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喆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商機及強大的后盾保障,農村電商的發展也助推鄉村振興。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如何發展農村電商,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當前農村電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境與障礙,主要表現在基礎配套設施落后、運營模式單一、快遞物流水平較低、人才短缺、品牌建設滯后等方面。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本文通過剖析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及障礙,圍繞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路,針對性地提出了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優化策略,以促進農村電商能夠穩定持續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發展;策略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興則國興。因此,發展鄉村經濟成為當務之急。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陸續出臺相應的政策,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助于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解決“三農”問題,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發展投入新能量,也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帶來新商機。農村電商作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關鍵環節,切實提高農村經濟效率,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著力研究農村電商發展的情況,剖析當前發展中存在的障礙,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優化策略,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農村電商的意義
解決“三農”問題,加快鄉村建設的步伐,按時按質完成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農村電商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載體,發展農村電商不僅有利于農業蓬勃發展、農村繁榮興盛和農民增收致富,還有助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1.有利于農業蓬勃發展
農業是興國之本。我國是農業大國,但農作物多而不優、農業技術落后、農田貧瘠零散等問題使我國農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大而不強”。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支持下,農村電商的發展使農業生產者提高了互聯網意識,更加注重科學種植以提高農產品的質量,重視打造農業企業品牌與農產品品牌,通過引進先進的產品設備,在生產種植中強化農業技術的運用,有利于農業蓬勃發展。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使命下,農村電商的發展培育出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運用農業科技創新,形成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2.有利于農村繁榮興盛
農村是立國之本。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農村優美的自然環境是鄉村振興的獨特優勢,但農村的社會環境是劣勢。在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的實施下,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各個村莊的整治行動,改善了農村的村容村貌,提高了農村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消費的便利性,創建干凈整潔有序的美麗鄉村,使得農村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相得益彰,宜居宜業,吸引人才的回流與駐守,解決了人才瓶頸的難題。農村電商的發展還促進農業產業鏈條延伸,推動農村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改變農村生產經營模式,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農村繁榮昌盛。
3.有利于農民增收致富
農民是強國之本。農民為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卓絕的貢獻,是國家復興的基石。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而鄉村的建設離不開農民的支持與參與。在鄉村振興戰略政策的扶持下,農村電商的發展拓寬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機遇,為農民提供創業和就業的機會,幫助農民進行培訓與學習,強化電商運營技能,利用網絡平臺銷售和宣傳農產品,優化配置農產品資源,降低流通成本,從根本上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助力當地農業經濟發展,有利于農民增收致富。
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的現狀及障礙
鄉村振興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國家級戰略。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農村電商的發展形式不斷創新,呈現多樣化的特點,電商規模穩步提升,基礎設施改善明顯,豐富了農村居民的物質生活。但農村電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困境與障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電商基礎配套設施落后
農村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網絡的普及與運用。但農村地區的通信設施相對比較落后,互聯網設備更新緩慢,加上部分農村復雜的地理環境,導致信號基站的覆蓋率低,使得很多鄉村地區還存在信號差或網絡未覆蓋的情況,落后的通信設施無法與快速發展的電商需求相適應,影響了農村居民開展線上銷售。另外,農村的道路質量參差不齊、路途曲折,落后的交通運輸條件使得農產品的配送效率低,再加上大部分農產品需要冷鏈配送,農村的冷鏈運輸設施不完善,使得農產品的銷售受到限制,影響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通信設施、交通設施等農村電商基礎配套設施的落后,嚴重地阻礙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2.農村電商運營模式較為單一
由于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管理思想和方法過于保守、謹慎,導致現階段農村電商運營模式基本上還是采用傳統的電子商務模式,無法建立起規模化、平臺化的模式,使得農村電商的運營模式不易得到突破和創新。尤其在當前直播電商和移動電商蓬勃發展的情況下,部分農村電商的運營機制依舊局限在計算機網絡端,宣傳產品渠道單一,難以全面推廣產品、拓寬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3.農村電商快遞物流水平較低
快遞物流的高效運作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條件之一。近年來,我國的快遞物流行業快速增長,但農村地區的快遞物流發展較為緩慢,有部分農村地區快遞物流不能覆蓋,很多快遞物流服務點只設在鎮上,無法及時、全面地展開快遞物流配送服務。受地理環境與經營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鄉村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成本偏高,物流通達效率不高,物流信息技術運用不足,對農產品的儲存及運輸缺乏專業的配套設施,無法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務體系,有礙農村電商的可持續發展。
4.農村電商人才短缺
人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農村電商發展的根本保障。但由于農村居民的文化層次較低,缺乏相應的學習途徑,并且學習能力相對有限,無法掌握電商專業技能以及先進的電商發展理念,難以熟練地利用平臺進行電子商務的運營,限制了當地電商人才的挖掘與培養。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地理位置偏遠,居住條件和薪資待遇落后于城市,無法吸引電商人才在農村就業,并且引進的優秀電商人才也不愿意留在農村,流動性較大。這直接導致目前農村電商人才匱乏,尤其缺乏專業的農村電商人才,不利于農村電商的深入發展。
5.農村電商的品牌建設滯后
農村電商的核心是產品,而產品的質量是關系到農村電商長遠發展的實質問題。目前網上售賣的農產品品種繁多,但大部分銷售的都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的農產品,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很少有知名的農產品品牌。由于大部分農村地區的生產經營模式還未達到規模化、標準化,甚至有些農村的生產方式還處于刀耕火種的階段。落后的農業技術使得大部分農產品生產力低,農產品的品質良莠不齊,農村居民大多自產自銷,無法量產,更不注重農產品品控管理,農產品的質量問題和產量問題導致農產品品牌難以建立起來。再加上農村居民缺乏品牌建設的意識和能力,還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不重視產品的宣傳和推廣,使得產品知名度低,無法形成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導致網絡競爭力和顧客信任度不高,抑制了農村電商的穩定發展。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發展的優化策略
1.加強農村電商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健全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是開展農村電商的基本條件。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農村的村容村貌有所改善,但配套設施仍不能滿足農村電商的發展需求。針對當前農村地區基礎配套設施滯后的問題,首先要實現農村地區網絡的有效覆蓋,增加信號基站的建設,引入寬帶,優化網絡配置,全面推進4G、5G網絡,提升網絡運行速度,因地制宜地設置收費規范,完善通信設施服務,迅速提高農村地區網絡的覆蓋范圍與普及率。其次要根據各地農村地區的交通運輸情況,加強交通線路建設,優化道路環境,完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體系,實現城鎮與農村之間“路路通,安全達”。同時加強農村地區冷鏈倉儲及配套設施的高效化建設,使農產品的冷鏈運輸得以有效開展,讓農產品的質量有所保障,使農村電商發展與城市接軌。
2.創新農村電商運營模式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融合的理念,在推進農村電商的發展進程中,要運用產業融合理念,根據農村本地特點及特色文化,積極探索新型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多方位、多渠道地宣傳產品,提高產品的銷售數量和知名度,使農民增收致富。在銷售模式上,一方面引進優質的電商平臺;另一方面打造有影響力、信譽度高的農村電商平臺,構建農村電商供應鏈建設,拓寬多元化農產品銷售渠道。在運營模式上,有針對性地培育本地電商企業,并引入龍頭企業,共建規模化的電商生態園,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運用創新思維和理念進行管理,通過產業合作的方式達到共贏,從而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另外,大力發展“直播帶貨”等農村電商新業態,運用移動電商的優勢創新直播模式,通過企業的統籌謀劃,培訓農民成為“直播帶貨”的行家里手,展示農村生態環境,將本地特色文化與產品宣傳相結合,助力農產品走出農村、打開銷路,開創農村電商發展新模式。
3.建設高效的農村快遞物流體系
快遞物流作為生產端與消費端的搭建橋梁,構建高效、健全的快遞物流體系是農村電商發展的關鍵環節。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首先要解決當前農村電商快遞物流水平較低的情況,需要加快完善農村的道路交通問題及網絡信息問題。因地制宜地開拓創新物流模式,建設電商物流園,與快遞物流企業共同搭建倉儲物流融合基地,運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建立“快遞企業聯合配送”的新模式,打造農村智慧物流體系,節約倉儲和物流配送的成本。同時,合理規劃布局農村快遞物流網點,優化配送體系,快遞物流企業可與農村小商店、鄉鎮客運站點進行合作,建立服務點,提高配送的工作效率,解決經營成本高的問題。其次要提高物流信息技術的運用,推進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發展冷鏈保鮮技術,保證農產品能夠保質保量地運輸至目的地。只有提高農村物流水平,完善快遞物流體系,從真正意義上解決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才能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
4.全力培育和引進專業農村電商人才
發展農村電商的關鍵是人才,而人才的儲備和支持是農村電商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手段。鄉村振興戰略雖然為農村地區吸引了部分人才,但真正愿意扎根農村,腳踏實地發展農村電商的人才并不多。要解決當前農村電商人才短缺的問題,就要針對農村電商人才技能的需求,采取人才培養和人才吸納并舉的方式,多途徑培育和引進農村電商人才,組建一支專業化發展農村電商的人才隊伍。首先,要搭建農村電商人才培訓體系,結合實際情況,對當地農村居民進行系統化的電子商務理論知識與技能、法律規則等的培訓,并根據每個人的學習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電商運營技能的強化,再發揮“傳幫帶”的作用,讓更多的農村居民進行學習,培養當地專業化的電商人才。其次,要完善農村電商人才的引進政策,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拓寬引進人才渠道,加強專項資金的投入,改善農村電商人才居住環境,設置人才補貼資金,提高農村電商人才的薪資待遇,讓引進的專業人才愿意留守農村,發展電商事業。另外,構建“企業與高校合作助農”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農村電商實踐教育基地,形成產教融合機制,為農村地區培養一批優秀的電商專業儲備人才,推動農村電商的創新發展。
5.打造特色優質農產品電商品牌
品牌是影響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因素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在選購商品的時候更注重質量與品質。鄉村振興戰略也提出實施農業品牌提升行動,加快形成農業品牌格局。因此,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要突出品牌化,打造特色優質農產品電商品牌,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目前,農產品電商的欠缺在標準化和供應鏈端,針對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產量不高的問題,要根據當地的生產環境,發展特色農產品,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聘請技術行家給予指導和幫助,建立品控管理制度,加強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建設,以科技賦能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奠定農產品品牌建設的基礎。同時,依托政府和企業的支持與指導,強化農村居民的品牌意識觀念,讓農村居民意識到品牌建設的重要意義,主動地思考如何打造品牌,重視產品的宣傳和推廣,提升品牌建設的能力,著力創建極具地方特色的優質農產品電商品牌。品牌創建后,根據農產品的特點,賦予品牌文化故事,結合包裝設計提高農產品的品質與辨識度,利用新媒體運營,通過與各大知名電商平臺合作,加大對農產品電商品牌的宣傳、推廣與營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6.切實加大對農村電商的扶持力度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電商發展最需要的是強化政策的扶持與執行。當地政府作為農村電商發展的堅強后盾,要適時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制定出科學、可行的幫扶政策,解決農村電商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與障礙,引領帶動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政府要做到全方位地支持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走向正軌。在財力資源上,政府要出臺針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利好政策,吸引社會資本的投入,合理適度地加強融資,同時加大扶持資金的投入,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在物力資源上,政府要加快完善農村的通信設施、交通設施的建設,改善農村的道路環境,引進5G通信網絡技術,支持建設農村快遞物流體系,聯合各大快遞物流企業解決農村電商快遞物流配送問題,并且要引導企業將大數據技術融入農村電商的運營平臺中,提供充足的技術保障服務,落實健全農村地區軟硬件等基礎配套設施,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在人力資源上,政府要制定補貼人才等優惠政策,構建人才培育支持體系,改善引進人才的工作與生活條件,鼓勵創新,支持專業人才在電商領域創業,加強農村電商的多元化發展,保障農村電商能夠高質量地持續發展。
四、結語
農村是國家的根基,是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農業興旺國家基礎才能牢固,農民富裕國家才能昌盛,農村安穩國家才能安定。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發展農村電商需要匯聚政府、企業、高校等多方力量,因地制宜地加強農村電商的多元化發展,加快產業化、現代化進程。通過研究農村電商發展中遇到的障礙,探索農村電商發展的優化策略,指引農村電商的發展走向正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從而增強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打造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美麗鄉村。
參考文獻:
[1]荊萩.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06):34-36.
[2]張華杰.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路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2(15):32-35.
[3]李曉江.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電商發展困境與突破策略[J].現代商業,2022(28):57-59.
[4]陳述.基于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農村電商策略研究[J].商業經濟,2022(10):117-119.
[5]劉奎娟.農村電商助力鄉村振興的分析探討[J].商展經濟,2022(0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