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巧


【摘要】? 目的? ? 探究心內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微課聯合視頻的效果。方法? ?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德陽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接受護理實習帶教的86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3名。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開展護理帶教,試驗組選用微課聯合視頻教學方法開展護理帶教,比較分析2組護生考核成績及帶教滿意度。結果? ? 試驗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帶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 微課聯合視頻教學在心內科護理帶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護生理論及臨床實踐考核成績,而且有助于提升帶教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 心內科;護理帶教;微課;視頻;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4?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09-0120-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9.039
心內科是醫院重要科室之一,與其他科室相比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及危急,且突發事件較多,需要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及超強的操作技能。實習帶教是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但傳統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帶教老師采用單一灌輸式教學方法,很難提升護生學習積極性,并且難以幫助護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心內科護理相關知識,導致教學質量欠佳。因此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實習帶教的重點內容[1]。隨著醫學事業的不斷發展,數字化教學方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方式主要利用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等數字化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使護生更全面、更準確地掌握護理知識,有效提升其實踐操作能力,對提高整體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究心內科護理帶教中應用微課聯合視頻教學的效果,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德陽市人民醫院心內科接受護理實習帶教的86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均為43名。對照組:女21名,男22名;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48±2.23)歲;學歷:本科19名,大專15名,中專9名。試驗組:女18名,男25名;年齡21~26歲,平均年齡(23.12±2.09)歲;學歷:本科17名,大專16名,中專10名。2組實習護生基本信息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 方法? ? 對照組選用傳統教學方式開展臨床護理帶教。帶教老師結合心內科臨床實際情況制定教學大綱,并以傳統傳、幫、帶教學方法向護生詳細講解心內科護理知識以及操作技巧。試驗組選用微課聯合視頻教學方法開展臨床護理帶教。具體內容包括:首先由帶教老師根據心內科臨床實際情況以及病例特點制定教學內容,制作微課視頻。在護生進入科室后發放微課鏈接督促護生自學,待護生對教學內容基本了解后進行集中教學。微課包含教學視頻、課件、互動留言以及聯系四個部分,由帶教老師對護生學習情況進行總結。視頻由該院醫務人員共同設計,主要內容包括心內科操作及心內科管理等。在視頻教學中向護生展示心內科護理場景,要求其全面掌握心內科護理相關知識,并引導護生按照視頻中的護理標準及步驟完成臨床操作。在視頻教學后由帶教老師進行集中教學,在此期間需要依據視頻及微課內容帶領護生進行分步練習,在練習過程中及時糾正護生錯誤的操作手法,給予其正確指導,并親自演示。在每節課視頻播放后帶教老師需要總結護理重點內容,向護生詳細講解心內科護理可能存在的意外事件,并點評微課中護生反饋的練習題答題情況。最后帶領護生進入病區及手術間進行實踐及觀摩,在觀摩后引導護生總結各項護理措施,并與其他護生積極探討,從而為培養護生思考問題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1.3? ? 觀察指標? ? (1)實習結束后對2組實習護生進行集中考核,考核內容分為理論知識以及臨床實踐兩個部分,各100分,分數在80~100分之間表示優秀,分數在60~79分之間表示良好,分數小于60分表示成績不合格。(2)利用心內科教學小組及內科學教研室共同制定的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護生滿意度進行評價,該問卷包括學習目標、課程內容、授課方式、合作交流以及能力鍛煉5個方面,評價選項包括十分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
1.4? ? 統計學方法? ? 選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2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 ? 試驗組護生理論考核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 2組護生教學滿意度對比? ? 試驗組護生教學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 討論
心內科是內科的重要科室,知識點多,專業性強,臨床病例復雜多變,學生學習難度大。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結合心血管內科的課堂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是臨床實踐教學中一直在研究的問題。現階段,大部分醫學院校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模式(CBL);但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深入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單純的CBL教學法已不能滿足現階段醫學生臨床實習的要求。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特定的單一知識點記錄教師教學的課程,適用于結構清晰、內容獨立、目的性強的小容量教學。微信互動課堂是指以微信群和微信公眾平臺為教學輔助,科學設置微信話題,組織學生討論,教師點評的互動教學方式,具有方便、及時等優點。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臨床實踐教學是培養護理學人才的重要環節。心內科護理涉及多個臨床學科,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熟練操作技能;但傳統教學模式很難滿足現代護理帶教需求,并且在教學時間及空間、單一灌輸式教學、繁雜教學內容等多種因素影響下,護生很難全面掌握心內科護理知識,導致其學習積極性逐漸下滑,從而降低整體教學水平。為提高護生實習效果、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相關教學工作者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并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2]。
在醫學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數字化教學方式在護理帶教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主要借助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等數字化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分類,使護生可以高效、快速地搜索相關知識,對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其科學有效管理時間具有重要作用[3]。微課聯合視頻是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其中微課教學是以微型視頻為教學載體為護生設定情境,將護理知識內容高度濃縮在視頻當中,在此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將微課內容傳授給護生,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效果,并且不受教學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4]。視頻法是以小班教學模式為主,以護生為主體,借助標準化培訓內容對護生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將視、聽、練相結合,不斷增強護生學習興趣,使護生如同身臨其境,體會心內科護理工作程序。將微課與視頻相結合可以實現護理教學規范化、標準化以及完整化,在應用期間可以及時糾正護生錯誤的操作手法,有效指導實踐操作,并且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微課聯合視頻更能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教學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從而為實現高質量教學效果創造有利條件[5]。本次研究顯示,試驗組護生理論成績、臨床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且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傳統的護理教學護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缺乏樂趣。微課是網絡視頻的主要載體,微課素材可以是根據典型案例制作的PPT圖片、動畫、音頻、動畫等;微課教學不受時間、空間和地點的限制,教學視頻可以播放或暫停。微課教學可以鞏固護生的臨床理論知識,提高其操作技術水平[6]。同時,在教學中利用視頻進行案例教學和問題導向教學,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幫助他們發現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微課與視頻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使護生在臨床教學中提出問題,及時反思,發揮潛能,培養查閱文獻的習慣,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維,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建立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護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學習時間,觀看視頻時可以調整速度并反復觀看,還可以隨時在線尋求老師、同學或網絡資源的幫助,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對傳統教學進行分層次、改進的新型教學模式[7]。同時,專業技能、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是心內科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教師的監督和指導,課前在微信群中共同研究討論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護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和提出問題,同時教師可以與護生討論、答疑解惑,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形成合作伙伴,共同解決問題,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實習生的主動性和溝通能力,加深對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提高綜合能力。
臨床護理教師自身的一些因素,影響和限制了微課和視頻教學的應用,如部分臨床護理教師對微課和視頻教學的應用不感興趣,不愿意在實踐和研究中投入時間和精力,無法探索和制作適合臨床護理教學需要的微課,缺乏將微課適當安排到臨床護理教學中的能力[8]。目前,大量微課資源由一線教師自主研發,其設計和制作的目的僅僅是支持視頻教學的實施或輔助課堂教學,難以服務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學習等學習形式。學生自主學習所需的微課資源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化需求,因為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能夠接受的知識深度和難度也不同[9];教師學習所需的微課資源,既可以在知識層面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在技能層面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顯然,這些需求一般的微課資源是無法滿足的。因此,只有在給予足夠重視的情況下,采取各種支持、激勵和考核措施,讓教師積極學習,提高微課和視頻教學資源的制作和準備能力,探索合適的、優秀的應用模式,加強心內科護理實踐教學。
微課可以有效解決醫學教育中的諸多問題,例如微課教學在生物化學、預防醫學等內容抽象、知識點較難的課程中的應用,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相關知識。微課視頻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直觀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制作心肺復蘇、急救繃帶等醫學急救知識微課,增強學生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微課可以解決學習中難以獲得珍貴的實驗標本和實用資源受限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臨床的敬畏,提高教學質量。微課的出現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可以方便醫學生擴展知識面,學習更多疑難癥狀,更好地為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人員做好準備[10]。基于微課結合視頻教學模式的優勢,相關高校需要抓住這一良好機遇,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和目標定位,謀劃未來發展戰略,建設精品在線課程,探索新的教與學方式,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的廣泛共享,保持進一步探索;全面深入推進理論體系、技術體系和組織體系,包括面向課程層面、專業層面和學校層面的系統性混合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微課聯合視頻教學法可以有效激發心內科護生學習積極性,并且有助于提升其理論知識水平以及臨床實踐能力,對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 邵蕊,華超.微課教學在老年神經內科護理教學中的實踐探索與研究[J].天津科技,2020,47(12):68-70,74.
[2]? ? 周周.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22):102-104.
[3]? ? 羅春,徐厚賢,譚禮姣,等.微課“翻轉課堂”模式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11):15-17.
[4]? ? 雷群芳.微課聯合視頻的數字化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9):123,126.
[5]? ? 張秋巖.微課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112-113.
[6]? ? 鄧金梅,麥潔琳,彭臘娟.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實習護生操作技能培訓的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21(4):278-279.
[7]? ? 施志蕓,趙麗,王彬娥.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微課結合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觀察[J/CD].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0):191,196.
[8]? ? 任艷麗,鄭方芳.關于心內科臨床護理帶教中運用的新型教學方法探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7):373.
[9]? ? 黃玉玲.護理能力本位理念下開展案例教學對心內科護理帶教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30):158-159.
[10]? ? 黃玉玲,黃靜,李招.探討循證護理+情景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23):153-156,161.
(收稿日期: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