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園園 崔琴 王書霞 陳瑜鳳 戴麗霞 林花



【摘要】? 目的? ? 探討紐曼護理模式對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置管腫瘤化療患者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的影響。方法? ? 選取2021年1—10月期間上饒市立醫院收治的PICC置管腫瘤化療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措施,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紐曼護理模式,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感、心理彈性,比較2組置管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 護理干預后,試驗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心理彈性中堅韌、精神影響、忍受消極、控制、積極接受變化5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置管感染、導管破損堵塞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結論? ? 紐曼護理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彈性,降低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腫瘤化療PICC置管;紐曼護理模式;心理彈性;自我效能
中圖分類號:R473.7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9-0079-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9.026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可為需要長期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提供輸液通道,經頭靜脈、肘正中靜脈以及貴要靜脈等外周靜脈穿入,延長留置時間,從而可降低穿刺次數,減輕患者因反復穿刺而產生的痛苦[1-2]。PICC頭部位于上腔靜脈內,上腔靜脈血液流量較大、流速較快,液體從PICC流出后的滲透壓和濃度均可被迅速降低,故PICC對于長療程、高濃度、高滲透壓類藥物特別適用[3-4]。而應用PICC的腫瘤患者由于疾病特點、PICC的安全與管理以及化療需求等原因,導致PICC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同時腫瘤患者通常需要進行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經濟負擔較重,且容易發生脫發、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因此易出現悲觀、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乃至創傷性應激障礙。因此對于PICC置管腫瘤化療患者早期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改善其心理狀態,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對于促進化療順利進行,改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紐曼護理模式以整體觀和系統觀為基礎,從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以及生長五個方面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并通過三級預防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5-6]。本研究主要探討紐曼護理模式對PICC置管腫瘤化療患者心理彈性及自我效能的影響,分析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21年1—10月期間上饒市立醫院收治的PICC置管腫瘤化療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0例。納入標準:(1)第一次進行PICC置管且成功的腫瘤患者;(2)需要進行周期性化療;(3)意識清楚,能進行良好溝通;(4)自愿參與研究,對研究內容知情者。排除標準:(1)智力低下或精神類疾病患者等,無法良好溝通;(2)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變者;(3)于外院進行PICC置管者;(4)存在嚴重基礎性疾病;(5)中途退出者。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8.76±5.33)歲;醫療付費方式為城鎮醫保患者14例,農村合作醫療患者10例,其他6例。試驗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2~73例,平均年齡(58.13±5.29)歲;醫療付費方式為城鎮醫保患者12例,農村合作醫療患者11例,其他7例。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
1.2? ? 方法? ?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措施,具體包括:在術前告知患者PICC置管相關禁忌證以及術后注意事項,強調術中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加強患者對PICC置管的了解;PICC置管期間密切關注和監護。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紐曼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A級疾病預防護理措施。患者確診后,其身體以及精神均承受極大壓力,常導致應激反應。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提供有效的干預措施,緩解疾病給患者造成的壓力,提高心理防御彈性。如病房護士針對患者的生理狀態、日常生活以及臨床癥狀進行護理;患者置管時,操作之前應進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和置管流程的掌握度,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進行個體化心理疏導;可在置管操作前一晚提高患者所處環境的舒適度或予以音樂護理等,以提高睡眠質量,夜間巡房時盡量減低聲音,使患者以更好的狀態接受置管化療。(2)B級治療預防護理措施。患者在PICC置管治療過程中常由于多種不良反應而壓力較大,故護理人員需要采取積極干預措施,可在患者病床旁完成PICC置管操作,從而緩解其緊張和恐懼。可先在病房內與患者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通過笑容或者肢體動作安撫患者,操作時注意保暖護理。穿刺之前盡量通過語言交流等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其緊張狀態,操作時實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若出現異常需要立即進行檢查和處理。(3)C級康復預防護理措施。PICC置管完成后2 h需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患者若出現不適可進行適當體位調整,若存在劇烈疼痛則需要進行疼痛護理。進行早期術后康復訓練,具體包括舉手、屈腿以及翻身運動等,患者置管所在上肢應進行適量運動,如握力球訓練,從而降低上肢血栓和淋巴腫大發生風險。PICC置管治療時可導致患者雙側肢體出現活動受限,影響日常活動,易產生焦慮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疏導,鼓勵患者多與親友進行交流,恢復正常社交,同時予以科學飲食指導。護理人員應對建立和提升患者治療信心予以重視,可通過與患者進行人生價值探討、幫助建立長期目標等方式提升患者信心。在患者出院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督促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出院4周后進行指標評估。
1.3? ? 觀察指標? ? (1)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自我效能感。通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共包含10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1~4分,總分40分,評分與患者自我效能感成正比。(2)評估2組護理前后心理彈性。通過心理彈性量表(CD-RISC)[7]進行評估,該量表包含堅韌(8個項目)、精神影響(2個項目)、忍受消極(7個項目)、控制(3個項目)、積極接受變化(5個項目)5個維度共25個項目,每個項目0~4分,總分值為0~100分,評分與患者心理彈性成正比。(3)比較2組患者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包括置管感染、導管破損以及導管堵塞等。(4)評估2組護理滿意度。通過自制PICC置管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估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四個等級,護理總滿意率為非常滿意與滿意占比之和。
1.4? ? ?統計學方法? ? 數據分析均在統計學軟件SPSS 20.0內完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自我效能感? ? 護理前,試驗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為(21.48±1.75)分,對照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為(22.09±1.61)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37,P=0.402);護理干預后,試驗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為(32.06±2.03)分,對照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為(28.41±2.17)分,差異顯著(t=6.728,P<0.001)。
2.2? ? 心理彈性? ? 護理前,2組堅韌、精神影響、忍受消極、控制、積極接受變化5個維度的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5個維度評分均上升,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 ? 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 試驗組置管感染、導管破損以及導管堵塞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4? ? ?護理滿意度? ? 試驗組護理總滿意率為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6.67%(P<0.05),見表3。
3? ? 討論
行PICC置管化療的腫瘤患者病情通常較為嚴重,心理壓力較大,自我效能感低,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自我效能感對其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影響,而常規護理模式干預效果通常有限。紐曼護理模式主要是從系統觀以及整體觀上對患者進行評估,將患者視作受機體內部和外部等多重因素影響的開放系統,而護理人員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干預,幫助患者重新建立并維持其自身的調節和平衡能力[8-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試驗組自護能力、自護責任意識、健康知識以及自我概念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CD-RISC中堅韌、精神影響、忍受消極、控制、積極接受變化5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紐曼護理模式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彈性。紐曼護理模式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從生理、心理等方面進行全面和系統的評估,尋找帶給患者壓力的主要原因,并通過3級護理模式幫助患者在壓力狀態下維持機體的平衡和穩定。其中A級護理主要通過生理和心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在承受壓力時的心理防線提高,從而減輕機體應對壓力時的反應;B級措施在A級基礎上調節影響患者生理和心理狀態的內部和外部因素,進一步增強患者對壓力的抵抗能力,從而減少情緒波動,降低應激反應;C級護理主要對B級護理進行進一步維護,通過心理的交流和生理上的康復訓練,增強患者的滿足感,有效緩解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使患者盡早回歸正常生活。通過上述3級護理干預,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使其對疾病和治療建立正確的認知,增強患者信心,從而有效增強自我效能感。心理疏導是重要的干預措施之一,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彈性。PICC置管化療的腫瘤患者通常較大的壓力源為腫瘤復發、經濟壓力、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等,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疾病治療、治療指導等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度,同時也需要進行心理交流和溝通,調節其負性情緒,并鼓勵患者家屬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參與治療過程,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徐飛和孔小鵬等[10-11]的研究結果也提示紐曼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肺癌手術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理防御。試驗組置管感染、導管破損以及導管堵塞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紐曼護理模式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并發癥,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腫瘤患者進行PICC置管治療時需要長時間留置導管,但患者通常缺乏導管維護等相關知識,因此容易發生導管感染、破損以及堵塞,從而使置管治療效果受到影響。紐曼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能有效向患者普及置管相關知識,同時通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提升對于學習和掌握導管維護相關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幫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導管的維護,使置管并發癥發生率降低,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紐曼護理模式可使PICC置管化療的腫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彈性有效提高,從而更利于控制負性情緒,也有助于降低置管并發癥發生率,使患者對護理措施更加滿意。
參考文獻
[1]? ? 劉春蘭.B超引導下塞丁格技術與盲穿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并發血栓性靜脈炎的對比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8):3207-3208.
[2]? ? 張星霞,胡艷杰,李卡.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時間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21,35(11):1497-1950.
[3]? ? 張蕾,李英華,莫曉晨,等.腫瘤患者耐高壓注射型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堵管風險因素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1,38(1):75-79.
[4]? ? 劉書偉.惡性腫瘤患者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循環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5):104-106,113.
[5]? ? 林華蓉.紐曼系統護理模式對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療術后病人生活質量和不良情緒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9,23(9):1834-1838.
[6]? ? 汪海嵐,張曉紅,周麗娟.紐曼系統護理模式聯合微信平臺干預在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0,34(22):4108-4110.
[7]? ? 岳曉紅,薛瑩,司方瑩.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彈性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4):3259-3264.
[8]? ? 喬海燕,李莉.紐曼模式護理對肝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2):220-222.
[9]? ? 楊竹,李軍.紐曼系統護理對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疾病自我認知及生命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31):2429-2433.
[10]? ? 徐飛.紐曼系統模式對肺癌手術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2):32-34.
[11]? ? 孔小鵬.紐曼系統模式護理對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與負性情緒的影響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2):323-325.
(收稿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