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國文
(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湛江 524084)
曾經很火的一個段子,其中說到“好好的一手鋼筆字讓電腦給廢了……”。在全民自媒體時代所帶來的智能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而大學生又是使用手機的重要群體,特別是現在手機帶來的便捷性,可謂“一機在手萬物可有”。生活閑聊中我們常常聽到嘆息:“現在的大學生人手兩部手機是常態,哪有誰還去找什么機會寫字啊。”高職高專師范生必須嚴抓“三筆字”書寫的基本功,大學生提筆忘字的現象已經是十分普遍了。[2]現實中,鋼筆字(簽字筆)被打入“冷宮”,傳統的手抄版都變成了現在的電子版;粉筆字本應是教師的“拿手好戲”,現在絕大部分年輕老師的粉筆字寫得一塌糊涂,這是不爭的事實;毛筆字能堅持練習者,真的是真愛了。故我們書法老師更是責無旁貸,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發現書寫規律、掌握書寫技巧,科學、有效地開展書法的普及而努力。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我最受觸動的一句話。學校的重視是做好教學的第一步,而書法的學習也必須有展示的舞臺。把“三筆字”課程成果在校園展示,是一種旨在展示和提高師范生書法水平的體現。參賽者分別用毛筆、鋼筆和粉筆等三種不同的書寫工具,分別書寫同一篇文章或詩歌,并將作品統一在校園展示。在給同學一個展示的平臺的同時,對于推廣中國書法文化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三筆字”課程成果展示還可以激發參賽者的創新和創造力。因為比賽規定了不同書寫工具的使用,參賽者需要在保證字體清晰、美觀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和技巧。這對于參賽者的書法水平提高和個人創作能力的培養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學校領導重視,在全校師生中創設了書法“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為多才多藝的師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豐富了師生的精神生活,也提高了師生的教學基本功水平,并深入開展教師“三筆字”課堂教學公開課,徹底落實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三筆字”課堂教學的內容不能好高騖遠,因為很多同學都是書法零基礎,字帖的選字盡量是從簡單的“永字八法”開始,再到偏旁部首和單字的重復鞏固練習。特別不能急于創作,書法一定是有法可循,不是東揮一筆西畫一筆,在書法訓練的同時又磨煉了情操。面向全班“三筆字”課堂教學一定要因勢利導,書法難度要求合理,循序漸進,面向全班學生,讓人人都得到訓練、熏陶;尊重學生富有個性或獨特的表達方式,注意學生書法層次的差異,給予因材施教,逐個指導,分類推進,不強求一律,讓有潛質、有悟性、興趣高的學生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4]顯然,讓我們高職高專師范生的“三筆字”教學更有成效,必須遵循以下幾點教學的基本原則,重新扛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旗,培養新一代師范生寫得一手好字。
1.“三筆字”規范字書寫原則
一手漂亮的字,是每一位教師的臉。“三筆字”課程教學中,這里主要講規范漢字的書寫原則,在筆法上還是堅持傳統毛筆書法的“永字八法”橫、豎、撇、捺、折、鉤、提、點等構成要素。“三筆字”規范漢字書寫原則是保證漢字書寫正確、規范的方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原則:
(1)筆畫順序。按照規定的筆畫順序書寫,力求漢字書寫做到又快又好。
(2)書寫規范。嚴格遵守漢字的字體結構和書寫比例,注重字形的對稱、整齊和美觀。
(3)字體規范。選擇正楷字,保證字體之間的統一性和協調性,不得隨意變換字體。
(4)用詞準確。使用標準的漢字,不使用異體字、俗字、方塊字等非正式的漢字。
(5)大小統一。漢字的大小應根據章法和需要來確定,不能隨意夸張筆畫的書寫。
以上是“三筆字”規范書寫的基本原則,遵守這些原則可以使漢字書寫規范、美觀、易讀,并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漢字文化。高職高專師范生是立足基礎教育,寫得一手漂亮的字,是直接影響學生的書寫習慣。[5]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三筆字”課程教師更應該認清時勢,及時調準自己的教學重心,在課程中既要規范學生的書寫也要育人的道理。
2.“三筆字”互相促進原則
粉筆字的板書就是老師的臉面,曾有一位教育家講過:“教師對粉筆字的習慣就是對地球的習慣”,這就說明了硬筆字的重要性。硬筆(即鋼筆、粉筆,或者圓珠筆、簽字筆、鉛筆等等)書法實際上還是師承毛筆書法,不論從書寫漢字筆畫和結體還是依照毛筆的筆畫和結體法則來書寫。但是,毛筆書法藝術的精髓不僅表現在外在筆畫和結體上,還表現在書者的書法功力上。比如筆畫粗細變化,用墨法干澀濕潤法則等。硬筆書法不必過多顧慮墨法。只要把筆畫的筆鋒、結體和取勢寫好就行。故臨習硬筆書法的學生,再進行深入學習軟筆書法,便能得心應手,最后就可以通過“集字創作”作品來參加比賽了。毛筆書法與硬筆書法相結合。安排用鉛筆、圓珠筆、鋼筆描畫字帖,有助于理解領會用筆走勢,加深印象,同時又可把毛筆書法遷移到硬筆書法,增強書法的實用性。
在“三筆字”課程教學中,硬筆字和毛筆字是兩種不同的書寫工具,它們各自有著獨特的書寫特點和風格。硬筆字以其清晰明確的線條和規范化的結構而著名,適合用于書寫簡單易讀的文字、字母和數字。[6]毛筆字則強調了筆畫的變化和流暢性,并借助墨水的顏色深淺來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圍。在技術層面上,硬筆字和毛筆字都需要精準的筆法和手腕控制才能達到優秀的效果。通過練習和掌握硬筆字和毛筆字的技巧,可以相互促進,提高書寫的整體水平和精度。硬筆字和毛筆字的相互借鑒和融合,可以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書寫風格和表現形式。
總之,“三筆字”中的硬筆字和毛筆字既是相互促進還在教育領域也得到體現。通過學習硬筆字和毛筆字的技巧和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字體美感。無論是從技術層面、表現形式還是教育意義上來看,硬筆字和毛筆字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和作用。我們應該珍惜這些傳統文化,并繼續探索和發展它們的潛力和價值。
3.“三筆字”教學的師范性原則
“三筆字”在師范教育中,作為未來教師的必修課程之一,“三筆字”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高職高專在校師范生需要通過系統的“三筆字”教學課程,全面掌握“三筆字”的各種技巧和方法。這包括筆畫的正確書寫姿勢、筆畫之間的連續性和平衡性等方面的教學內容。[7]只有深入了解“三筆字”的所有技巧和方法,才能夠更好地將其傳授給學生,并且有效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其次,教師還需要把“三筆字”教學和現代技術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例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或者互聯網課程等現代技術手段,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三筆字”的特點和魅力。總而言之,“三筆字”教學的師范性不僅僅包括對“三筆字”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更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個性化教學、多樣化教學以及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三筆字”技能傳授給下一代,并為推廣中國文化做出貢獻。高職高專師范生“三筆字”的教學能否培養出合格的“師范性”人才,首先,筆者以為高職高專“三筆字”教師在教學觀念上應該有所調整,再者就是現階段大多數高職高專“三筆字”專業師資配備欠缺,配備少量的其他科目老師參與教學才能滿足“三筆字”教學所需的師資,這是極大對“三筆字”課程建設的不負責。
在學校層面,“三筆字”課程應該在師資整合和師資培養上做到有針對性,即如何讓我們的“三筆字”教學體現出“師范性”。因此,“三筆字”教師一定要了解小學生的書寫情況,明確我們高職高專師范生“三筆字”規范書寫的培養傾向,學校與當地小學建立“三筆字”實地訓練基地,安排書法教師深入小學教學一線,更好掌握當前小學生的書寫水平和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以至于更好實施“三筆字”課堂有效教學。
4.“三筆字”教學與思政教育結合原則
“三筆字”課程的教學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性的訓練,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所蘊含的思想和價值觀。通過學習“三筆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文化素養,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學習“三筆字”需要耐心和毅力。[8]要想寫好一幅“三筆字”,需要反復練習和不斷修正。這需要學生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恒心,這也是一種思想和品德上的鍛煉。其次,“三筆字”教學中所涉及的每一個筆畫都有其特定的意義和內涵。例如,“橫”代表著平穩、穩重,“豎”代表著垂直、正直,“撇”代表著推開、削弱,“捺”代表著壓制、加強,“點”代表著集中、精準,“提”代表著向上、騰飛,“鉤”代表著圓滿、完美。這些內涵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書法技巧,還可以引導學生道德和品德修養。最后,“三筆字”教學也可以借助歷史和文化來加深學生的文化素養。許多中國古代文人墨客都以書法為基礎來鍛煉和成就自己的人生抱負,如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通過學習他們的作品和思想,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優秀文化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
因此,“三筆字”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具有重要意義。把書法的藝術性與大學生的思想性相結合。把品德情操的哲理精髓的領悟、“真、善、美”的體驗融入書法課程,增強書法藝術對大學生品德情操的導引功能。“三筆字”課堂教學示范作品及作業內容大多是膾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熏陶。通過“三筆字”教學將“三筆字”技法傳授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又可以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和思想道德教育,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和文化自信。例如筆者學校藝術系2018級的陳某華同學,在書法課中受到教育,他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盡管進入大學也是零基礎學習書法,自從接觸了書法,就深深愛上了,以至于付出了很多時間和汗水,同時也收獲了書法帶給他的成就。在校期間曾擔任校湖光印社社長一職,曾獲湛江市硬筆書法協會2019中秋節硬筆書法網絡展優秀獎(市級)、2020湛江市專題篆刻展優秀獎(市級)、湛江市首屆青少年書法大賽優秀獎(市級)、榮獲“第十二屆廣東省規范字特等獎”(省級)等等,可謂是實至名歸。并在2021年廣東省專升本考試被湛江科技學院(原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全日制本科錄取,繼續升學深造。書法的教學由“教書育人”轉向“育人教書”真正實現先育人后教書。
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發展,有效的教學成效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書法在陶冶人情操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藝術修養,在“三筆字”課程的學習當中體現出,學生的興趣不高,因為準備工具多,要求嚴,而效果較為慢,給教學帶來了阻力,因此,在“三筆字”的課堂教學上必須突顯科學性。
1.“三筆字”課堂教學應注重基礎訓練。書法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需要專注于筆畫、結構、比例等細節。因此,書法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基本功訓練,并鼓勵學生反復練習。只有通過不斷地訓練才能真正掌握書法技巧。
2.“三筆字”課堂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每個人的書寫風格都有所不同,書法教學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名家作品,探索自己的書法風格。
3.書法教學應注重情感體驗。書法藝術不僅包括技巧層面,還包括情感層面。在書法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書寫中,并通過作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三筆字”課堂教學重在學以致用。學校、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機會,比如鼓勵參加校外書法競賽,組織校園現場書畫大賽,開展書法展覽展示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書法水平和藝術修養。
綜上所述,書法教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書法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性格素養和文化修養。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審美標準。通過學習書法,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優秀的書法作品,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更好地領略美的內涵。顯然,書法教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提高人們的書法水平、培養人們的審美能力、性格素養和文化修養,讓人們在書法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魅力,并從中獲得身心上的愉悅和滿足。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充分讓學生在愉悅、積極的氛圍中體驗到寫字的美妙之處。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長期、不斷地探究教法和學法,吸取好的教學經驗,學生才有更多更大的收獲。
本文主要以高職高專“三筆字”課堂教學為例,研究探討如何從“三筆字”課堂有效性教學原則的角度去實現高職高專師范生“三筆字”高效教學,以期對高職高專師范生“三筆字”整體水平提高的教學方式形成一點啟示作用。縱觀當今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國家強調的文化自信,書法當之無愧。書法其實強調的就是心境的平和與穩定,需要學習者在書法過程中保持安靜的心態,沉淀思想,消除雜念。這樣,在不斷地練習中,人們可以培養出堅韌、耐心和自律等品質,這些品質不僅可以在書法方面得到體現,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積極的作用。誠然,高職高專師范生“三筆字”教學,我們是做老師的老師,應遵循基本原則的表述,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才有可能不負時代不服人民的重托,讓每位高職高專師范生都能寫出一手好字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