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高校的規模在擴大,學生的數量在增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從傳統的記賬與核算模式轉變為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完善高校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可以使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多的服務,從而提升學校財務工作的質量。文章結合相關高校財務管理的經驗,對當前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進程中的不足進行了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策略,以推動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現狀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3)03-0082-04
一、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理論和發展
(一)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理論
1.“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占據社會產業主要部分,推動信息社會發展。它代表著社會主導產品由可視、可觸的物質向著模糊、虛幻的信息產品的根本性轉變[1]。
2.財務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財務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主要是從傳統的以財務人員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向以數據、自動化管理系統為核心的財務管理模式轉變。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主要是指企事業單位通過引進、應用信息化資源和技術,在構建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配套制定出信息化管理組織結構和制度的過程。
3.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特征
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特征包括實現物資、資金流、信息流同步,實現了集成化管理,實現財務組織彈性化管理和財務資源供應鏈管理信息化[1]。財務人員及時掌握財務數據,有利于發現其中的問題,其相關工作可以通過系統完成,信息溝通及時高效,有的工作可實現遠程操作。
(二)財務信息化管理的發展
我國的高校財務信息化經歷了會計電算化階段,這一階段通過計算機和軟件進行相關的財務工作。隨后是高校內部局域網財務信息管理階段,此階段是財務數據可以在高校內實現信息共享,并對高校內業務、財務等各類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互聯、共享。第三階段是高校內部流程一體化階段,此階段利用局域網進行經營信息共享。財務信息化管理是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發展到高校內部流程一體化階段的必然結果。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義
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現代,大數據產業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深入,高等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信息化技術越來越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財務工作也需要信息化作為支撐。為了推動高校的高質量發展,要加快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進程。信息化管理在節省資源的同時,可以提高教職工的工作效率,規范財務工作的流程,提升財務部門的業務水平。這不僅可以完善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機制,提升高校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還有利于高校財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2]。
(一)提高財務部門服務水平,規范財務工作流程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與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有機結合,才能有效地管理、分配、優化學校資源,實現財務管理的一體化。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設,能夠突破傳統財務會計制度的局限,使傳統財務工作中的時空觀念變得更加清晰。這可以提升高校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財務管理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對教師和學生的服務水平。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能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斷拓展,就是在傳統會計工作向財務信息化管理轉型的過程中,實現財務工作朝標準化方向發展,促使財務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產生變革。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能夠緩解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隨著管理會計的發展,會計工作的變革影響了許多行業,因此,加強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將有助于加快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二)促進資源整合,簡化財務管理工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財務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當今信息社會,若沿用傳統的方式,財務管理的工作量會不斷增加,在連續幾年擴大招生規模的情況下,如何簡化高校的財務管理程序,加快高校的資源整合,對高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對財務數據的統計分析,需要使用相關的財務系統和軟件,提高財務會計人員工作的效率,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方法整理相關業務資源,這些都是對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運用。通過對財務資料的統計、分析,可以使財務管理工作變得更加便捷、高效。信息化管理不僅滿足師生的需求,使教師、學生和財務人員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也使其他部門使用財務數據更加便利,還能讓各項數據統計工作變得更加便捷。
(三)充分利用數據的分析功能,提升數據共享
只有建立健全高校會計信息系統,才能促使會計工作從繁雜變得簡單。財務人員能從每一個過程搜集相關資料,從多方面、多角度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統籌規劃等。財務分析的信息化,使核算資料準確、核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可以實現對各部門的流程進行監控和管理。在高校中要實現信息的電子傳遞、增加數據共享,就要各部門的管理者通過大數據,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分析,為部門的決策提供相關的數據。
(四)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建立專業隊伍
隨著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不斷深入發展,對財務人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不僅要求其在財務專業知識方面有過硬的理論水平,又要能熟悉運用信息化系統和計算機技術。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會促進高校財務管理的專業化。隨著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高校能更合理地安排崗位,使財務人員集中精力在管理與運行上,專業水平不斷提升,使傳統會計業務向信息會計業務的轉型成為可能。
三、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財務管理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革新,因此,高校要提升工作效率,就要對越來越復雜的財務數據進行處理。與此同時,加強財務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宣傳,使其在師生中廣泛使用,可以利用公眾號、校園官網、定期培訓等形式。
2019年,許多高校已經應用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將部門預算的編制、國庫支付、績效自評管理、政府采購項目管理、會計核算等工作有效地整合在預算管理一體化平臺上[4]。因此,高校的財務管理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依托于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原有的財務信息化管理平臺存在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統計分析功能不夠強,影響財務分析決策
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適度分離并相互銜接,在財務會計核算中全面引入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核算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3]。當前,高校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之間的對應關系需要改進。例如,對于“銀行存款”和“資金結存”,“事業基金”和“累計盈余”,要明確其對應關系。集中項目,例如“專用基金”;特殊業務,比如往來款項清理和固定資產折舊計提等,也需要明確其在財務核算和預算編制之間的聯系。此外,往來款項管理和工資管理等功能模塊也需要明確其與財務核算和預算編制之間的聯系。當前,這些關聯不明確不僅影響了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的準確性,也會影響財務人員使用系統數據進行財務狀況分析、預算執行分析和績效考評的客觀性。
(二)統一化、標準化程度不高,影響數據互聯共享
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要求對某些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方式進行修改,特別是在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方面進行了較大轉變。這是為了實現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共同記賬,最終實現雙重報告。為了保證信息來源的統一性、準確性,要求多部門之間進行協同合作。例如,在固定資產的確認時間、入賬金額和折舊計劃等方面,需要與資產管理部門進行實時信息共享[3]。在確定項目收益的時間點、項目立項和管理費用的提取等方面,要及時與科研管理部門進行信息交流。對各種類型的往來款進行確認,在最后進行清算時,要與相關部門協調,及時、準確地掌握往來款的周轉率等信息。
目前,許多高校的數字化平臺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由于財務核算系統與固定資產管理之間的有效銜接不足,多個信息系統同時運行,并且數據之間的相互關聯比較少,這對固定資產賬面余額的準確性產生了影響,并進一步影響了高校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比如科研項目的設立、經費的往來、科研管理費的計提和使用等,都難以及時更新,這些都是受財務核算系統和科研管理系統之間關聯不夠的影響,因為雙方信息缺少互通,會給管理帶來風險,從而影響科研項目的建設進度。
(三)缺少復合型專業人才
信息化建設是高校發展的重點,需要專業的人才在財務信息化管理方面為高校提供保障,這就需要了解高校財務情況又精通軟件的應用和開發的復合型人才。部分財務工作人員雖然在財務管理專業水平較高,但是對于計算機的使用只限于簡單的操作。因此,對于新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只能進行一些基礎的功能性操作,而難以熟練完成日常的財務信息系統維護和管理,這就需要技術部門協助完成這些工作。但是,技術部門的工作人員雖然熟悉財務信息系統軟件、硬件的維護管理,但是缺少專業的財務管理知識,對于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優化完善工作不夠熟悉,導致財務管理系統建設工作進展較慢。
(四)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功能比較單一
當前,部分高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是事后進行核算,即利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對過往發生過的業務交易進行財務電算化處理,導致工作時與業務部門間的溝通不及時、不流暢,業務部門所發生的和財務相關的信息數據難以直接、快速地傳輸到財務部門,導致高校財務管理難以發揮信息化的效用,缺少和高校物資流、資金流等進行信息共享。
(五)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系統融合度不足
高校為了進一步發展,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要跟上步伐,滿足高校發展的實際需求。有的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了解不足,進行信息整合的能力不強,致使對于財務管理數據的掌握不及時。因此,為了順應高校的發展,財務人員要及時掌握數據,使管理層能夠更好地進行決斷,推動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完善。
四、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路徑
(一)加強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
財務管理工作在高校運營管理工作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高校要想進行信息化建設,首先就要完成財務信息化建設。高校需要深刻認識和了解財務信息化管理對高校的重要性,并將其放在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位置,積極推進并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4]。此外,還應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促進財務部門與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切實做好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工作。
(二)建設優化財務信息化管理數據庫
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中數據庫的建設與優化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5]。在財務信息化管理數據庫建設中,要對高校內各項財務數據信息進行統一匯整,分析確定出統一的財務數據格式,包括高校的財務收入和支出等信息。此外,在對數據的應用和管理中,要保證財務數據信息能夠有效、及時上傳、輸送、搜索和共享等,保障財務信息數據庫內數據的完整且準確,進而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更好地為財務管理工作服務。
(三)培養更多的財務信息化管理人才
近年來,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不斷推進、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財務人員的業務量提升,在預決算及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等重要財務事項的編制方面都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這在高校的財務信息化管理建設中顯得尤為重要,要重視對于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培養,進行相關工作的專業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熟練度,縮短適應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能力,及時發現問題,為問題的處理和系統更新提供有價值的意見。同時,要注重對工作人員業務水平能力的培養,促進財務系統的完善和推動信息化財務管理的發展[6]。
(四)促進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融合
對于高校內部財務系統與業務系統融合不足,要改變思維方式,財務人員要主動與其他業務部門進行聯系,充分了解高校各個部門的相關工作,更好地將財務工作推行到各個環節。推動高校內部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相融合,提升數據的精確度,推動高校內部的信息管理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向的管理,改進財務管理工作,促進高校不斷發展。
(五)提高系統性能,周密業務邏輯
通過對財務信息系統進行升級,將多個管理模塊進行有機整合,關注各類經濟業務之間的邏輯關系,例如科目對照、借貸方向、計算公式、計算級次、取值范圍等。此外,還可以通過區分編輯和查詢權限來減少數據冗余,確保數據同源,這可以提高財務信息系統的統計分析性能,并為會計處理提供更加科學的依據。
(六)突破思維瓶頸,注重科技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瀏覽器和移動終端等應用日益普及,高校財務信息化的發展迎來了機遇,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需要與新型的、智能的信息技術相結合,注重用戶的體驗。例如,開發出智能財務辦公應用,融合辦公自動化(OA系統)功能,開發智能財務辦公應用,對財務上的審批流程進行改進,如通過創新方式實行移動快速智能報銷、電子簽名、移動審批以及對于發票的真偽查詢等。開發相互人工智能技術(AI技術),例如開發人臉識別(可用于用戶權限設置)、語義識別(幫助用戶讀懂財務常用信息)、OCR光學字符識別(識別和轉換紙質文檔)等技術,將商業智能(BI)、云計算技術的理念和高校的財務管理實踐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對數據的收集、整合和分析流程進行規范化,建立一個統一、標準、透明的基礎數據,使數據可以追溯到憑證分錄層,準確到小數點位,從而使管理者能夠更好地進行決策。
五、結語
高校財務部門要更好地為師生提供服務,提升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促進高校自身的發展,增強高校核心競爭力,就應積極利用信息化來管理財務工作。這就要求高校管理層與有關職能部門引起足夠的重視,互相協作,共同努力實現高校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剛.大數據時代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探索[J].審計與理財,2022(7):44-46.
[2]謝夢若.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5):85-90.
[3]高煒.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4):152-153.
[4]李翠平.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以某體育學校為例[J].財經界,2022(24):126-128.
[5]吳蕾.淺析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中國工會財會,2022(10):20-22.
[6]韓若斌.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探究[J].新會計,2021(12):49-51.
[作者簡介]黎媛姍,廣西開放大學財務處資金管理科科長,助理會計師、健康管理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資金管理、自動化信息系統建設。
[責任編輯 李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