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冬
(石家莊市鹿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河北 石家莊 050299)
立體式樓房養豬是在場地有限的情況下,采用全進全出、流水作業、集約化經營的生產特性,把平地養殖變成立體養殖,提升單位土地的養殖密度,產生規模效益,達到節能、減排、環保、增效的目的。
1.1 總體布局。立體豬舍設計為多層樓房式,各樓層布局充分考慮6 個養殖環節(配種、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育成、育肥)。上層為配種、妊娠和分娩哺乳舍,中間層為保育舍、育成豬舍,下層為育肥豬舍。各層豬舍兩端設有趕豬通道或者使用載重電梯,使上下層豬舍相通。豬舍均為雙列豬舍,中間為飼喂通道,豬舍兩側為清糞通道,使用自動清糞設備。
1.2 工藝流程及生產周期。工藝流程:配種→懷孕→分娩→保育→育成→育肥;生長周期:生豬從出生到育肥上市約需175 d,其中哺乳期28 d,保育期35 d,育成期70 d,育肥期42 d。
1.3 豬舍保暖降溫設施。在豬場建設初期預先鋪設地暖管理系統,地暖管采用環形鋪設方法,管道間距為35~45 cm,冬季采用鍋爐對循環水進行加熱,還可用循環泵、沼氣鍋爐和燃煤鍋爐相結合的加熱方式。夏季采用循環泵、地暖系統、深層井水為豬舍降溫。
1.4 趕豬通道和載重電梯。各層豬舍兩端設有載重電梯或者坡度適合的趕豬通道,使上下層豬舍相通。上層哺乳期滿的仔豬使用專用的小車通過趕豬通道運至中層的保育舍,保育舍的豬飼喂42 d 后分到育成豬舍,飼喂70 d 后通過載重電梯或者趕豬通道運至下層的育肥豬舍進行育肥。各層豬舍兩端的趕豬通道平臺外建有升降機,分別用于運送豬舍所需的飼料和需要吊運的豬只,內端用于運輸飼料,直通豬舍凈道,外端用于運送出欄豬只。
1.5 糞尿及污水的收集。立體豬舍的糞尿、污水設計要分層考慮,采用自動化設備,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避免交叉感染等。下層豬舍糞尿、污水的收集和排出與平地豬舍相同。上層豬舍糞尿、污水使用清糞設備清掃至兩側的糞污通道內,然后通過垂直管道輸至下層,連同下層收集的豬糞便一起運到沼氣池或者儲糞場堆積發酵。
2.1 投入品控制
2.1.1 飼料方面。選擇正規優質的飼料供應廠家。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每一批進場飼料將先查驗是否有瘦肉精檢測報告,還要對許可證號、生產批號、數量、用法、用量、有效期進行登記,保證飼料品質。
2.1.2 飲水衛生。必須重視飲水器的衛生消毒。飲水管道定期清洗,飲水定期消毒和在飲水中使用凈化水質物質可有效提高飲水質量。
2.1.3 獸藥方面。獸藥廠家必須是通過GMP 認證通過的企業,獸藥必須符合國家獸藥生產、使用的要求。要對獸藥開始使用時間、停止使用時間、預防治療的病名、獸藥的批次、劑量、用藥方法、休藥期都做了詳細的記錄,盡量的使用中藥制劑、生物制品,減少藥物的殘留。
2.2 環境控制
2.2.1 舍內溫、濕度及氣流控制。立體豬舍在設計初期要考慮建筑結構與環境控制單元的布局。舍內溫、濕度及氣流控制要根據設計要求分層控制,保證豬群最佳生產性能。仔豬保溫可以使用保溫箱、紅外線燈提高局部單元的溫度。
2.2.2 舍內空氣質量的控制。采用換氣、吸附、卷簾開啟等改善豬舍內空氣質量。利用環境自動控制設備可以調整豬舍主要環境指標,滿足不同階段豬的生長和生產需要。冬季通過地暖,夏季采用井水循環、風機、風扇、滴水、噴霧、沐浴、卷簾等設備。
2.3 疫病控制。
2.3.1 制定免疫程序。通過對免疫效果的監測,結合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免疫程序。通過疫病的防控,確保豬場不發生重大的動物疫病。
2.3.2 消毒措施。豬場的消毒工作是防止病原體擴散的最有效的途徑。只有通過消毒、隔離等措施才能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2.3.3 疾病治療。由于豬只個體差異、飼養管理水平等多種原因發生疫病,不得不用藥物進行治療的,應該選用中藥、正規廠家獸藥,詳細查看生產批號、停藥期等,并做好記錄,做到疫病備案和用藥可追溯。
3.1 農田利用。采用干清糞工藝,糞便收集后在儲糞場通過物理及生物處理法進行處理,用于農田利用。
3.2 建設沼氣池,對糞便進行厭氧處理,同時產生沼氣和沼渣。沼氣通過沼氣發電機、沼氣鍋爐為豬場提供了電力和熱力能源,大大節省了成本開支,沼渣也被魚塘利用。
對病死、死因不明或染疫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阻斷病死豬及廢棄物對環境的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