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小學語文課程的融合教學,有利于突出語文課程同時具備人文與工具教育作用的學科特點,而且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便于形成“德育為先”的育人理念,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切實優化學生的品德意識、行為習慣,使其能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樹立文明素養,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國家、社會、個人層面價值取向于一體,是立國之魂、穩定之根、做人之本,自黨的十八大以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然成為指導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發展的指路明燈,要求把小學生培養成既有扎實的文化知識,又有高尚道德品質的時代新人,使他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在教學中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及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愛國精神,因此要將教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美融合,通過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實現德智交融,有效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通過日常教學,讓學生深刻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通過教學實踐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在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科嘗試多角度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體主義感教育。例如教學中《紙的發明》一課,我們要讓他們去研究蔡倫的發明,并從他的成就中獲得啟發,從而更好地推廣這項技術。造紙術的出現,不僅僅是中國在世界上的重要貢獻,更是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的巨大努力,它給整個世界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了民族自豪感。又如教學《千年夢圓在今朝》,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為實現遨游太空的美好夢想所進行的大膽嘗試和追求。體現了中國航天工作者一直在努力實現飛躍宇宙的偉大抱負,他們熱愛祖國、團結合作、無私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離不開中華民族勇于探索的實踐精神和執著追求,離不開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黨中央的決策,離不開各相關行業的工作者和技術人員的艱苦奮斗與不懈努力,正是這些才使我國能一步步實現偉大的飛天夢。直至今日,我國航天領域依然捷報頻傳。航天夢,中國夢,我們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歇。在宇宙的深處,中國人民勇敢前行,他們的努力和拼搏,為了中國的未來,他們的夢想和目標,在宇宙的深處得以展現。這也將激勵著星空下的廣大小學生追夢不止、奮斗不息。
總之,課堂是組織集體教育的重要平臺,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機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容,切實優化小學生的品德意識、價值取向。深入挖掘部編版新教材中所隱含的誠信、愛國、友善、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視情境引導、案例分析、主題對話等活動的開展。通過研究小切口,以小見大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育內涵的龐大性,突出語文課程的性質,同時拓展語文課程內容,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推動小學語文課程朝著素質教育方向實現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