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蘭
【摘要】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儲糧)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端牢億萬民眾飯碗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儲糧為落實黨和國家的重大糧食安全戰略,在各項工作領域內開展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其中,在財務管理領域更是聚焦“打造戰略驅動型財務、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創新型財務”新定位新要求。文章以中儲糧的財務共享建設為案例,介紹其方案設計和實踐路徑,總結其實施成效,以期能為其他企業財務共享建設提供參考或借鑒。
【關鍵詞】財務共享中心;中儲糧;方案;路徑;成效
【中圖分類號】F275
一、引言
“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關乎民生,更關乎國運,是國家安全的根基。當前,中儲糧管理的糧食占到了全社會糧食總儲量的七成以上,肩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端牢億萬民眾飯碗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糧食宏觀調控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儲糧為落實黨和國家的重大糧食安全戰略,在各項工作領域內開展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其中,在財務管理領域更是明確了實施財務共享的工作要求。
2016 年底,中儲糧總公司出臺指導意見,在部分分公司開展事業部制改革試點工作,從頂層設計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部署,旨在將財務管控重心向集團公司——分公司——直屬企業縱深延展,強化集團公司對基層直屬企業財務管控的穿透能力,將原來分散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向財務共享集中模式轉型。2017 年,中儲糧選擇東部沿海省份浙、閩和西南地區省份云、貴、川等5 家分公司,與浪潮云ERP 攜手試點建設“中儲糧分公司層面財務集中管理信息系統”,設立財務核算共享中心。財務共享中心上線實施5 年以來,歷經不斷修改完善,取得了顯著的實施成效。2022 年,中儲糧將原分散在各省級分公司的財務共享中心統一收歸至集團總公司,與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聯手正式開啟了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財務集中管理信息系統財務共享,本文以其為案例,介紹方案設計和實踐路徑,總結實施成效,以期能為其他企業財務共享建設提供可參考或借鑒的經驗。
二、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方案
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目標緊緊錨定集團公司的戰略定位,圍繞業務內容及時調整組織架構,與國內成熟軟件供應商協同搭建技術平臺,以最終實現財務管理職能的高效運營。
(一)戰略目標
確保中央事權糧食賬實相符、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守住管好“大國糧倉”,是中儲糧企業的戰略定位。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戰略目標與企業戰略定位緊緊錨定,推行財務條線垂直管理,一__是以資金集中管控為目標,將各類資金統一歸集至財務共享中心進行會計核算和統籌調配,實現資金管理“看得見、管得住、用得好”;二是以風險可防可控為目標,將風險防控措施通過技術手段嵌入財務共享中心的信息化系統,實現對風險的“可研、可判、可防、可控”;三是以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將財務人力資源進行充分優化盤活,一方面通過業務流程標準化操作的模式提升基礎財務工作效能,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將部分高端財務人員從日常瑣碎實務中釋放出來,集中精力做好財務決策支撐,助力財務管理向價值創造轉型。
(二)業務內容
中儲糧將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內容分為會計核算、大數據處理、業務支持和決策支撐四個組成部分。這四個部分既相互獨立又交互融合。會計核算解決的是賬務處理的效率問題,它將常規的業務問題分門別類地予以標準化和程式化,依托統一規范的操作流程進行流水化作業,注重的是業務操作的規范性和效率性;大數據處理解決的是各信息系統數據對接的共享問題,它打通財務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間的數據接口,實現數據的一鍵提取和實時共享,注重的是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提取歸集的速率;業務支持解決的是如何對會計核算和大數據處理生成的海量數據進行有效挖掘的問題,注重的是共享集中后海量大數據的有效利用;決策支撐解決的是如何充分利用財務成果支撐管理層經營決策的問題,注重的是對管理層某項經營決策說能或不的能力。
(三)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設置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財務共享中心運營的穩健程度。中儲糧根據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目標定位和業務內容,構建起與之相適配的管理組織架構。這個組織架構并沒有改變分公司的現有管理結構,也沒有改變直屬庫的獨立法人地位,而是在充分認可分公司、直屬庫會計主體的前提下,延著業務前臺、財務中臺和財務后臺的管控思路搭建財務共享中心組織架構,分業務板塊設置具體工作崗位,明確各工作崗位的職責定位,人員選配充分考慮專業背景和技能特長,強化對在崗員工的財務共享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等知識技能的培訓,以提升各崗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準,打造一支“精專業技能、懂管理運營、善協調溝通”的高質量財務管理團隊,使其在財務共享實踐中,能將復雜的財務管理工作簡單化,簡單的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標準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化,流程化的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
(四)技術平臺
中儲糧在財務共享中心技術平臺建設中采取慎之又慎的態度,一是充分挖掘梳理自身需求,二是積極尋求技術成熟軟件開發商,三是合理評估信息化平臺建設成本,最大限度地尋求三者間的平衡。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設有十多年的歷史和諸多成功案例經驗,以及提供的成本最優方案及問題解決最優方案,中儲糧決定與其以“資金日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為抓手對技術平臺進行詳細規劃設計,通過在原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迭代升級的方式共商共建,并將轄屬分公司所有庫點納入系統應用,實現糧庫智能管理最大化。在具體的技術平臺建設上,立足資金管理、預算支持、網上報賬、費用報銷、會計核算、應收應付、稅務服務、風險管控、會計檔案等九條業務主線,積極構建起資金集中管理平臺、財務集中核算平臺、費用集中報銷平臺和稅務風險管控平臺,全力推動財務管理轉型升級,從“以會計核算為中心”向“價值創造為導向”轉型。
(五)運營管理
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技術平臺通過系統整合的方式實現業務運營管理更趨規范的目的。它先對業務流程進行了對標優化,打通業務流程中的堵點和痛點,實現運行高效、順暢;再對單據模板進行格式化定制,確保轄屬各會計主體的相同及類似的交易和事項會計處理相同、附件樣式一致,最后對會計科目、方向和核算維度進行匹配映像,減少重復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具體到業務條線,以資金管理和預算支持為例,財務共享中心新增電子影像、單據稽核、收入報賬等功能,將其按照流程管理、格式化定制和映像匹配的運營管理模式,實現附件單據流、審批流、會計核算流和資金支付流的“四流合一”。同時,財務共享中心在預算支持上設置預警“閘口”,當轄屬會計主體資金報銷金額觸碰“閘口”紅線時,系統會自動預警并退返該筆業務處理,最大限度地杜絕人為操控空間,降低業務運營風險。
三、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路徑
實施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中儲糧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項重點工作,是中儲糧財務管理工作領域的一次深刻變革。財務共享中心的上線實施,覆蓋了中儲糧當前80% ~ 90% 的財務工作職能,真正實現了集約化管控,提升了財務核算管理水平,提高了財務管控穿透力,實現了由分散型財務管理向集中共享財務管理的轉變。在具體的建設路徑上,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歷經了“設計規劃、先行先試、推廣應用”三個階段,做到有序推進、穩步實施。
(一)設計規劃階段
在設計規劃階段,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工作重點落腳在業務覆蓋范圍和構建目標兩個方面。圍繞這兩方面,中儲糧對其建設過程開展細致入微的分析,深入企業開展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實地調研,訪談企業各層級、各部門管理人員和業務運營一線人員,全面了解轄屬企業的財務單元業務狀況和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實際需求,在本企業模擬化運營,著重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溝通與培養,強調財務人員在共享組織、流程、系統、運營方案設計階段的充分參與和悉知,掌握設計方案的精髓[1]。
(二)先行先試階段
中儲糧為避免在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上“盲目冒進”,采取了“小步慢跑”的實施策略,先是選取部分會計主體,將小范圍內的業務納入共享中心上線運行,明確時間節點和任務臺賬,強化督導驗收,確保先行先試企業行動迅速、態度積極,能開好局、起好步,熟悉及驗證優化方案,待條件成熟后再逐步推廣至全部會計主體和全部業務范圍,實現會計主體和業務范圍的全覆蓋。
(三)推廣應用階段
中儲糧在充分總結先行先試單位的成功運行經驗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系統內推廣計劃,強調突出先行先試單位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對關鍵用戶進行分批分次全面培訓的方式,提升各參與主體對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方案的知悉率和滲透度,使其具備全面參與財務共享中心工作所需的知識和經驗。
四、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實施成效
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的建成,構建起了以“財”為主的垂直管理線,為確保中央事權糧食賬實相符率達到100% 提供了有力保障。財務共享中心的建成推動了中儲糧“降本增效、降損增效、降風險增效”的內涵式發展[2],取得了良好的實施成效。
(一)規范業務操作流程,提升數據使用體驗度
中儲糧依托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與實施,進一步明確了財務集中管理的業務范圍、崗位職責、管理流程、工作要求等內容,借助信息化系統不斷提高業務操作流程的標準化[3],減少了業務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人為操作,業務處理的判斷誤差進一步縮小,為確保財經政策執行與業務操作的一致性奠定了堅實基礎,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了質的提升。得益于財務共享中心歸集的海量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這個天然優勢,中儲糧從著力提升數據使用體驗度入手,深入開展大數據價值挖掘,探索大數據的管理和應用,一方面是協同企業與標桿企業對標,量化經營指標差距,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另一方面是強化大數據的深度分析,為管理層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二)收緊運營風險敞口,實現財務風險強管控
中儲糧將內部控制嵌入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直屬企業的每一項經濟業務、每一筆經濟開支都需要財務共享中心的前置把關,不僅增強了財經制度執行的嚴肅性,也倒逼財務管理人員從事后監督反饋管理模式向事前預警預判和控制管理模式轉變,業務運營的風險敞口明顯收緊。另外,借助財務共享中心企業也可以適時開展數據治理,根據企業自身的業務運行、預算控制和經營決策管理實際,提出財務共享數據管理及服務清單的應用需求[4],再利用財務共享中心歸集到的數據開展指標運營分析、數據報表分析,借此發現業務運營中潛在的風險管控點,對風險點映射的內部控制主管部門和崗位進行制度流程方面的優化,以不斷提升業務運營的規范化管理能力,為企業財務管理向風險強管控轉型打下堅實基礎[5]。
(三)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動財務工作提質效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實施,一方面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了財務工作質效,“一增一減”兩頭發力,助力財務管理效能加速提升。在企業運營成本降低方面,財務共享中心把中儲糧轄屬企業原來并行的多套軟硬件信息系統經過層層集成集中到了一塊,大幅降低了信息化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財務共享中心的投入使用,也分流了部分財務管理人員,核減了原來分散在轄屬公司的部分會計核算崗位,統一集中至財務共享中心管理,在公司當前業務運營總量有增無減的情況下,財務核算人員依然實現了38.72% 的核減,有效壓降了人力資源成本。在財務工作質效提升方面,財務共享中心強化了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數據共享力度,來自業務部門原始、基礎的數據歸集到財務共享中心數據庫后,各部門和各層級管理人員可根據事前預設的管理權限按需對數據進行個性化提取和加工,既減少數據重復錄入的問題,又避免各部門數據多頭提報口徑不一致的問題,更提升了數據處理和使用的效率。
(四)重塑財務管理邊界,驅動財務人員加速轉型
中儲糧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重塑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邊界,并成功將管理會計的理念和思維深度融合至財務共享。中儲糧依托財務共享實現了業務管理上的轉型,它不僅僅是將財務人員簡單地集中起來辦公,更是深度實現了管理會計與企業流程的融合,管理會計與業務運營的融合,拓寬了傳統財務管理的職能邊界。向上看,管理會計依托財務共享中心以業務操作流程、業務管理規則和業務數據的形式,承接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意圖和管理要求,實現向上管理,支撐管理層經營決策;向下看,管理會計借助財務共享中心為基礎財務核算提供業財融合的核算數據來源,按照映像關系,將會計科目、方向和核算維度進行匹配,自動生成會計核算賬務信息。此外,借助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儲糧按照管理類和操作類重新明確了財務崗位工作職責和發展方向,管理類崗位面向決策支撐,操作類崗位面向數據共享管理和數據集中管控,驅動財務人員加速轉型,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主要參考文獻:
[1] 林婷.L 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與實踐[J] 財務與會計,2022(04):39-42.
[2] 中儲糧. 財務共享管好“天下糧倉”[EB/OL]. 搜狐網站,https://www.sohu.com/a/200157032_282002,2017-10-25
[3] 蔣姝蕾.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探析——以S 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為例[J] 綠色財會,2022(11):31-34.
[4] 陳磊. 財務共享服務助力企業財務轉型的探討[J] 財務與會計,2022(22):62-64.
[5] 沈莉琴. 財務共享模式下的企業財務轉型及企業運營風險管理與防范[J] 國際商務財會,2022(01):94-96.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