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深入發(fā)展的當下,學校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開始重視初中階段的藝術教育。作為初中藝術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課堂成為教師開展藝術創(chuàng)新教學、提升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場地。因此,教師十分重視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以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開展日常音樂教學活動。文章以流行音樂的引入為切入點,分析和研究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以期為初中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進步帶來新的契機。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教育;音樂課堂;流行音樂;運用策略
作者簡介:楊建(1983—),男,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城東鎮(zhèn)西場初級中學。
是否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中,仍是當前備受爭論的教育話題之一。一方面,流行音樂是大眾審美的一部分,它能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文化內涵的傳遞和表達,將其引入初中音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流行音樂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難免會包含一些不良思想和消極內容,這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消極負面的影響。因此,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需要慎重進行,教師要結合初中音樂教學的整體目標及教材的具體內容進行嚴格的篩選,選擇從內容到內涵都具有教育意義的高質量流行音樂,并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其積極作用,在拓寬學生藝術視野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1]。
一、結合教材內容,引入流行音樂
要想將流行音樂完全融入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音樂教材的相關內容進行科學化的引入。雖然當前的很多流行音樂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但教師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根據(jù)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教學內容,穿插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以補充音樂教材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從初中音樂日常教學的整體效果來看,沒有與教材內容有效結合的流行音樂引入教學很難讓學生獲得連貫完整的課堂體驗,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所以教師要重視流行音樂與教材內容的融合,讓流行音樂的引入更好地豐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內容。
以蘇少版音樂七年級下冊中“梨園漫步”的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學習京劇、錫劇等戲曲來了解與梨園相關的音樂知識及藝術作品,在初中音樂課堂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傳統(tǒng)音樂知識,豐富學生的藝術文化內涵和底蘊。在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流行音樂中采用京劇唱腔的作品(如《新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北京一夜》等)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流行音樂的帶動下對京劇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以《北京一夜》為例,它是一首搖滾歌曲,加入了京劇的傳統(tǒng)唱腔,將流行音樂與國粹京劇進行了完美融合。將這首歌引入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既很好地結合了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又為其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讓學生對傳統(tǒng)音樂文化產(chǎn)生一定的探索欲望。由此可見,結合音樂教材內容的流行音樂引入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增強初中音樂教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讓學生積極投入音樂學習中。
二、結合學生特點,引入流行音樂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獨立意識,對流行音樂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有屬于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獨特品位,所以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還需要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實際學情,選擇一些在學生認知范疇和接受能力內的流行音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此外,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音樂喜好,根據(jù)學生的喜好選擇適合他們學習的流行音樂,激發(fā)他們內在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參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積極投入音樂教學中。
例如,在進行蘇少版音樂七年級下冊“春天的旋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選用活潑明快的、描繪春天的流行歌曲,讓學生在輕快動人的旋律中更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春光美》這首歌,讓學生在歡快的前奏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歌曲的感染下體會童年春天的氣息。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已經(jīng)有了初步發(fā)展,會覺得兒歌、童謠等過于幼稚,但教師又不能安排學習難度太大的流行音樂,否則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春光美》這首歌剛剛好,它在民歌、童謠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內容上更需要理解和感悟,但節(jié)奏上仍偏向輕快,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積極的情緒引導,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初中音樂教學中。激活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教師教學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引入流行音樂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情況,選擇和運用更符合學生特點,更利于學生身心成長的流行音樂,發(fā)揮流行音樂的引導和教育作用。
三、結合教學目標,引入流行音樂
不同的課堂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教師完成課堂教學的重要體現(xiàn),初中音樂教學也不例外。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設定好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把控和調整,從而構建更加高效的音樂課堂。所以,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時,也要充分考慮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以更好地闡釋課堂主題,升華初中音樂課堂的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加高效地把握音樂作品的主旨,重視初中音樂學習的同時,將專注力聚焦于學習目標的達成,科學學習流行音樂,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2]。
例如,在教學蘇少版音樂八年級下冊“海濱音詩”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選擇與之契合的流行音樂,利用流行音樂輔助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海濱音詩”這一單元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關于大海的音樂,其教學主題是圍繞大海這一自然景觀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鑒賞這一主題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適當引入與海有關的流行音樂,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感受及鑒賞關于大海的音樂,在拓展他們藝術欣賞范疇的同時,提高他們參與初中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將《聽海》《那片海》《手心的太陽》等歌曲引入該單元的教學中,并在跟學生一同欣賞這些流行歌曲的過程中闡述海的音樂的主旨思想,讓學生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這類主題的音樂。當學生在教師的帶動和引領下,能自主欣賞相關主題的音樂,并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時,教師的教學目的就達成了。所以,教師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時,要全面把握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目標選擇流行音樂,讓流行音樂為日常教學服務。
四、結合教學方法,引入流行音樂
不同的音樂作品能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情境給學生安排不一樣的流行音樂,利用流行音樂的多元化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這樣能讓初中音樂教學更具實際教育意義。對教師來說,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能讓初中音樂課堂更加豐富多樣,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教學體驗。初中音樂課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體驗課程,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感受更多的音樂形式,從而對不同的音樂形式產(chǎn)生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所以教師科學運用教學方法尤為重要,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流行音樂有質量地引入初中音樂教學中。
以蘇少版音樂八年級下冊“交響時空”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的教學時,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等方式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和學習交響樂,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讓學生在直觀的角色體驗中獲得更為立體的感受。教師可以選擇一首易于表演的流行歌曲來進行分角色扮演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擅長的樂器,組成一支交響樂團,在教師的指揮下演奏相應的流行歌曲。這樣的分角色演奏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更為新鮮的教學體驗,讓學生有興趣、有動力參與到音樂教學中,還能讓流行音樂的引入更貼合該單元的教學方法,提高流行音樂引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顯然,教師引入流行音樂能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真實需要,不斷改進教學的內容與方法。
對教師而言,流行音樂的引入不是教學動作的簡單實施,而是與當下的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融合。如果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當下的音樂教學方法,愿意從教學方法高效實施的角度科學引入流行音樂,那么初中音樂教學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結合評價方式,引入流行音樂
除了上述的引入策略,教師還需要結合初中音樂教學的評價方式合理引入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評價方式能給教學帶來正向反饋,幫助教師更好地優(yōu)化和改善日常教學,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教師要利用好已有的評價方式,用其合理評價流行音樂的引入,以科學化的方式進行流行音樂的多元引入,提升初中音樂教學整體質量,讓學生形成更加綜合全面的音樂學科素養(yǎng),為進行其他學科的融合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學生不但可以評價自己,也可以評價教師;不但可以評價教師指定的內容,還可以加入自己認為也需要評價的內容。
例如,教師在進行蘇少版音樂八年級下冊“曲壇音韻”的教學時,可以引入一些蘊含地方特色的流行音樂,加深學生對各地歌曲的了解和感受。如教師可以將具有北方音樂特色的流行歌曲《黃土高坡》、體現(xiàn)成都風情的流行歌曲《成都》等引入教學中。引入這些廣為人知的流行歌曲能讓音樂教學更有趣,更接地氣,讓音樂課堂氛圍更輕松活潑,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這一單元的課程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從流行音樂教學的難易程度及音樂教學的重難點概括、講解是否細致等方面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利用這一評價機制對這一單元的教學狀態(tài)、師生關系等進行評價,并根據(jù)評價結果對相關流行音樂教學做出調整。學生和教師在同一節(jié)課中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教師要建立雙方評價機制。學生和教師要各有側重地進行評價,總結和規(guī)范各自的行為,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
六、結合學科發(fā)展,引入流行音樂
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還關系到音樂學科的整體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選擇流行音樂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要站在學科發(fā)展的全局高度,選擇一些既能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促進學生素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又具有學科內涵和學科教育意義的流行音樂,讓流行音樂為初中音樂學科的發(fā)展帶來積極正向的影響。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時,要以學科的健康發(fā)展為前提,在促進學科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流行音樂引入工作。
當前的初中音樂學科教學正處于變革優(yōu)化的階段,存在諸多不利于學科發(fā)展的因素和內容,教師需要竭盡所能,努力探索推動音樂學科發(fā)展的有效策略。在流行音樂的引入方面,教師要從全局觀的角度對流行音樂進行篩選和整理,構建與音樂教學相匹配的流行音樂庫,以更好地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減少教學過程中的時間或資源浪費。在進行常規(guī)化的流行音樂引入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發(fā)展的總體目標,選擇具有積極文化內涵和情感內涵的流行音樂,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基調,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獲得積極正向的引導和教育,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總之,初中音樂教學要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引導,讓其有所收獲,所以流行歌曲的引入需要教師重視音樂學科的整體發(fā)展目標,在補充音樂教材內容的同時,彌補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不足,促進初中音樂學科更為穩(wěn)健的發(fā)展。
結語
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中,不僅能讓初中音樂教學更貼合時代及學科的發(fā)展需求,促進初中音樂學科的多元化發(fā)展,還能創(chuàng)新初中音樂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堂體驗。隨著社會的多樣化發(fā)展,流行音樂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態(tài)勢,音樂的教學、鑒賞、學習、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流行音樂,它是當下初中音樂教學必要的補充部分。所以,教師要重視流行音樂的引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音樂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和積極情感的流行音樂,并將流行音樂與教材內容有效結合,實施更加高效的引導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感知能力,培養(yǎng)具有較高藝術素養(yǎng)的新時代青年。
【參考文獻】
[1]江舟.讓學生愛上音樂課:初中音樂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中國音樂教育,2020(8):50-52.
[2]蘇錦秀.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探討[J].名師在線,2022(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