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界
摘要:提升學生的提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構建相對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讓學生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是重要的教學目標。這篇文章揭示了培養學生的重要性,探索有效進一步提升學生數學提問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提問能力 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
教師為學生大膽提問創造安全的心理環境。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是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環節。無論學生的提問質量如何,老師都應當需要耐心鼓勵、真誠表揚,讓學生從心底明白,只要能站起來提問,就是值得表揚的。學生提問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最大的尊重,讓學生感受教師的重視。老師應該耐心地回答,讓學生知道老師會回答,即使是簡單的問題。這種方法會安撫學生的緊張情緒,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提問的自信心。[1]
二、傳授方法,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一)質疑課題。一節課的教學起點和歸宿就是課題,所以讓學生質疑課題是最直接鍛煉他們思維的方法,可以使其學習專注度得到有效提高。比如在教學《認識直線、射線和角》時,在導入環節,筆者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本課的題目會聯想到什么嗎?”有的學生回答:“我想到了課桌。”還有的說:“我想到了直尺。”接著,筆者繼續提問:“你們從題目中聯想到了什么?”此時,有的學生問:“直線是什么樣的?射線又是什么樣的?”還有的學生問:“老師,題目中的‘角說的是生活中的‘角落嗎?”針對題目,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順利地進入了教學情境。
(二)質疑定義。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對定義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針對定義中的關鍵字詞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定義,并加深記憶。比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這一節時,筆者讓學生對百分數的定義進行分析,隨后引導學生針對定義進行思考、質疑。經過思考,有的學生提問:“百分之幾代表什么?”還有的學生提問:“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表示什么?”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學生內心疑惑的表現。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結語
小學數學學習離不開有效的教師引導和學生對知識的思考。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提問環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也要耐心解答。
參考文獻:
[1]單麗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