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艷婷
〔摘? ? 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小學語文教學手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變,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教學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感知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文本內容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另外,運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與科學技術融合的意義、現狀以及優化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科學技術;融合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9-0058-03
科學技術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它的應用不僅促進了人類的經濟發展,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增強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也得到了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與傳統教育技術相比有很多優勢:能以多種媒體形式呈現知識,具有多種媒體信息處理功能,具有交互功能,支持師生間、生生間的雙向交流,等等。
一、小學語文教學滲入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一)改變教學觀念
小學語文與科學技術的融合能夠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可以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來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輔助下,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在逐步形成,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展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圖片、視頻、動畫等,為小學生展示一個新奇而又有趣的世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將這些圖片、視頻和動畫等進行適當的剪輯、美化,然后再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就可以取得以舊引新的效果,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三)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將文字、圖像、聲音等內容完美地融合到教學中去,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如在教學《我們愛你,中國》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幅美麗的祖國大好河山圖片,并運用PPT動畫將其展現出來,讓學生感受到祖國的美麗、富饒。
(四)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非??菰铮處熢谡n堂上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學生講授基礎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而不能主動地去探索、思考,甚至還有一些學生對教師所講的內容沒有興趣,導致課堂氣氛非常沉悶。如果教師將科技融入小學語文課堂,就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教學《小石潭記》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呈現出一幅幅優美的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描寫的景物特點。
(五)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不斷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研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斷對知識進行思考、探究和總結,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借助現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學習。
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落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中,教師會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而學生觀看后,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深刻,因為多媒體技術將文章中的情境進行具象化的展現。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只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而不是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文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致使學生缺乏更多的機會和渠道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不利于學生掌握課文所蘊含的知識內容。
(二)教學資源不足
小學語文教學資源的不足,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各種現代教育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一些學校卻存在一定的誤區,他們認為將現代教育資源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種浪費,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現代教育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科學合理地運用各種現代教育資源,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教學設備較少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所使用的多媒體設備并不完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多媒體教學時,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撐,很多教師都是用自己的手機或者電腦進行多媒體教學,而學生也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觀看教師進行多媒體教學。而在多媒體教室中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由于設備并不完善,很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同時,在運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時,學生的注意力都在電腦上,因此在回答課堂提問時,很容易受到電腦屏幕上文字、圖片、動畫等的影響。
(四)教育觀念落后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課程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都是由教師決定的。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雖然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擁有較高的學歷,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教學觀念與現代教育理念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學過程中依舊會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氛圍沉悶枯燥,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和手段,將信息技術與語文知識進行有效融合。
(五)教師素質較低
教育與科學的融合,是教學模式發展變革的必然趨勢,在這個變革過程中,教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現階段我國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很多問題,阻礙了教學與科學技術的融合。首先,有些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專業素養,無法在教學中很好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不了解,沒有相關經驗,不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選擇合適的多媒體技術。其次,有些教師本身的科學素養不高,不了解新的科學知識,不掌握現代教學手段,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不能很好地將其與教學內容完美結合。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科學技術的優化策略
(一)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注重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例如,在教學《我的老師》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有關的音樂、動畫等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教師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提問:“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你的學生的關愛呢?”通過這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使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教學內容豐富,可展示知識的多個層面;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注意力集中,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信息量大,便于教師對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包括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整合教學內容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小學語文的教學帶來便利,也會在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對科學技術和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不能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了手腳。其次,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只是課堂上的觀眾和聽眾。然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更多的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語文知識。
(四)利用“互聯網+”?技術教學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如借助互聯網開展語文教學,教師可以把網絡上的精彩資源給學生播放,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能借助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手機微信等現代技術手段來進行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文學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可以播放音樂視頻,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妙意境??傊?,互聯網的發展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為小學生構建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空間,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五)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將教學內容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突破教學難點,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感性認識,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感受,加深了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形、動畫、聲音等多種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黃山奇松》一課是一篇很美的課文,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課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黃山的風景,二是黃山奇松的介紹,三是黃山奇松的展示。這樣,學生就能在課件中了解到黃山奇松的特點,對這篇課文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教學也應緊跟時代的腳步,與時俱進,不斷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作出更多適合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科學素養的提升,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還要積極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進行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傊W語文與科學技術的融合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和相關專業工作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陳貽春.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8):6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