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海
摘 要 作為湖北省重要的林業資源,蜜源樹種在生態和經濟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和生態環境的變化,蜜源樹種面臨著生長條件惡化、種群減少和生態系統穩定性下降等問題。為了促進蜜源樹種的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保證蜜源樹種能夠發揮出其原本的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以湖北省利川市國有林場為研究對象,結合其蜜源樹種的基本種植情況,闡述了蜜源樹種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介紹了利川市國有林場采取的制定專門的管理計劃、種植適宜的樹種、優化利用土地資源、強化科學技術支持及提高監測評估效能等管理策略。并且以林場大規模種植的鹽膚木和野櫻桃為例,從種植條件、病蟲害防治、整形修剪、培訓宣傳等方面具體說明了利川市國有林場的管理實踐。
關鍵詞 國有林場;蜜源樹種;種植管理;湖北省利川市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2.033
蜜源樹種的培育質量不僅能夠對當地生態產生影響,而且關系到當地蜂蜜、木材產業的發展前景。正因如此,如何保證蜜源樹種的可持續發展,使之能夠發揮出重要的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已經成為林業部門關注的重點課題。本文從湖北省利川市國有林場蜜源樹種的分布現狀著手,對林場種植蜜源樹種的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同時,以野櫻桃和鹽膚木的種植及管理為例,總結了具體的實踐指導經驗。
1 基本情況
湖北省利川市屬云貴高原東北的延伸部分,地處巫山流脈與武陵山北上余脈的交匯部,山地、峽谷、丘陵、山間盆地及河谷平川相互交錯。利川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云多霧大,日照較少,雨量充沛,空氣潮濕。截至2021年8月,利川市人民政府公示全市土地總面積達4 605.53 km2,現有林地面積266 356.70 hm2,其中有林地208 969.90 hm2、
灌木林地33 181.70 hm2(國家特別規定灌木林地
16 451.50 hm2),國家重點公益林152 568.90 hm2,省級重點公益林19 126.50 hm2。
利川市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森林資源十分豐富。調查顯示,截至2022年,利川市各類植物共有2 500余種,其中維管束植物(含蕨類植物)138科、411屬、1 489種。利川市林業系統直屬二級單位中有4個省級國有林場,2個縣級國有林場,2個國有集體合營林場。國有林場的平均海拔在
1 450 m,主要分布在福寶山、甘溪山、鐘靈山、金子山、石板嶺等地。國有林場中現有的蜜源樹種包括洋槐(刺槐)、鹽膚木、泡桐、枇杷、杜鵑、梨樹、板栗、楓樹、欒樹、野櫻桃、山茶、漆樹、花椒、桂花、柑橘、柚子、檸檬及蘋果等。
在利川市國有林場中,蜜源樹種的分布受氣候條件、土壤類型、地形地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傮w來看,林場中主要分布有以下2類樹種。
1)主要蜜源樹種。主要蜜源樹種是指在蜂蜜生產中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植物,能夠提供豐富的花蜜和花粉資源,對蜜蜂養殖業和生態系統具有重要貢獻。利川市國有林場的主要蜜源樹種包括刺槐、鹽膚木、野櫻桃及花椒等,在林場內通常呈集中分布,形成了較大面積的蜜源區[1]。其中,刺槐是一種生長快速、耐旱、耐寒、適應性強的樹種,能夠在利川市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生長良好;刺槐的花期較長
(4—6月),花蜜和花粉豐富,對蜜蜂具有高度吸引力。在利川市國有林場,刺槐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和山坡地區,常見于村莊周邊、林場邊緣。野櫻桃多生于海拔1 000~3 200 m的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或草地,喜溫暖,喜陽光,不耐陰,光照充足時植株生長旺盛,長期在蔭庇環境下則生長不良。
主要蜜源樹種不僅為蜜蜂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花蜜可用于生產高質量的蜂蜜,木材也能夠用于家具制造等領域。
2)次要蜜源樹種。次要蜜源樹種指的是對蜜蜂吸引力較弱或在蜜源供應中能力有限的植物,雖然其花蜜和花粉資源較少,但仍然對蜜蜂的生存和繁衍起著一定的促進作用[2]。利川市國有林場的次要蜜源樹種包括梨樹、枇杷、山茶和板栗等,分布相對較少,通常集中在林場的邊緣地帶或人工種植園區。部分次要蜜源樹種同時也是果樹品種,不僅花蜜和花粉對蜜蜂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果實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次要蜜源樹種雖然供應的花蜜和花粉較少,但仍能對蜂蜜產業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
總的來看,蜜源樹種的分類是根據對蜜蜂的吸引力、花蜜和花粉的供應量及經濟和生態價值等方面綜合考量的,不同類別的蜜源樹種對蜜蜂養殖業和生態系統的貢獻程度不同,因此在蜜源樹種的選擇和管理中需要綜合考慮其特征和用途,以實現蜜源的持續供應和有效管理。
2 生態價值及經濟價值
2.1 生態價值分析
蜜源樹種是蜜蜂獲取花蜜和花粉的重要來源。蜜蜂通過采集蜜源樹種的花蜜和花粉進行生產和繁殖;同時作為重要的傳粉者,對植物的生長繁殖和種群擴散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蜜源樹種的存在和豐富不僅對維持生態平衡和促進植物繁育具有重要意義,還為不同類型的生物提供了棲息地和食物,吸引了不同種類的野生動物,形成了復雜繁榮的生態系統,促進了物種多樣性的維持和發展[3]。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蜜源樹種不但能為地上的物種提供支持,還能夠作用于土壤及水層,在其根系的發育和覆蓋下,土壤結構得到改善,水分含量得到穩定保持,從而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減輕土壤侵蝕的作用。
2.2 經濟價值分析
蜜源樹種對經濟的最大貢獻在于其能直接對蜂蜜生產、蜂蜜產品加工、蜜蜂養殖業及木材加工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利川市國有林場種植的種類繁多的蜜源樹種,推動了當地的蜜蜂養殖業快速發展;蜂蠟、花粉、蜂王漿等蜂蜜制作過程的副產品也能夠為日化、食品、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助力,確保當地農民及養蜂戶的收入穩定。蜜源樹種提供的優質木材能夠推動當地木材加工業和木制品產業的發展,打造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總體來說,利川市形成了以蜜源樹種培育帶動諸多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4]。
除了直接經濟效益,利川市國有林場種植的蜜源樹種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游客們可以在國有林場中欣賞蜜源樹種的美麗花朵、觀察蜜蜂繁忙工作的場景、參觀豐富多樣的生態景觀,為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3 管理策略
3.1 制定專門的管理計劃
利川市國有林場應制定專門的蜜源樹種管理計劃,明確目標、任務、措施和時間表,確保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具體而言,該計劃應包括對蜜源樹種的種植、培育、病蟲害防治、修剪和疏枝等方面的細致指導。例如,制定每年的種植計劃,確定種植的樹種和數量,合理安排工作的進度和內容等。
3.2 種植適宜的樹種
蜜源樹種的選擇應當充分考慮利川市國有林場的土壤類型和水資源狀況。就實際情況而言,利川市國有林場應選擇對土壤適應性強、抗旱能力強的刺槐、鹽膚木、野櫻桃、花椒等樹種作為主要蜜源樹種[5]。在確定種植策略的基礎上,還應考慮蜜源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篩選花期長和產蜜多的樹種,以實現蜜源資源的可持續供應。
3.3 優化利用土地資源
為了最大限度提高林場的經濟效益,利川市國有林場應做好合理的土地利用規劃,確保蜜源樹種數量合適、分布合理。根據不同樹種的生態特性和生長需求,科學劃分種植區域,確保不同樹種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生態平衡,將主要蜜源樹種集中種植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塊上,并在其他地塊配合種植次要蜜源樹種,在保證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提供多樣化的蜜源資源。
3.4 強化科學技術支持
蜜源樹種的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管理離不開業內專家的理論指導。利川市國有林場需要同相關科研機構或專業團隊開展合作,加強對蜜源樹種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支持,開展樹種適應性研究,準確掌握樹種的適應能力和對環境變化的反應,為蜜源樹種的選擇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為了提高樹種管理的工作效能,林場也應當引進新一代物聯網設備,采用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種植及監測設備,提高種植效率,保證蜜源產量。
3.5 提高監測評估效能
保證蜜源樹種的健康是林場獲取穩定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因此,利川市國有林場應建立定期監測機制,對蜜源樹種的生長情況、產蜜量進行持續監測和評估。現階段引入的新型遙感技術和無人機監測技術,能夠幫助管理團隊實時掌握蜜源樹種的分布情況和生長狀態,以便及時調整管理措施。在新一代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建立蜜源樹種數據庫也變得更加容易。該數據庫不僅能為監測數據的分析與記錄提供幫助,還能為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4 實踐分析
目前,利川市國有林場分布有較大規模的鹽膚木林和野櫻桃林。本文將以這2種蜜源樹種為例,對利川市國有林場蜜源樹種的管理實踐進行說明。
4.1 種植條件
在選擇種植地點時,應優先考慮土壤質量和水分條件。鹽膚木生于海拔170~2 700 m的向陽山坡、溝谷、溪邊的疏林或灌叢中,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耐寒。鹽膚木林地的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黃棕壤。野櫻桃對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弱堿性的土壤中均能生長,能夠適應干旱瘠薄的土壤條件,但透氣排水良好、能保持濕潤的砂壤土為最理想的土壤條件。
在種植過程中,還要注意密度問題。種植密度應根據地塊面積和土壤肥力合理控制,以確保每棵樹都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和生長空間。
4.2 病蟲害防治
鹽膚木的主要病害是白銹病。白銹病主要為害葉片,春、秋季低溫多雨時易發,可以通過清除病殘株,以及發病時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施2~3次進行防治。鹽膚木的蟲害多為銀紋夜蛾,其幼蟲會啃食葉片;防治方法為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或人工誘捕。野櫻桃樹的病蟲害及其防治可以參照櫻桃樹。
為了實現鹽膚木、野櫻桃的可持續發展,林場應當建立健全病蟲害防治體系,安排定期巡視和監測工作,以便盡早發現病蟲害;采取針對性強的防治措施,及時消滅病蟲害。在防治過程中,林場應優先采用生物防治等生態友好的防治方法,減少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不良影響,保證林場其他區域蜜源樹種的安全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4.3 整形修剪
通過修剪和疏枝控制樹型,從而擴大光照面積,促進空氣流通,提高樹木的抗風能力和養分利用效率。修剪還可以刺激分枝和新梢的生長,增加產量、提高品質。在進行修剪和疏枝時,應遵循科學規范的原則,將傷害最小化,避免過度修剪導致樹種生長不良。林場還應對種植區進行劃分,以“片區責任制”提高修剪及疏枝工作的實際成效,從而保證蜜源植物健康生長,提供合格的蜜源。
野櫻桃是喜光樹種,光照條件好時樹體健壯、果枝壽命長、著果率高、果實成熟早。野櫻桃干性不強且分枝多,在栽培中一般可根據實際需要修剪成自然圓頭形、中心主干形等樹型。鹽膚木初期生長緩慢,中期生長迅速,一般不要修枝,采取自然整枝。
4.4 培訓與宣傳
為了確保蜜源樹種健康生長,林場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開展定期的培訓課程、技術指導和知識普及活動,圍繞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修剪疏枝技巧等內容進行討論,提高相關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利川市國有林場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提高當地居民對蜜源樹種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促進蜜源樹種的可持續
利用。
5 結語
蜜源樹種不僅能夠充當經濟作物,為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能夠優化生態環境。利川市國有林場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全面的樹木管理工作,實現生態親和與經濟貢獻目標的有機統一,為其他地區的林場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農業經濟的綠色發展方面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佟雷.珍貴樹種糠椴的育苗及造林技術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2(5):111-113.
[2] 馬君禮.湟水河流域規?;謭隹沙掷m發展對策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22(15):43-45.
[3] 曹建斌.山門林場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研究:生態功能區[J].新農業,2022(16):20.
[4] 韋宏宇,林盛錦,蔣進球.國有林場樹種結構調整優化研究:以南寧市丁當林場為例[J].林業勘查設計,2021,50(5):18-21.
[5] 徐鳳.林業生態背景下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張家口市黑龍山林場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9):38-40.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