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瑤
摘 要:音樂表現力是鋼琴演奏者音樂能力與音樂修養的綜合體現,鋼琴演奏中不但要準確、合理地運用指法與彈奏方法,還需要演奏者透徹地理解音樂特性、音樂風格及音樂性質,并且在此基礎上,鋼琴演奏者還要具備良好的演奏素養,以確保鋼琴演奏活動可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內涵與主旨,提升鋼琴演奏的感染力與表現力。因此,本文基于提高音樂表現力的需要,進行相關方法的論述,主要包括深度地解讀了解音樂的本體,養成正確的彈奏習慣并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形成自身獨特的音樂風格,以及全面提升音樂綜合能力及素養等。
關鍵詞:鋼琴演奏;音樂表現力;音樂風格;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3-00-03
鋼琴演奏是音樂素養與手指運動技巧相互結合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手指在鋼琴鍵盤上有目的地快速移動,將手指運動組合成連貫的運動行為,進而將音樂演奏出來。而音樂表現則是在鋼琴演奏的基礎上,演奏者將自身對音樂的理解、想象、感知,通過鋼琴演奏完成音樂情感、內涵、主題、形象意境等內容的輸出,建立音樂與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感染、影響、引領觀眾的思想與情緒,帶給觀眾良好的音樂體驗。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力,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著鋼琴演奏的效果,需要鋼琴演奏者在日常學習練習及舞臺實踐中注重音樂表現力的提高。
一、掌握音樂本體,打好演奏的提前量
(一)深度解讀音樂特性
深入解讀、了解、熟悉音樂是鋼琴演奏的前提,演奏者通過音樂局部特性及總體風格的深度解讀,充分掌握音樂的特性,以更好地演奏出音樂的內容,準確地傳遞出音樂中的情感內涵,進而表現出音樂的形象與意境。音樂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鋼琴演奏的方式,以及采用的鋼琴演奏技巧、表現手法等。因此,在鋼琴演奏中要想提升音樂的表現力,需要深度正確解讀音樂的特性,熟知鋼琴演奏曲目的音樂類型,如抒情型,鋼琴演奏以抒發情感、情緒為主,注重情感的表達,連奏表現出的是流暢,跳音傳遞出的是輕快,斷奏展現出的是穩健,演奏者借助鋼琴鍵盤傳遞出抒情型音樂的優美曲調,細膩、流暢、舒展的音樂特性。活潑型音樂,音樂旋律輕松、節奏感強、情緒歡快,音樂旋律與節奏活潑生動。在鋼琴演奏中根據音樂風格、局部特性的不同,采用相應的音樂表現手法,并注入相應的情緒與情感,以及選擇相應的情感表達技巧等,有助于演奏者音樂表現力的提升。
(二)深入剖析音樂性質
音樂的基本構成為強弱、調性、時長、音色等,將這些要素有機結合,創造出節奏、曲調、調式、曲式等“形式要素”,作曲家利用這些“形式要素”進行創作,著重使用或是不使用某些元素,從而塑造了音樂的特性、性質與風格。所以音樂無國界之分,以音符為語言,并且優于語言表達,具有良好的通感效應。人感知空間事物,依靠的是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這些感覺之間可以相通,比如,人在感知聲音過程中,聽到尖銳的聲音,聲音似乎存在著銳利的邊緣,聽到優美的旋律,人會有舒適的感覺,這些都是通感的表現。在鋼琴演奏之前,深入地剖析音樂的音高、音值、音量、音色等[1],準確把握音樂的高低音、音的長短、音的強弱,以及不同鋼琴鍵發出的聲音等。在演奏過程中憑借演奏者的音樂感知能力,靈活地運用一些演奏技巧,使音樂知識與技術手段相互結合,以將音樂生動準確地表達出來,賦予鋼琴演奏更好的音樂表現力,帶給聽者聽覺上的盛宴。
(三)深入理解音樂風格
音樂風格呈現的是音樂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包含時代背景、精神內核,鋼琴音樂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基本風格如下,一是巴洛克風格,代表人物為巴赫,誕生于巴洛克時期,大約是1600-1705年間,節奏強烈、活潑,多旋律、多復調,出現了“柔板”與“快板”;二是古典主義風格,代表人物莫扎特、貝多芬,著重突顯的是形式美,音樂風格既有古典的邏輯與秩序,同時又有創造性,嚴謹而優雅,大膽且充滿幻想;三是浪漫主義風格,代表人物為肖邦,旋律強烈,抒情色彩濃郁,節奏上使用較多的重拍,和聲上使用較多的轉調;四是現代主義風格,從20世紀開始,音樂形式多樣、變化多元,音樂更具活力。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熟知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節奏、旋律特點,精準控制其中的關鍵點,對于音樂表現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培養良好的演奏修養,筑牢表現力的根基
(一)培養良好的彈奏習慣
讀譜是鋼琴演奏的前提,如果讀譜出現失誤,將導致鋼琴演奏出現錯音、觸鍵不準確、節奏不對、指法混亂等問題,正確的讀譜是正確彈奏的基礎,也是音樂表現力培養的基礎,需要培養學習者正確的讀譜習慣,提升讀譜能力。一是讀音準確,看清楚譜號、拍號、調號,以及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與指法,也就是認準音符。演奏鋼琴時,保持彈奏的曲譜在視線范圍內,眼睛讀取曲譜上的信息,大腦迅速組織信息,指揮手彈奏樂曲。二是節奏正確,建立并強化節奏概念,注意保持雙手的獨立性,并把握好時值的長短,控制好音的長短關系。三是指法正確,重點關注弱指技術控制力,確立正確的指法概念,彈奏指法嚴格按照樂譜的指法編排,養成良好的指法習慣,規范化觸鍵方法,鋼琴彈奏也就成功了一半,為音樂表現力的提升扎實基本功基礎。
(二)形成正確的彈奏方法
鋼琴演奏中手指強度、速度、靈活性是演奏運動技巧培養的關鍵,需要通過大量正確的彈奏訓練才可實現手指運動技巧的提升,也是音樂表現力提高的關鍵。一是規范每一個音符的運動行為,包括觸鍵的速度、力度、方向、深淺等,反復練習每個動作,然后將單個動作連成持續運動的長鏈,逐漸形成平滑流動的運動行為;二是練琴應注重慢練,不可過于急躁,按照樂曲的重點、難點,以及每只手的部分對樂曲進行分解,有目標、有重點、有計劃地去練琴,規范彈奏的方法;三是鋼琴彈奏音樂表現的難點是連續迅速地手指運動,需要保障手指時間配合上的準確性,練琴重點是訓練多個手指迅速均勻與精確時間序列上的配合,有助于手指運動技巧能力的提升;四是正確的力量控制技巧,使用音階、練習曲進行手指力量控制的訓練[2],采用不同的力量進行演奏,感受手指力度變化后節奏重音的變化,力量需體現在重音上,通過手指力量控制的加強練習,養成正確的力量控制技巧。
(三)建立個人演奏風格
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提升,需要演奏者建立個人的演奏風格,一味地模仿,不假思索地運用技術技巧,只是展示他人的風格,音樂表現力薄弱。鋼琴彈奏中的音樂表現傳遞出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或是社會現實生活,音樂旋律響起促使人沉浸在優美的音樂氛圍中,與音樂形成情感的互動與交流,而個人演奏風格是建立在演奏者對音樂內涵、形象意境、本質透徹的理解之上的,同時進行鋼琴彈奏的再創作,演奏者將自身對于音樂的感知、認知、理解等,運用鋼琴彈奏技巧充分地展示出來,塑造出獨具特色、頗具魅力的個人演奏風格,由個人完全地詮釋音樂。因此,個人演奏風格的建立對于提高音樂表現力至關重要,一方面,演奏者在日常的鋼琴學習與練習中,要具備廣闊的視野,清晰認知鋼琴演奏活動的目的,以及有意識地培養獨特的思維方式,創造性地去表現音樂。另一方面,錘煉意志力,在鋼琴演奏中融入強烈的個人意志,強烈地去表達音樂,使音樂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以形成自身獨有的演奏風格。在提升音樂表現力過程中,目的明確地去錘煉意志力,逐漸穩步提高鋼琴演奏的質量,突破彈奏音樂中的技術與藝術難點,不斷地嘗試,堅持實踐中探尋及改正鋼琴彈奏中的不足,執著于精心、深度地剖析與錘煉意志力,逐漸形成良好的演奏風格。
三、提升音樂綜合素養,助力于表現力的提高
(一)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一是以音樂學專業的角度,欣賞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音樂作品,拓寬音樂欣賞的范圍,豐富音樂欣賞的類型,融會貫通古今音樂,突破個人修養不足對鋼琴演奏音樂表現力提升的限制[3];二是以音樂本體的視域,對音樂的構成要素進行深度的揣摩領悟,如音樂的旋律、節奏、曲調、曲式、調式、音色,以及音樂的結構、類型、風格等,透徹了解音樂本體,提升音樂的欣賞能力;三是以音樂表演形式為切入點,研讀與分析音樂中采用的樂器、表演特點、藝術風格、藝術表現等,欣賞了解音樂中的思想觀念、精神內核、藝術語言、形象意境等,深刻地詮釋音樂作品創作的動機;四是以音樂背景與素材為著力點,欣賞了解的核心內容主要是音樂創作的社會與時代背景、創作人、創作的素材等,通過音樂作品的創作動機去品讀音樂,深挖音樂背后隱藏的內涵與實質。詳細研究影響音樂創作者藝術風格與藝術表現的主觀因素,如個人藝術修養、審美情趣,及客觀因素,如社會環境、時代背景、民族文化等,進而全面、深度地欣賞音樂,持續提升音樂欣賞能力,最終達到音樂表現力提升的目標。
(二)提高音樂想象能力
音樂是一種聽覺與思維藝術,無論是在鋼琴演奏中還是欣賞音樂中,都需要人具備豐富的音樂想象,建立現象、形象、想象之間的關聯,方可實現鋼琴演奏中音樂準確的表現與完整的詮釋,更好地具體化音樂形象。音樂想象力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從音樂的特性上來看,其主要是情感上的想象,想象的是音樂結構的每個細節,想象力跟隨音樂節拍開展,跟隨音樂產生情感共鳴[4],接受音樂的浸染與感染,感受音樂的跌宕起伏、喜悅與悲傷,主觀感受強烈。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運用想象力去塑造音樂形象,運用演奏技巧將自身的想象成果表現出來,以提高音樂表現的效果。例如,鋼琴演奏《野蜂飛舞》,在鋼琴彈奏中需要演奏者想象野蜂飛舞的畫面,甚至將自身想象為黃蜂,手指要像黃蜂一般迅速飛舞,從而將自身的想象通過音樂與手指表現出來,還有的音樂片段在音樂表現中,根據音樂旋律與節奏,加強聲音與音色的想象,像是想象用其他樂器的音色去彈奏音樂,完成音樂想象至音樂創造的轉化,準確生動具象化地彈奏每一個音符,賦予音樂表現想象力的翅膀,更好地去詮釋音樂的思想內涵。
(三)提升音樂感知能力
音樂為聽覺藝術表現形式,強調的是聽覺體驗與感受,但音樂的實質是音符,借助樂器完成音樂的表現,演奏者的音樂感知能力影響著音樂的表現力。所以鋼琴彈奏提高音樂表現力,演奏者首先要去親身感知、體會音樂形象,通過聆聽捕獲音樂的旋律、音調、音符等信息,利用身體感官去感知音樂,在音樂的帶領下調動思維去想象音樂,感知音樂中傳遞的情感情緒、思想內涵與主題等,最終由身體感官與思想感知轉化為身體的運動感知,通過鋼琴演奏完美塑造音樂形象。感知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大量地聆聽音樂,如在音樂會現場聆聽,獲取沉浸式的感知體驗,在環境優美靜謐的空間,閉目聆聽,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心、用腦,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去感知音樂。此外,還要加強音樂律動力量的感知,鋼琴演奏是在手指的運動中形成音樂,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需注意聆聽感知自己彈奏音樂的律動,體會律動中的力量,反饋給大腦并接受律動,身體與大腦共同感知體驗音樂,形成新的感知,自然而然地培養與提升音樂感知能力,將音樂的內涵充分、完整、準確、個性化地表達出來,實現音樂表現力的提升。
(四)提升舞臺實踐能力
在音樂舞臺實踐中,演奏者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鋼琴演奏的成功,一是曲目的選擇,曲目選擇的準確性直接關系到鋼琴演奏的效果,演奏者可以根據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表演時間的長短,以及音樂舞臺面向觀眾群體的類型進行選擇,比如,演出的時間在15min以內,可選擇明亮、結構完整的樂曲。如果是專門的鋼琴演奏會,選擇的曲目最好是帶有作曲家鮮明的個性特征,可選擇作曲家代表性、經典的曲目;二是注意鋼琴演奏的創新,鋼琴演奏音樂本身具有良好的創造性,鋼琴演奏中注重個人演奏風格的表達,創新、精心設計鋼琴演奏表演形式,將個人的品位、審美、思想、個人氣質、音樂修養等傾注于鋼琴演奏表演中,面向觀眾展示出個人獨特的魅力,帶給觀眾獨特的音樂欣賞體驗;三是在一個小時以上的音樂舞臺實踐中,鋼琴演奏面對的觀眾有普通的觀眾,也有年輕的音樂家,甚至是專業的音樂鑒賞家,他們關注的重點是演奏者是否用心,是否對樂曲進行了二次創作等,需要演奏者精心設計安排曲目[5],從觀眾的角度去考慮曲目的安排,注重曲目安排的節奏美感、層層推進,中心曲目選擇要能將音樂舞臺演奏推向高潮;四是在完成曲目的安排后,演奏者在練琴的基礎上,還需注意休息,調整至最佳的精神與身體狀態,實現高品質的演出,在舞臺實踐中不斷地磨煉、培養自身的音樂表現力。
四、結束語
音樂表現力是鋼琴演奏的核心所在,而音樂表現力的提升,涉及演奏者音樂基礎、彈奏習慣、彈奏技巧,以及演奏者的音樂欣賞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舞臺實踐能力等,對于演奏者鋼琴綜合能力與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提高鋼琴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力,需要鋼琴學習者或演奏者在日常學習與實踐中,基于音樂表現力提高的需要,深入分析自身表現力上的不足,確定學習及提高的方向與目標,找準提高的途徑,扎實音樂表現力提升的基礎,實現音樂綜合素養、演奏修養的持續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姚琳.略談鋼琴演奏中技巧訓練對音樂表現力的影響[J].名家名作,2022(06):105-107.
[2]由梓琪,趙颯爽.提高鋼琴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的有效策略[J].參花,2022(33):99-101.
[3]王瀟.淺析高校鋼琴演奏教學中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提升[J].絲路視野,2022(30):121-123.
[4]劉雨霖.鋼琴演奏技巧對于音樂表現的作用及訓練方法研究[J].戲劇之家,2022(23):76-78.
[5]王晗.淺談如何在鋼琴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大眾文藝,2021(12):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