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增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需要借助新型職業農民的力量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村經濟增長。然而,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和培訓路徑問題亟待解決。本研究旨在以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為例,分析蘭州新區移民搬遷背景及新型職業農民現狀,探討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對蘭州新區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的實踐與應用進行研究,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蘭州新區移民搬遷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1-0160-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G725 ? ? ? 文章標識碼:A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升農民的知識技能水平已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關鍵之一。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探究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本研究將以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為例,通過實地調查和數據分析,深入了解蘭州新區移民搬遷地區的農民培訓需求和實際情況,提出適合蘭州新區移民搬遷地區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和策略,以幫助農民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增強就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1 鄉村振興戰略與新型職業農民的關系
1.1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致力于促進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戰略的提出源于對農村發展現狀的深刻認識和對農村問題的有效解決的需求。首先,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對農村發展現狀的正確認識。其次,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不僅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還需要各界力量共同參與,形成一股強有力的推動力量,尤其是作為鄉村振興的主體和受益者的農民,更是要積極融入其中,發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只有政府、農民和全社會都積極參與,共同努力,為鄉村振興事業貢獻力量,才能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建設美麗宜居的新農村。
1.2 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需求
鄉村振興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作為重要力量之一,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新型職業農民需要具備一系列的技能。一是需要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與技能。新型職業農民應了解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如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產品的加工與貯藏技術等,熟悉并應用現代農業科技,以此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還需要具備協作與組織能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需求包括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與技能、具備經營管理技能、具備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具備協作與組織能力。這些技能的掌握不僅符合農村發展的需求,也是新型職業農民能夠更好地參與并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1]。
2 蘭州新區移民搬遷背景及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現狀
2.1蘭州新區移民搬遷背景
蘭州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其中包括大量農民工和農村居民。這一移民搬遷現象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蘭州新區的發展需要更多勞動力支持,而農村人口的轉移與職業農民的培訓對其提供了條件。其次,農民工的進城務工收入相對較低,回遷到農村進行職業農民培訓可以提升他們的就業技能,更好地適應新區發展的需要。蘭州新區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職業農民來支持,而移民搬遷為農民提供了發展的機會和條件。因此,研究如何通過職業農民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水平,以適應新區發展的需要,對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融入意義重大,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2.2 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現狀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日益凸顯其重要性。蘭州新區移民搬遷作為一項重要舉措,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提供了契機。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水平逐漸得到提升。在蘭州新區移民搬遷過程中,政府部門積極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包括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能。通過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掌握了更多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可見,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為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培訓提供了有利條件,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不斷提升,培訓水平得到改善,技能結構得以優化,應用能力得到提高。但仍然存在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培訓資源的分配等問題和挑戰。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培訓機制,提高培訓效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2]。
3 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研究
3.1 理論指導下的技能培訓路徑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與發展成為重要議題。為了探索適合蘭州新區移民搬遷地區的技能培訓路徑,文章在理論指導下對技能培訓路徑進行研究。首先,技能培訓路徑的構建應該充分考慮到地方特色和資源優勢。蘭州新區移民搬遷地區的農業特點和需求與其它地區存在差異,因此,在制定技能培訓路徑時應該注重本地實際情況,將當地的農村資源、農業產業優勢充分利用起來,設計出能夠適應農民需求的培訓內容。其次,必須注重理論指導在技能培訓路徑中的應用。技能培訓不僅是傳授一些具體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農民的創新能力、綜合素質和未來發展潛力。因此,在技能培訓路徑中,應該引入相關的理論知識,幫助農民更好地把握技術的內涵和發展趨勢,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創新意識。另外,技能培訓路徑的設計應該注重全面發展。農村發展需要全面發展,僅僅關注某一項具體技能的培訓是不夠的。因此,在技能培訓路徑中,除了注重農業生產技能的培養外,還應該關注農民的綜合素質提升,包括經濟管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培訓。綜合素質的提高將有助于農民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最后,技能培訓路徑的實施需要建立健全的機制和保障體系。在推行技能培訓路徑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政府、農民組織、培訓機構等主體的作用,形成合力。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監測評估機制,及時了解技能培訓效果,為技能培訓的持續改進提供依據[3]。
3.2 技能培訓的主體選擇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技能培訓的主體選擇至關重要。在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的背景下,選擇合適的主體來開展技能培訓,可有效提升農民的技能水平,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的實施。對于技能培訓的主體選擇,應綜合考慮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的角色與職責。在技能培訓的主體選擇過程中,政府、企業和農民之間需要建立合作機制,共同協作,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政府需加強監督和指導,企業要發揮其技術資源優勢,農民則應積極參與培訓活動。只有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農民積極參與的良性互動,才能夠推動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的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技能培訓的主體選擇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至關重要。政府、企業和農民三者應各司其職,共同為技能培訓的順利進行貢獻力量。通過加強合作與協作,我們可以培養更多具備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發展動力[4]。
3.3 技能培訓的內容選擇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的技能培訓內容選擇至關重要。技能培訓旨在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和應對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以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為例,文章將從多個角度探討技能培訓的內容選擇。技能培訓的內容需要與當地農業發展緊密結合。在確定培訓內容時,應以蘭州新區的農業產業特點和發展方向為參考。例如,蘭州新區以果品種植為主導產業,因此,在技能培訓中應重點關注果樹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還應兼顧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等相關領域,確保技能培訓內容與當地實際緊密契合。技能培訓的內容選擇應以當地農業發展為導向,兼顧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注重綠色生態農業和農業科技創新的要求。通過科學合理的內容選擇,可以更好地滿足蘭州新區移民搬遷地區的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需求,促進其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5]。
4 蘭州新區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實踐與應用
4.1 技能培訓實施的具體方法
在蘭州新區移民搬遷項目中,技能培訓是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關鍵環節。為了提高農民的職業技能和產業適應能力,采取了一系列具體的培訓方法和措施。首先,采用了實踐教學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通過實際操作,使農民親自參與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等活動。例如,通過組織農民參觀現代化農業示范園區,了解先進的種植、養殖、加工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還開展了實地實訓,讓農民親手操作農業機械設備,學習新的種植技術和農產品加工技巧。這種實踐教學的方式能夠使農民更直觀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還采用了培訓班制度。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過程中,組織了一系列的培訓班,如種植培訓班、養殖培訓班、農產品加工培訓班等。培訓班通過系統地開展理論學習、實踐訓練和案例分析等環節,使農民能夠全面地學習相關技能和知識。此外,培訓班還為農民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機會,促進了農民之間的經驗共享、資源整合和合作發展。在技能培訓實施的具體方法中,實踐教學、導師輔導、培訓班制度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方法的有效應用,為蘭州新區移民搬遷項目中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供了堅實基礎,并取得了一定的培訓效果。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解決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提高技能培訓的質量和效果[6]。
4.2 技能培訓的實踐效果
根據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的實際情況,本研究對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在實踐中所取得的效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通過對實施技能培訓的農民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觀察,我們得出在技能培訓實施的過程中,農民們積極參與,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他們意識到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重要性,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培訓才能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因此,他們踴躍報名參加各類培訓課程,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這種積極的參與態度為技能培訓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能培訓效果,建議加大對農民技能培訓的投入,在培訓資源和課程設置上做出更合理的規劃。蘭州新區移民搬遷下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通過積極參與、學習先進技術和方法,農民們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拓寬了就業和創業的機會。但是,培訓資源不足和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仍然存在,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進機制,以進一步提升技能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4.3 技能培訓的問題與挑戰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成為促使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技能培訓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技能培訓的持續性和跟進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次性的培訓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技能培訓的持續跟蹤和鞏固。然而,由于農民的生產生活忙碌,往往無法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培訓后的跟進工作。因此,在技能培訓中應當注重跟進機制的建立,包括培訓后的實踐指導、問題解答等,以幫助農民更好地應用所學技能。通過精準的培訓內容、強化師資力量、解決財務保障和建立持續的跟進機制,可以提高技能培訓的實效性和可持續性,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更好的成效[7]。
5 結束語
本研究以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為例,旨在探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通過對蘭州新區移民搬遷政策的分析,在蘭州新區移民搬遷的實踐中,我們需要關注產業轉型的需求、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個性化、多樣化的培訓模式以及評估和反饋機制的建立,以加強新型農民的技能培訓,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文章探索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路徑的研究,對于理解農村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季冉.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問題研究——以信陽市淮濱縣為例[J].農村實用技術,2022(07):112-114.
[2]譚麗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治理事件演進的研究——以土市姚區巴鎮周村為例[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21.
[3]王鐸.試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鎮政府的服務能力建設[J].農家參謀,2020(13):39.
[4]宋連喜,李云飛.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制構建研究——以產教融合學習共同體模式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02):54-56+64.
[5]李柳紅,李有權,劉麗君等.精準扶貧背景下重視貧困村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廣西興業縣大平山鎮江下村的調查研究[J].農家參謀,2018(19):44-45+41.
[6]甘月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1(10):256-257.
[7]徐煒,張利剛,王麗梅等.蘭州新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思考[J].發展,2020(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