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弋博
筆者通過在裁判文書網中輸入“民間借貸”“共同債務”兩個關鍵詞進行搜索,最終得到近10年來共有253篇裁判文書。雖然共同債務承擔在民間借貸案件中相較于所涉及的其他問題并不顯著,但仍然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典型案件進行分析,以此推動共同債務承擔的實證調查研究與法律體系完善。
并存債務承擔的法律基礎
以原債務人能否持續履行為判斷依據,將其劃分為免除責任和共存責任兩種類型。而共存的債務承擔,也被稱為債務加入,指的是在原來的債務關系中有新的人員加入,被稱為新債務人。雖然有新的債務人加入,但原本的債務雙方之間的關系不會發生改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551條突破了傳統民法典中規定的債權責任劃分標準,實現了債權責任的轉移目的。并存債務承擔具有如下3個主要特點:1.以原本已經存在的債務情況為依據,在此基礎上,由債務人或第三人直接通知債權人,無須經過債權人的許可;2.第三人在參加了債務的關系之后,可以以其與債權人相抵觸的原因,向債權人相抵觸,但其本身和債務人相抵觸的原因,則不能以其與債權人相抵觸的原因為抵觸;3.共存債務成立后,由于原債務人或第三人對該債務進行了全額償還,該債務由于第三人對該債務進行了償還,該債務的消除在第三人對該債務進行了償還時,該債權對第三人對該債務人產生了一種請求償還的關系。
案件事實
本案原告李紅,被告張瑋。2014年5月9日,被告(借款人)向原告借款120萬元。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明確:借到原告銀行轉賬100萬元,現金20萬元,合計120萬元,利息按年利率20%計算。2018年5月2日,原告與被告之子張小瑋協議離婚并簽署《離婚協議書》約定:男方在離婚一個星期內償還女方50萬元,如果男方在一個星期內不支付,將按銀行利息的最高4倍償還。2018年5月10日被告之子張小瑋再次簽署《欠款協議書》明確:張小瑋與李紅于2018年5月2日在成都市金牛區民政局離婚,經雙方協商,張小瑋承諾于2018年5月15日付給李紅人民幣330萬元。其中包括2014年借給張瑋的120萬元及其利息100萬元,《離婚協議書》中承諾的50萬元的離婚補償和60萬元的離婚安置費,共計330萬元。被告以擔保人身份在《欠款協議書》上簽字,協議還明確:此款張小瑋于2018年5月15日一次性付清,被告用通江老街拆遷房產、望江樓漁船作擔保,若張小瑋到時無法兌現,由擔保人(被告)全部負責,原告有權處置擔保財產還清張小瑋債務。但是,張小瑋和被告人未按約償還欠款。經原告催促,2018年10月27日,被告以欠款人身份簽署協議明確:本人張瑋因欠李紅合計330萬元,將于2018年10月28日中午12點整前歸還330萬元給李紅。如未能按時歸還,本人張瑋將以房產(通江老街金港苑1套)以及金牛區望江樓漁船作為賠償。因被告又未兌現還款承諾,原告和被告發生糾紛。經成都市金牛區營門口街道辦事處治安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原、被告雙方簽署了《人民調解協議書》。該《人民調解協議書》約定:2018年10月30日之前被告若未還款100萬元,將無條件變賣望江樓漁船,賣出望江樓漁船的錢歸原告所有,剩余金額按年利率20%的利息生息,到歸還日期為準;如果望江樓漁船變賣失敗,將以120萬元價值歸原告所有,剩余的210萬元于2019年1月29日前歸還原告,若未按日期歸還,按年利率20%利息生息,以調解協議制定日期到歸還日期為準,履行方式以銀行轉款為準。
2018年10月30日到期后,被告并未按《人民調解協議書》約定償還原告100萬元,也并未變賣望江樓漁船。2020年4月,政府相關部門對望江樓漁船進行拆遷安置,被告獲得補償款350萬元,該補償款全部劃入原告名下賬戶。因案外人王某對被告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凍結了原告名下銀行賬戶存款(限額350萬元),原告遂向法院提起執行異議。2020年6月18日,法院作出執行裁定認為:凍結原告名下的銀行賬戶中屬于被告所有的漁船拆遷款并無不當,駁回原告異議請求。2020年7月2日,原告又向法院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法院作出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借貸關系的成立與生效
一、120萬元借貸關系依法成立
2014年5月9日,被告向原告借款120萬元,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借條明確:借到原告100萬元銀行轉賬借款和20萬元現金借款?!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中明確規定:借款人可以通過提供借據、收據、欠條等書面形式,對該等書面形式的借款進行起訴;第9條第1款規定: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借款合同成立;第9條第2款規定: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借款合同成立。原告提起本案訴訟,主張120萬元借款關系成立,既提交了被告出具的借條,又提交了銀行轉賬回單證明100萬元銀行轉賬借款已經到達借款人被告賬戶。因此,原、被告雙方120萬元借貸關系已經依法成立生效。
二、按照年利率20%計算的120萬元借款的利息100萬元合法有效
2018年5月10日的《欠款協議書》確認120萬元的借款利息100萬元,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其一,原被告的借貸關系發生在2014年5月9日,當時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民間借貸利率沒有具體規定,依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私法自治原則,借貸利率可由當事人協商確定。本案中,借條由被告書寫向原告出具,其中年利率20%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法庭應予尊重。其二,2015年9月1日生效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的借款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的或者實際支付的利息未超過年利率36%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本案中,借條約定的年利率20%沒有超過法律規定的利率上限。其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1條規定,對2020年8月20日以后新受理的民事訴訟,如果在2020年8月20日以前簽訂了借款合同,但對從簽訂到2020年8月20日止期間的利息,應當按照當年的司法解釋進行計算的,應當予以支持;從2020年8月20日至歸還貸款之日止的利息,按照上述法律在訴訟期間所確定的利率保障標準進行計算。即按照該司法解釋,2014年5月9日至2020年8月19日期間的利息仍按照約定的年利率20%計算,欠款協議書中確認120萬元借款自借款日(2014年5月9日)至協議簽署日(2018年5月10日)的利息,按照年利率20%計算,利息為100萬元,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
民間借貸關系中的并存債務承擔
一、被告之子張小瑋在《離婚協議書》中承諾的共計110萬元債務合法有效
2018年5月2日,原告與被告的兒子張小瑋在當地婚姻登記處達成《離婚協議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088條規定:“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钡?090條:“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有負擔能力的另一方應當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痹凇峨x婚協議書》中,張小瑋明確表示向原告支付50萬元的離婚補償和60萬元的離婚安置費,該協議已經雙方簽字同意,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定,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因此,張小瑋對原告的50萬元離婚補償費和60萬元離婚安置費合法有效,張小瑋應當按照《離婚協議書》的內容按時給付原告50萬元離婚補償費和60萬元離婚安置費。
二、被告雖以擔保人身份在欠款協議書上簽字,但不能產生抵押擔保的法律效力
被告的擔保是抵押擔保?!肚房顓f議書》約定,此款張小瑋于2018年5月15日一次性付清,擔保人張瑋用通江老街拆遷房產、望江樓漁船作擔保,李紅有權處置擔保資產還清張小瑋債務。由此可見,《欠款協議書》約定的擔保是以實物(拆遷房產和漁船)擔保而不是人的信譽擔保,當債務履行期屆滿時而未獲清償時,債權人有權處置擔保財產?!肚房顓f議書》約定的答辯人的擔保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394條 “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焙偷?10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規定,應認定為抵押擔保,而非保證擔保。
原告與被告未依法簽訂抵押合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00條規定: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四)擔保的范圍。但是本案中,原告與被告未簽訂正式的抵押合同,《欠款協議書》中沒有包括抵押合同的一般條款,不具備抵押合同成立的形式要件。
原告的抵押權未依法設立,沒有對抗效力。(1)拆遷房屋不得作為抵押物?!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399條第5款規定,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不得抵押?!冻鞘蟹康禺a抵押管理辦法(2001修正)》第8條第4款規定,已依法公告列入拆遷范圍的房地產不可設定抵押。被告用作抵押的拆遷房產已被凍結權利登記、限制或者禁止流通,屬于“被監管的財產”不得抵押,也不能辦理抵押登記。(2)望江樓漁船未依法辦理抵押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03條規定:以動產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依照前述規定,望江樓漁船作為交通運輸工具,未進行抵押登記,沒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394條規定,抵押的設立是為了擔保債務的履行,在被告不履行債務時,原告就該抵押物有優先受償權。本案中,被告的拆遷房屋不能抵押,望江樓漁船又未辦理抵押登記,不具有對抗效力,原告不能就抵押物變賣、拍賣所得價款享有優先受償權。因此,被告雖以擔保人身份在欠款協議書上簽字,但不能產生抵押擔保的法律效力。
三、被告的兒子張小瑋加入了被告的借款債務,被告加入了其子張小瑋的離婚債務,形成并存的債務承擔,被告及其兒子張小瑋應對原告33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被告兒子張小瑋加入了被告的借款債務。2018年5月10日,被告之子張小瑋簽署《欠款協議書》承諾:在2018年5月15日給付原告330萬元,包括被告在2014年向原告的120萬元借款及利息100萬元。這表明,被告兒子張小瑋自愿承擔并償還被告的借款債務,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52條“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并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愿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币幎?,債務加入形成并存債務承擔。
(二)被告自愿承擔其子110萬元的離婚債務,也構成了并存債務承擔。被告兒子張小瑋的110萬元的離婚債務合法有效,被告在《欠款協議書》中明確表示“若張小瑋到時無法兌現,由擔保人(被告)全部負責”,被告有承擔并償還其子張小瑋離婚債務的真實意思表示。因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52條的規定,被告自愿承擔其子110萬元的離婚債務,也是并存債務承擔。至此,被告及其兒子張小瑋應對原告330萬元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文中張瑋、李紅、張小瑋皆為化名。)(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