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特色,以高職院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為研究出發點,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企業需求,探索校企“雙元”育人模式,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師團隊建設、考核評價制度、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等方面進行實踐。從教學模式、教學形式、評價方式等方面,分析實施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總結當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校企“雙元”;人才培養;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C9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0-0150-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cultivation, taking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cultivation of clothing and clothing design major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Combining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and enterprise needs, it explores the "dual" education model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and practices in talent cultivation plans, teaching content, teacher team build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s, teaching management, quality monitoring,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implementing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l for vocational clothing and fashion design major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aching mode, teaching for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Summarize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odern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l and propose solutions.
Key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clothing and fashion design; school enterprise "dual"; personnel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基金項目:2018年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學期項目貫穿式實踐教學改革研究”(GDJG2019336);2021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領域專項項目“全域旅游背景下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研究與實踐——以河源地區為例”(2021ZDZX4087);2021河源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全域旅游背景下以設計服務推進河源市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發展的研究與實踐”(HYSK21P11)
作者簡介:高曉杰(1980-),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服裝技術、民族服裝傳承與創新、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等。
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明確全面推廣現代學徒制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引導行業、企業和學校積極開展學徒培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率先在服裝、家紡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1]。
基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特色,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需要針對目前服裝業人才需求合作企業具體要求進行培養。培養目標為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審美意識、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具備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等支撐終身發展、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具有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能夠從事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與開發、服裝制板、服裝工藝、服裝營銷和服裝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面向服裝領域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2]。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生人才培養,在企業選擇上迎合國家發展趨勢,選擇有自主品牌生產線的服裝公司合作,以企業真實產品為課程項目,重構課堂。校企全方位合作,調整和改革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形成長期的、有效的、深度的合作關系。
一? 校企“雙元”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一)?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對服裝企業技術技能人才需求的調研與分析,將服裝行業企業職業崗位能力要求按照遞進規律分為專業基礎能力培養、專業核心能力培養、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三個階段,同時根據專業特色,通過專業課程、學期項目、校外實踐和第二課堂教學,將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過程,實施“雙軌并行、拓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3],如圖1所示。
“雙軌并行”是指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學生頂崗實習崗位的提供和雙導師的方案的實施。教學空間由學校延伸到企業、課堂延伸到車間,實現專業與產業真正對接。學生積極參與企業的實際生產項目,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符合社會市場的需要。
“拓展創新”,以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為基礎,將創新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始終。創新體現在創新環境的提供、專業素養的拓展、創新型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通過組織講座、指導學生參加比賽、開展第二課堂等形式開展創新教育;通過專業群平臺課、專業課等提升專業素養;通過建設有服裝專業特色的創新型教師團隊,繼承弘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
(二)? 教學內容改革
以學期項目為特色,將企業項目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與知識體系相對應,實施“學期項目貫穿式”實踐教學,每學期設置一個學期項目貫穿于課程始終,“學期項目”分為初、中、高級三個階段,一年級學習初級學期項目課程,對應專業基本能力,可以采用企業基礎項目;二年級學習中級學期項目課程,對應專業核心能力,可采用企業簡單的常規項目;三年級學習高級學期項目課程,對應綜合職業能力,可采用企業高端項目。每一個學期的學期項目都是一個真實產品的完整開發流程,分別對應由低到高的不同技能層次需求,課堂可以從學校延伸到企業,對接企業真實生產環境和真實的企業生產流程[4]。
學期項目均來源于企業生產實際,每一個項目都是一個真實產品的完整開發流程,分別對應由低到高的不同技能層次。從基礎服裝設計制作到中高級服裝設計制作,從單品服裝設計制作到品牌系列服裝設計制作,模擬服裝企業設計生產全過程,融服裝設計、服裝技術、服裝管理等整個產品開發流程子項目于一體,按企業實際需求進行從服裝設計到最終加工完成符合企業標準的產品,把專業知識貫穿于整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以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實際技能,滿足企業用人的要求,如圖2所示。
(三)? 雙導師團隊共同培養人才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雙主體育人模式,學校和企業作為育人主體,需要成立校企雙導師團隊,從入學開始到學生畢業,學校和企業導師全程參與。第一至第四學期,以學校教師為主體,主要講授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四、第五學期,以企業教師為主體,主要傳授專業進階技能。課堂由學校延伸到企業,利用企業真實的生產運營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實現學校與企業真正的“零對接”。
(四)? 建立雙向考核評價制度
采用多方面考核評價的方式,過程評價和終極考核相結合,改革現有的考核方式。根據每門課程的特點,多要素、多形式、多途徑的評價模式,推進形成性評價。評價范圍包括:將遵章守紀、工作責任心、職業道德和團隊協作等,采用筆試、操作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專任老師評價和企業導師評價相結合,得出全面、合理的評價結果[5]。
在每個學期結束之前,專業教研組以學期項目匯報的形式,組織學期項目作品展演,來檢驗各年級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和專業教師結合展演及各種考核結果,研討下一輪學期項目教學改進方案。
(五)? 教學管理
校方與企業共同組建的學徒制工作小組對教學過程中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包括教師管理、學生管理以及對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質量、教學檔案管理和教學工具等工作給予指導、反饋和評估。
具體的教學工作,在校期間,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教學、實訓、考核。在企業教學、實訓、實習期間,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實施計劃安排學生上課、實操練習,跟崗見識、輪崗、定崗實踐,確保學生往返企業及在企業訓練中的勞動安全。
學徒制培養階段如下。
第1階段(第1—4學期):學校方面為主,學生在學校完成公共基礎課程學習及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以企業大課堂的形式,每學期在企業進行1~2次崗位體驗,本階段主要培養職業基本技能和職業素養。
第2階段(第5學期): 企業方面為主,由企業落實學徒的工作崗位,企業崗位師傅帶徒弟、校方導師理論輔導的方式,進行多崗位在崗培養。
第3階段(第6學期):企業方面為主,安排學生到合適的目標崗位,進行固崗實踐[6]。
(六)? 質量監控
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學院對學徒制的教學目標、過程和結果實施具體化的監控,具體包括服裝與服飾設計學徒制教學質量標準的訂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調整、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教研室教學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教學過程和效果的常態追蹤。其中,教學過程和效果的追蹤采取二級學院領導、二級督導和專業主任聽課,班干部和學生對教師教學反饋相結合的方式,每學期不定期抽查教學情況。
建立內部的質量保障機制,由企業管理人員、學校質量處聯合相關處室進行對總體教學目標、過程和結果的監督和審查工作。
二? 實施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一)? 實施“學期項目貫穿式”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與普通的專業課程不同,學期項目課程需要與企業緊密結合,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教學,不同年級選取相對應的企業實際項目來實施項目教學,企業技術人員、教師和學生共同扮演實際企業工作人員,共同分析生產通知單,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第一學期由項目指導老師開始引導,逐年增加學生的主導成分,充分體現教師引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7]。
有了項目引導,學生的學習更加有目的性,因此實施“學期項目貫穿式”實踐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二)? 校企深度合作,達到互利雙贏
依據企業實際情況和服裝業發展前沿技術進行課程改革,修改學期項目課程的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納入課程標準,比如將模板技術、自動裁剪技術、數字化技術和三維人體測量技術等融入到學期項目標準中,保證學習內容的前沿性,避免課堂學習與企業需求脫軌。
從時間上來說,學生在學習了新技術新標準以后仍有一段時間在企業學習、工作,因此可以為企業創造一定的效益,從而達到互利共贏。
此外,由于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當中,可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培養出真正適合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縮短專業人才適應企業崗位的時間,在優化資源配置的基礎上,使企業的財務支出減少。
(三)? 教學形式多樣化、評價方式全面化
教學形式上學徒制課程采用一課多師制教學,每堂課都由多個校企專兼職教師共同組織教學,及時解答學生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共同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參與課堂互動。
教學方法上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將課程內容用微課、視頻、錄像等多種形式傳達給學生,結合企業實際案例進行遠程指導和現場指導,課后學生將作業上傳至線上平臺,企業教師和校內教師可以同時看到學生的作品,方便校企教師考核,并將問題及時反饋給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高質量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考核評價方面,采用多方面考核評價的方式,過程評價和終極考核相結合,改革現有的考核方式,使考核結果更合理。
三? 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案
(一)? 學生管理問題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其實是以兩種身份存在的,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學徒,而學生存在著對自己身份認知不充分的問題,一旦到了企業,按照企業員工的作息時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時候,會出現對工作崗位、工作強度、工作時間不適應的狀況。
企業針對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在不影響企業生產的情況下,對學生的作息做出靈活調整。
(二)? 學生期待崗位與實際崗位不匹配的問題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生,大部分期望以后畢業可以在設計崗位工作,但是對于學徒制合作企業來講,一個班30個人左右,全部安排在一個公司的設計崗位是不現實的,因此部分學生被安排在制作、銷售等崗位進行頂崗和學習,這樣就導致了學生的崗位期待和實際情況的心理落差,在“學設計”和“做工藝”之間產生了矛盾。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企業安排學生進行設計、銷售、工藝、跟單等崗位的輪崗,盡量緩解學生的心理矛盾。通過輪崗,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為以后真正走向工作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 雙導師師資問題
雙導師是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校內專職教師側重服裝專業理論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企業師傅側重于專業實踐技能的傳授。企業的師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不具備相應的教師職業資格,這一點學生常常會提出疑問,企業也很難提供合適的既具備教師職業資格證,又有企業經驗的人才來作為現代學徒制學生的企業導師。
為了保證長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服裝企業可以鼓勵企業師傅參加企業系統培訓與學習,考取企業頒發的行業內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提高師資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曉冬,仲崇奕.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學生發展問題的診斷與改進[J].職業技術,2018,17(10):41-44.
[2] 喬璐,張金花.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某高職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為例[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2):24-28.
[3] 崔志鈺,陳鵬,倪娟.政策供給視角下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問題解析與策略選擇[J].職教論壇,2021,37(7):76-85.
[4] 陳欣欣,陳文浩,王運鋒.國際視野下現代學徒制學習過程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0(11):4-11.
[5] 劉俊英,梁豐.欠發達地區基于現代學徒制培養多軸數控加工人才的課程體系構建[J].裝備制造技術,2020(6):152-154.
[6] 蔡中興.基于現代學徒制與校企協同管理的教學平臺設計[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20,29(4):1-4.
[7] 孔春暖.PBL健美操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