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英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美術在高中課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傳統美術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要想提高高中美術教學質量,就必須對高中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基于此,本文將從地域文化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幾點對策,希望能夠對高中美術教學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 教學 地域文化 應用
一、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地域文化資源的重要性
在教學中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中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他們熱愛家鄉的情感以及對家鄉的認同感、歸屬感。對于地方特色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具地域文化氣息。這也是美術課程改革理念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結果。同時,將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中來還可以促進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讓課堂更具魅力。
二、高中美術教學中應用地域文化資源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當地特色建筑
地域文化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最關鍵的就是要將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發揮地域文化資源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對當地特色建筑作為教學資源加以利用。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并通過教師對建筑風格和文化背景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了解并欣賞地域特色建筑。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相應情境讓學生學習并了解不同地區建筑的特色,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資源。
(二)挖掘地域文化資源
教師可以根據地域文化資源豐富高中美術教學內容。地域文化資源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內容深刻的特點,不僅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而且還能讓學生理解美術創作背后的意義與價值。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當地的鄉土文化資源應用于高中美術教學之中,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豐富高中美術課程教學內容,而且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三)利用地方特色的手工藝
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手工藝作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中美術課程中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本地特色傳統手工藝為學生創造學習美術的條件,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思考和創作,從而促進其美術素養的提升。
(四)運用傳統節日開展活動
傳統節日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高中美術教學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傳統節日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術知識,如端午節包粽子、元宵節猜燈謎、清明節掃墓、中秋節賞月等,教師可以根據這些節日的特點和歷史文化背景,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五)合理應用鄉土資源
教師可以利用當地特色的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等,引導學生在開展美術創作的過程中發揮想象。比如,在教學“民間美術”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民間美術活動場所,如鄉村集市、農家樂、鄉村博物館等。在參觀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民間工藝和傳統藝術品,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和再創作,讓學生在感受到民間美術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著美術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美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當地文化資源入手,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拓寬學習的視野、豐富精神世界。這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瑩.地域文化資源在高中美術社團中的開發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2.000381.
[2]周志松.地域資源在高中美術課程開發中的應用研究[D].佳木斯大學,2020.000047.
[3]馮麗君.地域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9.
[4]周勝高.尋找身邊的民間藝術——粵西民間美術引入高中課堂[J].新課程(下),2016(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