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職學校專業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程教學內容抽象、枯燥,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所學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學習積極性不高;日常教學內容與技能競賽內容分層,實訓操作規范意識不強;課程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梢?,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在這種背景下“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2021年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了要推動“崗課賽證融通”,提高教學質量。同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完善“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機制。當前,培養高質量專業技能人才是國家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對中等職業院校教育目標的明確要求。“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就是指根據國家政策和本地本校實際現狀,將企業、學校、競賽、考證互相融合,建立一種多元相互融通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質量專業技能人才,它是職業學校一種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和創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一、中職機電類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意義
(一)為全面落實1+X證書制度提供了新的實踐范式
中職學校實施1+X證書制度,即學生可以在完成中職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參加1個或多個技能水平、職業技能鑒定或其他類別的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獲得相應的證書?!皪徴n賽證融通”教學模式為全面落實1+X證書制度提供了新的實踐范式。
1.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技能、實踐操作和職業標準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職業要求和職場環境,提高職業素養。
2.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職業教育中的各種資源,將學校、企業和社會資源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了產教融合,培養了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3.提升就業競爭力:通過“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中職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職業證書,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有利于學生順利就業。
4.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它有助于推動傳統職業教育向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轉型,促進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為促進融合育人、深化多元育人提供了新的實施路徑
在宏觀層面上,產學研一體化、集團化管理和學校改革等高層次項目為職業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從微觀層面上整合課程,為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與考核合作開辟了一條新的切實可行的道路。隨著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實施,職業教育已經成為類型教育,而不再是以往的層次、級別教育。“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作為實踐范式,可以融合育人,深化多元育人。首先,“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實現了不同學習途徑和獲得證書的方式之間的整合和銜接,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地獲取和使用知識和技能。其次,“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強調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參加工作崗位、競賽和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等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和經驗,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后,“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全面發展。
(三)為深入推進“三教”改革提供了新的實踐抓手
1.教師層面?!皪徴n賽證融通”教學模式突出了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性,對職業學校教師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理解變化、積極應對變化、積極尋求變化的態度。一是教師深入企業,在企業生產一線理論聯系實際,提升自己的實踐技能水平。二是教師應以課程為主要載體,加強對課程資源要素的整合,大力實施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育質量。三是教師應積極參與“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改革,掌握“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的內涵,更好地指導學生。四是教師提高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不斷關注各種競賽信息,不斷組織學生訓練、備賽和參賽,以增強對比賽的適應性。
2.教學層面?!皪徴n賽證融通”教學模式下重構專業實踐課程。“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在原有的學校企業學習模式基礎上,再加上兩個新的學習要素,即職業技能競賽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傳統職業教育是基于理實一體化教學體系模式,而“崗課賽證融通”教學體系結構將會以競賽證書和考核評級體系的對象、客體、基本內涵和特征為中心,基于四要素的教學,以克服一體化教學的不足。
3.教材層面。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師生學習的基礎。“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下,中職教材建設需要注重以下幾點:(1)貼近行業實際需求。中職教材應該緊密圍繞行業實際需求,及時反映技術發展趨勢和創新成果,針對企業用人需求不斷優化調整。(2)強化“賽”性特色。中職教材應該貫徹“崗課賽證融通”的理念,將競賽考核要求納入教材建設中,增加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競爭意識。(3)教材質量保障。中職教材編寫要遵循科學、規范、實用、先進的原則,注重教材的質量和實用性,確保教材內容的準確性、全面性、易懂性和實踐性。(4)增強創新意識。中職教材要鼓勵學生開發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潛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5)加強教材評價。中職教育應該注重教材的評價工作,及時總結教材使用情況和反饋意見,不斷提高教材質量,更好地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
二、深化“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改革的舉措
(一)基于內在契合關系,“崗課賽證”耦合共進結構
“崗”既是源頭,又是目的地,實施“崗課賽證融通”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課”是“崗課賽證融通”的核心環節,“崗課賽證融通”必須將培訓方案納入課程,并最終納入課堂教學來實施課程;“賽”是檢驗教育培訓質量的“試金石”,是職業教育培訓改革的“指揮棒”。職業學校的能力競賽,可以根據典型的案例,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證”反映了企業在專業人才培養和評價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熟程度。
內在契合關系表明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存在著自然而然的聯系和相互作用。這種聯系可能來自共同的特征、目標、價值觀等?!榜詈瞎策M結構”要求“崗課賽證融通”范疇內的各方能形成一種良好的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在這種結構中,各個元素之間相互作用、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的目標。企業通過接受職教學生實習,參加職業資格等級考試,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又能夠推動企業內部的職業發展,提高產量和效益,從而實現企業和學校共同成長的目標。
(二)基于崗位技能標準,重構課程體系
行業技術標準、就業標準和就業需求是職業學校培訓的指導原則。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鏈和就業鏈直接反映了地方職業學校的培訓鏈,只有學校和企業之間密切合作,經過培訓的人才才能滿足工業企業的需求,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因此,有必要提高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相關性,并根據工作場所的技能標準,將教育與工業轉型和發展以及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起來。基于再培訓課程,課程內容的確定和實踐教學的設計必須與職業技能標準緊密協調。
(三)借鑒技能競賽理念,“證課融通”對接行業標準,創新“崗課賽證融通”人才培養方式
從行業競爭培訓的三個層面出發,開發培訓模式,完善培訓標準體系,做好需求整合、標準整合、流程整合、評估整合、職業教育、產業實施、教育載體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校企二元合作,動態調整教學內容,將課程標準與競爭標準、能力標準相結合,將課程研究與崗位、職業技能競賽和職業技能證書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職業技能。
首先,建立和實施專業培訓標準、在職實習標準和教學培訓條件。其次,通過推進比賽、推進教學、考核和推廣,將比賽設備改造成教學設備,將比賽任務設計改造成教學設計,將能力競賽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等手段,打造相應的專業,促進比賽標準向教學標準以及比賽評價向課堂評價的轉變。最后,制訂企業和學校雙重性質行業標準相結合的職業資格標準,動態調整職業課程和職業學校的內容,使畢業生能夠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同時,通過獲得文憑,實現學術教育和職業技能的融合,開辟技術和技能人才的成長之路。
(四)以“崗課賽證”作為引領,夯實職教“三教”改革
1.重構教學內容?;跈C械設計、產品設計和其他與機械設計和生產相關的工作項目任務要求,對產品建模、產品設計特性、產品設計優化和產品原型生產,根據“崗課賽證融通”的綜合教學模式,改造設計并進行數據采集。在全面應用階段,鞏固和改進以前的基礎操作。每個培訓項目由多個任務組成,從簡單到復雜,具體包括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般設施及機械工程領域的典型部件。產品設計從簡單到復雜,知識結構從淺到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傳統的基于知識體系的課程結構相比,設計課程內容更加一致,學生的學習目標和動機也更高。
2.系統化制訂教學策略。(1)合理確定教學目標。根據職業教育課程標準,結合在機械設計、機械數字化設計和制造這兩種職業資格證書中應用可逆工程技術的職業資格要求,在分析教學條件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確定了本課程教學中的難點,包括不同掃描儀類型的特點、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掃描數據處理方法和技術以及基于逆向掃描和仿真的產品改進和創新。學習的難點在于產品優化和基于逆向工程技術的創新設計。(2)針對性選用教學模式與方法。在分析教學條件和教學內容特征的基礎上,教師選擇教學模式和方法,并構建任務型虛擬現實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內容的特點,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整合逆向工程的相關原理、設備操作、注意事項和典型應用以及其他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在執行某些任務時,教師必須根據不同設計任務的內容、特性和要求充分考慮后續需求和實施過程以及不同的設計階段。對于設備種類多、數量少、封閉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等問題,教師如何教學?首先,分組教學是通過分組之間的設備交流和分組輪換來實現的,充分利用不同類型的設備,在分組過程中考慮學生的個人特征和學習基礎的差異,共同努力,相互補充。其次,充分利用三維數字印刷設計與仿真教學平臺,讓學生在線了解設備結構、軟件功能和基本工作階段,方便離線工作。通過角色扮演和有趣的體驗式學習,學生在平臺上接受任務,完成任務,并培養專業技能。
(五)采用“現代學徒制”,為“崗課融通”奠定基礎
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是中職院校產學一體化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一項重要改革,也是校企雙人才培養一體化的具體實現形式。首先,學??梢耘c企業合作辦學,采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入學后立即就業,學習理論知識,同時進入企業現場培訓。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實現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無縫銜接,從一開始就在企業層面,先接受在職培訓。其次,企業成熟的技術人員將擔任企業經理,根據行業要求和學生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職位。自校企深度合作以來,成千上萬的學生在合作伙伴企業的各種崗位上大顯身手,大大滿足了企業的人才需求,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中職機電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從“崗課賽證融通”入手實施“三教”改革,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1+X證書內容有機結合,促使重構后的課程內容更加合理、實用,更加貼近實際。“崗課賽證融通”替代了啟發式和建設性的情境教學,學生在學習中互動交流和研究討論,整合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參考文獻:
裴星星.“崗課賽證”融通背景下中職物聯網技術應用專業內涵建設的思考[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22(6):60-63.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李琴芳
注:本文系鹽城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職業教育發展研究立項課題“中職機電專業1+X崗課賽證融通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為例”(課題項目編號:2022-L-053)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楊阿華,江蘇東臺人,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電專業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