。工作人員在現場編輯的過程中,編輯系統會自動存儲數據和編輯數據,最終的結果會傳輸到編輯中心。
廣播電視工程的系統頻道制作,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對電視節目的遠程調整。而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廣播電視臺的記者來說也帶來了發展機遇,記者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將采訪和收集的信息傳輸到非線性編輯中,能夠簡化初始階段的信息收集流程,減少在后期制作中耗費的時間。廣播電視節目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提高了節目遠程播放的效率和質量,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臺的發展。
3.3 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和傳播
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發展與網絡技術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在廣播電視工程中,網絡技術的應用可實現行業優勢資源共建和共享,在此背景下,資源的利用效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數據傳輸的方式更加簡便,共享數據信息的范圍更加寬泛。在高速率的數據傳輸中,觀眾能夠獲得高速度、優質的體驗,廣播電視工程系統有多個功能區域,傳統的信息傳輸方式,數據傳播的效率不高,而且速度較慢,不能實現多個功能系統的協同。
在網絡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信息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變快,廣播電視工程的各功能系統的配合逐漸加強,電視臺內部各個工作室之間對于各種材料資料可以實現共享,利用網絡技術合理開發資源和利用資源,有利于幫助工作人員減輕工作負擔。目前,隨著全球各種科學技術手段融合程度不斷加強,世界各國的信息交流頻率逐漸增多,文化信息的交流可以將工作站的效率進一步提高,打破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給人們帶來更大便利。網絡技術的發展使數據的利用和配置更加優化,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世界各國的距離。
3.4 更好地滿足受眾觀影需求
隨著互聯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傳統廣播電視工程技術的發展遭到了一定的限制。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市場中各種應用軟件的出現使廣播電視技術的發展陷入了困境。隨著網絡技術的沖擊,市場中觀眾的需求更加多樣化,為了更好地滿足受眾觀影需求、在網絡技術配置上逐漸迎合人們的需求,通過播出節目的收視率和幕后反饋對具體的節目內容進行調整,這樣一旦節目播出后效果不好,會及時地被替換掉,這樣不僅能夠節省資源還能節約運營成本。
網絡技術的發展下,網絡信息技術傳播的速度和傳播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網絡技術的開放性使得用戶反饋的渠道更加廣泛。電視工程技術的后臺工作人員能夠借助網絡平臺收集到反饋信息,及時地將好的節目內容進行創新優化,及時地將不好的節目內容進行撤銷。網絡技術的使用擁有即時反饋的效果,增加廣播電視節目的黏性,使得受眾觀影群體的依賴性增強,節目的流量能夠得到保障,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平臺的發展。
3.5 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創新能力
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內容的創新能力。互聯網技術的開放性使得世界上的各種信息資源共享更加便捷。各國的信息資源交流加劇,增加了國內廣播電視工程系統播放節目的范圍和內容。多樣化的形式,多樣化的播放內容,能夠有效地擴大受眾群體。國外影視文化和國內影視文化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多種文化資源相互碰撞,具有新的開發空間。
傳統的廣播電視平臺內容相對單一,播放形式同質化嚴重,對觀眾的吸引能力下降。網絡技術的發展突破了傳統工程技術手段的限制,拉近了觀眾與媒體之間的距離。隨著互聯網應用技術的普及,各類社交平臺競爭逐漸加劇,人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和各種相關智能終端平臺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傳統的廣播電視平臺必須突破以往模式的限制,加強利用網絡技術手段,提高創新能力,改革廣播電視制作和傳播的形式,進一步促進我國廣播電視工程的有序發展。
4. 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應用路徑
4.1 有線廣播電視中的應用
在當今時代,網絡技術手段與廣播電視平臺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在有線廣播電視中,工作人員通過網絡手段可以收集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工作人員借助高效率的網絡技術,能夠及時發布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各種信息內容。將信息數據與網絡接收終端相連接,以此能夠更好地利用高效率的運營網絡,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收到觀眾的信息反饋,拉近了媒體和觀眾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可以借助信息反饋更好地掌握觀眾喜好。通過合理地利用網絡技術,觀眾能夠獲得更好的體驗,基于此可以擴大受眾群體。
4.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
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中不能脫離網絡技術,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更加普及。借助互聯網技術能夠進一步豐富廣播電視平臺內容,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剪輯,能夠進一步提升節目編寫的質量和水平。
4.3 監控管理中的應用
在監控管理中同樣借助了互聯網技術,監控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廣播電視平臺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廣播電視平臺節目內容的質量。觀眾的需求不同對各種節目的反饋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工作人員需要結合反饋效果好的節目進行創新,合理利用資源的反饋,對有限資源進行整合。在監測過程中,要保證網絡運行的速度,在網速運行較好的時間段對節目運行狀態進行監控,一旦監測過程中存在問題,要及時對問題進行分析和修復,這一步驟對保障廣播電視平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價值。
4.4 信息資源配置中的應用
網絡技術在信息資源配置中也有一定運用。廣播電視平臺節目運行的質量以及效果與信息資源的配置有直接影響。工作人員要提高信息分配的效率,提高信息資源的有效性。如果對信息資源利用不足,廣播電視平臺節目播出的效果和質量就會下降。工作人員要進一步對有限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通過市場中觀眾反饋的信息挖掘更有價值的信息。為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播出質量,要借助多種資源,營造良好的廣播電視品牌形象。通過多種平臺進行適度的營銷,進一步提高節目的覆蓋范圍,根據不同觀眾的需求,制定出個性化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一方面要檢測網絡系統的監測效果,另一方面要重視觀眾的反饋效果,同時進行適度營銷。整合相關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進而提升廣播電視平臺節目的質量。
4.5 廣播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的應用
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廣播電視節目后期制作中對網絡技術的應用也逐漸普及。廣播電視平臺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廣泛,受眾群體越來越寬泛。在廣播電視平臺后期制作中,傳統的制作模式往往要耗費巨大的時間,但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節目剪輯和制作提供了更加精良的手段,節目的內容更加清晰真實,受眾群體的需求更加容易被滿足,從而進一步推動廣播電視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合理地借助網絡技術平臺,工作人員可以為觀眾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而網絡監控系統的實時監控,能夠進一步發現廣播電視工程中的故障,提高廣播電視工程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優化節目的內容。
4.6 節目個性化服務中的應用
在互聯網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借助互聯網技術可以給觀眾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在多種社交媒體的沖擊下,廣播電視平臺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注重面向全體觀眾,發揮網絡優勢來豐富廣播電視平臺播放的內容。同時還要優化各種節目播放的形式,順應融媒體發展的趨勢。各種媒體多樣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幕后工作人員需要重視觀眾的信息反饋,對各種觀眾群體進行精準定位,將觀眾劃分為不同年齡段,或者按照不同性別,開發出個性化的節目內容,強化廣播電視工程的服務質量。
5. 結束語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廣播電視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廣播電視平臺可以收集到更為廣泛的信息,各種資源和信息的共享,不僅能夠減少廣播電視臺的運營成本,而且能夠為其提供創新的動力。網絡技術是廣播電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工作人員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增強廣播電視平臺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海群.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傳媒科技,2022(05):136-138.
[2]張康鋒.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2,24(05):81-83.
[3]欒欽程.分析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運用與實踐[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1,5(07):219-220.
[4]鐘海峰.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應用[J].數字通信世界,2021(07):184-185.
[5]溫布仁.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視工程技術中的運用與實踐[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1,5(01):49-50.
作者簡介:王雪,山東省諸城市,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