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工科專業課程思政元素隱性浸潤式與顯性強化式教育模式探討

2023-09-06 07:04:58王龍解曉光
高等建筑教育 2023年4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

王龍 解曉光

摘要:為了培養具有愛國主義情懷、懷揣中國文化和蘊含工匠精神的工科類人才,發揮課程思政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中的積極作用,在分析現有課程思政教育方法和手段基礎上,結合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特點,制定了課程思政“一種情懷、二種文化、三種精神”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的思政目標,分別制定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思政目標達成的具體實踐方案。對于理論教學,在各章節采用隱性浸潤式教育模式,并結合指定題目的課堂翻轉和與影視觀摩,實現“一種情懷、二種文化”的思政目的;對于實踐教學環節,采用顯性強化式教育模式,達成“一種情懷、三種精神”的思政目標。實踐證明,因課制宜的隱性浸潤和顯性強化相結合的課程思政教育模式,不但有效達成了課程的思政目標,提高了課程成績,而且培養了學生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同時,課程思政的雙向性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思政水平。

關鍵詞: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思政;實施途徑;浸潤教育;強化教育;雙向性;實現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5-2909(2023)04-0167-09

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是交通運輸學科道橋渡和交通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分為理論教學、課程設計和生產實習三個教學環節,授課時間為本科生大三上學期,課程特點是教學鏈完整,既有課堂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理論講授,也有實踐環節同吃住的“摸爬滾打”,專業教師與學生接觸時間長且交流深入,因此,該課程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與糾正具有重要作用,特別適合全鏈條課程思政教育。但是,對于高年級本科生來講,其三觀已基本形成,進一步理順和調整具有很大難度,前兩年的學習已經受到思政課程的熏陶,此時必須發揮教師的親和力和專業知識,采用隱性和顯性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慢慢感化感動學生,形成同頻共振,培養既有專業素養又有人文情懷的專業創新型人才[1],鞏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教學成果[2]。

一、課程思政的目標

課程思政是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專業課課程思政目標的制定要因課制宜,服從服務于學科發展、專業培養和課程定位。結合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特征、哈爾濱工業大學歷史特色和工科人才培養的需求[3],確定該課程思政的總體目標是“一種情懷、二種文化、三種精神”。一種情懷是指愛國主義情懷;二種文化是指優秀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種精神是指科學精神、職業精神、工匠精神[4]。

二、課程思政總體設計

為實現“課程承載思政、思政寓于課程”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良性互動,課程思政的實施必須教師引領,學生參與,二者均為思政主體,做到師生行為互動、思想共鳴。思政實踐的關鍵在于如何巧妙地、以學生最易接受的方式將思政內容與課程內容高度融合,而不是生搬硬套,為思政而思政[5]。為此,需要對課程思政進行總體設計。

(一) 理論教學課程思政的總體設計

采用思政元素隱性浸潤式教學模式,教師在適當的時間和內容節點上,無痕跡地講解與課程相關的愛國人物、交通文化和工程案例,并結合指定題目的課堂翻轉和與課程相關的影視觀摩,實現“一種情懷、二種文化”的思政目的。學生課堂翻轉內容與教學內容相關,同時體現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學生在查找資料、制作PPT及課堂演講的過程中形成對課程、行業、國家和世界的正確理解,并從學生的視角去引導、影響學生,從而減少學生對思政模式和思政內容的抵觸,強化和提高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1.思政內容的無痕跡滲透

查閱歷史文獻資料,提煉與課程相關的愛國主義元素、典型人物事跡、紅色精神,按章節內容進行融合,在課堂理論教學的適當時機,列舉新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案例,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919大飛機研發、西氣東輸和南水北調等綜合運輸項目。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結合自身的體驗,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體會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者的自豪感。例如:在講解完我國高速公路網規劃后,布置“家鄉省份綜合交通運輸規劃”作業,讓學生了解家鄉交通運輸的過去、現狀和未來,按照“愛家鄉、愛國家”的發展脈絡,實現授課內容與思政內容的無痕銜接。

2.教學方法的融入式鑲嵌

對于學生而言,愛國情懷只是一個基本要求,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還必須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和心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相應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學會公平公正,培養學生坦率誠實和秉公辦事的美德。

(1)互問互答的課前提問。

課前提問,采用學生互問互答,并根據所提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準確度互相打分,培養學生擯棄個人情感,客觀公正評價的能力。

(2)自主評價的課堂翻轉。

根據學生人數分組研討學習。在每章理論課講解完后,利用一節課的時間,開展自擬題目的課堂翻轉,翻轉題材必須與所講章節內容相關。演講之后,要求其他組一名學生現場點評,每個學生課堂翻轉的成績由各研討組組長組成的評審團現場評出。

以上教學設計,在題目自擬上體現了學術自由,在緊扣章節內容要求上體現了學術的規范性和與學習內容的相關性,在評價方式上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表1為教學方法的嵌入模式與成效,表2為學生自主制定的評分原則,表3為不同章節學生課堂翻轉案例及其點評。

(3)思維模式的高維度培養。

《舊唐書·元行沖傳》中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指下棋和觀棋的認知差別,但也可應用于學習思維模式的調整,在思維模式的高維度培養方面,設置兩種維度轉換模式:一是從“學”的維度向“教”的維度轉變,學生才能從教師的視角理解課程重點,事半功倍地取得好成績,體現學習的階段性目的;二是從“知識儲備”向“知識應用”的維度轉變,與行業應用接軌,體現學習的終極目的。為此,設計了兩個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跳出“學”的維度,向“教”的維度和“用”的維度升華[6]。

第一個教學環節是“學向教”的提升。本課程理論教學共九章,前五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完成前五章的教學任務之后組織期中考試,檢驗學習效果。每位學生以教師的視角出一套期中考試題,并給出答案。教師對其進行甄選并組合形成一套試卷,并作為期中考試試題。考試結束后,教師給出答案,學生交互批改,給出成績并簽字備查。該環節主要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換,從教師的維度掌握理論教學的重點內容,通過出題和互批試卷體驗教師的辛勤付出,簽字備查則是公平公正的進一步約束。

第二個教學環節是“知識儲備向知識應用”的提升。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主要講授道路幾何參數的理論依據,為學生進行路線幾何設計作知識儲備,而相關行業規范則是連接知識儲備向知識應用的橋梁;因此,在課程講解初期,將與課程相關的現行規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工程路線設計規范》和《公路工程勘測規范》發給學生,結合講授進度,要求學生分章節對規范條文和說明進行閱讀、摘錄和關鍵指標理論分析,撰寫并提交讀書報告,以達到采用課堂理論知識對規范相關約定進行釋意和理解的效果,搭建“知識儲備通向知識應用”的橋梁。

(二) 實踐教學課程思政的總體設計

該環節要求學生采用國產的道路幾何設計軟件和勘測設備,在規定的時間內,以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路線幾何的優化設計和放樣,并提交技術成果。在教師面對面、一對一的“親力親為”示范中,強化“一種情懷、三種精神”的思政目標。該教學環節總體設計如下。

1.課程設計環節的思政設計

課程設計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在紙上完成山區地形條件下的二級公路路線設計,主要采用如下措施達成思政目標。

措施之一: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道路路線設計BIM軟件,實現道路路線設計的各種功能,激發學生對中國創造的熱愛,對知識產權的尊重。

措施之二:對地形、地物和地貌等基礎數據進行精確模擬,體現科學精神;對路線的平、縱、橫設計不僅要滿足指標要求,而且反復優化,以確保在經濟、環保等方面的最優,體現職業精神;對于上交的圖紙,必須反復修改,要素齊全且主次分明,滿足出版要求,體現工匠精神。

2.生產實習環節的思政設計

生產實習是在野外現場,以小組形式根據真實地形條件,現場應用測量儀器,勘察、測繪、設計等級道路,匯報設計成果,提交設計文件。實習基地和野外工作環境,是課程思政教育成果踐行的大舞臺。其一,實習基地人員復雜,引導學生遵紀守法,做合格公民;其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必須團結協作才能保證完成任務;其三,工作量大,必須起早貪黑,擼起袖子加油干;其四,實習基地條件艱苦,必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實習過程中踐行理論教學的思政成果,強化課程思政教育的現實力量,使認識層面的課程思政向應用層面轉化。

三、課程思政具體實施措施

課程思政的實施是在課程特點的基礎上,追蹤青年學生所關心的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問題,既考慮思政價值的正向引導,又要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7-9]。

(一) 理論教學環節的思政浸潤

課程思政的本質是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它的實現要求三個條件:一是教育者要有意識地隱藏教育意圖,有意識地將思政元素滲透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之中;二是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方法、手段和載體,創設恰當的環境和氛圍,以平等、愉悅的方式感染和影響教育客體;三是使受教育者在無意識中接受教育,從接受動力上符合教育客體的心理需求,并實現自覺遵從的最終目的[6]。以下為部分章節思政內容的浸潤式融入過程。

1.中國傳統交通文化思政內容的浸潤方法

在第一章節,對中國道路運輸基礎元素的發展進程進行總結,中國傳統交通文化思政元素如表4所示。

結合表4的介紹,宣傳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運載工具燦爛的發展歷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專業的熱情。在講解“驛站、長亭”設置時,自然引入著名音樂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李叔同的介紹,對歌曲《送別》的來龍去脈進行解讀,并在課間播放,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潤式熏陶。

2.挖掘現代綜合運輸工程亮點

在綜合交通運輸的內容講解中,提煉各交通運輸模式的典型工程案例,如表5所示。

高速公路和現代化高鐵是學生能切身體會的交通基礎設施,通過對出行質量改善的論述,使學生明確中國交通運輸基礎建設在世界范圍內所處的引領地位;在綜合運輸的前沿領域,重點講述學校在大飛機C919研制和北京大興機場建設中的科技貢獻,使學生牢記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通過講解典型亮點工程,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使其理解要想干大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統一領導,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愛黨和愛業情懷[10]。

3.多模式思政手段協同強化

在講解中國氣候、地質和地形特征對公路選線的影響時,以拓展知識的方式介紹中國地形特征對道路選線的影響,結合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介紹中國攀登珠峰和珠峰測高的歷史,展示中國人“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精神;同時,布置課后作業,觀看影片《攀登者》并撰寫觀后感。表6為不同年限珠峰高程測量結果,圖1為2020年珠峰測量照片。

(二) 實踐教學環節的思政踐行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依賴單一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灌輸—接受”的理想化構架,容易導致教育客體與主體關系緊張,特別是教育主體采用的方法、內容不當,學生會對接觸的教育信息產生不自覺或無意識的排斥、逆反,甚至抵制[11]。而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不僅有課堂理論教學的“布道”,而且還有實踐環節的“踐行”,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思政”的理解,教師也可對“布道”效果進行驗證。

1.課程設計思政教育的實現

為踐行課程思政愛國情懷和工匠精神的教育成果,該環節采取兩種教學措施。

(1)國產路線設計軟件的發展歷程——體現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

教師在布置課程設計技術和管理要求之后,對國內外道路幾何設計軟件的發展歷程、現階段應用狀況及其對路線設計優化的影響進行介紹。

80年代初,繪圖板和曲線尺是設計部門主要的設計工具。手搖計算器作為計算工具,制約了道路設計的效率和方案的優化。到了90年代,CAD繪圖平臺廣泛引入設計部門,實現了手工向電腦的過渡,使繪圖的效率和準確度大幅度提升,但CAD并不是道路幾何的專業設計軟件,使用過程中存在諸多瓶頸與不便之處。90年代中期,高校和公路設計單位著手開發專業的道路幾何設計軟件,先后誕生了鴻業、海德、緯地等多款軟件,經多年的市場驗證和優化升級。目前,在道路設計部門,鴻業和緯地設計軟件已成為主流,這歸功于國內軟件開發者的交通情懷和工匠精神。

BIM設計理念是設計界的第三次革命,為實現彎道超車,BIM理念的推廣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為此,各二維道路幾何設計軟件紛紛向三維化、信息化與全壽命管理轉型,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道路幾何BIM設計平臺,如Dvip、緯地三維、同豪土木等,國內行業軟件開發的速度之快,很好地詮釋了交通人的創新精神。

(2)國產BIM軟件應用案例分析——體現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

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之一是掌握軟件的應用,因此,聘請校外設計院的行業專家結合實際設計案例,細致深入地講解國產三維道勘設計軟件的應用技巧,體現設計從二維設計向三維設計轉化過程,表達工程文化的社會主義先進性。圖2為學生采用某款國產互動式道路及立交信息仿真專家CAD系統進行的道路設計。

2.生產實習思政教育的實現

如果說課程設計是紙上談兵,那么生產實習則是現場實戰。應用測量儀器在山區地形條件下,現場勘測、設計出符合技術要求的路線,并放樣在實際地面上,形成設計文件并上交備案。為達成課程思政的教育目的,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該環節采取三種思政踐行措施。

(1)國產路線勘測設備的發展歷程——體現愛國主義情懷。

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秉持與設計院設計理念、設計手段和設計工具一致的原則,在實習過程中全部采用國產主流勘測設備,如RTK采用華測I-70型,數字水準采用蘇光EL28型,在路線測設過程中,適時講解國產測量設備的研發歷程、優缺點等。過去,主流道路勘測設備一直被國外設備壟斷,隨著國家制造業的發展,國產勘測設備已經與國外進口設備處于同一水平,如2020年珠峰的測量均采用國產測量設備,華測的RTK也在其列,使學生對國產設備充滿信心。

(2)團隊間路線設計質量比拼——體現團結合作和吃苦耐勞的交通精神。

道路幾何設計工序多、工作量大、條件艱苦,前導工序的按時完成直接影響后續工序的開展,需要有團隊協作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完成路線勘測。根據學生人數分組,每組完成一條路線的設計工作,組長負責組員的具體工作安排。在實際工作中,組員之間需要有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高效協同盡早完成時間節點內的工作。經過一個實習周期的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精神得到了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也進一步加深[12]。

(3)了解東北農村現狀——培養扎根邊疆建設的熱情。

道路勘測實習路線選擇東北農村的機耕路,學生在百姓家吃住,充分體驗當地老百姓的真實生活,了解東北農村的現狀,教師和村民通過圖片介紹村莊的歷年變化,并與自己家鄉農村進行對比。“要想富先修路”,東北經濟的落后與基礎設施薄弱不無關系,因此,通過實習期間與老鄉的接觸和對東北農村的認識,引導學生扎根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

四、課程思政成效

在教學模式上,隱性講解和顯性強化思政踐行對思政的主體和客體均有一定的影響,但如何評價課程思政的效果有很大的難度,多數情況下思政效果具有滯后性和隱蔽性[13]。

(一) 課程思政對教師的影響

通過課程思政目標制定、措施設計及其踐行,教師的課堂講授內容、講授方式及思想認識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較好地實現了“教中學”和“學中教”的良性循環。教學上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教學方法、質量和教師的親和力等方面,進而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認可。圖3為課程思政前后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可以看出,在課程思政前(2018年),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一般,隨著思政元素的加入和教學模式的改變,認可度每年以7%的速度提升,即無痕式的思政內容結合多模式浸潤教學模式,不僅沒有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提升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

(二) 課程思政對學生的影響

課程思政對學生的影響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近期影響,主要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成績的提高;二是遠期影響,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升敬業精神。目前只能從學習的角度進行近期影響思政效果的評價。本課程從2020年開始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圖4為課程思政前后(2018年和2021年)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成績分布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理論教學方面,2021年90分以上和80~89.9分人數的分布明顯高于2018年,分別高出11%和20%;而在實踐教學方面,2021年90分以上和80~89.9分人數的分布明顯高于2018年,分別高出20%和2%。此外,在沒有開展課程思政的2018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不及格率均為4%,而在2021年,不及格率為0。課程思政不但提高了學習成績,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確了學習目的,使學習較差的學生跟上了學習節奏,縮小了優等生與差生之間的差距。

大學的本質不僅是教書育人,更是培養學生的踐行能力。育人是鑄魂、踐行是立骨,思想的高尚和行為的端正才是知行合一。現階段學生需要理論的指引,更需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腳踏實地的作風;不僅要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自我約束,還要有“見利思義,臨危受命”的擔當。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的思政建設和實施,不但實現了思政的理論引導,而且實現了思政效果的踐行與應用。

五、結語

根據道路勘測設計系列課程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征,確定了全鏈條的“一種情懷、二種文化、三種精神”課程思政目標。根據課程的思政目標,制定并實施了理論教學隱性浸潤式無痕嵌入引導,實踐課程采用顯性強化踐行的思政策略。專業課程的思政目標和實施要“因課制宜”,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的“術”,使課程思政的“道”大幅度提效,做到“術”“道”雙贏。課程思政具有雙向性,不僅對課程思政客體產生了作用,而且對教師的思政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升同樣形成了正向激勵。

參考文獻:

[1] 高錫文.基于協同育人的高校課程思政工作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校改革實踐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16-18.

[2] 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J].奮斗,2020(17):4-16.

[3] 王東升,張鋒,易軍艷,等.工程學科專業課程群課程思政體系建設與思考——以哈爾濱工業大學道路工程學科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3):94-99.

[4] 馬亮,顧曉英,李偉.協同育人視角下專業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1):125-128.

[5] 史秋衡,王愛萍.立德樹人的歷史責任與路徑設計[J].中國高等教育,2018(24):5-8.

[6] 項波,吳仰祺,楊路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維度[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4):152-155.

[7] 肖敏敏,錢思博,王彩虹.基于思政教育的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20,7(43)97-99.

[8] 張永強,王文華,李棟國,等.融入課程思政的《道路勘測設計》在線教學探索與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8-111.

[9] 程建川,陳飛,劉洪波,等.“道路勘測設計”課程設計改革及野外實習基地建設[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174-176.

[10] 張晏,張鐵志,孫立霞.案例教學在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思政教育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20,7(17):181-182.

[11] 加瑞,雷華陽,劉景錦,等.土力學課堂和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6):39-46.

[12] 閆長斌,汪流明,李永輝,等.嵩山地區野外地質實習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6):128-136.

[13] 杜震宇,張美玲,喬芳.理工科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原則、標準與操作策略[J].學科與課程建設,2020(7):70-74.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talent of carrying with patriotic feelings,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ng of socialist builder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es courses of road survey and design, the goal of one feeling, two cultures and three spirit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of the course, the technical approaches for achiev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re formulated respectively. For theoretical teaching, the recessive infiltration education mode is adopted in each chapter,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 of one feeling, two cultures is realized by combin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 designated topics and the movie watching related to the course.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e explicit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mode is adopted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 of one feeling, three spirits. For each course condit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mplement course ideological education combination mode of recessive infiltration and dominant reinforcement, not only effectively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of the course, improved the course grade, als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open, fair and justice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course is biphasic, also making the teachers education level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 road survey and desig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infiltrating education; intensifying education; bi-direc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責任編輯? 梁遠華)

基金項目:哈爾濱工業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XS2020014)

作者簡介:王龍(1968—),男,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道路勘測設計研究,(E-mail)289214921@qq.com。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
高校思政課程的現狀與改革措施研究
商情(2017年33期)2018-01-24 22:01:46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
教師·上(2017年12期)2018-01-13 22:09:08
“專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
科技視界(2017年27期)2018-01-04 14:39:05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科技視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課程思政理念下英漢口譯教學改革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科技視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青青草一区| 国产资源站| 久久精品电影|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国产白丝av| 国产美女免费|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婷婷综合色|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亚洲| 国内嫩模私拍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久草热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欧美97色| 91青草视频| 久久亚洲天堂|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午夜视频日本| 欧美三级自拍|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综合色在线|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婷婷综合色|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午夜毛片福利|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婷婷午夜天|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www.亚洲一区| 亚洲床戏一区| 精品视频第一页|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区成人| 中文字幕色在线| 日本午夜影院|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97se亚洲| 亚洲va视频| 国产本道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