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成利
(重慶軟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環境日新月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這對我國各行各業造成了影響。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面臨多元、復雜的風險。內部控制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目標,作為一類有效的管理工具,其可以規范各項業務的開展,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但是,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現狀,發現其中仍存在部分難題,主要表現為意識不足、制度不完善、執行力不足等,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加強內部控制,幫助企業有效、合理地規避風險,以推動企業健康、長足發展。
現階段,企業業務體量逐步加大,規模不斷擴大,面臨著更多復雜、不確定的風險,故運用合理的措施強化內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保證資金可靠、安全。資金是企業正常運營的基礎,保證資金安全、可靠尤為關鍵,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完善、有效的內控體系,監督和控制不同環節,防止內部資金流失。以內部控制制度為導向,約束各項行為,使得不同活動開展規范、有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企業資金可靠、安全。其次,控制經營風險。面對復雜的競爭環境,企業經營風險逐步增多,完善、有效的內控制度能夠控制各項活動開展面臨的風險,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通過內部控制的實施,企業管理人員以投資、資源配置等為出發點,對其進行具體分析,能夠掌握企業運營中的薄弱點,提出優化措施,提高企業的抗風險水平,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要想發揮內控作用,相關人員需要保持正確認識,以思想驅動行為,將內控執行到位,體現其監督、控制的作用。但是,從企業內控現狀可知,部分企業對內控認識存在偏差,無法發揮其效用,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領導人員內控認識不足。領導人員是企業運營的“主舵手”,其是否擁有先進、正確的內控意識至關重要,然而,部分領導人員將重點放在業務等方面,對內控的重視度不夠,無法主動學習關于內控的知識,沒有樹立先進的內控理念,導致內控工作開展存在滯后性,無法取得較好的效果,不利于企業各項業務的開展。另一方面,人員內控意識不足。人員內控意識不足,是企業內控水平較低的重要因素。部分企業沒有及時開展宣傳和教育工作,導致人員忽視內控工作,難以充分認識到加強內控的重要性,片面認為該項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與本部門聯系不夠緊密,因此無法形成合力,無法為內控制度的建設、執行等提供保障[1]。
內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效,關乎內控執行的效果,企業執行內控時涉及部門、人員較多,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保障,使得各環節工作開展有章可循,確保各項工作開展規范、有序。但是,部分企業制定內控管理制度時,沒有及時結合企業實際需求,制定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多照搬其他優秀企業的制度,導致內控管理制度缺少適用性,無法將各項權責落實于個人層面,后續工作出現問題時,難以及時確定責任單位、責任人。與此同時,企業發展具有動態化特征,不同階段對內控的要求存在差異性,為保證內控管理制度的適用性,需要結合企業對內控的具體要求,在內控管理制度實踐中發現存在的不足,及時優化,以增強其適用性。然而,部分企業忽視了這一問題,未動態追蹤內控管理制度,難以發現制度應用中存在的不足,導致內控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內控執行是內控管理的重要環節,這項工作開展的效果對企業經營和發展至關重要,內控執行力的強弱決定了內控在企業內的實施成效,需要對其予以高度重視。目前,部分企業內控執行不到位、執行力不足,這類問題形成的原因較多,具體有以下兩點。
其一,溝通不暢。內控執行涉及多個部門、人員,企業需要各部門、人員預先做好協調和溝通,確保信息傳輸速度,使內控得以高質量執行。當前企業運營過程中,缺少完善、有效的溝通機制,使得各部門、人員交流不暢,信息、資源無法實現互通,導致內控執行流于表面,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其二,內控流程不佳。完善、合理的內控流程是保證內控執行到位的前提,企業發展處于不同階段,對內控的要求存在差異,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尤其是內控流程,應當及時去除冗余環節,增強其適用性。
內控監督是指企業結合實際,監督檢查內控建立、實施情況,評價內控的有效性。及時優化發現的內控缺陷,是實施內控的重要保證。部分企業雖然在相關職能部門下設置了獨立的審計部門,但是由于企業管理層對其進行直接領導和管理,審計部門工作的客觀性無法保證。同時,部分企業沒有設置具體的內控監督制度,只是由管理層簡單地監督企業日常活動、人員等,監督機制不夠完善。部分企業雖然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建立了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但是執行效果不容樂觀,甚至出現了業績相差較大的員工薪酬待遇差異不大的問題。
信息時代背景下,企業內控建設需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不斷加強內控信息化建設,既增強內控執行效果,又減輕相關人員的工作壓力。但是,就企業內控信息化建設現狀而言,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內控信息化水平較低,究其原因,具體有以下幾點。
其一,內控信息需要整合。企業當前仍存在多個信息系統同時運行的情況,系統各自獨立,不僅缺少互通性,而且部分系統內容重疊,給內控人員帶來了較大的負擔。
其二,系統技術水平有待提升。內控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信息化建設,必須擁有足夠的資金購入軟硬件,但是在運營和發展過程中,企業出于對成本的考慮,對各類資金的管控日趨嚴格,導致信息化建設難以進行或建設緩慢。
其三,系統存在潛在的安全隱患。大數據時代,企業內控的數據信息需要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上互通、傳輸,而這些信息對安全要求較高。由于網絡具有共享性、開發性,病毒、黑客入侵泛濫,一旦出現網絡安全事故,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損失[2]。
為確保內控有效建設、實施,需要結合企業實際,明晰業務開展特征,促使人員形成正確的內控意識,并且將其融入各項行為,以思想驅動行為,有利于內控執行,確保企業各項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資金利用率,以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要想增強企業內控意識,需要把控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增強領導人員內控意識。領導人員是企業發展的引領者,本身需要樹立先進的內控意識,必須主動學習關于內控的先進思想和知識,為其他人員做好示范,不斷將先進的內控思想融入行為,發揮自身典范作用,為內控建設和實施獲得較佳的成效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增強員工內控意識。內控建設和實施需要全體員工參與其中,要求員工保持先進、正確的內控意識。企業需要做好宣傳和教育工作,使員工正確認識到內控的重要性,以強化自身內控意識,并且將其融入自身行為,相互間形成合力,共同為內控實施提供支撐。
完善、有效的內控管理制度,能為不同活動的開展提供指導,確保內控執行規范、標準,提高內控管理水平,以滿足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助力企業良性發展。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工作職責落于個人層面,使人員明晰自身工作內容和范圍,有效執行各項工作,確保產生各類問題時可及時確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發揮內控制度的約束、監督和控制作用。在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對內控要求存在差異,為保證制度具有適用性,需要在內控管理制度實施的過程中,結合其薄弱點加以優化,使內控管理制度符合相關規范和要求,增強其適用性,為內控實施提供保障,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3]。
內控執行力的強弱決定內控實施效果,企業需要對其予以重視。要想提高內控執行效率及質量,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完善溝通機制。企業內控實施需要全體部門、人員參與,高質量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實現信息共享互通,形成合力為內控實施助力,獲取較佳的效果。定期溝通,可以讓員工及時反思自身開展工作時遇見的困難和出現的錯誤,并且及時研討這些問題,提出應對措施予以解決。因此,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及時完善溝通交流機制,做好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工作,提高人員溝通效率,為內控執行提供 保障。
其二,加強內控執行過程、結果考核,并且將考核結果與人員薪酬等掛鉤,提高人員對內控執行的重視度,以獲取較佳的內控管理 效果。
其三,加強風險防范和控制。內控執行面臨多種風險,企業必須樹立科學的風險管理理念,增強人員風險管理意識,提升企業內控能力。企業應不斷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在風險防范系統中及時辨識內控執行潛在的風險,并且監控企業內外部環境,處理好各類風險,減少這類風險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4]。
在運營發展過程中,企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機制,增強內控實施效果。監督機制能監督內控實施全過程,獲得較好的內控實施效果。企業需要設置內控審計委員會,以此為基礎強化內控監督,還要保證該機構工作的客觀性、獨立性。要提高內控實施效率和質量,應結合企業內外環境變化情況,借鑒優秀企業的經驗,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并且在實踐中靈活調整和優化,增強監督機制適用性,對內控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明確內控實施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完善監督機制,結合內控實施結果定期進行評估,判斷監督活動的開展是否有效。除此之外,內控監督還需要創新工作模式,轉變事后監督的模式,逐步將監督關口前移,實現全生命周期監督,了解內控在各項活動中產生的約束效果。及時評估內控實施結果,將其與人員績效考核掛鉤,以便取得較好的內控管理效果。需注意的是,為保證評價更有效、合理,必須建立內控評價機制,這主要由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及財務部門共同完成。對于得出的評定結果,要及時出具規范的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優化內控體系[5]。
信息時代背景下,為保證內控工作的開展效率及質量,需要結合時代發展潮流,選取科學、合理的策略,提高內控信息化水平,發揮內控作用。要想實現該目標,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其一,整合內控信息系統。在內控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整體規劃并整合現有的信息系統,能夠大幅提高信息化平臺的使用效率,減輕內控人員的工作負擔。內控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應投入足夠的資金提供保障,企業應將內控信息化建設所需資金納入預算范圍,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使內控信息化建設有序、高效地開展,滿足內控信息化建設客觀需求。
其二,利用先進技術建立完善的內控信息系統。內控執行過程中需要通過信息系統,保證各部門、人員間形成良好的溝通,使信息、資源互通,避免各部門數據不相符,保證數據真實、準確。同時,要定期做好內控信息系統升級、優化工作,保證系統使用的先進性,為內控的有效執行提供保障。
其三,加強系統安全隱患防范。在內控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數據信息存在安全隱患,必須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如智能防火墻、身份驗證技術等,確保系統安全、可靠運行[6]。
加強內控建設和實施,可規范各項業務,提高資金周轉率,強化內控管理工作,是應對新時期復雜環境的現實需要,更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法。目前,在企業運營和發展過程中,內外環境尤為復雜,內控建設和實施仍存在部分難題,主要表現為內控意識不足、制度不完善、監督不到位等,影響了內控作用的發揮。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合理策略,提高內控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