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祥群
所謂美讀,就是用語調的抑揚頓挫、語速的輕重緩急、情感的迂回起伏,把作者的感情在朗讀中傳達出來。通過美讀來激起聽者內心的漣漪,攝住聽者的心魄,刺激聽者多種感官,讓聽者獲得美的享受,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美讀,必會令教者動情,聽者陶醉。由此可見,美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美讀是一門語言藝術,是學生感知課文、理解作者情感、獲得作品美感、形成語感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再認識、再創造的審美過程。
葉圣陶先生曾言:“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老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誠哉斯言,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朗讀,尤其是美讀。朗讀形式多樣,可以教師示范讀、學生展示讀、學生齊讀、男女生讀、分角色朗讀。一堂優秀的語文課離不開朗讀,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讀。有感情的朗讀就如同美酒,讀之越深,越覺味之甘醇。閉目冥想,優美的朗讀會帶我們跟隨余光中一起去聽冷雨,會引領我們去欣賞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會和我們結伴江南賞郁達夫筆下的冬景……當聲情并茂的朗讀使人漸入佳境時,學生定會情不自禁地嘗試美讀,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例如在教《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時,筆者用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和著音樂的節奏抑揚頓挫、聲情并茂地朗讀這首詩歌。學生情不自禁地贊嘆,不由自主地動情朗讀。反復的有感情的朗讀,把作者的感情通過讀傳達出來,真正做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學生愿意去讀去品,語文課堂也有了生機和活力。再如在教《長亭送別》時,筆者首先讓大家熟讀成誦,接著分角色朗讀了全文:讓學生分別扮演崔鶯鶯、張生、紅娘、老夫人、長老。學生通過對崔鶯鶯和張生的演繹,把崔鶯鶯的叛逆性格、對愛情的執著表現出來了;對老夫人“休辱沒了俺孩兒”的表演,將老夫人貪圖富貴權勢的特點基本把握住了。通過表演,學生對人物的心理、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愿意去讀,更愿意參與課堂,從而調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文章的精華在句子中,字句之中有聲情,有氣韻,如果不讀,這一切精華不會顯露出來,只有讀,才能讓文章的精華在學生心里活起來。要讓學生自己讀文本,讓他們反復涵泳,讓他們揣摩咀嚼語言文字的滋味,體悟其中的感情,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筆者在教《祝福》時,讓學生反復讀魯鎮的環境描寫,四叔家的陳設、四叔四嬸的語言描寫,魯鎮人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對“我”的描寫。通過一遍一遍的讀,學生讀出了魯鎮自然環境的冰冷沉郁,人文環境的落后陳舊,四叔的虛偽淡漠,四嬸封建思想對祥林嫂的迫害,魯鎮人的冷漠和“我”的軟弱性。中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更離不開美讀。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美讀來領會課文內容,感受語言魅力,體悟作者感情,讓語文課堂變得更有語文味,進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當然,在讀的過程中,要注意到運用停頓、重讀、語調、節奏快慢等朗讀技巧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要求學生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一邊讀一邊思考,將讀與思結合,做到朱熹所說的熟讀精思,從而品析語言文字,理解文章內容。“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教師只有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引導他們細細品讀,深情誦讀,反復涵泳體味,才能讓他們在瑯瑯的讀書聲中,領會語言文字的美;才能讓他們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震撼中領會作品中蘊含的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新課標指出,在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提升文化的品位、審美的情趣。在教學時,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用聲音再現畫面,可以吸引學生進入意境,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郁達夫的《江南的冬景》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朗讀這篇散文時,用《夢江南》這首輕音樂來作為背景音樂,用多媒體展示江南冬景的唯美畫面,伴隨優美抒情的旋律,學生跨越時空來到了詩意的江南,徜徉江南,感受著江南冬天特有的景色與魅力。音樂的渲染,唯美畫面的帶入感,學生很享受地進入了文本的情境,如癡如醉地欣賞江南美景,涵泳郁達夫精美的文字。美讀情境的創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勾起了學生求知探究的欲望,攝住了學生的心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鑒賞力。學生通過自己的想象概括出了郁達夫筆下的曝背談天圖、午后郊游圖、寒村微雨圖、江南雪景圖、旱冬閑步圖。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了出來,思維能力也得以提高。接著筆者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更好的音樂作為背景來朗讀這篇散文,學生更是興奮,他們努力思考著搜尋著,配著自己喜歡的輕音樂忘我的深情朗讀。整堂課在音樂的渲染下,在江南美景的映襯下,學生如癡如醉地融入文本情境中,在誦讀中,表達著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整堂課余音裊裊,言已盡而意無窮,更深層次的意思,學生可能要用一生去體會,去回味。
美讀,是解鎖讓學生走進語文文本深處的密鑰。“不必癡迷于講,語文畢竟是語文,文字是立體的,是肉做的,有呼吸,有情感,有體溫,文字是立體的交響樂。”一堂有語文味的、詩意的語文課堂美讀是不可或缺的。字正腔圓、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美讀直擊聽者靈魂,再現作者語言文字的詩意美。今后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牢牢抓住美讀這根弦,不斷地提高美讀技巧,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無限魅力,讓這根弦在語文課堂彈出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