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江 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運營復雜度也不斷提高。為了更好地進行企業管理和決策,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及時準確地獲取企業的財務信息和經營狀況。管理會計報告是建筑施工企業進行內部管理和決策的重要工具,可以幫助企業管理層更好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然而,隨著建筑施工企業規模的增大和業務的復雜化,傳統的管理會計報告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需要采用新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升級和改進。大數據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技術,可以幫助建筑施工企業更好地進行管理會計報告工作,進而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提供更具科學性的管理決策支持。
財務共享服務指的是企業內部不同財務分支機構以及各部門之間共享財務信息和數據的一種服務模式。在此種模式下,財務信息和數據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樞紐,將各項業財信息進行快速傳遞與匯總,以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和流程協同,提高工作效率。財務共享在應用過程中,首先需要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企業內各項財務信息進行全面整合,共享與協同管理。財務共享的有效應用能夠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優化財務流程并降低成本,加強公司內外部溝通和協作,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競爭力提升。
大數據處理指的是對海量、多樣化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以便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大數據處理一般包含以下幾方面:一是數據采集。數據采集需要考慮數據來源、數據格式、數據質量等問題;二是數據存儲。大數據處理需要對海量的數據進行存儲,以便后續的處理和分析;三是數據處理。大數據處理需要采用高效的數據處理技術,數據處理包括數據篩選、數據預處理、數據分析等多個環節;四是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的核心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可以采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統計分析等多種技術,以便從大數據中提取出有價值的信息內容;五是數據可視化。大數據處理的最終目的是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需要采用數據可視化技術,以便直觀地展示數據分析結果。
其一,建筑施工企業的大量數據可用性高。建筑施工企業的業務涉及面廣,數據量大且多樣,例如在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工程進度等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來源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各個業務領域,通過財務共享服務模式,數據可以在共享平臺上進行收集、整合和分析,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更加精準地掌握經營狀況。
其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支持管理會計報告應用。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數據的處理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從而更好地支撐管理會計報告的應用。
其一,需要具備數據收集和整合能力。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來收集、整合和處理建筑施工企業的各類數據,包括財務數據、工程數據、材料數據等,進而實現數據的實時收集、存儲和分析,同時具備數據清洗和過濾的能力,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其二,需要具備數據分析和報告能力。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數據分析和報告系統,以便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系統需要具備數據可視化和自動化報告的能力,能夠自動生成多維度的報表和圖表,以幫助管理層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
其三,需要具備多維度數據分析能力。系統需要進行多維度的數據分析,例如對成本、收入、利潤等不同方面的數據進行深度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建筑施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其四,需要具備實時監控和預警能力。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需要實現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實時監控和預警。這個功能需要能夠及時發現和診斷問題,預測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機遇,以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管理決策。
其五,需要具備數據共享和交流能力。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數據共享和交流機制,以便支持企業內部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工程項目之間的數據交流和共享。這個機制需要滿足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同時能夠促進企業內部的協作和溝通。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建筑施工企業開始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分析和管理企業的財務數據,以更好地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生成管理會計報告,以支撐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應用的實施路徑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確定需求
在實施基于大數據的管理會計報告應用之前,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明確自身的需求,包括需要分析的財務指標以及需要關注的企業管理問題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建筑施工企業不同的工程項目在財務分析和管理會計報告方面的需求可能存在差異,因此需要根據各個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在確定需求的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確定分析的財務指標。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分析的財務指標包括各類財務報表、成本數據等。通過分析這些指標,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
其二,確定關注的管理問題。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關注的管理問題一般包括成本控制、風險管理、工程質量管理等內容。通過分析這些問題,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更好地制定經營管理決策。
其三,引入預測、評價、決策以及預警等機制。在實施基于大數據的管理會計報告應用過程中,不能僅依賴財務指標。報告中還應當生成一些有利于企業經營發展的相關信息,要將預測分析、決策分析、業務評價等內容歸集到報告中,避免僅依靠指標開展管理會計報告工作存在的局限性,以此來強化管理者的決策與判斷依據。
2.數據采集和處理
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采集和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及部分業務數據。在數據采集和處理過程中,需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避免數據存在誤差或缺失的問題。因此,在數據采集和處理方面,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確定數據采集的來源。建筑施工企業數據采集的來源包括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內部數據包括企業的財務數據、成本數據及業務數據等,外部數據包括市場數據、競爭對手的相關數據等。
其二,保證數據的質量。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證數據的質量,如數據預處理、數據清洗等。通過這些措施,建筑施工企業可以避免數據產生遺漏或誤差,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其三,充分融合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建筑施工企業管理報告的內容在財務信息的基礎上需要加入非財務信息,其中包含各類業務信息,例如生產經營數據、員工崗位分析、供應商信用管理信息、客戶信息等內容,以此來有效地開展更為精細化的管理。同時,通過業財信息的充分融合,也能夠為工程項目各個生產環節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3.數據分析和挖掘
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以尋找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在數據分析和挖掘過程中,需要運用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算法。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更好地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從而找出價值增長點及管理漏洞。與此同時,在數據挖掘與分析的過程中,要依據管理會計報告的相關需求來針對性地進行相關數據的分析與匯總,進而生成具體的報告相關數據,為之后的管理會計報告生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4.生成管理會計報告
在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基礎上,建筑施工企業需要生成管理會計報告,以支撐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管理會計報告包括財務指標分析、成本分析、收入分析等,在生成管理會計報告方面,建筑施工企業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確定報告的內容和格式。建筑施工企業需要根據報告的受眾和用途來確定報告的格式和呈現方式,例如,如果是交予管理層的管理會計報告,應當從企業整體層面進行分析總結。而如果是項目負責人員所需的管理會計報告,應當針對具體工程項目的各個業務環節所產生的相關信息進行分析與報告總結。
其二,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技術。建筑施工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技術來生成管理會計報告,如數據可視化工具、報表生成工具等。這些工具和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呈現和分析數據。
1.優化部門與人員配置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應用,需要合理地設定組織框架,做好人員配置,使管理會計報告的應用有著良好的實施環境。首先,要重新評估現有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并確定合理的任務分配和工作量。通過合理分配工作,避免出現崗位重疊或人員空閑的情況,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引入新的技術和工具,提高部門和人員的工作效能。這些工具和技術可以自動化部分工作流程,提高數據分析和處理的速度和準確性。再次,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促進團隊合作。在建筑施工企業中,需要建立跨部門的協作機制,讓不同的部門之間進行協作和溝通,在工作中形成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氛圍。通過協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特別是項目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要進行緊密的溝通,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為樞紐,將企業中的業財部門進行全面的覆蓋與串聯,通過高頻率的溝通與交流,促進雙方工作的有序開展,財務部門也可從財務角度及時的發現業務開展中的各類問題,并集中體現到管理會計報告中,為工程項目的開展提供更具價值的分析支持。最后,要加強員工培訓和提高技能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還需要針對管理會計報告內容進行相關的培訓,使報告應用者能夠更為深入的理解各類指標。此外,前端業務人員還需要進行一定財務知識技能的普及,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及時地反饋管理會計報告開展所需要的各項業財信息,確保信息數據的準確可靠與充分及時。
2.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應用過程中,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和流程,確保公司內部各個環節的合規性和風險防范。其次,要引入風控科技工具。如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風險預警系統,對企業內部及工程項目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風險。再次,要著重提高數據質量和準確性。在數據采集、處理、分析的過程中,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避免因數據質量問題導致的誤判和漏判,避免由此引發的相關風險。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員工培訓和意識教育。加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合規意識,使員工能夠正確理解和處理各類風險事件,及時報告和處理風險。最后,要持續改進和優化風險管理制度。不斷總結和分析建筑施工企業的風險管理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和優化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加大數據資源的管理力度
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會計報告體系中,數據資源是支撐相關工作開展的基石。因此,要不斷地加大數據資源的管理力度。首先,企業要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制度。通過制度的約束與指導,規范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和使用流程,明確數據管理的責任和權限,確保數據資源的安全和可靠性。其次,優化數據采集和存儲系統。在保證數據存儲的安全和可靠性基礎之上,還需要對數據進行分類和標準化,便于管理和使用。最后,要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建筑施工企業要采取多重安全措施,如加密、備份、權限控制等手段,確保數據資源不受損壞、丟失、泄露等風險的影響。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基于大數據的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會計報告應用是一項復雜且系統的工作,其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對管理會計報告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要依據企業發展所需與各項工程項目開展的實際狀況對報告的具體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與拓展,使其能夠切實地支持各向管理工作的開展,為建筑施工企業的穩定經營與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提供管理依據與決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