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亞軍 賴勇
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對學生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充足的文化知識,更需要孩子有面對順境、逆境的承受能力,以及更多的自我消化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基于這些因素,在班主任工作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迫切的需要。因此,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輔助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上必須做一些有效的嘗試。
一、堅持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輔導的三點原則,即尊重、寬容和信任
(一)尊重。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潛在的力量。”在班級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活動中,要求班主任務必轉變心態,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情感、才智和能力的差異,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對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用平等真誠的態度給予幫助,使他們在學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強其信心和面對困難、挫折的勇氣。
(二)寬容。有人曾這樣說過:“當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要把他當孩子看待。”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韋地博士花了四十年時間收集了9萬份學生所寫的關于他們心目中喜歡怎樣的老師的信件,其中好老師的素質就有一項是“寬容”。孩子犯錯誤是難免的,當他們犯錯誤時,我們可以站在他們的角度多替他們想一想,用愛去包容他們。如在課堂教學中,口頭活動量大,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多,而學生怕出錯、羞于開口、惰于交流等心理障礙比較常見。在寬容、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答錯也不必擔心受到教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減少心理負擔,大膽發言,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信任。班主任應該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創新的潛質,并把培養富有創新能力的學生作為首要目標,要不斷更新教育方法與手段。學生總是渴望獲得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獲得別人的認同。因此要多贊美,少批評,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更要經常對他們說“相信自己”“絕不放棄”等激勵性話語,并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創設情境,給予他們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在不斷的成功中樹立信心,逐漸擁有健康的心態。
二、堅持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五點策略
策略一:教會學生直面困難,懂得堅持
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往往都在某一方面存在困難,有畏難情緒。如對于學習過程中的知識記憶,總會覺得忘記得快,今天記住了,明天就又忘記了,每天都在反復地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總結記憶與遺忘的規律,能有效利用晨誦、午讀、暮省的時間,自覺堅持,以自制戰勝遺忘,最終收獲成功。
策略二:教會學生陽光自信,敢于競爭
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其心理一般比較脆弱。缺乏安全感、怕失敗、自卑、孤僻……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需要做的不僅是對學生產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進行準確把握,更需要針對原因去設計輔導的方式,讓被輔導的學生敞開心扉,不再逃避、不再躲藏。我們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發現通過小組競賽、男女生搭配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賽等活動方式,能有效地激發這類學生的內心活力,有效地促使他們積極向上、敢于表現、勇于競爭。又如,我們將這類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情景聯系起來,讓他們自主地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調整心態,逐漸培養積極面對挑戰的心理品質。
策略三:教會學生團結互助,共促成長
有些學生性格過于內向、孤僻,因此選擇合適的同伴助其在學習與生活的過程中形成互助、互勉、互愛、互敬的良好人際氛圍,既有助于他們主動與他人交往,更有助于他們在交流中養成尊重、理解、信任、協作等良好品質。
策略四:教會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協作,學會尊重
健康有益的活動能夠實現心理活動的遷移,使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學生都能找到無憂無慮的自我。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通過這些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樹立信心,或重拾信心,養成積極面對各類問題的心理品質,并在不同的問題處置中養成協作、理解、尊重的品質和不怕錯誤與誤解的勇氣。特別是在豐富的活動中,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互相傾訴,以真摯的友情去幫助朋友排除煩惱,化解郁悶,樹立信心和克服困難。如在研究過程中,對于那些孤僻、自卑的學生,我們采取讓他們選擇伙伴或玩伴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鼓勵讓他們大膽表現自己,并對在活動中的每一點進步和成功進行及時表揚、獎勵,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以及集體對他們的尊重,從而愿意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不封閉自己,既陽光了心態,也融入了集體。
策略五:加強學習,具備對不同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能力
“花有百樣紅,人與人不同。”不同的學生,因其成長和生活環境的差異,必會有不同的心理表現。因此,當班主任面對有不同心理表現的學生時,就需要有不同的心理輔導策略,尤其是獲得學生信任的策略。如既要有信心、決心,又要有耐心、細心;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并持之以恒……所以,班主任要堅持學習,積極爭取機會參與各種培訓,在理論上提高自己的認識,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技能。
總之,只要讓學生在班主任的身上能感受到“愛”,能感受到真誠,學生就愿意和班主任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學生與班主任之間有了心靈上的碰撞與交融,我想,任何的心靈都會因陽光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