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山東省滕州市至善學校,山東滕州 277500)
初中化學在初中階段對學生的作用與價值不可忽視,其在各科當中也處于重要地位,因此,化學展開實驗教學也不斷引起教育者的重視,化學實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不斷將化學知識內化,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實際操作的準確度,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于教師能夠隨時調整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使得化學實驗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適應,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發,提升其在化學實驗課堂的活躍度,這有利于不斷強化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程不斷改革,新課程改革工作也逐漸落實,要求教師要不斷通過學習和深造接受新的理念,在實踐中摸索更加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不斷創新教學手段,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導向。而初中化學教學應當做到理論與實驗相結合,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實驗課堂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表現的環節,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當不斷總結教學經驗,以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改大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初中化學教師認識到化學學習不應當只是理論、原理的學習,還應當展開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化學知識,促進學生提升化學素養,在實踐中用理論約束行為,強化素質和能力,達到新課改的標準,教師在落實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出臺,雖然越來越多的初中化學教師會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來調整自身教學方式,不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然而還有些教師仍存在落后的教學理念,依然以應試為教學目的,沒有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去優化教學內容,很多初中化學教師還沒有掌握和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仍然用落后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這使得學生不能夠轉化被動的學習狀態,面對枯燥的化學原理,逐步降低對化學的學習興趣。盡管有些教師在初中化學課堂會或多或少摻雜實驗演示,但是由于沒有深入了解和掌握教學改革的目的,導致實驗教學無法發揮作用,不利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真正落實新課改要求的過程當中,化學實驗課堂上,一些學生表達完觀點之后,教師解決不了學生的問題,以至于學生對化學課程失去很大興趣。然而有的時候化學課時設置得比較緊張,使得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多次復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容易遺忘化學知識,不利于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即使學生在課堂上發現很多新奇的觀點,但由于沒有時間去進一步的探索,學生的學習需求沒有被滿足,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化學課堂也不能夠實現教學目標,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在化學課堂上的引領和組織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專業素質高,品德高尚的教師,對學生是有言傳身教的作用的,如果一個教師本身就比較熱愛化學實驗,能夠不斷探索化學原理,這也會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能夠投入到學習當中并提升學習興趣,然而如果初中化學教師沒有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疏于培養學生形成探索精神,化學實驗的無趣使得學生不愿意跟隨教師進行化學實驗探究,這就不利于學生形成化學思維。有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對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意識,制約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效果,而很多學校由于優秀的師資力量不夠,尤其是教師本人不注重化學實驗教學,使得教學手段不能夠適應學生的現代化需求,學生很難養成一定的創新意識。
初中化學實驗需要學校提供一定的實驗儀器,而實驗儀器的置辦則需要資金,目前很多學校的初中化學實驗室不夠完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很多化學實驗室設備不夠齊全,學生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實驗,深化學習知識。存在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課程比較緊張,無法對實驗課程的每一個步驟都進行了解和掌握,因此學校購買儀器是沒有必要的。而教師的這種認知本身就是錯誤的,學生即便聽老師講解再多,沒有真正地動手去操作,也是無法理解和對化學產生興趣的,再加上學生的記憶力也不夠牢靠,即使記住復雜的原理,也無法靈活地將其運用在生活當中,這對學生的學習無疑是不利的。
初中化學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直接灌輸學生知識的思想。不斷落實新課改的標準與要求,強化自身專業知識,不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條件。教師應當在新的教學觀念下,構建師生之間緩解關系的橋梁,逐漸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有助于學生接受并愛上化學。初中化學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在學生實驗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指導,也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化學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解決,不斷培養其創新精神,實現創新性發展。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需求放在第一位,按照學生不同的需求,合理安排學生實驗內容,學生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互相協作并完成化學實驗,從而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例如,在進行野外觀測酸性降雨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研究,比如酸性降雨的危害等。由于學生不可能去野外進行觀測,教師應當利用網絡等多媒體手段來展開教學,可以進行模擬實驗給學生觀測,讓學生熟悉實驗步驟,對一些數據進行統計并核算,通過模擬實驗進行觀察,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酸性雨水的參考信息,能夠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同時教師給學生提供合作實驗的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得學生和小組成員之間能夠互相學習其長處。基于此,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理解化學實驗的重要性,還能夠和同學之間互相促進學習進步。
在化學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進行不同的實驗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化學,鼓勵學生做一些與化學知識相關的實驗,對實驗結論要細心地記錄,保證其準確性和真實性。教師可以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實驗示范,幫助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能夠真真切切地了解化學,不斷探索化學世界的奧秘,盡量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各行各業都開始使用信息技術,化學教學也不例外,教師也應當通過互聯網技術,拓展學生的化學知識廣度,指引其在眾多化學知識中獲取所需內容,實現快捷、有效的學習,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實驗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由于學生實驗方法不當或者教師的講解有誤而導致各種事件發生的事情數不勝數,這不僅使得學生無法記住化學知識,還會造成很大的危險,學生也不能夠靈活地進行化學實驗。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對錯誤進行仿真,將實驗整個過程放給同學看,同學也會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了解常見的酸和堿的分類,再給予學生一個實驗問題,比如如果在濃烈的硫酸中加入大量的硫酸會產生什么結果。然而該實驗是無法真實進行的,這就需要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動畫模擬:當濃硫酸被沖淡后,往里面再倒一杯硫酸,立刻又會煮沸,然后會有一滴滴的硫磺噴涌而出。將無法實現的實驗演示給學生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化學物質之間產生接觸的奧妙,進一步幫助學生完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轉化,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印象,減輕學生學習化學的壓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實驗問題,又能夠凸顯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與實驗相關的電影片段,為學生演示硫酸噴出的全過程,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也能夠感受硫酸的破壞力,從而在化學實驗當中會特別小心硫酸物品的使用與擺放,這些意識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力,避免在實驗過程當中產生不良后果。
在開展化學實驗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化學實驗目標,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反復練習,獲得好的實驗結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由于每堂課的側重點都不一樣,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實驗當中涉及到的化學知識以及實驗過程又比較復雜和抽象,需要學生在了解化學實驗目標的前提下開展實驗,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知識體系,構建實驗思維導圖,有效幫助學生掌握實驗內容,明確學習目標,使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掌握能力更強,學習效果也會強化,更能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
例如,進行“鋼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很多教師都會讓學生進行這個實驗,這也是初中化學很重要的一個實驗內容,然而在實驗過程當中,學生只關心鋼絲會不會著,而不會關注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利于學生從實驗中獲取有效信息。再加上學生也沒有聽到老師的任何解釋,這使得實驗的教學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無法讓學生提升對化學實驗的認識。基于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帶領學生實驗時,應當讓學生對化學實驗有清晰的認知,保證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夠參與進去,能夠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產生的問題應當及時解決,不留到課后,不斷提升化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實驗壓力。尤其面對一些特別復雜的實驗時,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提前的講解,也可以簡單地為學生進行一個演示,使學生熟練實驗過程和明確實驗目標,讓學生發現實驗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使得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激發學習主動性,解決學生一旦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會忘記化學知識的現象,保證學生能夠用舉一反三的能力來學習化學。
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演示、微課演示以及多媒體演示等,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化學實驗方法,在對學生展示實驗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其中蘊藏的化學知識加以解釋,幫助學生使用更正確的方法展開實驗,以此來提升實驗結論的準確性,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錯誤操作導致不良后果。在進行實驗演示時,教師可以將理論、實驗以及注意事項三者結合,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實驗操作。
例如,面對“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變渾濁”這種稍復雜的實驗,需要采集二氧化碳、除水干燥、規范設備順序等,這些方面將直接關系到實驗的成與敗。因此,在實驗前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實驗各個部分的關系、介紹二氧化碳的制備方法、石灰水的處理過程和使用儀器等,這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實驗前做好準備工作,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之后,教師就可以在教室里用試管、燒杯、石灰水溶液、酒精燈等來做實驗,讓同學們能夠看到整個實驗的過程。通過對學生進行的教學實驗的演示,讓學生了解和學習過后進行結論概括,并與同學或教師進行深度探討,分析結論的對錯,同時將學到的實驗知識記錄下來,方便其復習,也為下次實驗做準備。
綜上所述,初中的每個階段都是學生接觸化學的重要時期,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總是有一時之間無法轉換思維、對化學知識掌握不夠熟練的情況,化學原理也很豐富同時不容易被理解,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應當打開教學思路,教會學生自己動手,親自驗證化學原理等,加深對化學的理解,并構建一定的知識體系,在生活中遇到化學問題也能用實驗的方式去驗證解決。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提升創新水平,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