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敏 宋光輝
摘?要:教育高質量發展可以為國家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教和人才支撐,鄉村振興背景下,教育如何發揮在鄉村振興中的造血賦能和戰略支撐作用,是當前鄉村振興的重要議題。以貴州師范大學“5G+教育”實驗室建設為例,通過推進“三個課堂”工作機制,探索建立遠程送課到鄉機制,打造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試點共享,構建新時代信息技術賦能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機制,該建設成果可為同類高校實驗室建設提供實踐鏡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5G+教育;實驗室建設;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TB?????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7.090
0?引言
教育高質量發展可以為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科教和人才支撐,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鄉村教育振興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關系到教育公平和鄉村人才振興。黨的二十大強調“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人才振興的關鍵是要振興鄉村教育。當前,我國鄉村教育整體發展水平相對滯后,仍存在地域發展不均衡問題,鄉村教育面臨經費匱乏、教學水平較低、設施設備陳舊、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導致教育對鄉村振興的服務功能和供給效率不高。鑒于此,為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變革當前教學模式,打造城鄉教育同發展的新生態,本文以教育綜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貴州師范大學)為例,介紹高校應用5G技術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鄉村教育發展的實踐模式,以期為同類高校實驗室建設提供實踐鏡鑒。
1?“5G+教育”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
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5G+教育”是5G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是充分應用新技術來變革教育模式的實踐。2021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關于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將“5G+智慧教育”作為5G應用賦能的重點領域,提出要加大5G在智慧課堂、全息教學、校園安防、教育管理、學生綜合評價等場景的推廣,提升教學、管理、科研、服務等各環節的信息化能力。當前,由于資源和平臺缺乏,5G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一直未能形成常態化局面,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何賦能鄉村教育振興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為加快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大學創新人才培養能力,加強實踐育人工作,進一步推進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優質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而建設。在推進信息化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建設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探索校企、校所、校校合作開發網絡化、虛擬化教學資源方面具有示范引領作用。教育綜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貴州師范大學)是教育部2013年批準的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建成以來,在實驗教學、學生實踐、社會服務方面積極發揮示范效應。2019年以來,學校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契機,累計投入970余萬經費,建設沉浸式智慧教學實驗室、互動研討型智慧教學實驗室、智慧云計算機房、微格教學虛擬仿真實訓室、智能編程機器人實驗室、幼兒園虛擬仿真實驗室、九年義務制學校虛擬仿真實驗室、“5G+教育”實驗室等設施設備,通過打造以上實驗室和教學平臺,提升實驗室在人才培養、教學實踐、社會服務方面的應用效能,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5G+教育”實驗室由2間精品錄播教室和10間中小學、幼兒園教室構成。通過“2+10”模式實現觀察教學、課程實驗、雙師課堂。
首先,實驗室可以通過觀察者模式,在與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課堂視頻互通前提下觀察教師授課及學生上課狀態,在觀察過程中學習教學方法。
其次,可以實現互動教學,即教師在實驗室對現實課堂中的學生開展課程教學,實現課程實驗的目的。
最后,還可以實現雙師教學課堂,滿足兩個學校間異步教學需求,通過視頻互通的方式使A學校優質的教師教學資源覆蓋到B學校的學生,實現“5G+教育”的內容擴展。這種內容擴展突破了時空限制,促進了優質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對于鄉村教育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就實驗室的建設和發展而言,可以提升實驗室的應用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變革當前教育教學模式,發揮教育綜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引領示范效應。
2?鄉村教育振興面臨的實踐困境
當前,雖然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鄉村教育,但由于地理位置、歷史發展、經濟條件和傳統觀念等因素,鄉村教育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在基礎設施、數字資源、教學條件及教師素養等方面與城鎮學校相比差距明顯。其中,鄉村學校教師缺乏、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不高、優質教育資源不足是鄉村教育振興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方面鄉村學校教師缺乏、鄉村教師成長乏力導致鄉村教育陷入不良循環。鄉村教師一直是鄉村基礎教育的“短板”,師資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則成為鄉村基礎教育振興破局的關鍵。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教育的經費投入不斷增加,鄉村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與城鎮的差距縮小,但在軟件建設方面仍然面臨師資力量薄弱這一痛點。鄉村學校由于待遇保障低、工作壓力大、職業發展不暢等現實原因,導致優秀教師很難留在鄉村,這樣一來,鄉村學校就出現缺師少教、國家規定課程開設不足的現實問題。同時,鄉村學校因年輕教師匱乏、大齡教師知識更新較慢,鄉村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整體不高。如此一來,稍有經濟實力的家庭會不惜一切代價將學生送往城區學校,鄉村學校的生源數量和質量逐漸降低,從而導致家長對學校師資力量的不認可,對鄉村教育質量的不認可,最終造成鄉村教育發展后勁不足的惡性循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破解鄉村師資力量薄弱難題,提升鄉村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是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的關鍵。鑒于此,可以借助互聯網探索打造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在管理體制改革、交流輪崗、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如通過雙師課堂為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打通“信息高速通道”,破解教師隊伍結構性短缺,實現“擴量”,增強鄉村教師專業發展驅動力,實現“提質增效”。
另一方面,鄉村學校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足使得城鄉教育差距逐漸擴大。從學校硬件設施設備來看,部分鄉村學校的配套設施建設已有較大改善,學校的校舍、操場、圖書儀器、網絡等設施設備建設趨于完善。但仍然存在數字化資源供應不足的情況,如鄉村學校通過中小學數字校園項目實現了“通網絡”“通資源”,但是在數字課程、網絡教研、學業輔導等優質教育服務方面仍然缺乏資源,在課程教學、教師發展方面也缺乏可持續供給的優質資源,難以支撐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鄉村學校辦學亟須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因此,“名校網絡課堂”成為促進城鄉學校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抓手,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共享與輻射,進而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
3?“5G+教育”實驗室建設賦能鄉村教育振興的實踐
如何提高實驗室資源利用能力,促進實驗室的管理和資源配置在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過程中發揮更加有效地作用,是實驗室建設及其管理改革的重點方向之一。教育綜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貴州師范大學)通過專遞課堂、雙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整合區域教育資源,以智慧教育平臺賦能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建立遠程送課到鄉機制,打造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試點共享。
3.1?打造“專遞課堂”豐富課程教學資源
“專遞課堂”主要是通過直錄播系統平臺,將優質學校的音樂、美術、科學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學的優質課傳遞到鄉村學校,主要解決的是試點學校教師結構性缺編的實際困難。當前,由于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均衡,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村薄弱學校或教學點仍然存在教師稀缺、國家規定課程開設不足或者開不好等問題。2021年11月,貴州師范大學附屬幼兒園以大班數學《撲克牌大戰》為例,貴州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小學以三年級英語《Lets?learn?Lets?chant》為例,貴州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初級中學以音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為授課內容,通過直錄播系統平臺分別向石阡縣五德鎮中心幼兒園、仁懷市火石小學、安龍縣萬峰湖中學開展“專遞課堂”。
通過融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等新技術,打造智能教學終端變革課堂教學模式,城市學校的優秀教師可以同時現身多所鄉村學校,實現異地同步融合式教學。這種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跨越空間障礙,緩解鄉村學校美術、音樂、科學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缺乏的現實問題,使得鄉村學校開齊國家課程成為可能。同時,通過異地互動教學讓鄉村學校的學生能夠享有城市學生的優質教學資源,提高鄉村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
3.2?通過“雙師課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雙師課堂”是“名師課堂”的一種形式,即一個課堂由“線上名師+本地助教”兩位老師組織,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的結合。上課模式為名師線上實時講課,助教老師進行線下答疑輔導、鞏固練習等,通過雙師課堂可以打造以學習者為中心,高清互動、真人還原的教學環境。通過高清互動的直播系統,可以實現教師端、學生端隨實時互聯,擴大優秀教師的教學資源共享水平,解決教育均衡化問題。“雙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是針對試點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困境,協調名校骨干教師、名師與鄉村學校同學科教師結成“1+1”專業發展共同體,通過平臺協同備課、同課異構,實現5G混合式互動教研,助力鄉村教師專業成長。
2021年11月,教育綜合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貴州師范大學)積極聯動結對學校,以大班美術領域《橘皮變變變》、小學語文《寒號鳥》、初中語文《再塑生命的人》為授課內容開展“雙師課堂”。授課教師溫暖親和、穿越時空的互動交流,別致新穎的授課形式,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實現了優秀教師資源、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共享,帶給學生豐富的課堂體驗。
3.3?推送“名校網絡課堂”縮小城鄉教育差距
“名校網絡課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全方位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試點學校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能夠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教育質量差距。中心充分發揮了師范院校教育學科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的優勢,整合高校與基礎一線優秀教師和優質資源打造“名校網絡課堂”,助力鄉村學校教育邁向優質均衡。
“5G+教育”的探索實踐主要是為解決當前鄉村教育振興中面臨的難點、痛點問題,通過促進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擴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范圍,提升鄉村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未來加快5G教學終端設備及AR/VR教學數字內容的研發,結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術實現場景化交互教學,打造沉浸式課堂將成為一種新趨勢。
4?結束語
當前,我國正加速步入5G應用規模發展的新階段。5G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變革傳統教育,加快移動在線教育發展,催生智慧教育新生態,踐行科技與教育雙向賦能命題,為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本次實踐是貴州師范大學聚焦貴州鄉村教育振興實際需求展開的實踐創新。未來,學校還將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為統領,針對鄉村學校教師結構性缺編、專業化水平不高、社會公共教育資源占有不足等實際困難,充分利用已建好的“5G+教育”實驗室,全面推進“專遞課堂”“雙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圍繞“鄉村教育振興、教育振興鄉村”利用互聯網統籌城鄉優質教師資源和省屬師范院校力量,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現鄉村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十部門關于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7-05)?[2022-12-3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13/content_5624610.htm.
[2]李克.推進5G與教育雙向賦能和融合創新[N].光明日報,2022-01-29(10).
[3]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辦法》的通知[EB/OL].(2016-12-07)?[2022-12-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612/t20161227_293114.html.
[4]方旭,開文慧.人工智能支持鄉村教育振興的困境與對策[J/OL].閱江學刊:19[2022-12-29].
[5]劉小麗.雙師課堂助推鄉村基礎教育振興的實踐模式——以邢臺學院為例[J].邢臺學院學報,2022,37(04):174177.
[6]廖軍,張毅,王成良,等.基于數據智能一體化的實驗室云平臺的建設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20,37(4):249252.
[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十部門關于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EB/OL].(2021-07-05)[2022-12-3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7/13/content_5624610.htm.
[8]葉子.5G讓智慧教育更有趣[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02-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