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娟
[摘? ?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初中英語教師的成長與其他學科教師的成長一樣,需要通過修心養性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勤習善學汲取教育教學的智慧,樂教敢創形成自己教育教學的獨特風格,及時反思彌補自身教育教學的短板弱項,這樣,初中英語教師才能快速成長起來,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關鍵詞]新版課標;初中英語;教師;成長
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強調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既指明了各學科教育教學的方向,又推動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初中英語學科要立足學科育人目標,培養一批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學習者、實踐者和探索者,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這就需要快速推進教師的成長與專業發展。
一、修心養性——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落實立德樹人任務上繪制了全景育人的宏偉藍圖,育人導向更加鮮明。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更是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作為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課堂就是育人主陣地,沒有扎實的立德樹人基礎,就難以在課堂上為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引路。英語教師只有修心養性,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師德素養、熾熱的愛心良心,切實把落實立德樹人的責任扛在肩上,才能成為學生全面、健康、快樂成長的導師。
(一)理想信念的堅定
理想信念是教師成長、發展的不竭動力,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引領教師,教師的成長與專業發展才不乏動力。教師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追求教育的真、善、美,創造教育事業的新境界,才會有奮斗的方向、目標和動力,才能持續不斷地發展自身的專業能力,才能心甘情愿、在極具挑戰性的職業中開辟自己的一塊芳草地。教師的快速成長和專業發展離不開理想信念的支撐,理想信念就是教師戰勝挫折與困難的強大力量。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教育,而只是教學的技術而已?!苯處熡行叛?,才能喚起學生的信仰,才能將教育責任扛在肩頭;教師有理想,才能把教育宗旨化為行動,才會無怨無悔地用自己的一生點燃教書育人的火炬;教師有信念,才能蕩開迷霧揚風帆,以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為幸福,讓學生幸福成長。
(二)崇高師德的養成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過程,就是養成崇高師德的過程。為人師表,教師只有樹立良好榜樣才會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所謂教師的崇高師德,就是教師在從事教育事業中所具有的一種職業道德關系和行為準則。教師只有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才能以崇高的師德影響、教育學生。教師的職業特點和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崇高的師德。德之不厚,行之不遠。師德是教師行穩致遠的素質,是教師為人師表的靈魂。師德決定著教師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學生的熱愛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健康、快樂成長。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素質和行為習慣的影響更大。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教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力量,就是一股汩汩而流的精神源泉,對學生能夠起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教師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就需要養成崇高師德,讓學生從中受到影響,得到教育。
(三)愛心良心的熾熱
一名沒有愛心的教師,談不上修心養性,更不可能成長為名師。在名師的眼里,學生就是自己心目中美好的一首詩,就是含苞待放的一朵花。教師只有傾注自身的心血,只有播撒心中的熾熱,學生才能綻放美麗。教師從內心深處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感動著學生的感動,痛苦著學生的痛苦,學生在心靈深處就會受到教育,把愛心根植心底。同樣,良心是情感道德的底線,更是教師的所修之心、所養之性。從有良心到有良知,需要教師基于價值觀,形成對教育事業的正確認識。如果教師囿于功利驅動或實用主義而喪失對教育終極價值的正確認識,就不可能養成崇高的師德。尤其是英語教師,在不同文化的侵染和熏陶下,要正確認識中華文明對教育本原意義或價值存在,要虔誠保持對教育終極價值的認知,做一位真正有良知的教師。
二、勤習善學——汲取教育教學的智慧
學習是教師成長和專業發展的源頭活水,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勤習善學,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而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多路徑、多渠道汲取教育教學的智慧。
(一)積極學習英語教學理論
教師的成長需要閱讀最新的教育教學理論著作和英語學科知識,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掌握教育教學方法,豐富教育教學內容。盡管初中英語教師都經歷過職前學習和在職培訓,但是,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學習、參加培訓、積累經驗和更新知識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在工作崗位上把職前學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而且要堅持閱讀一些英語教育心理學著作和研習英語學科各種教學流派、教法的特點,了解最新的英語語言理論發展趨勢和最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確定和調整教學的內容和授課的方式,把所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自身的快速成長和專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二)廣泛閱讀英語報刊書籍
通過廣泛的閱讀不斷擴大自身的知識儲備,也是教師成長的路徑之一。英語教師本身需要的學科知識,英語教師創造性地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最新知識等,都需要初中英語教師廣泛涉獵。一些教師走出大學之后閱讀英文報刊、書籍的主動性隨之降低,但是,英語教師如果不廣泛閱讀英語報刊、書籍,就會跟不上世界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在處理教材上就會與世界的發展和時代的變化相脫節。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就需要在閑暇時間里廣泛閱讀英語報刊、書籍,感知時代新潮,擴大知識儲備,開闊自身視野。這樣,英語教師就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地運用新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充分利用網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初中英語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觀看優質課堂,學習最新教學方式。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電腦與智能手機有效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地理距離,也為英語教師帶來了新鮮別致的教育教學優質資源。初中英語教師可從網上隨時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料,篩選優質英語教學教輔資料或試題,瀏覽教材涉及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英語教學動態和教研信息以及課堂教學研究所需的英語資料。
(四)收聽收看英語音頻視頻
通過收聽音頻、收看視頻加強英語口語學習,提高英語聽說能力,也是初中英語教師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除了自身學習,初中英語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引領學生用英語對話,和學生交流;結合教材和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英語口語交流的氛圍和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或愛好,用自己的成長帶動學生快樂地成長。
(五)積極主動參加教學競賽和教研活動
積極、主動參加各級各類教學競賽、教研活動和校本研修,從與同行、專家的交流中汲取適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活動中發現自身的不足。而且,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釘釘等交流軟件或各級各類教師研修平臺進行集中探討。
三、樂教敢創——形成自己教育教學的獨特風格
熱愛教育事業,課堂激情飛揚,教師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感受到快樂;敢于創新開拓,精巧設計課堂,課堂才能有效吸引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課堂學習之中。可以說,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一個“樂”字,把書教樂了,則教師自身樂,學生也樂;把書教累了,則教師自身累,學生也累。尤其是英語學科,樂教更難。正因為難,對教師才是一種挑戰。這就需要教師瞄準樂教,敢創樂創,在走向樂教善教的路途中積累經驗,用樂教敢創點亮學生幸福的人生,提升自身的內涵發展。
(一)注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注意力具有支配作用,學習興趣濃,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就會集中。而且,學習興趣還影響著學習情感,學習興趣濃,則學習熱情高。教師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之中,把枯燥的語言知識教快樂,把復雜的句式變換教簡單,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集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而要達到這樣的教育教學境界,就需要教師形成自己鮮明而獨特的教學風格,以此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
(二)探究教育教學方式方法
教育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能模式化。新課程理念支撐下的教育教學方法,是隨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實際的不同而靈活、創新運用的。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顧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程式而不注重課堂氣氛的活躍、課堂感情的投入,那么單詞的識記、語法的掌握、句型的轉換,就會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苦”與“累”的感覺,就會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材編排內容、課堂教學需要,恰當選取一些靈活多樣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趣味的教法,或者創新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則自己的課堂就會大受學生的歡迎。例如,設計課堂游戲,組織學生玩中學。游戲能夠順應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游戲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能夠讓原本枯燥的學習內容趣味化。例如,課堂中需要流利表達的重點句型,就可以按照座位豎排分組傳遞悄悄話的游戲,把寫有重點句型的紙條交給每一行的第一位學生,讓他(她)把紙條上的新學句型悄悄地口頭傳遞給下一位學生,直至最后一位學生;再由最后這位學生把聽到句型寫到白板上。由每組持紙條的悄悄傳話的學生上臺校對。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記熟、記牢重點句型,并對這一句型進行流利表達。這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英語聽、說、寫的能力,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再如情景創設教學方法,新版英語教材為師生提供了大量的情景,諸如約會、道別、送禮、祝賀、尋人尋物、電話交流、看病就醫、問路指路、購物和用餐、借物與歸還、出游與運動等,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具體情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就能將抽象的學習內容形象化、趣味化,把課堂變成了活靈活現的交際場所。
(三)巧用激勵評價機制
初中階段是學生自尊心、表現欲比較強的階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恰當、巧妙運用激勵評價手段,增強學生自信,滿足學生欲望,激發學生潛能,不僅是教師成長必備的基本功,更是調節課堂節奏、調整學生情緒、調控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成效的“靈丹妙藥”。每一個學生都蘊藏著巨大的學習潛能,都具有巨大的塑造空間。關鍵是教師能不能樂教敢創,巧用激勵評價機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信、快樂和成就感。學習JEFC Book 3, Lesson 10“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一課,“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make our world beautiful”這一提問,就能有效啟發學生展開思維大膽想象,從而促使學生產生探求目標的動機與興趣。像這樣,通過質疑激勵,以教師自身的發散思維激活學生的橫向思維、類比思維、逆向思維及聯想、想象能力,就能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通過情感激勵,以教師自身的情感感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能為教師自身的成長帶來外在的支持。
四、及時反思——彌補自身教育教學的短板弱項
教育教學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師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反思、改進。反思的及時、深刻,改進的及時、徹底,則教師成長就快。為此,要從教育教學反思入手,讓教師在實踐過程中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內省、審視,并通過深入的思考與反復的探討,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以此提高、完善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成自身的快速成長。反思時,教師可以對照課程標準和教育教學理念對自己所采用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審視,可以評判教學計劃或方案、課堂學習活動設計與組織、課堂管理等是否合理、高效,可以設想如何改進才能讓課堂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可以對課堂教學中的創新做法進行效果評估,等等。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通過撰寫教學筆記、案例分析等,對自身教育教學的短板弱項進行及時、有效的彌補;可以通過撰寫教學論文等,對成功的方面進行提煉或總結,以此促成自身的快速成長。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的成長需要通過修心養性夯實立德樹人的基礎,通過勤習善學汲取教育教學的智慧,通過樂教敢創形成自己教育教學的獨特風格,通過及時反思彌補自身教育教學的短板弱項。這樣,初中英語教師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高質量地落實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姚梅. 淺談新時期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J]. 時代教育, 2010(02):2.
[2]張春麗.校本研修是全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J].教書育人,2019(14):54-55.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