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學習平臺逐漸成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載體。在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應把握住教育信息化的時機,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在線自學,在課中進行線下探究,在課后進行線上復習,以幫助學生更扎實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發展信息素養。文章以希沃易課堂這一網絡學習平臺為例,詳細闡述了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開展基于網絡學習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網絡學習平臺;教學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漳州市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ZXK202127)”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徐振忠(1969—),男,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學。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指出,“信息技術作為當今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網絡強國的戰略支撐”,而“提升中國公民的信息素養,增強個體在信息社會的適應力與創造力,對個人發展、國力增強、社會變革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信息技術教師應當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式,讓信息技術課堂更好地發揮作用。
網絡學習平臺是指支持互聯網環境下教與學,能為學習者提供學習助力的軟件系統[1]。網絡學習平臺具有便捷性、交互性、多樣性,借助網絡學習平臺開展教學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習者可以進行混合式學習,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希沃易課堂、釘釘在線課堂、學習通等網絡學習平臺被教師廣泛應用。文章以希沃易課堂為例,分析使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希沃易課堂是一款在線學習軟件,借助這一網絡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即時互動,獲取教學反饋。教師也可以利用希沃易課堂實現翻轉教學,引導學生在個性化的智慧學習環境中實現有效發展。在具體使用希沃易課堂開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采取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進行實踐嘗試。
一、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了解學情
課前是師生進行課堂教學準備的階段,此時學生需要進行自主預習,教師則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希沃易課堂具有多種功能,學生可以借助該平臺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預習,教師可以借助該平臺的數據分析了解學生學情。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希沃易課堂豐富的資源,在課前階段使用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一)布置任務,引導學生自主預習
在適當的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學生不僅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知識,還可以有針對性地探究相關內容[2]。在使用希沃易課堂時,教師可以先設計合理的預習任務,再將其發布于希沃易課堂,引導學生在線自學。
下面,筆者以“信息系統及其組成”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由于學生對信息系統的組成了解較少,在課前階段,筆者確定了學生的自學內容:信息系統的組成、使用信息系統的具體操作。隨后,筆者錄制了微課,微課以“分析網上購物系統的操作”為主題,系統地介紹了信息系統的組成和使用信息系統的具體操作。隨后,筆者利用希沃易課堂發布任務:“請根據微課內容,總結信息系統的組成和使用信息系統的具體操作流程,并上傳至希沃易課堂。”
由此可見,在使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階段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發布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線自學,初步了解新知,同時增強自主學習意識,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二)分析數據,了解學情
了解學生的學情,教師才能更好地實施課堂教學[3]。希沃易課堂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借助希沃易課堂精準地了解學生學情,以確定課堂教學要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
下面,筆者以“數據的查詢”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在課前階段,筆者讓學生先觀看微課,然后梳理創建查詢的基本過程,同時根據學習任務查找相關內容。在學生上傳自學成果后,希沃易課堂生成學習數據,顯示學生的學習時長等。隨后,筆者登錄希沃易課堂,進入“學情評價”欄,獲取學生學習的具體數據,了解到大部分學生沒能準確創建查詢,在“選擇字段所在的表/視圖”“設定約束條件及對結果顯示的要求”這兩個步驟被困住。由此,筆者確定了課堂教學要點,設計了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可見,在課前階段,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了解學生的學情,確定課堂教學的要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
二、課中:教師充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在課堂上,師生應該進行充分互動,以驅動學生深入探究所學知識。在此階段,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的要點,選擇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探究,使學生逐步掌握新知內容,同時發展多樣能力。
(一)課堂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堂導入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走近教學內容、進入學習狀態的環節。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要找到合適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教學情境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出的教學場景,實踐表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順其自然地走近教學內容,對學習相關知識產生興趣,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會顯著提升[4]。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創設有趣且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迅速走近教學內容、進入學習狀態。
下面,筆者以“人工智能的應用”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由于學生在課前階段已進行了自學,到了課堂導入環節,筆者通過希沃易課堂推送視頻,讓學生了解應用人工智能的具體案例。此后,筆者提出問題:“大家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人工智能被應用在哪些領域嗎?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應用案例嗎?”學生積極地舉手回答了問題,筆者則依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促使學生深入探究相關內容。
(二)課堂講解:提出問題,鼓勵探究
在深入探究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步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學生的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也會得到鍛煉。引導學生探究教學內容的方式有提問、布置任務等,其中提問是最為簡便的方式。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也可以由此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所以,在課堂講解環節,教師可以抓住合適的時機,依據教學要點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
下面,筆者以“組建簡單的局域網”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本次教學的要點為對等網的含義及連接方式,在課堂上,筆者圍繞教學的重點內容提問:“同學們,如果紅紅買了一臺電腦后,想將舊電腦上的數據復制到新電腦上,她可以用什么方法復制數據?”提出問題后,筆者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將討論結果上傳到希沃易課堂。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紛紛遷移此前學過的相關知識和自己的生活認知,提出了不同的方法。筆者匯總了學生提交的方法—使用硬盤拷貝、將兩臺計算機連接、用局域網共享數據,并稱贊了積極討論的學生。隨后,筆者繼續提問:“我們此前預習了對等網的知識,請大家想一想,紅紅是否可以使用對等網拷貝數據呢?”在學生思考之際,筆者又追問:“大家可以再仔細思考一下,什么是對等網?對等網的連接方式有哪些?連接對等網需要哪些設備?”接下來,筆者依次介紹了相關內容,并鼓勵學生再次進行小組討論,然后進行實踐探究。
(三)課堂練習:布置任務,鼓勵實踐
信息技術是具有鮮明的實踐性的學科[5],在應用網絡學習平臺開展教學時,教師還應當在課堂上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學以致用。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后,布置相應任務,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通過實踐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提升學習效果。
下面,筆者以“數據的可視化表達”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在課堂上,學生參與了多樣的活動,逐一了解了教學要點,如數據可視化的表達方式、使用seaborn軟件繪制圖像的方法等。接下來,教師布置了如下練習任務:“請搜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供水量,并編寫程序讓相關數據可視化。”在布置任務后,筆者特意空出了課堂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動手操作時間。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先搜集資料,然后遷移所學知識,找到使用數據可視化工具呈現數據的方法,并據此編寫程序。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筆者細心觀察學生的操作情況,向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助其順利完成任務。與此同時,學生需要使用希沃易課堂記錄操作的具體過程和結果,并上傳給教師。筆者則利用希沃易課堂評估學生編寫的程序,及時給出評價。此外,筆者還推送了部分學生編寫的優秀作品,并鼓勵這些學生介紹制作方法。
三、課后: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及時點撥
通過完成作業,學生可以鞏固所學知識。為使作業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設計作業,確保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鍛煉。在使用希沃易課堂時,教師可以借助希沃易課堂的相關功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收到不同難度的作業指令。在完成作業后,學生需要及時通過希沃易課堂提交作業,此時希沃易課堂會生成學生的作業報告單,顯示學生的作業正確率、與作業內容相關的知識等。教師則可以由希沃易課堂生成的作業報告單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據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希沃易課堂上組成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下面,筆者以“組建小型無線網絡”的教學為例進行說明。在講解相關知識后,筆者依據教學內容設計了相對簡單的書面類作業和相對復雜的實踐類作業。筆者設計的書面類作業包含以下3道題。
1.在進行數據通信時,()可以讓數據信號與模擬信號互換。
A.路由器B.調制解調器交換機
C.移動互聯網技術
2.已知某臺主機的IP地址為:10.16.25.58,該機器的IP是()類。
A.A類B.B類C.C類
3.IP地址為()時是不合法的。
A.172.16.16.16B.202.100.199.8
C.202.172.16.35
結語
綜上所述,有效應用網絡學習平臺,可以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采用更加豐富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從而扎實地掌握學習內容,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在實施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時,教師應該重視網絡學習平臺的作用,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靈活應用網絡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借助網絡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知識,參與多樣的學習活動,從而有效鍛煉學習能力,發展信息素養,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明珠.核心素養理念下網絡學習平臺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J].信息系統工程,2021(12):165-168.
[2]劉歡.基于網絡學習平臺的高中信息技術課互動教學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21.
[3]高曉鳳.基于小組協作的“課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4]陳武.依托智慧教育云平臺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索[J].新課程研究,2022(15):123-125.
[5]章真理.從網絡學習空間角度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J].求知導刊,2019(4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