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 瞿冬云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既鮮明提出“三個務必”,又明確強調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三個務必”是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在要求,自我革命是“三個務必”的重要體現。首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內生動力。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是黨的自我革命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是黨的自我革命的支撐點和生長點,也是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動力之基。其次,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本質要求。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政治本色,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精神標識。最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銳利武器。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思想方法,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制勝法寶。牢記“三個務必”,勇于自我革命,激勵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高度警醒和戰略自覺,引領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奮斗目標行穩致遠。
關鍵詞:“三個務必”;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
中圖分類號:D262.6?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3)02-0010-07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三個務必”,即“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1-2。同時又明確要求:“全黨必須牢記,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1]64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地提出“三個務必”,并突出強調“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永遠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三個務必”是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在要求,自我革命是“三個務必”的重要體現,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牢記“三個務必”,勇于自我革命,激勵中國共產黨人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高度警醒和戰略自覺,引領和保障中國式現代化奮斗目標行穩致遠。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內生動力
初心是指做某件事的最初衷,是最純粹、最本真的狀態。“務必不忘記初心、牢記使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也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方向指引、價值準則和實踐準繩。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在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之際應運而生,并歷經百年風霜雪雨和大浪淘沙,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源于“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貫之體現到黨的全部奮斗之中”[2]。有了對初心使命的執著堅定,就有了勇于自我革命的頑強意志。百年黨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保持長盛不衰的最大特色是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永恒課題展開自我革命,不斷煉就‘刀刃向內的自覺和勇氣”[3]。堅守初心,踐行使命成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不竭動力。
第一,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動力之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執政理念,堅持“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真摯情懷,把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時刻做到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辦群眾所需,體現了心系人民,為民謀福祉這一中國共產黨人永恒不變的初心,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一定意義上講,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與堅持自我革命是相伴相隨的。廣大黨員干部不僅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情懷,而且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自己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心靈高尚的人。自我革命已經“滲透進中國共產黨骨子里,成為了與黨血肉相融的一種本能,成為黨保持使命自覺的一種自覺存在狀態”[4]。這是因為作為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在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過程中不摻雜任何私心,始終將以人民為中心視為自己的根本立場和價值指向,奠定了勇于自我革命的思想基礎和情感力量,并在自我革命的前提下義無反顧地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這是我們黨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氣之源、底氣所在。正因為無私,才能本著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經常檢視自身、常思己過。”[5]也只有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人民立場審檢自我,真正有資格、有勇氣、有底氣直面自身問題,不斷革除與人民利益相背離的頑瘴痼疾。
中國共產黨人只有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并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的豐富生動實踐,才能激發起自我革命的動力源泉。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人民群眾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只有緊緊扎根于人民,把人民當作我們黨發展壯大的“源”和“本”,才能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出發,全面深化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領域改革,統籌做好各項民生工作,實實在在集中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大程度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而且最有效地激發黨員干部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踐中增強自我革命的意識和能力,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為新時代縱深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注入了強大動力。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唯有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打成一片,才能避免脫離群眾的危險。歷史已經充分證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人民服務是人心政治的根本。“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7]只有踐行初心,最大程度地激發自我革命的源動力,才能不斷開創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第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支撐點和生長點,也是中國共產黨勇于自我革命的動力之基。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義無反顧地擎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旗。歷經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中所遇到的種種苦難和磨礪挫折,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民族復興目標不動搖,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一個政黨最難的就是歷經滄桑而初心不改、飽經風霜而本色依舊。”[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黨帶領中國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些成就的取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量,也凸顯了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的內在力量。中國共產黨既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斷超越自我,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又要為實現偉大夢想而鍛造一個強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今天,我們黨更需要堅持和發揚自我革命精神,一如既往地敢于正視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協同并舉,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扎牢制度之籠、形成監督合力;堅持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同向同行,著力解決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紀律渙散等突出問題,形成和發展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健全黨的自我革命的實現機制和保障機制,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進行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始終成為復興大道上最堅強的主心骨,確保復興偉業是正確方向”[8]。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凝聚起自我革命的磅礴力量。
二、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本質要求
“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兩個務必”精神內核的傳承與弘揚,是我們黨對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深入思考和對執政規律的深刻總結,既突出了我們黨要始終堅守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又明確了奮斗過程中應該保持的優秀品格與優良作風。“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要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筑牢思想防線,永葆奮斗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人一脈相承的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勇于自我革命的優良品格,也是黨在新時代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奪取新勝利的重要政治保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圖偉業已經擘畫,在新的趕考路上,我們面臨的“考場”越來越大,“考卷”越來越多,“考題”越來越難,“考試”要求越來越高,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迎接各種“考試”、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實踐品格。
第一,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政治本色。70多年前,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基于對當時局勢的深刻分析,諄諄告誡全黨:“奪取這個勝利,已經是不要很久的時間和不要花費很大的氣力了;鞏固這個勝利,則是需要很久的時間和要花費很大的氣力的事情。”[9]1438而當時國際國內有人懷疑中國共產黨的能力,有人希望中國失敗,“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9]1438。毛澤東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雖然奪取了政權,但仍然有得而復失的危險,因此,他意味深長地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9]1438-1439。中國共產黨從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歷史征程。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前途和命運的思考,首先是對黨自身前途和命運的考量。“這種基于‘進京趕考的歷史經驗教訓而發自中共領導人內心深處的危機警醒意識,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一方面始終樹立高度的居安思危意識,不得懈怠,不得蛻化變質,另一方面始終保持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氣概,不斷清除自身肌體上的雜質和毒瘤。”[10]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青春永駐的重要法寶,“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對“兩個務必”的承繼,這是我們黨永遠不變的黨魂。新時代務必謙虛謹慎和保持高度的歷史清醒,就是要深刻認識到我們正處在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緊要關頭,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關鍵時刻。要清醒認識到新征程上既會有許多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和發展條件,又要面臨不少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和風險挑戰。2013 年 7 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11]中國共產黨必須深刻認識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充分認識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的尖銳性、挑戰性和嚴峻性,始終把各種考驗與危險的交織作為自我革命的動力源,在成績面前不驕傲,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既不好大喜功,也不文過飾非;既不驕傲自大,也不貪圖享樂;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堅持問題導向,保持自省意識,增強警醒自覺。黨的二十大既明確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即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中國人民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同時也強調黨的建設還存在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例如,“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斗爭本領不強,實干精神不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仍較突出;鏟除腐敗滋生土壤任務依然艱巨,等等”[1]14。從“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不變的是一脈相承的高度思想清醒和歷史自覺,升華的是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和思想品德。“三個務必”強調謙虛謹慎,鮮明昭示了新征程上黨推進自我革命必須賡續和弘揚的優良傳統,謹防驕傲自滿、安逸懈怠,不斷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善于未雨綢繆,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時刻保持大黨獨有的意志品質。在保持歷史清醒中主動承擔歷史責任,在深化自我革命中贏得歷史主動。
第二,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精神標識。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精神滋養,是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各項事業以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思想基石,也是衡量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重要因素。一百多年來,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自力更生、頑強奮斗,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成就;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歷史充分證明,一個用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才是自立自強的;一個用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才會不斷發展進步的;一個用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政黨,必定是興旺發達的。
艱苦奮斗不僅僅是一種作風、一種精神,同時還是中國共產黨的特殊品格。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斗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斗成就偉業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征程上依然布滿各種荊棘。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必須堅定信心、銳意進取,主動識變應變求變,主動防范化解風險。”[1]28艱苦奮斗體現了我們黨面向未來的巨大創造力,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任務不是“躺平”就能“躺贏”的,必須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弘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穩扎穩打完成各項任務,朝著既定目標篤定前行。2022 年 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指出:“全黨同志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無論我們將來物質生活多么豐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丟,腳踏實地、苦干實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12]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自覺躬身干事,勇于擔當作為,錘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毅品格,綿綿用力,知重負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充盈我們黨自強不息的偉大意志品質。趕考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更不能安于現狀、貪圖安逸、樂而忘憂,不斷錘煉我們黨帶領人民堅韌不拔排除千難萬險的頑強意志。同時,要以艱苦奮斗的創業實踐來譜寫和豐富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樂章。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向高品質提檔,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容易在一些黨員干部中被淡忘,因此,要發揚自警自省的批判精神,在艱苦奮斗中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抵御腐朽思想侵蝕的能力。要始終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自我凈化中筑牢信仰之魂,在自我完善中服務人民群眾,在自我革新中淬煉黨性修養,在自我提高中深扎理想之根,在自我革命中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紅色政權根基永固。
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銳利武器
“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蘊含著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洞察。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我們黨鮮明的政治品格。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與自我革命密切相連、相得益彰,斗爭是自我革命的實踐形式,只有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方能徹底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敢于斗爭的根本前提,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贏得斗爭勝利。
第一,敢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思想方法。敢于斗爭就是要堅定斗爭意志,這是黨員干部真理在腦、公心在胸、正義在手、正氣在身的重要體現。百年黨史就是一部敢于斗爭史,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求生存、謀發展、贏勝利,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不懈斗爭的結果。當然,黨在不同歷史階段面臨的歷史任務不同,斗爭內容和形式也千差萬別,呈現出階段性特征,但又展現出勇于自我革命這一共同特性和精神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9]80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新時代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斗爭,涵蓋的領域極其廣泛,涉及的矛盾和問題十分尖銳,觸及利益格局的調整非常深刻,突破體制機制的障礙異常復雜,攻堅克難的任務格外艱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發揚敢于斗爭精神,在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上自信自強、穩步推進,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上態度堅決、寸步不讓,特別是在自我革命上堅如磐石、堅定不移。保持旺盛革命斗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固有的理論品格和實踐要求,敢于斗爭是一種精神,最需要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挺身而出,展現的是心底無私、胸懷坦蕩的高貴品質。敢于斗爭是一種責任,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直面任何艱難險阻,用奉獻和犧牲書寫一個個為民愛民的生動答卷。敢于斗爭是一種自律,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自覺清除思想灰塵,確保在誘惑面前不動搖、在挫折面前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敢于斗爭是一種格局,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鑄就對黨忠誠的大德,自覺在斗爭中錘煉自己的大局觀,增強“四個意識”。發揚斗爭精神,以富有前瞻性的斗爭意識和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劈波斬浪、闖關奪隘,義無反顧地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對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嚴峻前所未有。新征程上我們面臨的各種斗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因此,“既不能有不愿斗的‘軟骨癥,也不能患不敢斗的‘恐懼癥,更不能犯天下太平不用斗的‘妄想癥”[13]。全黨必須保持旺盛革命斗志這一馬克思主義政黨固有的實踐要求,堅守我們黨與生俱來的鮮明風骨品格,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成長。敢于斗爭鍛造黨堅韌不拔的意志、無私無畏的勇氣、不怕犧牲的精神、百折不撓的品質,這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銳利武器;在斗爭中增強自我革命精神,就是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劍,面對尖銳激烈的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萬重艱難險阻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始終做到自身過硬,永葆黨的青春活力,確保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人民的主心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依靠頑強斗爭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第二,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制勝法寶。善于斗爭就是要講究斗爭策略,增強善作善成斗爭本領。如何把握新的偉大斗爭的歷史特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以強大的斗爭能力實現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能力,帶頭擔當作為,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1]66-67今天黨所要實現的斗爭目標和實際斗爭能力之間仍存在著一定張力。對此,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有危機意識,通過各種途徑養成過硬的斗爭本領。斗爭本領的增強,既要依靠自身努力,又要靠組織培養。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和實踐鍛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掌握斗爭本領,提高斗爭藝術,把握斗爭規律,取得斗爭勝利。一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理論上清醒,才會政治上堅定,才有斗爭意志的堅決和斗爭策略的科學。要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其精神實質,不斷提升斗爭能力。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在激烈的斗爭中確保政治上立得住、思想上不迷惘、實踐中走得穩。二是要認真學習黨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把掌握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從黨的孜孜為民史、艱苦奮斗史、自身建設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14],感悟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百年征程中頑強拼搏、敢于斗爭的精神品格,汲取他們善于斗爭的豐富經驗。要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既改造客觀世界又改造主觀世界,這是一個極其艱難又必須經歷的自我革命過程。
第三,要積極投身于斗爭實踐中。理論學習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在重大斗爭的實踐中真刀真槍地磨礪,在實際斗爭中總結經驗,才能切實增強斗爭意識,練就善于斗爭的本領。斗爭實踐的領域涉及經濟、政治、文化、黨的建設等方方面面,善于斗爭的首要前提是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要時刻注意自警自省,以刮骨療毒的毅力,堅決同形形色色弱化黨的先進性、損害黨的純潔性的現象作斗爭,從而著力將黨鍛造成政治堅定、思想統一、組織嚴密、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懲惡揚善的先進政黨。善于斗爭就是要善于運用斗爭藝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各種重大斗爭中,我們要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斗爭過程和斗爭實效相統一。”[15]這就需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要堅持運用矛盾分析法制定斗爭策略,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斗爭形勢和任務,科學合理選擇斗爭方式。要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持續不斷地進行斗爭。反腐敗是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是最徹底的自我革命,反腐敗斗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任務,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重要戰場。要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從根本上破除阻礙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腐敗“藩籬”,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原體,取得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勝利并持續全面鞏固,在斗爭中增強中國共產黨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增強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豪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1]69新征程上,必須將反腐敗這個最徹底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時刻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譜寫反腐敗斗爭新的篇章。
“三個務必”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地加強自身建設的時代要求,深刻揭示了我們黨勇于自我革命的開闊襟懷和優良品格。以“三個務必”為指引,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不斷開辟黨的自我革命新境界,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一個以“三個務必”為遵循推進自我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必將無堅不摧,無往不勝。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30.
[3] 侯惠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精神源泉[J].思想教育研究,2020(9):51-56.
[4] 王建國,楊海鶯.自我革命: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自覺存在狀態[J].科學社會主義,2022(4):79-86.
[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42.
[6]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7]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8.
[8] 李楠.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理論邏輯、實踐發展與時代使命[J].科學社會主義,2022(2):4-9.
[9] 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唐亞林.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邏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251.
[11] 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190.
[12]習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 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7.
[13] 張雨,王炳林.深刻理解“堅持敢于斗爭”的歷史經驗[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2(2):1-9.
[14] 虞志堅.堅持理論武裝同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的價值邏輯和實踐指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2(12):61-67.
[15] 習近平關于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21.
責任編校? ?陳? ?瑤
Value Implications of the “Three Imperatives” in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I Juan,QU Dongyun(School of Marxism,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Jiangsu,China)
Abstract: In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Xi Jinping clearly proposed the “Three Imperatives”,emphasizing that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is an ongoing process.The “Three Imperatives” are inher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which is a signific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Three Imperatives”.Firstly,never forgetting the Partys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founding mission is a fundamental force propell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elf-revolution.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eeking happiness for the people serve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rnerstone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The mission of seeking rejuvenation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upports and nurtures Partys self-revolution,and provides a source of power for it.Secondly,maintaining modesty,prudence,and a hard-working spirit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Party in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Upholding the noble tradition of being modest and prudent reflects the Partys political character in its self-revolution.Similarly,preserving the fine quality of working diligently is a spiritual symbol of the Party as it promotes self-revolution.Thirdly,having the courage and ability to carry on our fight is a potent tool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promote self-revolution.Having the courage to carry on our fight is the ideological approach of the Party in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while having the ability to fight effectively is the key to success in this self-revolution.Bearing in mind the “Three Imperatives” and having the courage for self-revolution inspire Chinese Communists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alertness and strategic consciousness.This helps in addressing unique issues that arise within this large Party while we are guiding and ensuring steady progress towards the long-term goals of 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Three Imperative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elf-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