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聰 陳士平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新媒體大大拓展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如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越來越離不開新媒體了,這為短視頻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電視節目短視頻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短視頻內容精簡且觀看時間靈活,讓現代人繁忙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時間得到了充分利用,滿足了人們在閑暇之余娛樂放松和獲取信息的需求。當前,短視頻逐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廣受喜愛和追捧。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迅速發展,短視頻節目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樂意花費大量時間制作并傳播短視頻。基于此,文章闡述了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傳播優勢,包括提高電視節目收視率、增強電視節目的綜合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還分析了當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發展前景,并提出了一些策略,如強化短視頻傳播發展的理念、運用先進技術制作電視節目、加強對電視節目專業人才的培養、根據受眾的實際心理需求不斷優化電視節目、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等,以期不斷提升電視節目的發展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節目;短視頻化;媒介融合;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4-0139-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新文科背景下提升高校傳媒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有效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SJGLX459;2022年度河南省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影視制作課程群思政教學團隊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2203
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為了適應碎片化的信息獲取和閱讀需求,短視頻迅速崛起。這也促進了電視節目與短視頻的融合發展。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作為傳統媒體形式的電視節目的關注度逐漸下降。鑒于此,電視節目要與時俱進、大膽革新,開辟新賽道,這對于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甚至決定了電視節目的存亡。
(一)有助于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近幾年,電視節目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一家電視臺推出了一檔備受青睞的真人秀節目,其他電視臺很快就會跟風制作類似節目,容易導致觀眾審美疲勞,甚至造成觀眾流失[1]。在短視頻廣受青睞的背景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傳播成為可能,這不僅能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更好地吸引觀眾眼球,還能提高電視臺的綜合收益,避免惡性競爭,借助需求多樣化和內容細分的短視頻平臺實現百花齊放的局面,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
(二)有利于增強電視節目的綜合競爭力
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更傾向于利用短視頻平臺收發信息,傳統電視節目面臨挑戰。
短視頻以時長短、內容精簡且極具創新性的特點,較好地滿足了現代人的休閑娛樂和信息獲取需求,同時其內容和觀點更加個性化[2]。短視頻平臺利用“大數據+算法”精準把握觀眾的喜好,描繪用戶畫像等,節目組據此能夠創作出更符合觀眾口味的作品,并實現精準推送。另外,相比傳統電視,短視頻平臺的互動性更強,通過評論、轉發、點贊等,每個觀眾都可參與其中,在增強觀眾黏性方面,其有更明顯的優勢。因此,推進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傳播有助于提高傳統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不斷增強電視節目的綜合競爭力。
(一)短視頻播放認可度不斷提升
在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播放量持續提高,并擁有可觀的受眾規模,在內容傳播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影響力不斷增強,播放認可度不斷提高。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的閑暇時間呈現碎片化特征,難以完整觀看一個長視頻。短視頻內容精簡、播放時間較短,符合現代用戶的需求,能讓用戶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所需信息。相比觀看電視節目,觀看短視頻所耗費的時間更少。此外,短視頻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能夠通過動畫、剪輯、特效等手段提高內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刺激用戶的觀看欲望。在社交平臺上,短視頻往往擁有更多的傳播和分享機會,能夠通過點贊、評論和轉發等方式,擴大短視頻的傳播范圍,觸達更多的受眾。這些因素促使短視頻的播放認可度不斷提高,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因此,短視頻能更好地滿足人們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此外,短視頻形式多樣、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更容易獲得廣大用戶的認可和青睞。
(二)短視頻播放量快速增長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10.31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0.12億。隨著短視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短視頻播放量快速增長,相關推廣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對廣大用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了較大影響。相關調查顯示,短視頻的播放量和播放時長已經遠遠超出電視節目的收視率,且短視頻用戶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播放量持續增長的短視頻為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3]。
(三)短視頻受眾群體逐漸擴大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迅速發展,各大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小紅書、快手等的用戶吸引力不斷增強,其受眾不僅包括年輕人,還包括中老年人等。當今時代,智能手機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由于短視頻能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樂趣,因此短視頻用戶中老年人的占比不斷提高。相比傳統電視節目,觀看短視頻不受時空限制且可選擇觀看內容。可以說,傳播效果較為理想的短視頻已經成為大多數人認可且廣泛使用的媒介。這對于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必將為電視節目短視頻化融合發展開辟廣闊前景。
(一)強化短視頻傳播發展的理念
在新媒體環境下,快速傳播和不斷發展的短視頻為電視節目的短視頻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并提供了一些發展思路。利用自身特點和優勢,短視頻可以促使電視節目與短視頻融合傳播,推動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發展,這也是電視節目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4]。同時,電視節目可以借鑒短視頻的傳播方式,將電視節目花絮制作成短視頻,實現電視節目和短視頻傳播方式的有機融合,在新媒體環境下推動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傳播[5]。
(二)運用先進技術制作電視節目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更新,運用先進技術制作電視節目是推動電視節目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舉措。媒體融合傳播不僅為電視節目的短視頻制作帶來了很多的機遇,還在技術運用方面為電視節目的短視頻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6]。不同的電視臺往往會采取不同的電視節目傳播形式,其中廣西衛視的電視節目采取合理的傳播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廣西衛視依托智能化技術,強化了電視節目播出形式的獨特性,體現了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制作形式的改革和創新[7]。這可以吸引更多觀眾關注廣西衛視的節目,提高廣西衛視的收視率和節目播放量,進而增強廣西衛視在業內的核心競爭力。如今,電視節目和短視頻制作都積極運用新技術,其也對電視節目的短視頻制作產生了深遠影響[8]。
比如廣西衛視一檔評選廣西各單位優秀員工的節目便采用了短視頻制作模式,打破了傳統電視節目的固有形式。在節目播出期間,依托媒體融合,向觀眾展示了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的特點。節目即將結束前,還可以引導工作人員實時錄制熱鬧的現場畫面,并以短視頻的形式分享到相關社交平臺上,擴大電視節目的影響力[9]。
(三)加強對電視節目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電視節目朝著短視頻化的方向發展的情況下,其對電視節目專業人才的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緊跟新媒體環境下媒體融合傳播發展的趨勢,電視節目制作人員必須積極接受專業培訓,形成互聯網思維,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以便為電視節目短視頻化融合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10]。在進一步提升電視節目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過程中,還要對他們的職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電視行業領域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這要求電視節目專業人才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始終保持競爭優勢。從實際情況來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媒介融合傳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對電視節目工作人員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為電視節目短視頻的融合傳播打造一支具備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隊伍,從而順利推進電視節目短視頻化融合傳播工作[11]。
(四)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電視節目
在新媒體環境下,作為傳統媒體中非常重要的信息產品形式的電視節目需要耗費大量的制作時間,并對內容信息有嚴格要求,這不符合當下人們的碎片化、便捷化的信息獲取要求。因此,電視節目要想吸引更多受眾的眼球,就需要根據受眾的實際心理需求不斷優化電視節目[12]。例如,可以壓縮節目時長,用短視頻展示節目精華,讓受眾能夠快速回顧精彩的節目內容[13]。另外,可以在多個社交平臺上循環播放上述短視頻,達到推廣宣傳電視節目,提升電視節目在業內的影響力的目的。
為了拉近電視節目與觀眾的距離,制作電視節目時需要掌握現代用戶的需求,深入了解年輕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興趣點。具體可以綜合分析當前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目的特點,進而不斷優化創新內容和播放形式,充分發揮電視節目的優勢和特色,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好地實現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發展[14]。
(五)創造多元化媒體融合發展路徑
為提升電視節目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電視節目與短視頻融合傳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作用。可以將電視節目與網絡直播有機融合,讓電視節目主持人搖身一變成為網絡主播,探索具有電視節目特色的媒體融合傳播路徑[15]。
比如電視臺可以在各個短視頻平臺上開通官方賬號,用于預告電視節目。在電視節目正式播出之前,主持人可以在不同的短視頻平臺上積極宣傳推廣電視節目。借助流量支持和優質的電視節目內容,形成多元化的傳播路徑,不斷提升電視節目影響力。此外,還可以通過電視直播等活動吸引更多的廣告商與電視臺合作,拓寬電視臺的創收渠道。
電視節目也可以與社交媒體進行融合,開設相應的社交媒體官方賬號,加強與觀眾互動。主持人可以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與觀眾在線互動,回答觀眾的問題,收集觀眾的意見和建議。這不僅可以提高觀眾的參與感和忠誠度,還可以為電視節目制造更多的話題,豐富節目內容。電視節目也可以與移動互聯網融合。電視臺可以開發專屬的手機應用程序,為觀眾提供更多的互動渠道和附加內容。觀眾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進行節目點播、在線投票、參與抽獎等活動,激發觀眾的參與積極性。總之,走多元化媒體融合發展道路,可以提升電視節目的競爭力和影響力。與網絡直播、社交媒體、移動互聯網等融合,可以提高觀眾參與度,拓展傳播渠道,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實現個性化推薦和精準營銷,為電視節目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在新媒體環境下,短視頻的傳播形式不斷發展和迭代進步,這也為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媒體融合促使傳統電視傳播方式發生了轉型和創新,對于電視傳播的未來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新媒體環境下,為實現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發展,需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提高電視節目短視頻的制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管媛輝,李星慧.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傳播過程短視頻化研究[J].新聞傳播,2022(15):74-76.
[2] 冷婷婷.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22(6):93-96.
[3] 程若涵.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分析[J].采寫編,2022(6):20-22.
[4] 宋林陽.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體融合傳播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10):153-155.
[5] 張娜.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策略探究[J].記者搖籃,2022(2):74-75.
[6] 李鵬.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策略[J].新聞前哨,2022(2):34-35.
[7] 王莉.電視節目短視頻化媒介融合傳播策略分析[J].新聞傳播,2021(20):50-51.
[8] 萬春葳.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創新研究[J].新聞傳播,2021(13):63-64.
[9] 鄭宏如.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研究[J].電視技術,2021,45(6):61-63.
[10] 李媛.電視新聞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策略研究[J].傳媒論壇,2021,4(11):48-49.
[11] 張國超.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融合傳播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1):151-153.
[12] 閆建強.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對策探討[J].聲屏世界,2021(5):117-118.
[13] 朱麗君.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2):76-77.
[14] 王悅月.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短視頻化媒介融合傳播策略[J].文化產業,2020(9):82-83.
[15] 紀玉芳.電視節目短視頻化的媒介融合傳播創新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32):95-96.
作者簡介 張怡聰,助教,研究方向:網絡與新媒體、新媒體技術、新媒體內容制作。 陳士平,助教,研究方向:攝影攝像、新媒體技術、新媒體內容制作、直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