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琴
教師的職業倦怠是指教師在長期的工作壓力下產生的失望情緒和身心疲勞的狀態,一般表現為對工作失去熱情,在面對學生時態度冷淡,有意疏遠學生,工作積極性大幅下降,工作成效不明顯。職業倦怠不僅會對教師的工作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還不利于教師的身心健康。而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提高教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需要有關部門、學校、社會和教師群體的共同努力。教師需要認識到職業倦怠的危害,學會調適自身的情緒。學校也應該重視教師的感受,為教師提供舒適的工作環境。本文分析了中學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了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一、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原因
一些教師在剛剛投入工作時對工作充滿熱情,精力十足,希望能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最合適的教育。然而,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他們常常會過度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情感資源。隨著工作周期的加長,這些教師會感覺疲憊,喪失工作熱情,工作成就感有所降低,從而產生職業倦怠。
教師在上課之前要為課堂教學做準備,除了要根據課程內容制定詳細的教學方案,還要根據班級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制定符合學生認識水平和發展需求的課程方案,并設計、批改作業習題,難免會感到壓力大,精力分配不均勻。日復一日,教師會產生疲倦感,其工作熱情開始衰減,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
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其心智尚不成熟,情緒波動大。教師可能會在師生交往和班級管理中遇到各種問題和挫折,要處理各種瑣碎的工作。學生之間都具有個體差異,教師每天要處理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這加重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除了教學工作,教師還需要在課余時間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部分年輕教師由于經驗不足,需要抽時間學習心理輔導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這些都增加了教師的壓力。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他們的成長發展,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這些繁重的工作任務很容易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二、職業倦怠的危害
如果教師產生了職業倦怠,那么他們會極易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會經常感到憤怒、煩躁、枯燥、乏味。這種情緒變化會危害教師的心理健康,甚至對教師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會影響自身,也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傷害。當喪失了工作熱情和興趣后,教師可能會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心理變化,從而導致教育教學質量下降,阻礙學生的進步。與此同時,教師疲憊、易煩躁的狀態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導致課堂氛圍沉悶,這將嚴重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在家校溝通中,教師的倦怠心理會使其疏忽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這容易使教師和家長間產生矛盾,為開展教學工作增添困難。
三、消除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
(一)教師層面
1.與他人交流,自我調節情緒。當出現職業倦怠現象時,教師不能繼續放任自己的錯誤行為,一定要敢于反思自己,積極調整自己的狀態。教師可以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同事抒發自己的情感變化和真實的想法,尋求朋友和同事的幫助,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還可以釋放自己的壓力。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正確看待職業倦怠。職業倦怠現象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社會現象,而非個體現象。教師要積極采取應對措施,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緩解職業倦怠,并做出改變。
2.培養愛好,排解不良情緒。當面對的壓力過大時,教師會出現不安、煩躁、焦慮的心理。教師需要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變化,學會用合理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緒,比如培養一個愛好。這有助于分散注意力,幫助教師釋放壓力、調整狀態,讓教師恢復對生活、工作的熱情,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教師可以在課后給自己找些情感宣泄的辦法,比如唱歌、跳舞、聽音樂會等,接受藝術的熏陶,感受藝術的療愈作用,以排解自己內心世界的壓力、焦慮。
3.不斷提升自我,提高自身能力。韓愈在《師說》中詮釋了教師這個職業的價值:“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币鲆幻细竦慕處?,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強大的專業能力?!案畈拍苋~茂,水厚方能負大舟”,教師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學習,拓寬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成為業務精湛、學生喜愛的高素質教師。當處于不斷變革的社會中,面對社會轉型、教育改革時,教師要及時更新知識,深化自身對教育的理解。具體來說,教師在平常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多讀書、??磮?、勤上網,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時時處處采集知識的花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舉重若輕地勝任本職工作,體會知識之美和教育之美,從而克服職業倦怠。
(二)學校層面
1.加強對教師的關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會給學生帶來深遠的影響。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還要關注教師的情感變化,在重視學生學習的同時重視教師的發展,從而使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共同成長。
具體而言,學校要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教師的情感變化,給予教師充分的人文關懷,讓教師能夠在寬松和諧的校園環境中發展自己的專業能力。只有學校更加關注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為教師提供一個有保障的工作環境和穩定的發展平臺,滿足教師的多種需要,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才能夠更加投入教學工作,從而消除職業倦怠,提高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增加教師福利,保證教師的生活質量,給予教師安慰,幫助教師緩解壓力、解決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以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2.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學??梢悦嫦蚪處煻ㄆ陂_展教育和培訓活動,激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情,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使教師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而更好地勝任教師崗位,消除職業倦怠。學校還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一些活動,豐富教師的假期生活。比如,當地的幾個學??珊献鏖_展有關音樂、舞蹈、戲劇等方面的表演活動,以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幫助教師釋放壓力,避免教師的職業倦怠。
學校還需要制定人性化、有溫度的管理制度,多與教師進行溝通,除了關注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表現,還要關注教師的心理變化??啥嘟M織一些非教學工作方面的會議,讓教師在會議上分享自己的心理變化,提出對學生、對學校、對學校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釋放自己的壓力,提出自己的問題,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經驗,以使自己更好地適應教學工作,從而消除職業倦怠。
3.鼓勵教師進步。為了鼓勵教師不斷進步,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學??梢詾榻處熖峁└嗟陌l展機會,組織教學競賽或公開課活動,開展教師教學評優評先工作,設置與教學質量相關的榮譽稱號和獎項,如“優秀教師”“教學能手”“教學標兵”“師德標兵”等稱號。這有助于激發教師對職業本身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堅定職業自信,讓教師有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更好地感知學校、學生等對自身工作的認可。
(三)社會層面
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對教師自身的職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學生健康成長、教育事業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全社會要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形成尊重教師、理解教師、支持教師、關心教師、愛護教師的良好社會風尚,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職業地位。社會媒體要深入挖掘我國尊師重教的優秀傳統,彰顯其當代價值,廣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引起公眾對教師的尊重。社會公眾通過了解優秀教師的事跡,能充分意識到教師的偉大,領悟教師所承擔的艱巨責任,從而肯定和認可教師的付出,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這能使教師認識到自身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形成職業認同感,從而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
結語
發展高質量的教育,培養身心健康、素質高尚、心態陽光的學生,離不開一支高素質并且有職業歸屬感、幸福感、榮譽感的教師隊伍。學校需要關注教師在工作過程中的情感變化,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維護教師的心理健康,幫助教師減輕外在壓力,讓教師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生活。在工作中,教師應該保持熱情,學會排解自己的情緒,用正面情感感染學生,為學生帶來正能量,幫助學生形成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構建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學生共同成長。
(作者單位:白銀市靖遠縣靖遠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