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宏加
【摘? 要】? 信息技術憑借自身獨特的優勢為教育教學注入了生機與活力,但與此同時,也對傳統教育方式、教學觀念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它以實驗為基礎,多數情況下物理概念、定理都來自實驗,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可以為學生營造多樣化的視聽感受,將傳統課堂無法呈現的微觀內容呈現出來,以達到化抽象為形象、化復雜為簡單的教育效果,通過動態化的方式突出教學重難點.隨著初中物理難度的不斷增加,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升,這種情況下,要想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充分凸顯其優勢,可以有效彌補傳統物理課堂的不足.
1? 對初中物理課堂信息技術的簡述
目前,信息技術已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多媒體已成為初中物理教師展示知識點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內容直觀地呈現到學生面前,同時還可以對課本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從最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對物理教學的興趣,這樣一來原本沉悶的課堂就會變得生動、活躍.另外,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只局限于展示知識點上,它還可以與通信技術、控制技術以及傳感技術等結合起來,可以與家庭教育、課外教學活動、遠程協作教學等聯系起來.初中物理教學的抽象性、邏輯性比較強,不同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利于豐富初中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從而使其加深對物理現象、物理知識原理的理解.
2?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2.1? 可以直觀展示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具有抽象性特征,多數學生認為只能通過死記硬背才能達到記憶目的,因此學習興趣并不濃厚.隨著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運用多媒體可以將很多深度物理知識展示出來,尤其是一些微觀物理現象,可以幫助人們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同時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比方說電荷定向運動、分子熱運動,這些物理現象都是無法通過肉眼觀察到的,在多媒體課堂上學生可以真實地感受到這些微觀物理變化的發生,從而感受到物理世界的魅力.
例如? 在“平拋運動”課堂上,教師運用視頻的形式將水平方向直線運動與平拋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與平拋運動播放出來,并且進行緩慢、逐幀播放,引導學生觀察不同運動之間的區別,以加深對平拋運動概念的理解.
2.2? 可以使教學方式更為靈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教師要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合理化運用,使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從教學能力提升的角度來看,目前多數教師依然以課本為依托進行課堂講授,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與交流,僅有的一些交流也是為了應對考試,而不是為了改變教學模式.所以,當前的物理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從網絡中獲得需要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網課、微視頻等方式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升其教學水平.
另外,教師還可以對教學資料進行整理,構建龐大的教學資源庫,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從中調取教學資源,使備課、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師生交流中社交平臺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與教師、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師生關系,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學習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2.3? 可以大幅度提升課堂效率
傳統物理課堂上,板書、畫圖占據了大量課堂時間,同時練習的時間在課堂上所占比重也比較高,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連貫性的體會,同時也難以對物理知識進行有效拓展.但是隨著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上的應用,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好教學課件,在課堂上借助于課件實施教學,這樣教師只要將教學順序適當調整即可,配以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此減少練習時間,從而以一種更為靈活、開放的方式進行物理教學.這對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拓展學生的物理知識非常重要,可以使物理教學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3? 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物理課堂,應該與物理學科的特點相結合,對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探究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3.1?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探索新領域、學習新知識的內驅力,只有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才能促進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的提升.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在教材中積極挖掘興趣元素,充分發揮出多媒體的獨特優勢,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從而使物理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性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音頻、視頻等工具,為學生營造多重感官刺激,使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出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這種趣味性課堂遠比傳統課堂的吸引力大得過.
例如? 在“運動的描述”教學中,教師運用《刻舟求劍》這一成語故事引出該節課內容:“大家都學過這個成語故事,那么想一想,用船夫的方法可以找到劍嗎?現在我們運用物理知識來解答這一問題.”利用成語故事進行課堂導入,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在故事的引導下學習這節課的內容,對機械運動、參照物、物體運動相對性等加深理解.當學生掌握了這些內容以后,他們就可以從物理角度上對不能找到劍的原因進行解釋和說明.
3.2? 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多數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都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使枯燥難懂的知識轉化成形象、生動的內容,以拓寬其學習視野,對物理學習方式進行優化,從而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在物理課堂上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豐富其學習意識,以對其物理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例如? 在“汽化與液化”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物理原理的理解,教師引導其參與到“汽化與液化”的實驗中,通過實驗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在場地、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下,這節課無法在課堂上操作,因此教師借助于信息技術生動、形象地呈現出教學內容,將實驗操作的流程、現象展示給學生們看,引導學生觀看視頻,或在多媒體展示的情況下進行模擬實驗,以更好地掌握這部分物理知識,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另外,為學生呈現實驗過程時,教師還鼓勵學生作好實驗記錄,并且積極參與對實驗的探索活動.事實證明,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同時使其知識框架更加完善,最終達到提升核心素養的目的.
3.3? 通過實踐探究豐富教學活動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深入了解物理概念與原理,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關注,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實驗明確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并且實現對知識點的遷移,以此促進思維發散,進行多元化的探究實踐.在學生實踐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其提供積極的指示與引導,指導其認真觀察實驗過程,使其更加深入地掌握實驗中涉及的基本概念,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活動,同時還可以促進其學習實效的提升.
例如? 在“凸透鏡成像”教學中,在導入環節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出教材知識點,引導學生對知識點的關系進行探究.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關于知識點的實例,并且引導其根據生活實驗加深對其規律的理解.當基本知識講解完成以后,教師還向學生提問到:凸透鏡成像正倒、大小與物體的位置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在問題的指引下,教師與學生一同進行物理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實驗流程,首先要準備好相關實驗器材,并進行實驗小組的劃分,然后學生們對物距與焦距大小不同的實驗進行探究.實驗過程中教師會關注學生的實際操作,并給予適當引導.通過自主操作、小組合作,極大地強化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還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總結,并且形成觀察報告.最后,當實驗探究結束后,教師還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將自己的感想說出來,以強化其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
3.4? 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演示
在物理課堂上,通過實驗演示教學,學生很快就可以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應該將物理演示實驗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起來,引導學生動手實驗,尤其是一些器械較多、比較復雜的實驗,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演示實驗教學,在用多媒體展示教學內容的同時,教師到講臺上對實驗步驟進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細微現象進行細致地觀察,同時還可以通過演示實驗加深對物理現象的認識.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實驗,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通過視頻、圖片以及微課的形式,將實驗過程、物理現象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另外,在演示實驗中,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度,既使學生無法親手操作,也要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
例如? 在“液體內部的壓強”教學中,因為液體內的壓強無法用肉眼看到,因此教師在演示過程中,用箭頭將壓強的方向、受力面積表示出來,這樣學生即可看到液體內亞強的形成形式,從而加深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完成了演示實驗以后,教師還提出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以檢測其是否已經弄懂,并且準備新的演示實驗,讓他們對產生壓強的方向和受力面積進行口述,還要求其計算出液體內的壓強.
4? 結語
綜上,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構建初中物理課堂,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出多樣化的學習材料,同時還可以將物理實驗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們看,這樣即可有效彌補傳統課堂由于一些外在條件而無法開展演示實驗的不足,使學生在清晰的、立體化的演示過程中,加深對物理結論的理解與掌握,從而為實驗教學創造一個新的形式.另外,信息技術課堂上用到了大量的學習素材,還會用到一些動畫、視頻等內容,極大地降低了物理知識的難度,不僅可以幫助其樹立起對物理學習的信心,還可以激發其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從最大程度上促進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龍強,于斌.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12):206-209.
[2]吳建桂.優化多媒體優勢 促進探究式實驗——信息技術環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研究[J].亞太教育,2022(13):120-122.
[3]沙琦波,陳心怡.核心素養導向下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融合探索——以“物體的內能”為例[J].物理教師,2022,43(03):40-43.
[4]孫少輝.從微能力點到融合點的思考與實踐——以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數字教育,2021,7(02):63-67.
[5]冉令輝,龐坤,盧秀華,魏春俠.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背景下運用“初中物理引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2):30-33.
[6]汪云華,王帆.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歐姆定律學習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03):72-75.
[7]潘良道.合理整合信息技術 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對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幾點認識[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