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吳曉東 彭皓鈺
摘 要:內部控制是公立醫院規范運營和風險防范的有效手段,完善的內控體系對醫院發展有積極意義。文章以河北省公立醫院為例,對公立醫院在疫情防控期間內部控制現狀進行分析,總結河北省公立醫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成因,并據此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及建議,旨在優化河北省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建設。
關鍵詞:內部控制 公立醫院 疫情防控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7-228-02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加強公立醫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已成為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1]。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公立醫院運營成本增加,醫療收入減少[2-3],醫院正常運營受到嚴重影響,經營情況不太樂觀。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公立醫院加強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新冠肺炎疫情對公立醫院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公立醫院開始限制就診人數并關閉部分診室,河北省內各公立醫院都不同程度上受到影響。
1.醫療收入銳減。為防止新冠病毒傳播擴散,公立醫院部分門診及病區分階段進行限號或關閉,很多患者也因防控疫情盡可能避免到醫院就診。一方面,為了規避被感染風險,病人總有“小病不去醫院”的心理,再加上疫情期間互聯網醫院的宣傳以及線上就醫APP的推廣,導致線下醫院門診量減少;另一方面,醫院出臺諸如住院看病需核酸、陪護病人一床一位不得更換、帶藥期限延長避免反復就醫等新政策都導致了醫療服務收入的減少。
2.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受疫情影響公立醫院運營成本增加,主要表現為購買材料支出增加、職工薪酬增加、運行費用增加等等[4]。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為做好消毒防護工作對防護用具需求量也劇增,使公立醫院在物資方面成本增加;常態化抗擊疫情使醫院必須增加一線防疫崗位,如日常防疫人員、支援機場等都不同程度增加了人力成本投入;為恢復正常的醫療程序,很多醫院重新制定了就醫流程,重新劃分出入通道、重建發熱門診、增加了隔離病區,造成醫療場所改造費用增加。
(二)疫情防控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意義
面對復產復工和疫情防控雙重任務,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擺脫當前的運營困境,是公立醫院面臨的一大難題。公立醫院須從強化內部控制入手,加強醫院內部管理,以緩解當前發展困境。公立醫院實施內部控制就是為了防患于未然,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使公立醫院能夠有效防范風險,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全過程監督,從而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的不足與評價
(一)單位層面的內部控制
醫院內部控制單位層面建設主要包括單位決策機制、內部管理機構設置分工等部分。
1.內部組織結構設計不科學。很多公立醫院沒有設立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小組。新冠肺炎疫情呈多發性,在疫情后期盡管控制住了傳播,但突然爆發的情況仍然很難預計。面對這種不確定性,大部分公立醫院還是沒有建立針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小組,還習慣性地將應急處理作為一般應急管理。
2.人力資源體系不完善。受疫情影響,定期定點核酸檢測、發熱門診等增加,導致醫務人員供應不足,故而盲目招聘大量的醫務人員。又因部分門診限制就診人數使相應醫務人員閑置。同時,疫情爆發后,政府為安撫醫護人員,切實保障醫護人員的相關利益,出臺了一系列諸如《關于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條件切實關心醫務人員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的文件,雖然大部分醫院制定了獎勵機制和福利保障,但效果卻不盡人意。
3.內部控制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內部溝通有待加強。目前多數公立醫院已經實現了數據信息化。但是很多員工不熟悉信息系統軟件。例如,很多財務人員不熟悉財務軟件,一個科室中可能只有1~2個職工熟練使用財務軟件,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進度。由于公立醫院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其科室的劃分非常細致,不同科室之間存在信息溝通不順暢的現象,信息傳遞不暢使獲取信息時間不一致甚至信息失真。
(二)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在業務層面主要包括在預算、采購、資產、互聯網醫療等業務上的管理活動[5]。
1.預算管理思路需要調整。受疫情影響,公立醫院出現預算編制和預算執行相脫節的情況,編制預算缺乏有效的預測和準確的計劃。在疫情期間,多數公立醫院的發熱門診人滿為患,就診人數相對往年直線上升,與此同時,其他科室的就醫量急劇下降,預算收入全面滑坡,與各類財務預算指標相差很多。同時,一些專用設備采購、專家論證等都沒有實質性進展,而防護用具、病房改造等支出直線上升,相關的質量管控無法發揮應有職能。不難看出,醫院從前的績效考核標準和全面預算管理都難以發揮實際的作用,最初設定的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工作流程等已與醫院實際情況相脫節。
2.實物資產管理不到位。疫情防控期間公立醫院收到很多社會捐贈。在捐贈物品中會存在一些不符合醫療規范標準的物品,若管理不及時也會出現物資閑置浪費。由于疫情的反復無常,公立醫院對防控物資需求高且時間急,因此,有些公立醫院就出現不按規定用途、使用不依據采購方案進行采購的現象,加大了實物資產管理的風險。
3.采購物資情況不合理。由于疫情的反復,公立醫院的防控物資供應時間急、任務重,質量要求高,因此,公立醫院在采購過程中容易出現忙中出亂的現象,從而導致在采購流程中的內控失靈,甚至發生了貪污腐敗的現象。醫院原有的正常采購計劃也會由于反復爆發的疫情而使得項目中斷或導致原協議無法進一步落實。面對突發的疫情,部分公立醫院會有物資采購和供應不及時的現象。
4.互聯網醫療業務不成熟。2020年防疫期間,河北省內很多公立醫院紛紛開始建立互聯網醫院。實際情況是患者僅用來預約掛號、充值繳費這種基于實體醫院問診的業務,對于線上問診等實用性很高的業務,患者詢問、醫生應答尚屬形式,線上看病尚未實現。
(三)內部控制監督與評價
大部分公立醫院都有內部審計單位,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和監督評價。但是有些醫院要求內部審計機構由財務部門或監管部門負責,內部控制建設由財務部員工兼任,出現內審人員身兼數職的現象,內部審計機構不能直接向院長匯報,很難保證工作的獨立性。審計部門和財務部門職責劃分不清導致工作內容模糊,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得不到保障,削弱了內部審計在監督評價過程中的作用。
三、疫情防控下公立醫院內部控制問題及成因
(一)內部控制管理意識有待提高
公立醫院內部控制是剛剛發展起來的一項管理工作,單位員工對內部控制的原理、內容、作用了解的少之甚少。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員工習慣了之前的管理模式,面對新的管理方式很難適應。公立醫院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管理的理解不到位更增加了公立醫院實施內部控制的難度,盡管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由于單位員工的思想慣性,還是按照原來的工作模式進行工作。
(二)內部控制管理應用基礎薄弱
傳統管理模式下,公立醫院更加依賴財政資金進行醫院正常的經營管理活動。一方面公立醫院應對變化多端的醫療環境時,過于注重績效管理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削弱醫院內部控制,導致公立醫院內部控制無法有效開展;另一方面,公立醫院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的經驗不足,總是借鑒其他單位的經驗照搬照用,導致醫院實施的內部控制管理和自身發展情況并不相符,使內部控制在公立醫院中無法有效開展。
(三)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
財務人員素質不高導致內控執行過程控制不嚴。一方面,很多單位員工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對財務工作缺乏全面了解,這種現象可能與公立醫院人才培養機制有關,也受人才選拔制度的影響;另一方面,一些公立醫院的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工作上不仔細使財務賬目混亂。
四、疫情防控下公立醫院優化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單位層面
1.創設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得益于醫院的所有職員,醫院內部各級職員都應主動配合、共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一個適合內部控制有效開展的內部環境。在人力資源體系方面,公立醫院要秉承任人唯賢的用人理念,可以與高校合作,吸取優質畢業生。公立醫院應定期對醫院的各級員工進行定向培養。對于一線員工應制定待遇保障制度,維護一線單位員工的基本權益。在內部控制理念方面,公立醫院應提高全體員工內部控制意識,通過定期內部控制培訓、定期總結來提高對內控管理的認識。在組織結構上,針對突發的衛生事件設立應急小組,并延續疫情時期設立的全天值守崗位,保證崗上有人、責任到人。
2.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面對時常反復的疫情,公立醫院應該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建立一個實時的動態模型,對醫院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和預測。負責風險管理的人員可以將不同類型的風險劃分成不同的等級,在檢測風險過程中把握主要的節點,當風險達到一定的危害程度時,自動予以警示,從而提醒工作人員做好風險評估和應對風險的工作。
3.加強信息布控管理,增強醫院監管制度。信息化時代,公立醫院若想提高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就要加強信息布控管理,加強監管制度。因此,公立醫院應確保內部信息傳遞的通暢性,不斷完善內部監督管理體系。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網絡化風險防控全覆蓋,建立“每日一總結,每周一評價,每月一調度”的工作機制,及時反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通過信息管理來增強醫院的監督管理成效。把信息放在明面上,每位員工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加強自身的管理。
(二)業務層面
1.調整預算管理思路。為適應醫院現狀,公立醫院應調整預算思路。第一,戰略目標的設置要分清主次,先確定一個本年必須實現的目標,作為醫院經營的底線,將疫情對醫院長期戰略目標的影響降到最低。第二,盡可能降低成本,避免入不敷出的現象。在保證合理支出的同時要核減預算支出,全力保障醫院正常運行的基本支出,酌情調整項目支出。第三,做好醫療收入動態預測。建立動態預測能夠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及時關注醫院運行情況,結合區域內就醫資源和患者就醫的需求變化合理預計醫院收入。
2.加強實物資產的管理,完善實物資產管理制度。醫院的業務辦理都應嚴格審批制度,涉及到重大事項時應進行集體決策。資產物資的使用都應遵守管理要求,按照審批程序簽字領用。對于防控物資,公立醫院應對物資采購和物資管理設置不同的管理崗位。防控物資涉及到質量及數量的問題,應由相關質檢部門和采購人員共同制定防控物資管理辦法,由物資管理部門編制采購計劃、提出采購需求,由采購部門采購。物資管理部門要根據各部門的職責和人數,按照防控物資管理辦法合理發放防疫物資,避免出現過度發放或缺口。
3.加強互聯網醫療建設。互聯網醫療業務可以減少醫患雙方直接接觸,提高就醫安全性,幫助醫院盡快實現復產復工。實施互聯網醫療業務要考慮患者的就診時間及原因,合理安排相關醫生網上出診,做好醫生線上線下的出診安排。還要安排好藥物配送服務。互聯網醫療對互聯網信息的要求較高,醫院最好建立互聯網業務管理部,主要負責管理患者的信息,綜合患者線上和線下問診的情況,為線上問診準確性提供保障。
良好的內部控制有利于及時發現醫院運營過程中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公立醫院應認真學習相關規范,并將規范要求落實到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完善內部控制,加強內部管理,努力實現公立醫院的良性發展和社會公益性目標。
參考文獻:
[1] 翁莉.基于風險管控的公立醫院資產內部控制體系建設[J].會計之友,2022(10):105-112.
[2] 戴月珍,李瓊,王蕾,徐丁婷,張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公立醫院文化建設挑戰與對策[J].中國醫院,2021(06):59-61.
[3] 陳怡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21(07):71-73.
[4] 許棟,胡豫,丁寧,張杰,劉波,胡夢含,張明.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公立醫院運營管理難點及策略探析[J].中國醫院管理,2020(08):25-28.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 河北滄州 061001;吳曉東,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財政局 河北承德 068450;彭皓鈺,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00)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