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春
以往的體育課活動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方法比較陳舊,教學手段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只是被動學習體育知識,導致教學效果一般。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現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就體育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談幾點體會。
一、進行學習動機的教育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才能在學習中采取積極的學習行為以實現學習目標。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短跑訓練效果,應使學生明白短跑是所有田徑運動的基礎項目,它對整個田徑運動水平提高有重要影響。要想提高其它項目如鉛球、跳遠、跳高等的訓練效果,必須先提高短跑的訓練效果,因為短跑包含了速度、力量、靈敏、彈跳力等素質在內,而短跑又是我們教材的必學內容。通過上述啟發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有所追求的目標,練習興趣就這樣產生了,那么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也就大大加強了。
二、不斷豐富教材內容
(一)科學性
在教學上做到難易合理,新舊知識搭配得當,一般來說,課的前半部分學生的精力和體力充沛,注意力較集中,應把新授內容和運動負荷較小、靈敏、速度、柔韌和協調性的練習內容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課的后半部分學生體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為使學生保持學習的興奮性和積極性,應把競爭性較強的游戲、比賽、測試、力量性、耐力性的內容安排在課的后半部分。
(二)趣味性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且牢固,因此,教師要采用新穎的教法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籃球基礎配合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個籃球基礎配合的課件,利用聲音、圖像、動畫來展示籃球基礎配合的全過程,直觀、形象地展示了籃球基礎配合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移動路線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快速掌握此項技術。
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
(一)創設教學情境
通過用感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和利用特定的教學情境,化理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實感感染學生,才能觸及其靈魂。震撼其心魂,達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例如讓學生觀看中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時升旗儀式的錄像,接著介紹容國團、江嘉良、鄧亞萍、劉國梁等乒乓體育健兒勇奪世界多項金牌的動人事跡。發現許多學生被他們的愛國行為所感動,紛紛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為報效祖國而努力。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就達到了化理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
(二)開設游戲情境教學
平時多利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體育游戲的興趣。體育游戲來源于生活,創造于實踐中,它具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發展思維能力的功能。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根據小學生年齡小的特點和教材內容的要求,制作一些既符合教學要求,又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小卡片、小動物頭像,設置在體育游戲中。如老膺捉小雞這一游戲,可將“老鷹”“母雞”和“小雞”的頭像讓學生戴在頭上進行練習。使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生的興趣,體會成功的喜樂,使學生興趣大增,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明確學習體育的目的。通過不斷地改進和更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活潑愉快的教學氛圍中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掌握體育運動技能,從內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被動性教學活動為“動性參與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