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璐潔 孟曉晴 宓惠娟


關鍵詞:小學語文;深度學習;思維可視化工具;閱讀習慣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9/22-0126-03
本課例在深度學習視域下展開,以“情境驅動式小學閱讀思維工具的設計與研發”為主要內容,以統編版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教學實踐為切入點,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力、思維力以及在多元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統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語文快樂讀書吧”欄目,主要是讓師生尋找兒童故事書展開閱讀。師生共同選擇了《七色花》童話故事書進行整本書閱讀。本書由三個故事組成,選擇用其中一個故事《七色花》作為本書的題目。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量,并且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同時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但是沒有形成初步的系統閱讀能力。借助思維可視化工具,學生可以理清書中故事的脈絡,輔助講好故事,并能運用簡單的思維可視化工具閱讀其他故事。
【教學目標】
1.學會看目錄。借助目錄理清故事順序。
2.學會運用簡單的思維可視化工具梳理故事情節,講述故事。(重難點)
3.體會《七色花》中珍妮幫助別人的愿望,感受真正快樂的美好心境。
【教法學法】
本節課以第一個故事《七色花》為主進行學法指導,以《十二個月》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進行學法遷移。
教法:結合學情和文本特點,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想象畫面、提供支架等方式教學,引導學生樂于表達,感悟道理。
學法:學生通過思維內化、合作探究、朗讀感悟、操作啟發等方式復述故事,體會人物美好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認識目錄
(一)激發表達欲望
師:同學們,我們讀了很多有趣的童話故事。在充滿奇遇的魔幻故事里有很多寶物,請說一說你認為最神奇的寶物。
生:魔壺、神筆、金魚、魔鏡、七色花……
師:七色花是很神奇的寶物,那七色花這個寶物出自哪本書呢?
生:《七色花》
通過寶物這一話題導入,引起學生興趣,從而引出本課課題。
(二)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進行《七色花》整本書閱讀,見識這個神奇的寶物——七色花。
(三)發揮目錄的作用
師:我們拿到一本書,想要了解主要內容,但是一時讀不完,這時查看目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書的主要內容。請你觀察這本書的目錄有什么特點?
讓學生能夠關注目錄,通過目錄學生發現是三個獨立的故事。引導學生借助目錄了解故事框架,對于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先讀,亦可以根據頁碼做閱讀計劃和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四)目錄小練習
師:請大家翻到《七色花》這個故事所在的頁碼。
教師指定故事題目,學生翻到故事指定部分進行目錄小練習。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童話中的寶物很感興趣,用談話的方式導入,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然后通過一個現實問題——想要最快了解書的主要內容,引出目錄的作用,把學生目光聚焦在目錄上,通過書上氣泡語的提示總結出目錄的作用,同時即學即練,讓學生掌握通過目錄找到故事所在頁碼的方法。
二、借助思維導圖,梳理故事情節
(一)自讀文本,熟悉故事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一個故事《七色花》,想一想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生:主要講了珍妮用七色花實現七個愿望的故事。
(二)借助目錄,理清順序
師:剛才我們學習過了目錄的作用,目錄可以了解書的主要內容框架。一個故事也可以根據幾個主要情節編成小目錄,小目錄連起來就是整個故事的內容梗概。
師:同學們想一想,珍妮分別用什么顏色的花瓣,實現了哪七個愿望?小組討論來試著做個小目錄吧。
小組討論完畢,學生總結出珍妮用七個花瓣實現的七個愿望,并標好頁碼。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自讀故事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故事內容,引出七個愿望,為后續理清順序奠定基礎。學生可以通過目錄了解故事的情節,如果對哪一個情節感興趣亦可以直接通過目錄的頁碼找到。通過讓學生回答、出示故事的小目錄,理清七個愿望。做目錄形式的過程也是實現故事情節思維可視化的過程。
(三)思維可視,講述故事
師:這些花瓣都出自于老婆婆給珍妮的一朵七色花,現在我們可以將這些花瓣聚合成一朵七色花的形狀。請七位學生依次拿起黑板上的一片花瓣講述這個情節,講述完后把它貼在右邊的花托上。
七位同學依次拿起黑板上的花瓣接力講述故事,在接續講故事的過程中,花瓣慢慢聚合成一朵七色花,整個故事通過接力講完。
設計意圖:思維可視化工具增強了學生講述故事的欲望和動力。把目錄這一思維可視化工具轉換為花朵形狀的思維可視化工具,在轉換的過程中讓學生把散落的花瓣聚合成完整的七色花。思維可視化工具的運用降低了講述故事的難度,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便于學生掌握故事內容,深刻體會珍妮美好的愿望。
三、揭示主題,升華愿望
(一)再次朗讀文本,揭示主題
學生已經深入了解了故事情節,下一步可以深入了解文本,感悟文本。
師:再細讀這部分文字,珍妮的這七個愿望中,你最喜歡哪一個愿望?并說明理由。
通過學生回答愿望的內容,相機引導學生共同關注第七個愿望:當你幫助了別人,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使學生通過讀故事,真正走向真善美。
(二)描繪愿望,升華主題
師: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如果你也有一朵七色花,你會讓每一片花瓣實現什么愿望?
學生了解了珍妮的美好愿望,再給每位學生發一片花瓣,學生寫好愿望,依次貼在黑板左邊的花托上。同時,選擇有代表性愿望的學生展開交流分享。至此,美好的愿望深入人心。
設計意圖:了解故事情節,能讓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讀,以引出故事中的愿望,揭示主題。此刻,抓住學生心中也會幻想得到一朵七色花實現美好愿望的契機,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愿望,感受真正美好的心境。
四、思維可視,學法遷移
本著講練結合和全員參與的原則,讓學生完成《十二個月》《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的思維可視化工具的運用,繼續深化課堂內容,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自主運用思維可視化工具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的能力。
【總結】
整本書閱讀的課堂實踐至關重要,思維可視化工具更深層次地探究整本書閱讀,理清書中的思路結構,讓閱讀更有效率、更有質量。運用可視化工具把閱讀的思考和方法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借助這一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更迅速、更高效地掌握文章內容。
評析:新課標背景下,整本書閱讀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凸顯。敦老師的《七色花》整本書閱讀分享交流課例中“思維可視化工具在整本書閱讀中的運用”,能帶領學生進入深度學習。在“閱讀情境”的驅動下,巧妙利用“閱讀思維工具”,使知識與思維可視化,提升了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力以及在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閱讀。
首先,話題設計,讓情節可視化。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充滿幻想,課伊始“神奇寶物”話題的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更巧妙的是目錄的運用,敦老師讓學生從學目錄、用目錄到做目錄,將七個故事情節寫到七朵花瓣上,形成情節目錄,一步步理清了故事內容,進而將故事情節可視化;接下來七名學生拿著寫有故事情節的花瓣接力講故事,組成七色花貼到黑板上,再一次顯現故事情節的圖像化。與此同時,提煉故事情節、講述故事情節,無不滲透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與運用能力的訓練,完成了教學目標一和教學目標二。可視化思維工具運用到閱讀中是非常實用的,學生特別感興趣,完美體現了深度閱讀。
其次,主題設計,讓思維可視化。“珍妮的這七個愿望中,你最喜歡哪一個愿望?并說明理由”“如果你也有一朵七色花,你會讓每一片花瓣實現什么愿望”,再讀文本,描繪愿望,從而升華主題。敦老師這樣的主題設計,巧妙運用了比較、轉化等閱讀策略,更可貴的是,敦老師還讓學生學以致用,利用思維可視化工具完成《十二個月》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的閱讀,完成了整本書教學內容“情節與內容”“人物與細節”“主旨與思想”“特色與風格”“積淀與表達”五個維度的學習。
總之,敦老師的這節課“思維可視化工具在整本書閱讀中的運用”,幫助學生梳理、呈現了清晰的結構,讓學生學會了閱讀策略,并立足于思維的發展,將知識的學習發展到思維的訓練,進一步內化為在類似情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能力,是一節值得推廣的好課。
(點評:郝彥欣 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局教研室)
【責任編輯 李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