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成峰
關鍵詞:融媒體;電視新聞;新聞記者;采訪技能;提升策略
融媒體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接收新聞的方式從電視變成了互聯網和各大APP平臺,這些信息傳播方式讓人們的生活逐漸豐富多彩。當下融媒體的傳播方式比較流行的就是微信公眾號、微博和各種視頻APP等。這些信息傳播方式沖擊了傳統的電視媒體和雜志報紙。人們通過不同的信息渠道了解到了各種各樣的信息。隨著新聞數量的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問題也逐漸出現,信息的質量在逐漸下降,作為新聞傳播的方式,電視新聞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保障,但是新聞的權威性卻無法得到保障。
融媒體時代下的采訪特點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短視頻等一些社交平臺不斷涌現。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地位也逐漸受到了打擊。自媒體的出現讓傳播者和受傳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不清。所以新聞的真實性受到了考驗。融媒體時代下,人們在網絡上發布信息更加容易。因為在網絡上發布信息無需對信息進行篩選,而且對新聞專業技術知識也沒有要求。這些現狀都讓記者的工作備受挑戰。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快新聞記者的轉型,不斷進行創新和探索,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完善記者的采訪技巧和采訪技能,讓新聞記者的工作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的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隨著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人們更愿意參與到新聞信息的討論當中,所以新聞的真實性更加重要。當前,各種各樣的電視欄目逐漸增多,這對新聞采訪方式和新聞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聞記者要在采訪技能和采訪技巧甚至拍攝角度上都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還應增加口語化的頻率,這樣能給受眾親切感,讓受眾能夠更好地獲取信息。此外,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應當注意自身的著裝,要給被采訪人一種專業的感覺,提升采訪的檔次和層次。事實上,記者的采訪效果也是電視新聞的播放效果。因此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懂得怎樣去跟拍,怎樣去搶拍,注意細節問題,把控采訪的時間,注意采訪的環境,讓采訪內容以更加真實的效果呈現出來。
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提升技巧的重要性
適應大環境的變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新媒體平臺逐漸涌現出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人們不管是在工作時間還是在閑暇時間都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者公眾號來獲取信息。新媒體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比較快,所以對電視新聞來講是一種不小的沖擊。相比各種新興媒體,電視新聞最大的優勢就是新聞的質量和新聞的真實性。所以提升新聞記者采訪技巧的方式就是適應時代的發展,讓電視新聞的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提高綜合實力
傳統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之前需要對將要采訪的內容和信息進行充分的了解,確保提問的精準性和針對性,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本身應當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業務能力。當然在融媒體時代下,各種媒體競爭十分激烈,電視新聞記者在這種環境下面臨的挑戰也是十分巨大的。新聞記者應當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提升自己在采訪過程中的技巧,確保采訪任務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強化自己的綜合實力,從而讓新聞的質量得到保障。
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從業當中的困境
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新聞來講十分重要。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大多以聲音和視頻的方式來呈現新聞采訪的內容和過程,這樣可以更好地吸引讀者的目光。
采訪途徑的轉變
融媒體時代下,記者的采訪工作和采訪形式都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挖掘。在保障輿論正確的前提下,要提升記者的采訪水平和業務能力,讓新聞事件能夠以更加真實和準確的方式表現出來。在采訪過程中,聲音、圖片、視頻等都是重要的采訪素材,因此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敏感度,要把握細節。
采訪內容的單一、同質化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發生了變化。人們逐漸有更多的金錢和時間來消遣和娛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對社會新聞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也就在無形之中給娛樂產業和新聞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挑戰。當前,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喜歡在下班或者周末的時間觀看真人秀節目或者電視連續劇,或者搜索一些最近的新聞和社會事件。面對這樣的情況,新聞記者應當更多地關注受眾的需求,制造更多的關注度和話題。深入群眾當中去了解群眾的需求。但是實際上,一些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缺乏探索精神,采訪時提出的問題不具代表性。所以很多電視欄目雖然存在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在節目內容上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受眾無法從電視節目中收獲自己想要的信息。
技術上的壁壘
融媒體獲得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化的發展速度比較快,融媒體成為信息化發展中的一個衍生物。融媒體對技術人員的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掌握一些采編技術,同時還要熟悉圖文和音頻等內容。從這一角度來看,新聞記者需要熟悉更多的業務內容和技術內容,如果無法有效掌握這些內容,那么就很難突破技術上的壁壘。
記者的提問能力比較差
受眾收看哪種電視節目往往取決于受眾的喜愛和興趣。很多記者也抓住了這一特點,在訪談類節目中先去了解受眾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再進行訪談。當某一個熱點新聞被持續關注以后,人們就會主動去關注這件事的整個過程。記者在采訪之前,除了要對受眾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了解,同時還要給受訪者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準備,便于對方在鏡頭下能夠表現出最佳的狀態。很多記者為了能夠在鏡頭前呈現最佳的一面,都會努力塑造自己的形象,以為這樣就能得到受眾的認可,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形象不是重點,弄清楚新聞事件的真相才是關鍵,有些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可能會過度渲染相關新聞事件,所以事件的發展方向往往會適得其反,失去了新聞本身的意義和價值。
電視關注度下降
融媒體技術的發展,讓新聞傳播的方式更加豐富多彩。人們借助融媒體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獲得新聞信息。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只能依賴電視新聞。不管是微信、微博還是各種視頻軟件,都是獲取信息的方式。比如,微博作為年輕人的社交平臺,得到了很多的關注。人們可以利用微博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同時還能在微博上關注新聞動態,這種新聞獲取方式高效并且便捷。而電視新聞采訪的方式主要是人工采訪,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并且電視新聞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延遲性。可能電視新聞還沒有播放,但是融媒體已經開始到處傳播信息,所以電視媒體的關注度在不斷下降,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些受眾。
融媒體時代下提升記者采訪技巧的方法
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融媒體時代下,記者的碎片時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為了能夠讓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技巧得到提升,在采訪之前,記者應當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最大程度利用業余時間,讓自己可以擁有更多的機會去采訪,讓采訪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之前應當做好詳細的大綱,積極和其他工作人員交流配合,溝通采訪事項。對需要采訪的內容有一個更加詳細的了解,例如,了解被采訪人的性別、年齡、職業和成長經歷等。選擇一種最適合被采訪者的采訪方式。只有這樣,采訪的過程才能更加詳細和具體,采訪的效果才能更加真實。
運用合適的采訪技巧
傳統電視采訪過程中,最普遍的一種方式就是記者提問,被采訪者作答。這種采訪方式非常單一,同時也無法激發受眾的觀看欲望。因此提升記者采訪技巧的一個方式就是增加采訪過程中的適宜性。在提問環節應當具備邏輯性,能夠層層遞進,逐漸深入,以被采訪者為中心,逐漸進行切入。在潛移默化中逐漸進入采訪的狀態。同時,記者提出的問題應當簡潔凝練,確保問題在設置過程中的準確性,不要出現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要給被采訪者足夠的人文關懷,讓被采訪者卸下心理包袱,產生傾訴欲望。最終完成采訪工作。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記者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通過靈活的方式來進行采訪,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采訪工作。在進行采訪以前,記者對被采訪人的具體情況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要以問題為中心,在縮短采訪時間的同時保障采訪過程中的質量。可以嘗試采用一些趣味性的問題作為采訪的開頭,這樣能夠更好地切入主題。
確定采訪主題
電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時間。采訪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采訪前、采訪時和采訪后。除了需要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同時還要在采訪中做好相應的計劃。不能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這樣會打亂采訪的節奏,降低整體的采訪質量。采訪過程中,記者要具備一定的控場能力,不能讓被采訪者的心態放松,要時刻保障采訪過程中的高度緊張感。把控采訪過程中的節奏,讓被采訪者將心中的觀點和想法展露出來。記者在這時要積極捕捉自己想要的信息,將這些信息進行完整紀錄,保持溝通過程中的有效性。同時,將被采訪者的情緒狀態和性格秉性考慮進去,關心被采訪者的感受,避免在采訪過程中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此外,記者在采訪時提出的問題不僅要簡單凝練,同時還要引入深思。記者在采訪過程中,思維邏輯要清晰,要不斷地去實踐,反復尋找自己身上的問題,將電視新聞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做到對采訪素材的及時整理
記者在實際采訪中,要避免采訪的主題偏離實際的情況,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時刻確定采訪的重心在哪里,采訪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在哪里,對素材進行合理的剪輯,避免在剪輯素材的過程中斷章取義,誘導受眾。電視新聞記者應當具備敏銳的社會洞察力,在素材中能夠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精心對素材進行選取,對當下時代的一些熱點話題展開剪輯,充分利用各大信息宣傳平臺的力量,讓傳播范圍逐漸擴大。將采訪信息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保存下來。電視新聞采訪之后,記者需要對采訪到的內容進行及時的整理和匯總。一次完整的采訪,其中蘊含的信息是非常多的,素材量比較大,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在整理素材的過程中,應當優先考慮融媒體的方式,這樣整理起來才會更加便捷,效率也會大大增加。在采訪群眾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效率低下的可能,面對這種情況,記者可以適當地進行考量,對提問方式和提問的技巧進行調整,讓整個采訪的過程能夠緊緊圍繞主題,減少后期剪輯過程中的篩選工作。
提升電視新聞記者的職業水平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能力和采訪水平。首先,在記者招聘的環節就應嚴格把關。從應聘者當中選取一些職業核心素養比較高的記者,定期對這些記者進行培訓和考核,提升記者的整體核心素養,讓記者在社會中的適應能力逐漸增強,更好地滿足時代新聞的發展需求。其次,電視新聞記者在每一次采訪以后還要注意輿論的走向,強化自己的責任感。充分利用自己的采訪權、知情權和報道權,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和工作,結合事件在社會中的影響力,對新聞進行公平公正的報道,嚴格遵守職業規范和職業操守,確保電視新聞的總體質量。加大對新聞的監督和指導,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到新聞討論當中。
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融媒體的發展讓新聞記者對職業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記者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中,應當逐漸推進采訪過程,提升信息采集的效率,采用恰當的技術和手法來拉近和被采訪者之間的距離,從而有效地提升采訪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電視記者應當努力適應當下的時代發展需求,從電視新聞的行業趨勢出發,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豐富自己的采訪技巧和采訪手法,將社會新聞用更加豐富的方式呈現出來,為受眾展示出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的不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