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汝竹
著名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指出,教育科學的主要對象是在教育過程中研究人,將教育學稱做藝術,且是“一切藝術中最廣泛、最復雜、最崇高和最必要的一種藝術”。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認為只有成為一名智慧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那么如何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呢?
一、熱愛教育,關愛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可見,“愛”是智慧型班主任的基石,是教育成功的法寶。班主任要有春風化雨般的能力,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愛和寬容中生成教育的智慧,造就教育的奇跡。
愛心是智慧的底蘊。對于班主任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是“愛心”,一個充滿愛心的班主任才具有智慧的底蘊。作為班主任,無論何時何地,無論何種處境,都要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學生,其是后進生的誠摯之愛。特級教師李鎮西提出:“以人格引領人格,以心靈贏得心靈,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養寬容。”其核心就是把教育視作心靈培育的藝術,可以說愛和寬容正是教育的大智慧。
二、勤而行之,知己知彼
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觀察學生和教育活動,有獨到的洞察力,并能根據需要、條件和要求對教育形式、內容、途徑、方法進行有目的性地創新探索,并對自己的教育思想與行為不斷的反思,從而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一)勤而行之,全面施教
勤是對每一位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勤于班級管理,能讓你及時全面掌握班中的情況,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勤與學生交談,準確把握每位學生的思想動態,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勤家訪,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從中挖掘到學生思想形成的根源。
(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魯道夫斯坦納說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喚醒人們在生命和生活中真正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只有喚醒這種能力,才能走向真正的自由。”其實,教學本身也需要洞察力,只有通過洞察(而非觀察)去理解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洞察力是智慧型班主任的關鍵,班主任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確立自己的洞察力,才能提升班級管理效率。了解和研究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應反思自己對學生了解的程度是否充分,對他們的評價是否準確,是否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具體表現在是否了解學生個體的思想品質、興趣愛好、特長、性格特征、成長經歷以及家庭情況、社會環境;是否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是否了解學生的人際關系;是否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等等。
三、高效靈活,發展創新
新課程的實施給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也帶來了新的挑戰。面對新的挑戰,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智慧在班級管理方法及班級活動載體等方面予以創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班級管理。
(一)在班級管理方法上做到創新
要想把一個班級管好,必須講究科學和方法,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在科學管理上,班主任應實行行之有效的制度與方法。如:班干部競爭上崗;師生共議,同樹良好班風;制訂切實可行的班規班紀;建立班級量化考核管理制度;開展“比、學、趕、幫、超”的競賽活動;發揮典型示范作用,開展班級各類明星評比活動。另外,我們還可以選好主題,定期召開班會;建立問題集體評議制度;建立家校聯系制度等。
(二)在活動載體上做到創新
班主任一定要樹立把班級、學校的常規活動作為育人載體的觀念,努力挖掘各種載體背后的意義,讓學生自覺把日常活動變成一種新的生命體驗。在班級管理中要結合實際,結合目標,組織一系列學生喜愛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去展示自我,發展自我,培養能力,為班級做出個人的貢獻。例如,開展聯歡會、辯論式主題班會,常規知識競賽,班級管理意見征集活動,評優評獎獲得上榜公布,小組、班組日常考核上榜公布。
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充滿智慧的班主任能以愛心為首,做到潤物有聲;能洞察先機,及時把握運作時機,能匠心獨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