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瓊 林琳 甘雅善


【摘要】高等學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的運行效果對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或有可能還將影響其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因此,文章以廣西MZ 高校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作為研究對象,基于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德爾菲法對其內部控制進行量化評價,得出該校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水平一般,存在著較大提升空間的結論。立足于量化評價的結果,文章發現了該校在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由此提出若干改進建議。
【關鍵詞】MZ 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德爾菲法;COSO
【中圖分類號】F275;F49
一、引言
高等學校在國家進行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助力科技進步和國家發展的責任。高等學校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伴隨著不少隱患,故建立健全高校內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2012 年,財政部頒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 號),2016 年,教育部辦公廳頒布了《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試行)》(教財廳〔2016〕2 號),均標志著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因此,筆者以廣西MZ 高校為研究對象,對其基本建設內部控制構建相對應的評價體系展開分析評價,并提出優化措施,期望對廣西其他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起到借鑒作用。
二、相關概念界定
(一)高等學校內部控制
2016 年,教育部辦公廳頒布《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實行)》(教財廳〔2016〕2 號),將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定義為:學校為實現辦學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
(二)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也稱為專家調查法,1946 年由美國蘭德公司開創并實行,其本質上是一種反饋匿名函詢法,大致做法是在對所要評價的目標獲得若干專家的意見之后,進行整理、歸納和統計,再匿名反饋給各個專家,征求他們的意見,再集中,再反饋,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見。
三、構建量化模型
筆者立足于廣西MZ 高校的實際情況,基于COSO 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結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和《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實行)》,構建了適用于廣西MZ 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所示)。其中,COSO 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將內部控制劃分為五個要素: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與交流、內部監管。
四、實例評價
針對廣西MZ 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體系,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并借鑒了以往的評價標準,將最終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結果劃分為非常好(得分90 ~ 100)、比較好(得分80 ~ 89)、一般(得分60 ~ 79)、比較差(得分40 ~ 59)、非常差(得分0 ~ 39)5 個等級。
筆者將評價廣西MZ 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作為總目標,以該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的關鍵部門人員(包括財務、審計、紀檢監察、實驗室、采購、人事、招標、組織、資產管理、后勤等部門)作為德爾菲法的專家,對該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各評價指標以及內部控制五要素的重要性進行打分,其中內部控制五要素的重要性得分合計應等于1,最終由筆者匯總得分。
五、問題分析
根據表2,得到了廣西MZ高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綜合得分為74.15805 分,綜合評價等級為一般,表明該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水平一般,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主要問題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控運行機制較弱
目前,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雖然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大部分基層教職工在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方面的意識不夠,了解也不夠深入,對工作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考慮甚少,導致該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流于形式。根據表2,運行機制打分較低,僅為64.92 分,表明學校基本建設的業務流程協同機制不夠完善,導致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運行不暢。但是,筆者發現該校的組織架構和社會責任得分較高,表明學校的組織機構設置、職責分離情況良好,并且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
(二)信息溝通不暢
該校目前已經上線了教務系統、財務系統、招生系統、學工系統、基本建設系統等信息化數據模塊,但是各系統之間是獨立運行的,數據不支持共享,導致各部門之間信息流通不暢,工作效率不高。如表2,信息安全和信息控制打分較低,分別僅為68.74 分和62.01 分,表明該校的基本建設在數據備份、歸口管理方面和泄密追責、信息保密方面的工作有待改善,可能會間接導致信息風險的產生,這是值得學校高度重視的。
(三)內控評價缺乏
在實際工作中,該校并未按時開展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沒有系統性的進行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沒有及時發現基本建設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也沒有識別出基本建設內部控制的風險點。如表2,考核評價機制打分非常低,僅為57.69 分,表明學校的基本建設考核評價不科學、不合理,缺乏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報告和內部控制評價,領導對基本建設考核評價機制重視程度較低,導致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較低。
(四)科研管控不力
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使得各自負責的科研項目確認存在問題。部分教職工未嚴格按照規定辦理相關業務,報銷手續不全,財務人員審核不嚴格,導致基本建設科研項目支出可能會存在不合規的風險。如表2,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管理打分非常低,僅為53.71 分,表明學校在申報基本建設立項論證、基本建設科研經費、基本建設技術成果保護等方面的工作滿意度較低,大部分教職工認為學校的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管理水分較大,沒有實現公平公正公開,導致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的降低。
(五)資產管理不嚴
如表2,資產管理一項打分僅為76.64 分,表明學校基本建設部門在資產配置、資產盤點、累計折舊方面的工作落實不到位。各部門未嚴格按照要求對基本建設部門資產進行定期盤點,對一些待處理報廢的資產未及時申請報廢處理,資產管理部門也未履行檢查監督職責,導致基本建設部門資產有可能存在賬實不符及資產閑置等情況。
(六)風險意識低下
如表2,風險評估一項得分為6.30975 分,糾其原因一是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分析評價和風險應對得分均不高,二是基本建設部門風險評估因素本身重要性得分也較低。表明學校基本建設部門教職工的風險意識薄弱,普遍認為風險評估不重要,基本建設部門缺乏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分析評價和風險應對方面的意識。
六、建議
(一)提升全員內控意識
動員全校教職工參與學校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強化全員責任意識,可以將基本建設內部控制意識貫徹落實到所有教職工的日常工作中,可定期開展教職工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建設自主評價,同時完善基本建設業務流程協同機制,實現各個業務辦理的銜接,提高基本建設業務辦理的效率。
(二)合理實現信息共享
在預算支持的基礎下,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梳理整合各個信息化系統的數據信息,合理設置各子系統的數據權限、金額權限、人員權限和共享權限,規范網上工作審批程序,打造符合學校的信息一體化平臺,實現信息的全面共享,加強基本建設部門在數據備份、歸口管理方面和泄密追責、信息保密方面的工作,提高基本建設部門教職工的工作效率。
(三)加強內部控制評價
保證審計部門和紀檢部門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將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工作落實到每一個教職工,及時評價,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評價與監督,防患于未然。科學構建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考核評價機制,設置合理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考核評價指標,要求全員參與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做到定期評價,并及時上交基本建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最終將結果反饋給每一個教職工,有助于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
(四)科學管理科研項目
學校可以定期對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管理人員進行相關業務處理培訓,財務人員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科學設置各項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的審批程序,固化各項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的處理標準和審批流程。實現基本建設科研項目申請、執行、審核的公開公正公平,瀝干基本建設業務處理中可能存在的水分,在申報基本建設立項論證、基本建設科研經費、基本建設技術成果保護方面實現最大限度的透明。
(五)嚴格管理各項資產
在資產管理系統里嚴格記錄基本建設各項資產的時間、價值、存放地和歸屬部門,合理設置折舊年限,定期進行基本建設部門資產的盤點工作,確保賬實相符、賬賬相符。杜絕基本建設部門資產閑置情況,合理調配基本建設部門資產,減少資源的浪費,將基本建設部門資產配置、資產盤點、累計折舊方面的工作最大程度的落實到位。
(六)強化全員風險意識
學校可以通過擬定相關文件下達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命令,通過召開各種會議傳達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精神,通過實施各種活動貫徹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意識,提高全體教職工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意識,設置專門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部門,或者配備專門的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人員,提高其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分析評價和風險應對能力,將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工作落實到每一個教職工,有助于學校及時發現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點,分析并評價基本建設內部控制風險,及時減輕及規避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 喬春華. 審計助力高校制度效能向治理效能轉變[J].會計之友,2021(16):57-62.
[2] 商思爭,宣昌勇. 高校內部控制建設與運行若干問題思考[J]. 中國高等教育,2021(22):47-49.
[3] 趙葉靈,潘俊. 系統動力學視角下高校內部控制評價研究[J]. 會計之友,2020(23):121-126.
[4] 王海妮. 高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管理績效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20(1):93-98.
[5] 教育部辦公廳. 關于印發《教育部直屬高校經濟活動內部控制指南( 試行)》的通知( 教財廳〔2016〕2號)[EB/OL].https://www.tsinghua.edu.cn/qhdxcwc/info/1026/1855.htm
[6] 財政部. 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 試行)》的通知( 財會〔2012〕21 號)[EB/OL].http://kjs.mof.gov.cn/ zhengcefabu/201212/t20121212_713530.htm
責編: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