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旭
摘要:目的 探究細節性護理干預對手術室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數字表法分為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和細節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每組50例,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性、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手術室患者進行細節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安全性,改善心理狀態及疼痛程度,拉近護患關系,促進患者身體康復效果。
關鍵詞:細節性護理;手術室;并發癥;護理質量;護理安全;心理狀態
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較多,容易引起護理風險事件,嚴重時會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造成護理質量下降,手術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術后并發癥的發生[1~2]。有效的護理措施可助于手術室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提高手術室安全性,減少患者手術并發癥,而細節護理對手術室的工作質量具有一定幫助。細節護理是指護理人員通過自身的護理技能,為患者提供圍手術期各階段的細節化護理干預,及時全面的為患者提供優質、細節的護理服務,包括心理干預、健康宣教、術后康復指導等,全力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升手術室整體護理質量[3~4]。本研究旨在探討細節性護理干預對手術室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55歲,平均(34.50±2.11)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25例,大學及以上15例;顱腦手術20例,腫瘤手術18例,其他手術12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59歲,平均(37.02±3.41)歲;小學及以下8例,中學26例,大學及以上16例;顱腦手術22例,腫瘤手術17例,其他手術11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手術治療標準,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者;意識清晰,具備自主溝通條件者;治療和護理配合度良好者。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者;存在精神類疾病,無法正常溝通或溝通存在障礙者;惡性腫瘤或癌性細胞轉移、擴散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細節性護理干預。
(1)成立護理小組:護士長為小組組長,小組成員包括麻醉師、護理人員和器械管理人員,小組成員定期組織護理知識培訓,提升個人的護理技能、綜合素質,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相互討論護理中的內容和核心理念,共同制定護理方案。
(2)完善安全體系: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建立適合手術室的細節管理制度,確保每位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細節性護理干預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每月召開一次總結大會,總結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針對所提出的缺陷和不足制定改進方案,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5~6]。
(3)細節性護理:患者入院開始,護理人員及時對其與家屬進行疾病知識教育,了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及時糾正其不正確的認知觀念,以正確的溝通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疾病認知,告知治療注意事項等[7~8]。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根據患者的心理問題展開護理,可以通過講解以往治療成功案例的方式,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提高治療和護理配合度[9~10]。術前告知患者禁食禁飲時間以及其他注意事項,需要備皮的手術需提前做好準備;術中注意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征,做好患者的保暖和隱私保護工作,對局部麻醉患者要及時安撫情緒,醫護人員之間的交流要盡量平和,避免影響患者的心態;術后根據患者麻醉恢復情況開展護理工作,實時監控患者的生命體征和麻醉藥效情況,如有異常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配合處理。飲食護理:術后要注意飲食清淡,多攝入蛋白質和維生素,避免食用辛辣、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發生嗆咳、便秘等情況,從而影響手術傷口的恢復。患者麻醉藥效消失后,護理人員可協助患者進行簡單的床上四肢活動、床上坐起等,待患者體力恢復后,可以進行下床慢走、如廁等訓練,整個活動過程都要有護理人員或家屬陪同,以防出現跌倒、摔傷等不良情況。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疾病制定回訪計劃,定期給予患者指導。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2)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由患者根據自己的護理感受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流程進行評分,主要包括術前準備、麻醉消毒、儀器管理、心理關懷,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
(3)比較兩組護理安全性。由患者進行安全性評分,內容包括并發癥專業護理、護理風險預防、護理差錯改進以及護患糾紛處理,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說明護理安全性越高。
(4)比較兩組滿意率。以匿名調查問卷的形式,由患者對本次護理進行滿意度評價,滿意度更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n×100%。
(5)比較兩組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采用焦慮、抑郁測評表和視覺模擬疼痛評分進行評估,焦慮、抑郁以及疼痛評分越低,說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好、疼痛程度越輕。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觀察組護理后的護理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安全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護理安全情況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安全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心理狀態和疼痛程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以及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手術室具有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高、護理難度大的特點,接診的患者一般是急診或重癥患者,與其他科室相比,更加需要優質的護理干預。患者在手術治療中,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應激反應,影響其心理情緒,而稍有護理不當極易引發并發癥,影響患者的身體康復。良好的護理干預可以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程度,減輕患者的生理痛苦,緩解心理問題,促進預后發展。細節性護理干預是在整體護理干預的基礎上,更加關注每個環節細微之處的新型護理模式,從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等各個階段入手,加強對生命體征的監控,強化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和觀察,關注患者心理狀態,更好地提高護理針對性和高效性,防止發生護理遺漏,減少患者手術并發癥,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性、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患者進行細節性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安全性,改善心理狀態及疼痛程度,拉近護患關系,促進患者身體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璐,程芳蘭,朱鴻飛,等.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普外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0):120-122.
[2] 錢玲紅,張玉娟,鄭蓉.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323-324.
[3] 孟姣,朱海松,張輝.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腎癌后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術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0,27(4):460-463.
[4] 宗芳.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J].智慧健康,2022,1(21):121-124.
[5] 宿海燕,葉蕓杉.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1,32(1):99-101.
[6] 都莊,李璐,劉鈺.細節護理管理在手術室腔鏡器械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2):185-186.
[7] 賈寧.細節護理管理在手術室腔鏡器械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24):177-178.
[8] 扈艷,郭婷,布赫.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29):4082-4085.
[9] 孫慧.手術室全期細節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2(5):59-61.
[10] 閻勝娟.細節護理在手術室管理及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