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摘?要:以OBE教育理念設計計量經濟學全程教學規劃,突破傳統教學教師難教、不知該如何教;學生難學,不知該如何學的局面。基于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現狀,設計OBE理念下該課程教學總體目標和原則,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產出為導向的原則;以能力為評價標準的原則。提出三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針對學生獲得什么、為什么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教學大綱;針對怎樣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設計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教案和手段;針對如何知道學生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考核方案。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81
計量經濟學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被確定為經管類專業核心課程,該課程以經濟理論和數據為依據,綜合運用數學、統計學分析經濟數量關系和規律的一門經濟學科,在本科教學中注重學生實際分析經濟問題能力的培養,目的讓其在工作中成為解決問題的一項重要工具。但從教學實踐來看,該課程復雜程度高、教學難度大、實踐操作問題多,用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計量經濟學的理論知識、熟練操作并運用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因此逐步形成了當前教師難教、不知該如何教;學生難學,不知該如何學的局面。
1?當前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現狀
1.1?教師教學目標模糊,教學內容雜而多,廣而寬
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教師通常結合專業、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學期教學目標。但往往很多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并未對該課程目標有清晰描述、過于籠統,甚至與社會實際需求相差甚遠、不匹配。加上老師對學生學情了解不深的話,只能以課本為基礎,用傳統的“課堂-學生-課本”方式展開教學,教學內容雜而多,廣而寬,無法明確需要學生得到什么知識或技能,只能考查學生學到什么。最終,教師教不好,學生學不好。
1.2?教學案例落后,教學手段不夠新穎
計量經濟學的先導課程包含了數理統計學、微觀經濟學等,對學生學習基礎要求較高,因此把握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提高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中,課本教學案例的實時性和趣味性較差,并多以國家、政府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與學生生活、今后就業實際需求關聯度不大;教師教學手段也多以講授和實際基本操作為主,往往單一、枯燥且互動性差,難以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1.3?教學理論和實踐學時分配不夠合理
計量經濟學通常以理論加實踐開展教學,而理論與實踐學時的分配也應以專業課程培養目標為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實踐學時較少甚至沒有的情況,或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間隔時間較長,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容易陷入知識無用論。或有些院校計量經濟學的學習放在先導課程之前,使得老師教的累、教不會;學生學得累,學不會。而處于學生立場,趙海濤在對本校的實際調查中發現,近七成的同學認為應增加軟件操作和案例講解時間,增加上機實驗課,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程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改善教學效果。
1.4?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溝通、交流少
有些學校師資力量不足,全校開設的計量經濟學課程只能由幾位老師承擔。授課任務較重,容易出現備課不充分、對教學過程思考不夠深入和全面的問題出現。加上對這門課程掌握有限,基本上按著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授,缺乏實踐教學環節,教學效果較差。再者,教師之間缺少及時的溝通、交流,不利于相互學習,不能根據計量經濟學的發展改變自身的學習能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做不到游刃有余,導致授課效果不好,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5?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不懂,操作能力差
計量經濟學的先導課程包含了數理統計學、微觀經濟學等,對學生學習基礎要求較高。如果教師沒有結合學生專業和當前學習能力來制定教學目標的話,勢必造成學生學不懂,不想學的情況出現。教學效果的不盡如人意,使得學生獲得感差,質疑課程學習的必要性,是否提高學生的就業水平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值得我們教師深思。
2?基于OBE理念下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原則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與其他教育理念不同的地方在于,?是一種以成果為目標,以學生為導向,采用逆向思維進行的課程體系建設理念。OBE?教育理念可以用來設計某一專業的課程體系,也可以用來指導某一門具體課程的設計與建設。為打破目前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的上述困難局面,我們應以學生為課堂中心,由培養應用人才的目的出發,結合社會實際需求,開展計量經濟學全程教學規劃。
2.1?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以老師上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學到什么的思路開展教學,教師的教學目標和考核內容往往是以學生學到多少書本知識為標準,從而造成課程教育脫離學生能力培養、社會需求的矛盾。而OBE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實際教學中強調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培養其探索、創新精神,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高。這就要求在開展計量經濟學課程改革中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如課程總體目標是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是否提高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能力與本專業就業方向或崗位、社會需求是否相符;教案設計中案例選擇是否具有實時性和趣味性,是否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互動是否以滿足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為目的,而不是單純以互動式教學的使用為目標等。
2.2?以產出為導向的原則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一樣,OBE理念采用逆向設計思路,對教學模式中的各個部分和環節均以產出為導向進行設計和安排。學習內容主要是先明確開展計量經濟學課程專業學生今后就業方向所應該具備的能力,以此為目標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師細化教學目標,并通過多樣化學習手段、設計幫助實現各細化課程目標,最終得到總產出,用客觀的、積極的評價方案考核學生的產出情況,并反饋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從而完善教學規劃全程。
2.3?以能力為評價標準的原則
OBE的逆向設計思路,使得整個計量經濟學全課程設計方案都應該以學生獲得學習成果為目標,因此期末和傳統的考核學生學到什么不同,我們應制定以學生是否獲得目標能力為評價標準的考核方案。計量經濟學課程考核可將“過程性考核”和“最終性考核”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完善的、客觀的、提高學生積極性、創造性和最終綜合能力的評價體系、考核方案。
3?基于OBE理念下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OBE理念要求教師從學習目標、教學成果逆向思維,制定相關教學材料和手段,從內在提升學生學習動力,真正達到培養目標,提升就業水平,做到學以致用。OBE理念下的計量經濟學全程教學規劃主要從解決三個基本問題展開,即獲得什么、為什么獲得學習成果?怎么樣獲得學習成果?如何知道學生獲得學習成果。
3.1?針對學生獲得什么、為什么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教學大綱
比較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畢業生所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結合社會當前行業、企業對此等專業人才需求狀況,以具備什么計量經濟學能力為最終任務反向設計計量經濟學總體課程與思政目標。根據不同專業就業方向將總體目標細化為每一章的課程學習目標,解決OBE理念下希望學生獲得什么學習成果、為什么需要獲得此種學習成果的問題。
以投資學專業為例:該專業學生今后就業方向為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行業、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投融資決策、咨詢及相關管理工作。現階段這些崗位的工作職責或應具備的能力,具備深入調研某個重點產業的能力,為企業提供金融和市場的解決方案。針對這一專業素養,投資學專業學生就必須以獲得運用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確定研究對象、收集數據、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且能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作為學習成果總目標;圍繞總體學習成果設計每一章節的細化目標,如在導論部分的教學目標應包含具備針對研究問題文獻資料的利用、總結和評價;第一章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的教學目標應包含較熟練的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和簡單處理研究變量數據;第二章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教學目標應包含掌握不同模型函數形式的意義,針對不同的經濟問題會選擇適當的模型形式等,每個章節的細化目標能在一個課程學習期間形成閉環,形成章節產出,最終獲得總體學習成果。
3.2?針對怎樣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設計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教案和手段
從課程目標出發,為學生完成課程目標設計理論教學和思政內容,采用不同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以發展迅速的信息技術為基礎提供全方位的教學支持,解決OBE理念下怎樣讓學生獲得學習成果的問題。教學案例結合學生今后就業方向的實際需求展開,突出實時性、趣味性,提升學生內在學習動力。
以投資學專業為例:導論部分的教學目標應包含具備針對研究問題文獻資料的利用、總結和評價。針對這一細化目標,可采用案例和討論分析法,如研究某地區光伏產業發展情況,首先就要有效的收集國際、國內、某地區光伏產業生產、出口現狀、問題、影響因素等有效文獻,分析別人已經做了什么研究或得到什么研究結論,你通過歸納總結能發現什么問題,是否有尚未涉足的研究問題等,班級可以以組為單位形成產出作業,更好地服務于自己的研究對象。簡單線性回歸模型的教學目標應包含較熟練的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和處理研究變量數據。針對這一細化目標,提出具有實時性的研究問題,通過老師介紹或自己查詢的方式收集相關數據并在實踐課線上線下教學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把握樣本數據的統計特征,并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闡述整個過程,以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等。通過針對不一樣的章節目標確定不一樣的授課方式、手段,目的調動學生的內在動力,較好的獲得學習效果。
當然在授課過程中積極采用學習通搶答、點答、隨堂練習、章節測驗等多種形式的知識測驗,借助翻轉課堂、知識圖譜講解、案例互動、互評等方式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學習專注度,甚至直接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為自愿、主動吸納新知識。
3.3?針對如何知道學生獲得相關學習成果,制定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考核方案
從傳統注重期末考試的形成轉變為注重過程性考核,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考核學生學習成效,并從結果反饋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對教學過程進行全方位評價,不斷修正和完善OBE教學內容。解決OBE理念下如何知道學生獲得學習成果的問題。
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評價方式和方法是以學生的產出為基礎的,主要以學習成果來體現教學效果。針對計量經濟學理論加實踐的課時安排,考核也分為理論成績、實踐成績和平時成績,傳統考核理論成績占比偏高,而OBE注重能力導向的多元評價,因此需加大實踐成績和平時成績占比,用小組實踐操作演示、講解和實踐報告來體現實踐成績,用翻轉課堂、知識圖譜講解、案例互動、互評等方式來體現平時成績,注重過程性成果的考核方式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提高實際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4?結語
通過以OBE理念為導向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全程重建中,我們以獲得什么、怎么獲得、怎么考核的思路建立一套更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體系,將極大改善該門課程普遍存在的當前教師難教、不知該如何教;學生難學,不知該如何學的局面,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結合理論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提升就業率,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陳婷婷,史寧.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金課質量評價構建與實施——以計量經濟學課程為例[J].商業經濟,2023,(2):188190.
[2]李俊霖.基于OBE理念的本科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2,(1):9599+114.
[3]謝俊明.OBE理念下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亞太教育,2021,(23):158159.
[4]王蒙,梁鈞博,武洪賓,等.基于OBE理念的計量經濟學“三位一體”教學體系構建[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5):196198.
[5]方國昌.應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9):202203.
[6]趙巧芝,崔和瑞.案例分析法在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157159.
[7]葉阿忠,王宣惠,吳相波,等.基于翻轉課堂的計量經濟學本科教學改革研究[J].海峽科學,2019,(12):8084.
[8]趙海濤.本科生需求視角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9,6(8):170173.
[9]謝國根.應用型本科院校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4):7880.
[10]萬冰魂,周恩德,李雪濤,等.基于OBE理念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J].決策與信息,2018,(1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