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摘? 要: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系統活動模式,在目標任務驅動下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采用文獻資料、系統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模式進行研究分析,基于目標性、過程性、結果性三個維度理論基礎,分別從框架結構、教學環節、板塊內容和學生活動等方面提出構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堅持完整、系統化的基本原則,各部分教學環節具有內在的系統邏輯,引導學生把握健美操技能的本質以及學會整合知識,進而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設計;教育觀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2-0074-04
Abstract: The contextualized teaching of making Aerobics the gold course, has realized the activity mode of students' autonomous cooperative inquiry learning syste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students' core discipline literacy driven by target tasks.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contextualized teaching mode of making Aerobics the gold course,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ree dimensions of goal, process, and result,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a teaching mode of making Aerobics the gold course in universities guided by students' core literacy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ramework structure, teaching links, module content, and student activities, and adheres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grity and systematization. Each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has an inherent system logic that guides students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aerobics skills and learn to integrate knowledge, 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re sports literacy.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erobics; golden course teaching; contextualized design; educational view
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過程是以多元化信息傳遞為載體,在教師主導下依據健美操金課教學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有組織、有規律、有目的地去學習知識、理解知識及感受知識的內在能量進而轉化為應用能力,其間多元信息傳遞是基于生活的層面,把抽象復雜的知識生活化、情感化。在數字信息化時代,對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健美操金課教學設計過程中借助互聯網信息傳遞平臺,能夠使教學過程更加形象生動富有活力,使學生更加系統直觀地了解健美操技術動作的本質內涵。在“互聯網+”教育平臺豐富運行的環境下,高校健美操課程與教學模式也在不斷進行數字化的教育變革,建構課堂教學新型模式和實踐路徑,著力提升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成為智慧教育生態化發展的踐行向度[1]。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高校健美操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其根本任務在于重組教學流程、更新育人理念、優化教學目標、拓展教育技術支持路徑,實現規模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目標與應用相契合以及內容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臻達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與綜合發展。
一?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設計的理論依據
體教融合背景下,鑒于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周期較長、內容跨度較大、知識結構復雜,在設計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要切實體現整體教育理論、系統結構化的教學思維、情境化的學習理論[2]。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設計既要有理論的深度,又要有實踐的廣度,更要有創新的維度,因此需要在三個維度上獲取相應的理論依據。目標性維度是以因材施教、最近發展區等為主的教學思想理論;過程性維度是以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協同化的合作學習、創新性的探究學習為主的建構主義理論依據;結果性維度是以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終身學習能力培養等為主的教育理念。如圖1所示。
(一)? 目標性維度:明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核心觀
孔子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注重發展學生的專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朱熹用“孔子施教,各因其材”來概括孔子因人而異的教育方法,并且首倡在教育過程中因材施教要明確要求,因學生而異培養人才。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的 “多元智能理論”,區分了八種智能,對認識兒童的天賦,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智能方面表現出了多種可能性,例如:語言智能、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3]。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1896—1934)在論述教學與發展的關系中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理論、“教學必須走在發展的前面”等觀點,對情境學習、合作學習等起到了較為顯著的引導作用。其“最近發展區”理論學說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發展分成了兩種水平:一種是原有發展水平,即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潛在發展水平,即在教師或成人的引導與幫助下才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稱為最近發展區。教育者通過改進教學方法、優化知識結構、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等,使學生發揮了較大潛質之后而獲得的水平就是現有的實際發展水平。依據維果斯基的教學與發展理論,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面向一個班級的學生個體,把班級相同發展水平的學生分成若干組,經過分析不同組群的學生原有水平差異獲取發展水平的最近發展區,如圖2所示。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設計與運用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對學生個體發展水平的認知問題,通過系統地設計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過程,導入生活情境和問題化情境,精確診斷學生自身發展問題和學習障礙,以此為目標起點貫穿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各個環節。教師依據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設置任務情境,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原有發展水平,進而組織合作學習使學生發散思維來分析問題,進一步設置應用情境來探究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以此推動學生學習水平高階發展。
(二)? 過程性維度:鞏固落實以體育核心素養為方向的教育發展觀
德國教育思想家赫爾巴特重視全面而深刻的知識教學,其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活動與心理活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主要包括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即教學形式階段理論[4]。以上教育思想對當今學校建構主義教學活動具有深遠的影響和指導價值。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設計遵循學生個體發展規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校園虛擬網增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空間上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究知識的能力。依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是將準備好的知識內容教給學生,而是通過導學設計提出解決的問題的原型,并指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創新思維探索,把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綜合、重組、轉換、改造,來解釋新信息、新事物、新現象以及解決新問題,逐步培養學生的高階運動思維能力[5]。
(三)? 結果性維度:臻達以學生學習成效為目的的教育評價觀
以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終身學習能力等為主的教育理念指向了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是對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效果的反饋,不僅體現為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認知發展成就,也體現在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個性等非認知因素的發展水平。在我國教育評價實踐中,比較強調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發展,也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總的目標和趨勢。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設計要有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確保每個學科每個單元都應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更加直接有效地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效[6]。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并不像傳統的智力理論所規定的那樣,以語言能力和數理能力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相反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相對獨立的、與特定的認知領域或知識范疇相聯系的多種智力,在每個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組合,使得每個人的智力各具特點。”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的設計最直接的目標就是要切實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能夠把所學所感所悟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提高認知水平,促進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高階運動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發散創新思維的能力,促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形成自主、自覺的興趣意識以及終身學習的行為習慣[7]。
二?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設計的踐行向度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設計需要堅持完整、系統化的基本原則,以單元主題為總目標,統籌單元知識、情境、問題、活動和檢測評價等教學過程要素,各部分教學環節具有內在的系統邏輯,引導學生把握情境化教學的本質以及學會整合知識,積極參與實踐,進而培養體育核心素養。
(一)?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設計思路
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基于不同的情境設置。以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為引領,教師通過創設不同情境,引導學生結合健美操技術動作進行自主練習,提出問題進行合作學習,以創建知識遷移思維進行探究研習,最終達到提升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在日常的健美操金課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要不斷為學生的學習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在創新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為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石,使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和創新意識,逐步完善技術動作。依托“互聯網+”教育平臺學生學習知識和提高運動能力相結合,所以在健美操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巧妙構思,設計教學方法,使學生運動能力能夠在各種情境中得到鍛煉和提高[8]。比如教師在健美操金課教學活動當中,設置一個單元知識的鏈接并分成若干個知識點,通過設置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去嘗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系統總結單元知識點、靈活應用,并歸納為一個知識內在規律,而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直接讓學生知道,讓學生經歷參與獨立思考和探究的過程,達成一種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訓練形式。
(二)? 確定情境化教學大概念下的教學環節
確定單元學科大概念有助于進一步明晰單元主題,在健美操金課教學各環節設計中統攝教學模式的系統性、完整性、邏輯性,使課時中等概念下的零散知識和小概念知識點之間凝結串聯在一起,實現健美操金課教學模式各環節的內在邏輯和有機統一,培養學生在學習健美操技術動作的過程中能夠創新思維,樹立整體觀念。為更好地體現情境化教學的各個環節的實施過程,需要設置各環節具體操作任務和目標要求,其目的有助于引導學生參與情境化自主練習、獨立思考、合作學習、探究研習,培養學生的高階運動思維能力。如圖3所示。
高校健美操金課情境化教學環節具有相對穩定性,各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并相互作用關聯共同完成任務目標,教師教的環節和學生學的環節同步進行,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子目標,每個運動節點概念下對應不同小目標。另外,還可解構為多個教學環節,并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教、學、練、賽的實施過程。
(三)? 依據教學環節目標任務組織優化訓練過程
情境化教學總目標統領下具有若干課時中等概念教學目標以及多元子目標,教學實施過程中依據各層級概念下的目標任務來組織學習活動,實現目標任務驅動的訓練活動的具體化以及科學有效的實踐操作。圖4體現了情境化教學時間模式與目標結構化空間內在的邏輯性聯系。目標任務驅動下各個教學環節分解為若干子目標,然后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任務組成相應的訓練活動序列,每項訓練活動之間可以相互作用與支撐,每項子目標的達成,最終實現健美操金課情境化教學的總目標。
依據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結構模式設計的思維,對學生的情感認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應用知識以及進而轉化成的學習能力進行目標解構設計,如圖4中所表示的目標層次和活動內容的建構,使情境化教學環節更加具有邏輯性和系統性。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結構是不同時間段內由連續發生的多個課時和專項技術緊密聯系在一起,豐富各板塊情境化教學內容,形成可持續的系統化的穩定關聯體,促進健美操教學活動質量和效果更加顯著。
三? 結束語
在“體育強國2035”建設背景下融合情境化金課教學資源發展優勢,針對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資源共享過程中首要彰顯“立德樹人”的核心志趣,以期切實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以發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為目標,高校健美操金課教學情境化模式設計需要堅持完整、系統化的基本原則,以情境化的專項訓練為總目標,統籌運動知識、情境、問題、訓練活動和檢測評價等教學過程要素,各部分教學環節具有內在的系統邏輯,引導學生把握健美操技術動作的本質以及學會整合訓練內容,進而培養高階運動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佳新,周洪宇.中國教育改革的邏輯向度及其內在關系[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22,5(5):13-26.
[2] 仲冰冰,顏軍.體教融合視角下高校健美操專項教學改革的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7(2):205-211.
[3] LINDA G,BRVCE C,DEE D.多元智能教與學的策略[M].王成全,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9):12-15.
[4] 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教育學講授綱要[M].李其龍,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2-54,70-72,219-221.
[5] 任璐,卜宏波.金課理念下地方高校健美操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9(3):68-70.
[6] 劉麗.金課建設對促進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創新的研究[J].拳擊與格斗,2021(11):102-103.
[7] 董新軍.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高教學刊,2020(18):133-135.
[8] 陳科寧.情境教學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中應用的理論探索[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10):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