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娜
摘?要:互聯網保險發展下,投保方式的變化導致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保險人為投保人提供鏈接投保,投保人通過網頁瀏覽保險條款。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依賴于投保頁面的操作流程以及投保人自身對格式條款的理解。鑒于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互聯網保險中如何完善保險人說明義務制度。一方面,保險人在締約前應當向投保人詳細解釋專業保險條款;繼續完善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的形式要求,行業內共同推動投保操作流程規范化。還應當繼續健全細化保險銷售可回溯制度,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有必要增強投保人的權利意識,督促其認真閱讀保險合同條款。
關鍵詞:互聯網保險;說明義務;保險人;可回溯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54
1?問題的提出
現階段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務持續快速增長,互聯網保險理賠糾紛案件數量漲幅極大。針對互聯網保險糾紛各地法院在審判中的標準并不統一,許多法院將誠信原則與公平原則作為判斷保險人是否履行說明義務的標準之一。因此在互聯網保險不斷發展的情境下,保險人說明義務制度仍有必要作進一步研究。
2?保險人說明義務基本理論
2.1?說明義務的含義
說明義務指保險人與投保人依照法律規定訂立保險合同時,保險人一方應當如實向投保人說明其提供的保險合同條款內容的義務。保單條款是保險人事先單方面擬定且保單條款專業性強,格式條款內容需要保險人向投保人解釋,使投保人能夠準確理解含義。
2.2?說明義務的特點
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具有法定性、主動性以及先合同性的特征。先合同性的主要表現為:說明義務是保險人有義務在與投保人簽訂合同前及時明確解釋相關條件。主動性意味著保險人必須積極有效地履行這一義務,而不是讓投保人通過口頭或書面提問來催促其履行解釋說明的義務。
3?保險人說明義務的規定
3.1?保險人說明義務的現行規定
我國現行財產保險法律體系中有關保險人向投保人履行說明義務的規定主要體現在《保險法》第17條、《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10條~第13條。
3.2?提示說明義務與明確說明義務
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可分為兩層。首先,針對一般格式條款保險人只要履行提示說明義務。其次,保險公司用引人注目的形式主動提醒投保人對所提供的免責條款予以重視,還要用一般投保人能聽懂的形式對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重要概念,內容及法律后果等進行書面文字或者口頭說明,保證投保人對保單內相關免責條款的意義能夠全面了解。
4?司法實踐中對保險人是否履行說明義務存在分歧
4.1?對明確說明義務履行方式存在不同理解
實踐中,保險人可以對其免責條款予以加粗加黑或者以醒目顯著的字體直接顯示在保單頁面上,但此種方式并非都會被法院認可。(2020)閩02民終5807號判決中,法院認為“保險人在保險界面的顯著位置展示了商業保險條款和免責聲明選項,并專門設置了視頻頁面,通過投保人聲明和車險風險提示的方式提醒投保人免責條款的內容,且投保人已簽字確認知道免責條款的內容。因此,保險人就已經通過網頁展示、提示的方式向該投保人履行告知和書面說明的義務。”在(2021)粵08民終444號判決中,保險人同樣以加粗加黑并且以醒目字體提示投保人免責條款的相關內容,但是法院認為保險人未能在操作過程中讓投保人主動點擊彈出該條款,因此不免責。
4.2?對提示說明義務的要求不同
以保險單中“事故發生后逃逸的,保險人在商業三者險范圍內免責”這一條款為例,在(2021)冀09民終3435號判決、(2021)渝05民終1019號判決中,保險人主動提交了保險單、投保人聲明、投保提示單、電子投保操作視頻以及照片等關鍵證據,該案法院認為保險人依法履行了說明義務;但是,在(2021)魯04民終1323號判決中,保險人提交了機動車商業保險單、投保單、投保人聲明及投保人交費實名認證授權書;二審中補充提交了經過公證的投保操作流程,但是法院卻并不認可保險人已經盡到了提示義務。肇事后逃逸社會危害性大并且是法律法規所禁止的行為,但是在個別案件中保險人在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存在逃逸行為的情況下仍然需要承擔賠付義務。要求保險人為保險合同中指定的被保險人的不當行為承擔責任會導致大量“非承保危險”轉由“風險共同體”承擔,間接增加了其他投保人的保險費。
4.3?對“投保人聲明”的效力存在不同理解
在(2021)皖16民終920號判決中,法院認為《投保人聲明書》中未載明免責條款,因而不認可“投保人聲明書”具有相應證明效力。(2021)豫14民終1710號判決中,法院認為投保流程是保險公司自行開發的,投保人相對處于弱勢地位,認為保險人未能履行說明義務。而在(2020)蘇01民終11414號判決中,法院認為投保人聲明是投保人對已知曉涉案條款等事項作出的聲明,該條款并非免責條款且投保人已經在該條款之下簽字,其不能證明作出該聲明時受到了欺詐、脅迫,不存在投保人未注意到該條款的情況,認可投保人聲明的效力。
4.4?對保險人設置的投保操作流程存在不同認識
互聯網保險中,投保人點擊保險人提供的鏈接或者在保險人提供的APP等平臺投保。(2021)魯02民終4181號判決中,法院認為,保險人對免責條款進行了加粗加黑處理,而閱讀免責條款是完成保險的必要過程,所以應認為保險人已經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解釋免責條款的義務。(2021)魯04民終1323號判決中,保險人主張投保流程設置了投保人必須閱讀相關條款后才能進入下一步的模式,并提交了經公證的投保操作視頻,但法院未認可保險人履行了說明義務。(2021)粵08民終444號判決中,法院以保險人提交的投保流程視頻并不是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操作視頻為由,不認可保險人主張。片面強調保險人對保險條款的實質說明義務實際上造成了大量的格式條款內容無效,不僅干預當事人之間的合同自由,還會侵害其他保險消費者的利益:保險人被認定未履行說明義務,仍然需要對違法行為所造成的保險事故承擔保險賠付責任。
5?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完善建議
5.1?保險人在締約前應當向投保人詳細解釋免責條款
在誠實信用原則法律思維指導下,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律規范中普遍存在締約當事人的信息提供義務。例如,《德國保險合同法》第六條的建議義務、第七條的信息提供義務。保險人的建議義務指,在投保人準備購買保險階段,如果投保人對保險產品有不能理解其含義的部分,保險人應當詢問、了解投保人的投保意愿和需求,結合投保人要支付的保費,在此基礎上對一個特定保險產品給出購買建議并就所提建議說明理由,向投保人推薦最適合的保險產品。在保險合同有效期內,投保人可以一直行權。信息提供義務是投保人作出承諾前保險人需要履行的義務。對于信息范圍和提供方式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建議義務發生在投保人選擇保險產品階段,并且要以投保人的要求為依據。提供信息的義務是保險人在合同訂立前必須向投保人履行的義務。建議義務以及信息提供義務對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具有參考意義。在選擇投保產品時,保險人應當就免賠范圍、免賠額等免責條款進行說明,投保人應當對這些條款進行充分閱讀,保險人也應當結合投保人情況提供產品。尤其是專業性極高的保險免責條款,保險人應當積極主動地說明條款含義以及可能發生的后果。
5.2?完善互聯網保險中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的形式要求
關于“投保人聲明”的效力問題,《九民紀要》第76條規定保險公司簡單地以投保人手寫了諸如“本人明確知悉可能存在的風險”等內容主張其已經履行了告知說明義務,不能提供其他相關證據的,不視為其已經履行了告知說明義務。在互聯網保險中,若僅憑“投保人聲明”即可證明保險人履行了說明義務可能導致說明義務的規定流于形式。互聯網保險常見的說明義務履行方式包括彈窗、強制要求點擊鏈接閱讀、簽訂《投保人說明》等。但是彈窗等方式并未體現保險人積極、主動履行說明義務,也不能保證投保人確實閱讀并充分理解合同條款。因此針對保險合同格式條款內容特別是合同免責條款,投保程序系統不僅應當及時主動的彈出相應保險條款、免責條款說明頁面,還應當注意留給投保人一個充分的閱讀說明的準備時間。
5.3?行業內共同推動投保操作流程規范化
在互聯網保險業務辦理過程,由投保人獨自操作投保,保險人通過設置操作流程來提示、說明投保人關于免責條款的內容并使其理解條款含義。互聯網保險操作流程主要是保險公司自行設計而無統一的規范。也正是應為這個原因,法院對不同的操作流程持不同的看法,導致同類案件判決結果存在差異。之后應當繼續規范操作流程,逐漸建立起一套統一的互聯網保險業務平臺操作流程。
5.4?繼續完善保險銷售可回溯制度
保險公司的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回溯是指保險機構通過銷售頁面管理、銷售過程記錄等方式,記錄操作信息并最終保存在其網絡平臺上銷售保險產品的交易行為。保險機構應當妥善記錄并保存每一位投保人、被保險人在銷售頁面的操作痕跡,這些操作痕跡至少應當包括投保人進入和離開銷售頁面的時間點;投保人、被保險人在銷售頁面填寫或點擊的相關內容和時間等。但是《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后回溯管理還需要繼續細化。投保人、被保險人的操作軌跡中包含許多個人信息,甚至包含了指紋、面部信息等諸多敏感信息。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處理這類信息需要個人的同意,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可以拒絕保險人的處理要求。但是《個人信息保護法》第十六條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不能以該個人不同意處理他的個人信息或者撤回其同意為理由不提供產品或者服務;但是處理個人信息屬于提供產品或者服務所必需的除外。當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不同意保險人以回溯管理為目的處理自己的個人信息時,保險人對操作進行記錄與《個人信息保護法》規定存在的沖突,仍然需要作出更詳細、更具操作性的規定來化解。
5.5?增強投保人的權利意識,督促其認真閱讀有關合同條款
投保人作為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享有知情權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有觀點稱,只要保險人為投保人提供了知悉保險條款內容的現實可能性,投保人就不得再以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進行抗辯。在互聯網保險業務中,投保人自助投保更需要投保人謹慎閱讀條款。督促投保人履行自己的注意義務,提高權利意識,在磋商階段充分理解合同條款可以有效避免此類糾紛發生。
參考文獻
[1]溫世揚.保險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111.
[2]錢思雯.保險人說明義務之解構與體系化回歸[J].保險研究,2017,(09):107119.
[3]沈小軍.德國法上保險人的信息提供義務——兼論我國保險人明確說明義務的完善[J].保險研究,2022,(05):102114.
[4]孫宏濤.德國保險合同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62.
[5]李偉群,施嘯波.保險人說明義務制度新論——基于保險合同構造和締約過程的思考[J].保險研究,2022,(01):114127.
[6]李勇堅.互聯網平臺數據壟斷:理論分歧、治理實踐及政策建議[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1,(21):5666.
[7]陳群峰.保險人說明義務之形式化危機與重構[J].現代法學,2013,35(06):18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