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摘 要:自信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活動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自信可以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的轉(zhuǎn)變,讓人變得鎮(zhèn)定、注意力集中,更善于自我覺察。結(jié)合工作經(jīng)驗,本文將探討增強小學生自信的方法,力求使每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和諧而有個性的發(fā)展,促進孩子們?nèi)妗⒔】党砷L。
關鍵詞:小活動 小肯定 儀式感 自信心
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敗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但丁也說:“能夠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21世紀需要的是有能力、有學識,更有自信的人才,而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也就成為每一名教師的職責了。結(jié)合工作經(jīng)驗,我認為培養(yǎng)、增強孩子的自信可以從“小處著眼”。
一、小活動點燃自信
小學階段,學生除了學習,更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還要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這種集體活動,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交流,鍛煉能力,培養(yǎng)自信心。以筆者所帶班級為例,一些小活動既能讓學生掌握知識,又能讓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點燃學生對自身能力的信心。
(一)寫一本日記
四年級時,我在班級里開展了“漂流日記”活動。所謂“漂流日記”,是將班級學生分成十組,五人一組,小組內(nèi)成員輪流寫日記,其余成員發(fā)表“朋友圈”(日記本中),可以對同伴的日記進行評價,也可以交流對事情的看法等,上面還有“老師有話說”一欄。
孩子們都很喜歡這種形式的活動,日記不再是交給老師批改,而是在同伴中傳閱。一方面,他們的寫作積極性提高了,更加用心地對待每一次日記任務,寫作水平也有所進步,對自己能寫好文章更有信心了。另一方面,孩子寫的日記能得到同伴的回應和評價,這對他們也是一種極大的肯定。同時,我鼓勵孩子們在“朋友圈”發(fā)表積極的看法,組內(nèi)成員互相交流、學習,取長補短,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huán),大大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二)讀一本好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博覽群書的孩子,自然會光彩照人。每個學期,我都會公布班級共讀書目,一個學期十本必讀書,其余為選讀書目。孩子們利用每天午間以及午后托管時間進行閱讀,遨游在書海里,浸潤在書香中,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自信光芒。
五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三單元是民間故事單元,我便組織孩子們開展共讀《中國民間故事》的活動。首先是閱讀民間故事,每天設計幾個問題,讓孩子們互相交流;其次是進行講民間故事比賽,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一個平時說話聲音很小的孩子也上臺講故事了,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那一刻,她就像一個發(fā)光體;最后,還有“我最喜歡的民間故事”摘抄卡評比,設計、繪畫,孩子們各顯神通,盡情施展才能。
就這樣,在共讀一本書活動中,孩子們不但收獲了知識,還展示了才能,獲得了自信。
(三)辦一次球賽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學院副院長、運動心理學專家毛志雄教授說:“從某種程度上說,運動可能讓人變得更聰明,讓人樂觀自信。”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員比一般人更具獨立性,更客觀,也更自信。可見,開展各類體育活動也是增強小學生自信的一條重要途徑。
也是五年級上學期,在學校體育節(jié)籃球賽失利的情況下,我組織了班級投籃比賽。全班孩子參加,以大組為單位,選出組長負責每天組織組員訓練,并記錄訓練情況。大概三個星期后,投籃比賽正式開始。每人連續(xù)投十個,不管誰投中,大家都歡呼雀躍,即使沒投中,也不氣餒。最后,體育部六位同學統(tǒng)計成績,評選出團體一、二、三等獎,并根據(jù)每名同學比賽和平時訓練的表現(xiàn),評選出個人投籃高手獎和積極投籃獎。大家都興致勃勃,在活動中找到了自信。
二、小肯定增強自信
大量的事實證明:成年人在工作、學習的時候,需要來自外界的認可和賞識,這會使他變得自信,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小學生也一樣,如果教師能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和收獲,將會喚醒學生沉睡于心的自信。
(一)小紅花肯定
小紅花往往能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激勵。從一年級開始,班級里就實行紅花獎勵制度,起初是教室墻上一張大大的紅花榜,后來每個孩子一本“心愿卡”,剛開始實行積分兌換獎品,后來根據(jù)紅花數(shù)量評選紅花少年。孩子們用實實在在的表現(xiàn)獲得紅花獎勵,打破了只有成績好的孩子才有的“特權(quán)”。上課坐得端正、發(fā)言積極,書寫工整漂亮,打掃衛(wèi)生認真,熱心教同學題目,拾金不昧,按時完成作業(yè)……捕捉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及時給予肯定。小小的紅花是積極的暗示,也是學生邁開自信步伐的動力。
(二)班級作文報
班級作文報是學生發(fā)表習作的芳草地,是展示優(yōu)秀習作的舞臺。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成鉛字,散發(fā)著油墨香氣,展現(xiàn)在全班同學面前時,心中的那份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葫蘆娃小報》就是我所在班級的作文報,一學期一期,還有暑假和寒假專輯。每個孩子將自己這個學期最滿意的習作發(fā)給老師,經(jīng)過篩選,優(yōu)秀的習作將登上《葫蘆娃小報》。一、二年級時,孩子們寫得都很簡短,幾乎每個孩子的文章都能上報。隨著篇幅的增長,擇優(yōu)入取,但入取率也達到50%以上,盡量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習作的機會。
一次次的入選就是一次次的肯定,能更加堅定自信,能更加堅定做更好的自己的信心。
(三)人人一崗位
自信心不光能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還能在做事的過程中培養(yǎng)。李家成博士在《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中說:“班級建設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生活的自我維護中,而設立班級中的各種‘崗位,不僅有助于班級生活的自我維護,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社會角色,在崗位建設中促進學生成長。”
我所帶的班級就人人一個崗位,崗位不分大小,有跟學習有關的各科小組長,有負責班級不同位置的衛(wèi)生委員,有管理班級公共財產(chǎn)的各類保管員等。崗位是學生自主選擇的,所以他們都能認真對待。每周的班會課上,我都會表揚認真負責的學生。孩子們對于自己能在崗位表現(xiàn)中受到表揚,十分開心,自信心也慢慢樹立起來了。
三、小儀式浸潤自信
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借助“小儀式”,孩子的優(yōu)點被放大,這是對孩子好習慣的強化引導,這些“儀式感”被放大后,就變成了孩子自信的源泉。
(一)隆重頒獎式
每個學期都會有各類競賽活動和評優(yōu)評先活動,把握好表彰的儀式,更能讓學生變得自信。
“批評要悄悄地,獎勵要大張旗鼓地。”學生獲得的獎勵表彰,一定是其認真努力的結(jié)果,肯定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同和同學的贊揚。首先,學生獲得各種獎項,如有證書,一定要當眾公開頒發(fā),這樣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其次,頒獎儀式可以隆重些,比如設計頒獎詞、胸戴大紅花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生獲得的每個獎項,讓學生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從中獲得繼續(xù)前行的信心。
(二)最美照片墻
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如果把他成功的那一刻記錄下來,展示出來,他將獲得源源不斷的自信。
我所帶的班級教室里有一面照片墻,一根根麻繩上夾著一張張精彩的照片。那是孩子們展露自信笑容,獲得成功的時刻:有校運動會上奪冠的瞬間,有站在國旗下講話的風采,有公開課上認真聽講的模樣,有仔細打掃衛(wèi)生的身影……每一張照片都展現(xiàn)了孩子們最美的一面,記錄了孩子自信的模樣。這樣一面照片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們受到莫大的鼓勵,同時也能感受到,做好每件小事,是成功的第一步。
(三)釘釘班級圈
孩子的點滴進步要讓同伴看到,更要讓家長看到,他們更需要家長的賞識和評價。家長的賞識和肯定,能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
我常常把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拍下來,上傳到釘釘班級圈里,每一次站在講臺上拍照都充滿著“儀式感”。美術(shù)課上做的手工、新學期設計的目標卡、漂亮的讀書節(jié)手抄報……每一次發(fā)圈,都記錄了孩子們的成長。而班級圈里,家長們點贊、評論,使孩子們獲得了更多關注,那是更多同學的爸爸媽媽對自己的肯定,喚起了孩子內(nèi)心對自己的認可,大大增強了其自信心。
其實,只要教師眼里有學生,心里有學生,樂其樂而樂,憂其憂而憂,就一定能有更多的“小方法”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正如我們的教育,是一個需要耐心堅持的過程,它需要我們不斷地觀察,不斷地發(fā)現(xiàn),并從中總結(jié)出合適的經(jīng)驗。長期堅持,一定能讓學生更加陽光自信。
參考文獻
[1]楊小芳.尋找學生自信成長的“小確幸”[J].人民教育,2021(4).
[2]朱雪琴.自信,給學生一對隱形的翅膀——淺談小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5 (1).
[3]黃榮榮.讓每一個孩子都陽光自信——再談培養(yǎng)小學生自信心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上旬),2020(31).
[4]雷富德.讓每個孩子都露出自信的笑容——淺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自信心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