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中 夏海生 巫鵬云 夏文明 王年安



摘 要 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逐漸提高,小麥病蟲草害防治藥械也發生了改變,由傳統的工農16型手動噴霧器主導逐步演變成電動噴霧器、擔架機動噴霧機、四輪自走式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藥械共存的局面,但各種藥械的具體防治效果在安徽省無為市缺乏具體論證。為選擇適合無為市小麥田雜草防治的藥械,設置了4種藥械防除小麥田雜草的對比試驗,比較不同藥械對小麥田雜草的防效。試驗結果表明,四輪自走式噴霧機、電動噴霧器、植保無人機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值得大力推廣應用,其中四輪自走式噴霧機防效最佳。
關鍵詞 小麥;雜草;藥械防治;安徽省無為市
中圖分類號:S451.22;S512.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01
小麥是安徽省無為市主要的午季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維持在1.9萬hm2左右。為更好地引導種植戶科學使用新型藥械,提高防治效果,赫店鎮農業服務中心和無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開展了不同藥械防治小麥田雜草試驗,探討不同藥械的防效,以期為科學指導小麥田雜草機械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安徽省無為市泥汊鎮日新行政村畢村自然村,供試田土壤肥力中等,肥力水平一致,排灌條件好,試驗田面積6 500 m2。
1.2 試驗材料
1)試驗品種。供試小麥品種為明麥133。
2)試驗藥械。3WBD-20電動噴霧器,宿州市航宇塑膠貿易有限公司;擔架拖管噴霧機,山東華盛中天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輪自走式植保機,日本井關農機株式會社;大疆T20植保無人機,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1.3 試驗設計
于2021年11月15日,采用直播法播種300 kg·hm-2的明麥133。2021年11月10日施48%復合肥[m(N)∶m(P2O5)∶m(K2O)=16∶16∶16]375.0 kg·hm-2,2022年1月14日施尿素2 255.0 kg·hm-2,2022年2月23日施尿素75.0 kg·hm-2、氯化鉀112.5 kg·hm-2。小麥播種均勻,長勢中等。
試驗共設4個藥械處理區和1個空白對照區,試驗區均采用25%普草克(3%環吡氟草酮+22%異丙隆)250 mL/667 m2和22%雪鷹(5.5%雙唑草酮+16.5%氯氟吡氧乙酸異辛酯)50 mL/667 m2,防治小麥田中的單子葉和闊葉雜草,試驗設計詳見表1[1]。試驗小區面積400 m2,四周設寬3 m的保護行。每組處理重復3次。
1.4 施藥處理
1)施藥時間。2022年2月14日施藥,施藥當日多云,東北風1~2級,氣溫8~10 ℃,施藥后6 h內未降雨。施藥時小麥3.5~4.0葉期,有1~2個分蘗,田間單子葉雜草主要為菵草,2.0~3.0葉1心;雙子葉雜草主要為豬殃殃、鵝腸菜,4.0~5.0葉1心。小麥播后未進行封閉除草,田間雜草發生情況較為嚴重。
2)施藥方法。按表1設定的每小區噴藥量及兌水量,采用二次稀釋法進行藥劑配制,使用試驗所用4種藥械分別進行防治,空白對照區噴30 kg等量清水[2]。
1.5 調查內容和方法
1)安全性調查。藥后第1 d、3 d、7 d觀察各藥劑處理對小麥生長的安全性,藥后第14 d觀察雜草中毒死亡情況,并根據表2判斷小麥的藥害情況。
2)除草效果調查。每個小區單對角線法固定3個點,每個點0.25 m2,分別于施藥前、施藥后21 d、施藥后28 d調查各小區殘存的單、雙子葉雜草數,根據公式(1)計算株防效;施藥前、施藥后28 d調查單、雙子葉雜草的鮮重,根據公式(2)計算雜草鮮重防效。
(1)
式中:Zb為處理區施藥后雜草數,Na為空白區施藥前雜草數,Za為施藥區施藥前雜草數,Nb為空白區施藥后雜草數,單位均為株。
(2)
式中:Zd為處理區施藥后雜草鮮重,Nc為空白區施藥前雜草鮮重,Zc為施藥區施藥前雜草鮮重,Nd為空白區施藥后雜草鮮重,單位均為g。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藥械處理對小麥生長及雜草藥害的影響
根據實地觀察,處理3在藥后第3 d、7 d出現少量葉片發黃現象,處于藥害1級,其他藥械處理區小麥生長正常,未見明顯的褪色、畸形、葉片發黃等異常現象,表明試驗使用藥械在同一供試藥劑下,對小麥生長未產生不利影響。
由表3可知,藥后14 d,除清水對照組外,其余處理均對雜草具有防治效果,但處理2和處理3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小麥藥害現象。
2.2 對單、雙子葉雜草的防除效果
由表4可知,不同藥械處理對小麥田雜草的防效差異明顯。藥后21 d,處理3的雜草平均株防效最高,達90.91%,其他處理從高到低依次為處理4、處理1、處理2;藥后28 d,處理3的株平均防效和鮮重平均防效均為最高,分別達89.45%和96.43%,其他處理從高到低依次為處理1、處理4、處理2。
3 結論與討論
1)試驗結果表明,藥后21 d及藥后28 d,處理3
(四輪自走式噴霧機)對單子葉及雙子葉雜草的防效最佳。植保無人機、電動噴霧器也具有良好的防效。
2)四輪自走式噴霧機工作效率高,霧滴較均勻,防效較好,缺點是在其行動軌跡的轉彎處容易產生藥害,因此在使用四輪自走式噴霧機時需注意根據病蟲草害的發生特點,及時調整霧滴和水量,在轉向時要關閉噴霧裝置,以免產生藥害。植保無人機工作效率高,霧滴均勻,但要根據天氣情況、作物生長情況、病蟲草情發生情況,及時調整飛行高度、水量和飛行速度,并增加飛防助劑,避免霧滴飄移對周邊其他作物和水生生物產生藥害。電動噴霧器由人工操作,可根據田間雜草發生情況靈活掌握藥量,但其工作效率較低。擔架式機動噴霧機由于防效差、安全性差,在雜草防治中需慎重使用[3-4]。
3)隨著安徽省無為市土地流轉速度加快,種植大戶成為種植主體。受勞動力不足、高溫季節人工噴藥易中暑等因素影響,植保無人機逐漸成為藥劑噴灑環節的主角,且承擔著播種和撒肥等重任[5]。自走式噴霧機可在田塊平整區域開展作業,應根據地形、茬口、種植情況,靈活選擇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霧機、電動噴霧器。
4)多旋翼植保無人機作業效率高, 分別是大型噴桿噴霧機、機動噴霧器、電動噴霧器的 2.7倍、16倍、40倍,但單位面積噴液量小,除草劑利用率較低,防效差,且飛行高度過低,易造成藥滴隨風飄逸擴散,對鄰近作物形成藥害或造成環境污染[6]。
5)袁會珠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噴桿噴霧與手動擺動噴霧相比,可以把農藥在田間的沉積分布變異系數降低到27%,使農藥在田間的分布均勻性得到極大改善。本研究的結果也顯示噴桿噴霧機施藥后7 d防效達到96.86%,與防效最好的噴霧藥械相比差異不顯著,適宜在規模化種植中使用,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7]。但電動噴霧器因存在施藥時受人為影響較大、 作業速度緩慢、人工費較高等缺點,逐步被作業效率高、施藥液量少、勞動強度低、安全系數高的植保無人機取代。單旋翼植保無人機與多旋翼植保無人機相比,施藥效果更好、載藥量更大、作業效率更高,但其價格昂貴,操作難度相對較大,更適合大面積農田、高稈作物及果樹等的飛防作業。而多旋翼植保無人機由于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更適合現 代農業規模化種植的發展方式,可在以后小麥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中多加推廣使用[8]。
6)小麥生育期長,雜草發生的種類較多,無為市禾本科主要雜草為菵草、看麥娘、日本看麥娘等;主要的闊葉雜草野為老鸛草、豬殃殃等。無為市主要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小麥田雜草莖葉化學防除,冬季由于氣溫偏低,常出現除草藥害;春季往往雜草密度大、草齡大、抗性強,防控難度顯著增加,防效明顯下降。因此,本研究積極探索新的雜草防控方式,如在小麥播后1~3 d,趁土壤墑情較好時,可利用四輪自走式噴霧機或電動噴霧器或植保無人機,選擇拜寶瑪、異丙隆等對路藥劑,進行芽前封閉化學除草,可明顯降低小麥田雜草的基數,并且大多數小麥不需要再在后期進行化學除草,大大減小了小麥田雜草防除的壓力和成本,值得在小麥種植區域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曉豐,葉桂峰.菵草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及防除研究進展[J].雜草科學,2010(1):1-3.
[2] 譚立云,于丹,顧磊,等.小麥田禾本科雜草適用除草劑及其使用技術[J].雜草科學,2012,30(4):64-66.
[3] 楊海燕,周麗花,陳雪琴,等.幾種除草劑不同施藥期對麥田禾本科雜草的防除效果比較[J].雜草學報,2017,35(4):46-50.
[4] 朱文達,顏冬冬,李林,等.二磺·雙氟·氯氟吡復配制劑防除小麥田雜草的效果及對養分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20,59(6):91-95.
[5] 劉明蓉,夏海生,丁和平,等.無為市冬小麥田雜草調查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13):95.
[6] 楊非,曹瑛,惠軍濤. 不同施藥器械及噴頭對麥田雜草化除效果初探[J]. 農業科技通訊,2019(4):151-153.
[7] 張勝菊,張桂娟,楊伍群,等.噴霧方式對吡蟲啉防治小麥蚜蟲效果的影響[J].蔬菜,2015(3):19-20.
[8] 張翠翠,易春燕,夏先全,等.不同植保器械施藥對小麥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效果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5):135-137.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