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高中生物教師開始采用大單元教學。在大單元視角下進行基礎知識教學優勢明顯,可以有效增強生物教材章節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提高生物教學的連貫性。文章主要對大單元視角下的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大單元;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葛承麗(1982—),女,江蘇省海安市李堡中學。
在現今推行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應改變教育思維,并創新生物課程的課堂教學方式,使學生能更好地探究自然與認識生命。其中,大單元教學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模式,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運用大單元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
一、單元教學概述
單元教學是以單元為學習單位,圍繞某一主題選擇適合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教學,以逐步培養他們的品質素養的教學方法。在我國推行新課程標準后,高中生物教學面臨新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思維和生命觀念等學科素養。高中生物教師科學合理地運用單元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應科學地分析大單元教學方法,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有效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從而促進高中生物教育事業的發展。
大單元教學與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存在一定差異,它具有整體性特征,注重課程體系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大單元教學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要明確大單元的課堂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將教學目標與單元內容科學融合,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知識體系的脈絡;第二,教師應結合單元教學目標,構建與大單元教學要求相符的學習情境,并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第三,教師應根據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第四,教師應注重大單元教學評價,可以根據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進行全面評價。
二、大單元視角下開展高中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的意義
生物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一門基礎科學,生物學是農學和醫學的基礎,涉及種植業、畜牧業、漁業、醫療、制藥等方面,隨著生物學理論與方法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1]。學習生物學能夠讓學生獲得關于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基礎知識,了解生物學在生活、生產、科學技術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生物學習還能夠使學生掌握使用儀器、工具和藥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學習實驗的設計與操作,分析和解釋實驗現象,并得出正確的結論[2]。在大單元視角下進行生物基礎知識教學,可以提高生物學科教學的整體性,有效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一些教師認為生物學科的教學難度大,主要是因為生物學科教學課時較少,且生物基礎知識點比較零散,給學生縱向學習生物知識造成了一定困擾,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大單元教學可以讓生物教師實現長時段、深層次的生物知識教學,從而優化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大單元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整體學習的觀念,增強生物知識之間的縱深聯系。此外,在大單元視角下進行生物基礎知識教學,可以豐富生物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深入地學習生物知識,并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情感,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三、大單元視角下進行生物基礎知識教學的策略
(一)科學分析生物教學內容
高中生物教師在開展大單元教學時,為了提高學生對生物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需要科學合理地分解教學內容,劃分每個章節的重點與難點內容,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3]。在分析課堂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教學大綱或思維導圖,以突出教學重點,向學生直觀展示知識分析過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體系和基礎概念,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以《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單元為例。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指出這一單元是高中生物課程的重點內容,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細胞核、細胞器與細胞膜,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單元可以了解細胞的結構。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需要整體分析教材內容,明確細胞膜、細胞器和細胞核各個概念的重點內容,明確有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然后再根據重點內容進行教學設計,確保教學的科學性。例如,在具體講解細胞膜時,教師要重點講授細胞膜的功能和結構,指導學生開展制備細胞膜的實驗,引導學生正確進行臨時裝片制作和正確使用顯微鏡,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掌握運用專業設備對細胞膜進行有效觀察的方法。同時,各種細胞壁的成分也是這一單元的關鍵內容,教師在大單元視角下應重視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驗探究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操作,通過親身體驗來領悟生物基礎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二)科學制訂生物教學計劃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需要明確教育目標,教育目標能夠為教學效果的達成提供指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科學分析生物單元的內容,并充分結合現行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的要求,確認單元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生物教學活動的邏輯性和有效性[4]。科學制訂教學目標不僅能夠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還能夠提高生物教學效果,使得生物教學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教師可圍繞情感和態度、過程和方法、知識和技能這三個方向進行。在情感和態度方面,教師要明確學生在學習后應該形成何種良好品質,使其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在過程和方法方面,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通過有效的方法獲取生物知識;在知識和技能方面,要明確學生在完成學習后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讓學生能在后續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
例如,《基因的本質》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如下:在情感和態度方面,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單元,要能夠正確認識基因的本質,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生命觀。在過程和方法方面,教師應在課堂中合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和實驗探究等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在知識和技能方面,教師應讓學生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認識DNA分子的結構,并掌握DNA分子復制的知識。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為生物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保障[5]。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單元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挑選恰當的方法來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體會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樹立起積極的學習態度。以前,一些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無法得到有效體現[6]。為此,高中生物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自主探究、情景教學、合作學習等方式,為學生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與技能的消化和吸收,不斷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在教學《細胞的物質輸入與輸出》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向學生有效呈現教材內容,讓學生在觀看相關視頻或圖文的過程中認識不同物質是如何進出細胞的。在展示完多媒體資料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如何區分大分子與小分子物質?大分子與小分子的跨膜運輸方式有什么不同?以此引導學生思考,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總結。科學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學習效果進一步提升,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四)采取貼合生活實際的教學模式
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大單元整體教學時,除了需要考慮教材整體知識框架,還需要考慮學生的學情。每個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等都存在一定差異,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7]。同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充分融合生活實際,使教學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以提高生物教育效果。
例如,在《影響光合作用的條件》這一單元的教學中,一些教師會直接向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從光合作用的角度對有關影響因素進行剖析。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直接接觸到知識,但不利于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生物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結合生活常見現象來開展教學,帶領學生思考引發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最終再讓學生總結生活中的生物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擁有更扎實的生物知識基礎。
(五)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方法
大單元教學涉及的生物知識應比傳統課時教學模式更廣泛。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摒棄“以分數論英雄”的思維方式,根據新課改理念構建新型教學評價體系。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評價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等指標,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明確學生的學習水平。基于此,教師可以制訂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彌補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讓學生獲得學習進步[8]。
此外,教師除了自己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外,還應運用小組評價、生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等方式,豐富評價主體,使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合理,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并借鑒其他同學的學習經驗和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大單元教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高中生物教師應先科學分析教學內容,然后科學制訂生物教學計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實際。這樣可以確保大單元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有效豐富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韓志堅. 淺析高中生物遺傳學知識的教學方法[J]. 基礎教育論壇,2022(13):65-66.
[2]楊曉. 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滲透[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3):104-106.
[3]林華云,高躍才. 淺談高中生物單元教學中問題鏈設置的研究[J]. 考試周刊,2022(42):97-101.
[4]曾靜敏. 基于“大概念”教學視角的高中生物單元教學策略[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7(4):94-96.
[5]黃偉.高中生物單元教學策略初探[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3):99.
[6]馮璟. 高中生物單元教學設計實踐研究[J]. 魅力中國,2020(31):382-383.
[7]李景雅.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單元教學的創新[J]. 科學咨詢,2020(38):115.
[8]潘章麗,林國棟. 基于SNP教學模式的高中生物單元教學設計探索[J]. 中學生物學,2021,37(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