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姣姣
摘 要:環境污染不僅對人們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到人類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科學發展應該和經濟一起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將學生培養成具有環保意識的人才,這樣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由此提出了綠色化學思想,其更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學科核心素養,如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在教學上的重要表現。本文將對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提供有效的解決路徑,提升教育教學效率,僅供參考。
關鍵詞: 綠色化學思想;高中化學;教學應用
化學實驗技術的進步,對我們生活有很大影響,更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也為大自然環境帶來無法彌補的污染源。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發展綠色化學的意義,并將相應的內容與高中化學相關聯,為了建設地球這個美好的家園一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使大自然環境資源能夠可持續性發展,讓我們不受持續環境污染的影響。
一、綠色化學思想的傳授
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綠色化學思想理念認為,在化工產品的利用和生產中,注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持續降低有害材料使用量,繼而有效減少有害物質生成。因此,我國在開展教育改革時,積極倡導和踐行“綠色化學”這一新型教育理念。將綠色化學思想運用到高中化學教學當中的途徑,主要指在化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其思想,運用該思想來指導化學課程教學。把化學教材的內容和環保工作相結合,讓綠色化學思想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全面體現,它由教學備課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組成。在實踐中使用時,教師在教學中需指導學生運用綠色化學理念進行概念解析,應以確保實驗操作的無害性為前提,把綠色化學思想和學生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進而高效實施綠色化學教學[1]。
二、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綜述
在高中教育階段,化學課程教學不只是對學生進行化學基礎知識的傳授,又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在新時期下,我國倡導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環保意識培養,因此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時應該充分注重對環保問題的關注,積極貫徹綠色化學的思想與方法。在實際講課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有關化學定理、化學性質、實驗操作等方面的講授、概念規律,也要教授學生用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上的疑難問題,既要能學以致用,還應該幫助學生高效地建構知識框架,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地秉承綠色的化學理念。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培養高中生對環保意識以及綠色化學的認識與理解,讓他們能夠樹立起可持續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教育中適時地納入環境保護這一要素,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改革,持續深化學生學習印象等,正確地看待科技的先進性,指導學生用辯證的眼光去審視化學知識、經濟發展與自然科學的關系等,時刻把對化學知識的理解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積極投身到保護環境的社會實踐中來,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綠色化學思想的主要特點
對綠色化學思想,它主要是以節省資源為手段,以及采用無污染化學材料,以降低社會生產和工業生活中產生的環境污染現象。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加強對這一思想的應用。就目前高中化學教育而言,教師需依據有關化學基礎知識體系,來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化學學習所具有的重要性[2]。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綠色化學教育表現為不同側面,具體而言,它表現為理論教育與實驗教育的雙重效果。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并加強綠色教育在高中化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工作。對現代高中化學教師來說,它在實踐中,主要需求如下四個方面:第一,教學思想應能滿足綠色化學對有關內容要求;第二,根據有關標準及要求確保有關材料的環保;第三,不得在實驗期間生產污染性物質;第四,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化學實驗產品的屬性,有效避免對環境的破壞。
四、綠色化學走進課堂的有效路徑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
目前,大部分同學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化學思想,從而就容易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觀念的影響。鑒于此,教師要能注重思想的教學。通過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來實現課堂與化學思想相結合的效果。此外,還需要注重在化學課程上開展一些相關活動來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從而使得化學課堂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場所,這對于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提升有很大幫助。在日常的化學教學中要積極轉變教學方式,使其與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化學這門學科對于人類生存所產生的影響。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意識的培養,為了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化學學習與成長。
(二)改變教材內容
對化學教材來說,它既是教學必不可少的基礎環節,也是同學們在實踐中常用的一種工具,使化學教學內容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例如:教師在教授有機物與無機物這一節的知識,它不能僅僅根據教材內容來解釋,要能結合實際環境有關問題加以說明。此外,在具體授課的時候,也需要采用多種方式方法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理念。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從某種程度上達到了將化學教材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起來進行教學,也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綠色化學理念[3]。
(三)將綠色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將綠色理念逐步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去。例如,溫室效應、大氣污染以及白色污染都與當今的環境問題有關。在講解時,教師可以利用目前的情況,讓同學們知道由于溫室效應導致的霧霾天氣所引起的災難,提高同學們的環境保護觀念。在處理“白色污染”問題時,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同學們不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一次性物品;而在“三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廢氣、廢渣以及污水等要素對環境所造成的損害,使同學們從心底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四)課后練習,深化學生綠色化學思想
為深化學生對于綠色化學的認識,教師既要充分利用指導課堂教學,也要將綠色化學這一思想體現到學生課后作業之中。在作業的布置中,教師在教學的內容上可有所選擇,如:對實驗后有關廢物應怎樣進行科學處置,或要求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有關傳播綠色思想的東西等。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體系進行全面掌握。通過這樣一種作業布置方式,既能更好地督促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化綠色化學思想,也從某種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繼而促其化學學習的深入[4]。
(五)將綠色思想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高中化學教師對課后習題進行解讀時,要合理滲透綠色化學觀念,并且制訂完善的設計方案,突出課后習題動手操作的優勢。從某種程度上講,需要啟發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維,把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同學們更好地處理生活廢棄物。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綠色環保意識,引導他們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對高中化學教學來說,貫穿綠色化學理念,有助于適應國家素質教育工作需要,更是打造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路徑,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高中化學教師還可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而且在高中化學教學課程標準中,需要化學教師以教學理念的革新為目標,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局限性,符合現階段實際發展需要。綠色化學教育模式還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工作當中對綠色化學的理念進行合理滲透,并且簡化教學流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適應目前發展需要[5]。
(六)課外活動滲透綠色化學理念
高中化學教師開展課外活動時,可以滲透綠色化學理念,落實教學工作,發展綠色化學意識,并且積極開展專題活動,保證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另外,也可利用各種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其感受到綠色化學思想的魅力和作用,從而提升自身素質。例如:各校可請專家到校內進行綠色化學講座,以及加強綠色化學知識普及,普及有關知識。在平時板報中,能夠普及綠色化學知識,以及引導學生對環保內容的認識。另外,教師也可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環境保護觀念,也可以進行組織搶答競賽,協助學生設計綠色的化學產品,從某種程度上講,能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五、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導入綠色思想
(一)重視實驗設計的簡易性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重視實驗設計的簡易性,按有關標準簡化原實驗材料及程序。例如:在開展實驗的探究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一些簡單易得的物品進行操作,從而降低化學藥品的用量。通過簡單的實驗設計,能較好地保證實驗安全。另外,也能夠有效地降低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害物質的數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做有關的實驗,對實驗材料進行適當縮減,即可相應降低有害物質生成。還可以采用一些簡單易做的實驗方法,這樣就能有效降低學生們的學習難度。簡單地說就是簡易型化學實驗的運用,能進一步深化學生綠色化學思想。
(二)將綠色觀念加入實驗當中
在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帶入綠色化學思想,能大大增強學生環保意識。因此,在日常的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地應用綠色化學思想來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從而實現對環境保護的目標[6]。在實踐中,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能講授基本理論知識,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化學實踐能力。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充分掌握一些相關的綠色化學理念。也應當注意在實驗課中融入一些環保措施,從而使得綠色化學理念得以真正體現出來。如:教師在向學生解釋氣體這一節內容時,要能按廢物內較易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對環境有污染的氣體,來教同學們做實驗時產生的廢棄物,不要直接丟棄,廢棄物應按規定回收。教師在組織實驗操作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實驗結果可能會給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污染程度。從而實現節約資源,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環境污染現象。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采用無毒無害的新型材料
就目前高中化學實驗而言,必須能確保實驗不產生有害物質,避免有害物質引發安全事故。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要求重視實驗材料的選擇,在選材時,要能采用無毒無害的實驗材料。同時,化學教師應重視實驗過程中有毒物質的控制和處理。如果將鈉與水混合起來進行實驗的話,則會更加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要求學生任選鉀和水做這個實驗。將鉀片放入水中后,會使得反應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這不但可以觀測實驗現象,也能確保整個試驗安全。
(四)對實驗步驟進行嚴格的規范
教師進行實驗教學時,應能充分注意有關實驗步驟,并且要求同學們嚴格遵守規范。因此,需要結合高中化學教學實際情況來制訂有效的教學策略。也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實驗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目標。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對“三廢”進行實驗處理的時候,需按相應標準無害化處理,然后排放,這可以從某種程度上避免環境污染;教師在向學生展示一些實驗數據的時候也應該盡量使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這樣不僅可以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和可靠,同時還能降低實驗室內的安全隱患。而且學生面對的是氣體,不能打開容器口,以避免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損傷,教師應讓學生到通風性比較好的地方做揮發性比較強的實驗[7]。所以說,我們必須要重視起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安全問題的解決工作,從而確保在實驗教學中更加安全可靠地開展教學活動。就實驗教學而言,只有在規范實驗操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綠色化學安全意識。
(五)微型實驗課程設計舉措
高中化學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引入微型實驗教學方式,以合理獲取化學信息為目標,并且在試驗過程中進行了多元化設計活動,合理利用小型裝置,以化學藥品為加工對象,可使化學藥品的使用量限制在常規設備使用量的約1倍內,從某種程度上講,能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維護學生健康。另外,教師也要對化學實驗所涉及的一些物質和化學反應原理等相關知識有全面了解,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科學方法以及注意事項[8],這是教學工作的需要。教師也可把化學實驗和生活相聯系,如進行微型實驗時,可選用同學們日常生活用塑料吸管來替代化學液管,用玻璃瓶做酒精燈,拉近化學實驗和生活的距離。
結束語
綜合以上,將綠色思想引入到現行高中化學教學之中,它既是中國素質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更是確保我國綠色環境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要充分理解綠色化學所具有的意義,讓同學們能逐步認識到環境保護是多么重要。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相關措施,使其認識到綠色化學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師還需要注意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人才的培養,讓學生們樹立起良好的環境觀和生態文明觀,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環保意識,繼而適應當前階段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曉瑛.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3(8):81-83.
[2]施澤花.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21):123-124.
[3]沈高陽.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0(26):25.
[4]馬麗.淺談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C]//2020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一),2020:33.
[5]劉悅.綠色化學思想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9(12):57.
[6]徐青.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19(33):94.
[7]林華嬌.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8(9):229.
[8]張田.芻議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7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